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8886U -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8886U
CN209088886U CN201821457807.8U CN201821457807U CN209088886U CN 209088886 U CN209088886 U CN 209088886U CN 201821457807 U CN201821457807 U CN 201821457807U CN 209088886 U CN209088886 U CN 209088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wall
photovoltaic
angle
reflection
photovolta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78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578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8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8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8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包括:幕墙外立面;第一光伏组件,突出设于所述幕墙外立面外侧;反光组件,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幕墙外立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下方,且所述反光组件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以及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反光组件连接,用于根据太阳高度角调节所述反光组件上的光线反射角度,使辐照在所述反光组件上的太阳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光伏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伏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系统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较为普遍。在现代建筑中,太阳能光伏电池大部分放置于屋顶或者建筑立面上,光伏系统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载体起支撑作用,光伏系统主要完成发电任务。建筑物幕墙外立面上的光伏系统利用建筑立面提供的空间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缓解电网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太阳高度角: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
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物幕墙外立面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将光伏幕墙与玻璃幕墙相结合地设置在楼层和楼层之间的幕墙外立面表面,由于太阳的照射角度在一年四季甚至一天当中都是在变化的,尤其是太阳光的入射角度越接近垂直时其辐射强度最大,此时的太阳能也最大,但上述光伏幕墙是固定设置的,因此也就无法最大化收集利用太阳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光伏幕墙不能最大化收集利用太阳能的问题,进而提高一种可以随太阳入射角度变化而调节的建筑物幕墙外立面光伏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包括:
幕墙外立面;
第一光伏组件,突出设置于所述幕墙外立面外侧;
反光组件,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幕墙外立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下方,且所述反光组件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以及
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反光组件连接,用于根据太阳高度角调节所述反光组件上的光线反射角度,使辐照在所述反光组件上的太阳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光伏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组件为反光百叶,所述反光百叶包括若干个反射叶片,每个所述反射叶片通过转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反射叶片对应的转轴相平行且位于同一设置平面;各个所述反射叶片的反射面与幕墙外立面之间的夹角不同,靠近所述幕墙外立面的所述反射叶片其反射面与所述幕墙外立面之间的夹角大于远离所述幕墙外立面的所述反射叶片的反射面与所述幕墙外立面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伏组件的受光面与所述幕墙外立面互成钝角设置;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为沿所述幕墙外立面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光伏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将太阳光线反射汇聚至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幕墙外立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组件下方的采光玻璃;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与所述反光组件之间的第二光伏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器和传动组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根据确定的太阳高度角得到所述反射叶片的旋转角度,并向所述驱动器输出所述旋转角度对应的运转指令;
所述驱动器根据所述运转指令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各个反射叶片绕对应的所述转轴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若干固定于所述传动杆的联动支架,所述若干联动支架与各个所述反射叶片对应连接,所述传动杆由所述驱动器驱动做直线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支架包括横架和竖架,所述横架与所述竖架互呈夹角的固定连接,所述横架上设有所述反射叶片,所述竖架固定连接至所述传动杆;连接至不同所述反射叶片上的联动支架的所述横架与所述竖架的夹角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定位装置和时钟装置,所述控制器根据定位装置和时钟装置的信息确定当前的太阳高度角。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的遥控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遥控器的遥控指令调节所述反射叶片上的光线反射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其包括: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包括:幕墙外立面;第一光伏组件,突出设置于所述幕墙外立面外侧;反光组件,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幕墙外立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下方,且所述反光组件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以及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反光组件连接,用于根据太阳高度角调节所述反光组件上的光线反射角度,使辐照在所述反光组件上的太阳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光伏组件、反光组件和角度调节装置,使得反光组件上太阳光的反射角度可以根据太阳高度角进行自动调节并反射至第一光伏组件上,由此提高了反射至第一光伏组件表面的太阳能,使其发电效率更好,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伏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光伏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系统处于第一位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系统处于第二位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幕墙系统的控制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幕墙外立面;11-第二光伏组件;12-普通玻璃;2-保温岩棉;3-反光组件;31-反射叶片;32-转动轴;33-支架;34-连接板;35-柔性调节垫;41-铝合金竖框;42-铝合金横框;5-角度调节装置;51-驱动器;52-传动组件;521- 传动杆;522-联动支架;53-驱动器固定框;54-驱动器固定支架;55-控制器; 6-太阳光;7-遥控器;81-定位装置;82-时钟装置;9-第一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伏幕墙不能最大化收集利用太阳能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幕墙外立面1、第一光伏组件9、反光组件3 以及角度调节装置5。其中第一光伏组件9突出设置在幕墙外立面1外侧,反光组件3与幕墙外立面1连接,反光组件3包括反射叶片31,反射叶片31通过支架33活动连接于幕墙外立面1。角度调节装置5与反射叶片31连接,用于根据太阳高度角调节反射叶片31上的光线反射角度,使其反射至第一光伏组件9的表面上。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反光组件3同时构成为幕墙外立面1上的反射叶片,其通过上表面将太阳光反射至光伏组件表面的同时,也能够对位于其下方的2幕墙起到遮阳作用,进行遮阳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的转化率。
本实施例中的反光组件3为反光百叶,反光百叶包括相平行的若干个反射叶片31,每个反射叶片通过转轴32转动地连接于支架33上。
其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架33沿垂直于幕墙外立面方向固定连接于幕墙外立面1的外侧,反射叶片31通过转轴32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架33上;同一组反光组件3中的反射叶片31的转轴32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设置;相邻的两支架33之间设置有若干反射叶片31,各反射叶片31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32枢接于两侧的支架33上,若干反射叶片31沿垂直于幕墙外立面1的方向间隔布置于支架33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支架33为垂直设置于幕墙外立面 1上,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其也可以设置为远离幕墙外立面的一端低于靠近幕墙外立面的一端,即支架33的自由端部向下倾斜的设置于幕墙外立面1 上,以便于引导雨水向下流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角度调节装置5包括控制器55、驱动器51和传动组件52,其中:控制器55根据确定的太阳高度角得到叶片的旋转角度,并向驱动器51输出旋转角度对应的运转指令,该运转指令中包含了例如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等信息;驱动器51根据运转指令驱动传动组件52向相应的方向水平直线移动相应的距离,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各个叶片绕对应的转轴32轴线转动。
参见附图3-4,本实施例的传动组件52包括传动杆521和若干固定于传动杆521的联动支架522,若干联动支架522分别与各个叶片的反射叶片31对应连接,传动杆521由驱动器51驱动做直线往返移动。
本实施例中每组反光组件3上位于两个支架33之间的中部位置设有驱动器固定框53和驱动器固定支架54,驱动器51通过驱动器固定支架54安装于驱动器固定框53上。传动杆521连接于驱动器51的输出端,由驱动器51驱动水平直线往复运动。其中传动杆521沿与支架33平行的方向布置于两侧的支架 33的中间,若干反射叶片31的水平两端分别枢接于支架33之间并由传动杆521 带动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联动支架522包括横架和竖架,横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反射叶片31,横架下端固定连接有竖架,其中横架和竖架互成夹角一体设置,横架与竖架的弯折角度固定,竖架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传动杆521。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器51可为电机,例如步进电机等,通过电机驱动传动杆521沿图4中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由于反射叶片31的