CN108008765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8765A
CN108008765A CN201711174615.6A CN201711174615A CN108008765A CN 108008765 A CN108008765 A CN 108008765A CN 201711174615 A CN201711174615 A CN 201711174615A CN 108008765 A CN108008765 A CN 108008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ate
shield layer
display screen
light shiel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46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平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746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87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8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8765A/zh
Priority to US16/128,881 priority patent/US10528091B2/en
Priority to RU2020110128A priority patent/RU2771517C2/ru
Priority to AU2018372440A priority patent/AU2018372440B2/en
Priority to SG11202001545QA priority patent/SG11202001545QA/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09084 priority patent/WO2019100855A1/en
Priority to EP18198154.9A priority patent/EP3489793B1/en
Priority to ZA2020/02590A priority patent/ZA202002590B/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1Panel PC, e.g. single housing hosting PC and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设置在显示屏一侧的遮光层、传感器组件和电路板,遮光层设置在显示屏与传感器组件之间,传感器组件设置在电路板上,显示屏包括直面部分和两侧的曲面部分,传感器组件的位置对应显示屏的曲面部分,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传输到外界,探测信号经过外界物体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信号。本申请由于将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屏幕的侧曲面,无需占用终端的前面板空间,减少电子设备前面板空间资源的使用,节约硬件成本和制造工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例如通话过程中,为了避免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误操作,当用户脸部靠近电子设备达到一定距离后,电子设备会自动熄屏。通常,电子设备通过接近传感器来检测用户脸部的靠近和远离,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来控制电子设备熄屏或者亮屏。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上的信息安全和身份认证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集成了用于识别如指纹、人脸、虹膜等生物信息的生物识别技术的传感器,另外还需要诸如环境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等,这些传感器往往都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上面,需要占据很大一部分面积,会挤占手机前面板的紧张的可用空间,导致终端的屏占比较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前面板空间资源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一侧的遮光层、传感器组件和电路板,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显示屏包括直面部分和两侧的曲面部分,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位置对应所述显示屏的曲面部分;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传输到外界,所述探测信号经过外界物体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反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将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屏幕的侧曲面,无需占用终端的前面板空间,也不必增加其他硬件设备,减少电子设备前面板空间资源的使用,节约硬件成本和制造工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参考图1,电子设备100包括盖板10、显示屏组件、电路板30以及壳体40。
其中,盖板10安装到显示屏组件上,以覆盖显示屏组件。盖板10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显示屏组件安装在壳体4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组件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壳,与壳体40形成一封闭空间,用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电子元件。同时,显示屏组件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
电路板30安装在壳体40内部,以将电路板30收容在上述封闭空间内。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30上设置有接地点,以实现电路板30的接地。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摄像头、处理器等功能组件。同时,显示屏组件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30上设置有显示控制电路。该显示控制电路向显示屏组件输出电信号,以控制显示屏组件显示信息。
壳体4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壳体4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或金属。壳体40可以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21以及设置在显示屏21一侧的遮光层22、传感器组件以及电路板30,其中,遮光层22和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显示屏21的一侧,并且遮光层22设置在显示屏21和传感器组件之间,传感器组件设置在电路板30上。
可以理解的,遮光层22和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显示屏21的内侧。其中,内侧指的是从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观察时,显示屏21不可见的一侧。也即,遮光层22和传感器组件位于电子设备100内部。
其中,遮光层22用于隐藏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结构,避免用户可以透过显示屏21而观察到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电子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比如信号发射器52可以为一个红外LED灯,用于发射红外线经过显示屏21后传输到外界,红外线经外界物体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信号接收器51用于接收上述反射光线。其中,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均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0上,该电路板3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
其中,显示屏21包括直面部分211和两侧的曲面部分,该曲面部分包括第一曲面212和第二曲面213,传感器组件的位置对应显示屏21的曲面部分。
在一实施例当中,上述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的位置可以分别对应第二曲面213和第一曲面212,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也可以对应于一个曲面部分,比如将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的位置都设置对应于第一曲面212或第二曲面213。
遮光层22上设置有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其中,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的位置分别与信号接收器51和信号发射器52对应。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允许光信号、声波信号等信号通过。
其中,若上述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分别设置在第一曲面212和第二曲面213当中,则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之间的距离将接近于电子设备的机身宽度,上述信号发射器52与信号接收器51之间的距离为信号发射器52的几何中心与信号接收器5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应的,遮光层22上设置的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之间的距离也将接近于电子设备的机身宽度。然而在其他实施例当中,若将上述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的位置都设置对应于一个曲面,比如将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的位置都设置对应于第一曲面212或第二曲面213,则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2mm-14mm。
信号发射器52用于向外发射探测信号。探测信号通过第二开孔222传输到外界。探测信号接触到外界物体(例如,用户脸部)后,生成反射信号。反射信号通过第一开孔221进入信号接收器51中。信号接收器51接收到反射信号后,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至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中进行处理,从而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熄屏或者亮屏。
在遮光层22上设置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可以提高信号发射器52发射的信号的透过率,从而增强信号接收器51接收的信号强度,进而提高传感器组件的检测准确性,以此提高电子设备100控制显示屏熄屏或者亮屏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1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当显示屏21为液晶显示屏时,显示屏21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光板、下偏光片、阵列基板、液晶层、彩膜基板以及上偏光片等结构。当显示屏21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时,显示屏21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阳极、有机层、导电层、发射层以及阴极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22可以为泡棉或钢片等材料所制成的薄层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也可以将遮光层22仅设置在屏幕21的直面部分211下方,此时则无需在遮光层22上面开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传感器组件还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53,该环境光传感器53可以与信号发射器52相邻设置。环境光传感器53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环境光传感器53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来调节显示屏21的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显示屏21包括显示区域215和非显示区域216。其中,显示区域215执行显示屏21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216不显示信息。显示屏21可以包括多个彼此间隔的非显示区域216。例如,在显示屏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非显示区域216。非显示区域216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受话器以及指纹模组等功能组件。
其中,所述遮光层22上的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均位于所述显示区域215内。通过所述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传感器组件即可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接近感应功能,从而无需在显示屏21的非显示区域单独设置开孔以及接近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为圆孔。所述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的直径可以为2至6毫米。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孔也可以为方孔、椭圆孔等其他形状的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遮光层22可以具体包括第一遮光层223和第二遮光层224。第一遮光层223设置在显示屏21上靠近传感器组件的一侧,第二遮光层224设置在第一遮光层223上靠近传感器组件的一侧,第二遮光层224包括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上述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分别对应信号接收器51和信号发射器52,第一遮光层223覆盖第二遮光层224的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以使得从显示屏21的外形上第一开孔221和第二开孔222被隐藏而不可见。
可以理解的是,该遮光层22包含的第一遮光层22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如1层、2层、3层等。本实施例以第一遮光层223为一层为例对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进行描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当中,第一遮光层223包含的层数也可以为3层。
其中,第一遮光层223的透射率大于第二附着层18的透射率。
例如,第一遮光层223的透射率可以为80%或80%以上,第二遮光层224的透射率可以为10%或10%以下。实际应用中,第一遮光层223可以被称为透射层,用于透过大部分光线,第二遮光层224可以被称为遮挡层,用于遮挡大部分光线。
该第二遮光层224可以遮挡外部环境光线或者移动电子设备100内部的光线,达到遮盖移动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结构的效果,使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更加美观。该第二遮光层224的油墨颜色可以为黑色、灰色等颜色,只要该第二遮光层224的透射率大于第一遮光层223即可,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遮光层223可以为白色油墨层,第二遮光层224可以为黑色油墨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仅在第二遮光层224上开孔,不在第一遮光层223上开孔,可以简化面板布局设计以及制作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简化智能终端的制作工艺,大大提升了电子设备100的外观表现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近感应的过程为,信号发射器52产生红外线,红外线穿过第二开孔222以及第一遮光层223传输至外界,碰到遮挡物后被反射至显示屏21,然后被显示屏21反射至遮挡物,如此经过遮挡物以及显示屏21反射后,红外线穿过第一遮光层223以及第一开孔221被信号接收器51接收。
如图7所示,为了组装方便,可以先单独制作好传感器组件50,包括电路板30和设置在点电路板30上的信号发射器52及信号接收器51。其中,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间隔设置,信号发射器52的几何中心与信号接收器5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d接近于电子设备的宽度。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可以封装成第一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设置同时设置在对应第一曲面212或第二曲面213时,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还可以彼此相邻设置,以减小第一芯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以及环境光传感器53。其中,环境光传感器53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环境光传感器53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来调节显示屏21的亮度。
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间隔设置。信号发射器52与环境光传感器53可以相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52和信号接收器51以及环境光传感器53可以封装成第二芯片。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设置在显示屏一侧的遮光层、传感器组件和电路板,遮光层设置在显示屏与传感器组件之间,传感器组件设置在电路板上,显示屏包括直面部分和两侧的曲面部分,传感器组件的位置对应显示屏的曲面部分,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传输到外界,探测信号经过外界物体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信号。本申请由于将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屏幕的侧曲面,无需占用终端的前面板空间,减少电子设备前面板空间资源的使用,节约硬件成本和制造工序。
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发明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说明书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说明书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一侧的遮光层、传感器组件和电路板,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显示屏包括直面部分和两侧的曲面部分,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位置对应所述显示屏的曲面部分;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传输到外界,所述探测信号经过外界物体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反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曲面部分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分别对应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用于显示信息,所述遮光层上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封装成第一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以及环境光传感器封装成第二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直径为2至6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
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上靠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层上靠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分别对应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二遮光层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以使得从显示屏外形上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被隐藏而不可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为白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遮光层为黑色油墨层。
CN201711174615.6A 2017-11-22 2017-11-22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0087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4615.6A CN108008765A (zh) 2017-11-22 2017-11-22 电子设备
US16/128,881 US10528091B2 (en) 2017-11-22 2018-09-12 Electronic device
RU2020110128A RU2771517C2 (ru) 2017-11-22 2018-09-30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AU2018372440A AU2018372440B2 (en) 2017-11-22 2018-09-30 Electronic device
SG11202001545QA SG11202001545QA (en) 2017-11-22 2018-09-30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18/109084 WO2019100855A1 (en) 2017-11-22 2018-09-30 Electronic device
EP18198154.9A EP3489793B1 (en) 2017-11-22 2018-10-02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uilt-in proximity sensor
ZA2020/02590A ZA202002590B (en) 2017-11-22 2020-05-08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4615.6A CN108008765A (zh) 2017-11-22 2017-11-2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8765A true CN108008765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53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74615.6A Pending CN108008765A (zh) 2017-11-22 2017-11-2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528091B2 (zh)
EP (1) EP3489793B1 (zh)
CN (1) CN108008765A (zh)
AU (1) AU2018372440B2 (zh)
RU (1) RU2771517C2 (zh)
SG (1) SG11202001545QA (zh)
WO (1) WO2019100855A1 (zh)
ZA (1) ZA20200259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1911A (zh) * 2018-05-29 2018-11-0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101083A (zh) * 2018-08-23 2018-1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9257470A (zh) * 2018-11-19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9100855A1 (en) * 2017-11-22 2019-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8598A (zh) * 2019-12-31 2020-05-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组件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606A (zh) * 2016-11-14 2017-02-0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通讯设备通话状态下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53726A (zh) * 2016-12-06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6774656A (zh) * 2016-12-0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盖板、移动终端及终端控制方法
CN106850990A (zh) * 2017-02-0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50982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50101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40633A (zh) * 2017-03-06 2017-07-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370853U (zh) * 2016-12-06 2017-08-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206441049U (zh) * 2016-12-30 2017-08-2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6489474U (zh) * 2016-12-06 2017-09-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1174B2 (en) * 2007-01-03 2011-10-04 Apple Inc. Multi-touch surface stackup arrangement
KR101506488B1 (ko) * 2008-04-04 2015-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근접센서를 이용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485124A1 (en) * 2009-09-30 2012-08-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GB2485996A (en) * 2010-11-30 2012-06-06 St Microelectronics Res & Dev A combined proximity and ambient light sensor
US8823685B2 (en) * 2011-10-14 2014-09-02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Acoustic touch apparatus
US9330606B2 (en) 2012-06-08 2016-05-0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brightness control
CN104216551A (zh) * 2013-05-30 2014-12-1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EP2960750B1 (en) * 2014-06-27 2019-0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US20160227317A1 (en) * 2015-02-03 2016-08-04 Kobo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 transition to distraction-free operation
KR101719208B1 (ko) * 2015-06-17 2017-03-23 주식회사 하이딥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압력 검출 가능한 터치 입력 장치
GB2552090B (en) * 2017-06-29 2021-06-16 Inodyn Newmedia Gmbh Front-facing camera and maximized display screen of a mobile device
KR102409855B1 (ko) * 2016-01-08 2022-06-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419624B1 (ko) 2016-01-21 2022-07-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센서 배치 구조
KR102483721B1 (ko) * 2016-03-02 2023-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06371513A (zh) 2016-08-29 2017-02-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
CN106774653B (zh) 2016-12-06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7135290A (zh) 2017-05-17 2017-09-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显示器组件以及终端
CN107300417A (zh) 2017-05-25 2017-10-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环境光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008765A (zh) 2017-11-22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606A (zh) * 2016-11-14 2017-02-0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通讯设备通话状态下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53726A (zh) * 2016-12-06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6774656A (zh) * 2016-12-0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盖板、移动终端及终端控制方法
CN206370853U (zh) * 2016-12-06 2017-08-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206489474U (zh) * 2016-12-06 2017-09-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206441049U (zh) * 2016-12-30 2017-08-2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6850982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50990A (zh) * 2017-02-0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50101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40633A (zh) * 2017-03-06 2017-07-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0855A1 (en) * 2017-11-22 2019-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10528091B2 (en) 2017-11-22 2020-01-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761911A (zh) * 2018-05-29 2018-11-0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101083A (zh) * 2018-08-23 2018-1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9101083B (zh) * 2018-08-23 2020-05-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9257470A (zh) * 2018-11-19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89793B1 (en) 2021-03-10
US20190155345A1 (en) 2019-05-23
RU2020110128A (ru) 2021-12-22
WO2019100855A1 (en) 2019-05-31
RU2771517C2 (ru) 2022-05-05
EP3489793A1 (en) 2019-05-29
SG11202001545QA (en) 2020-03-30
ZA202002590B (en) 2022-06-29
AU2018372440B2 (en) 2020-11-26
US10528091B2 (en) 2020-01-07
RU2020110128A3 (zh) 2021-12-22
AU2018372440A1 (en)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8854A (zh) 电子设备
CN107888726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008765A (zh) 电子设备
CN20655942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992163B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08606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79663A (zh) 传感器组件、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85089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945725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7945660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44247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48354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42555A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45767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31834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78261A (zh) 电子设备
CN107911507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6702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774684A (zh) 电子设备
CN107948422A (zh) 电子装置
CN10788527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853948U (zh) 电子设备
CN206686222U (zh)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107959753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17936A (zh) 电子装置及传感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08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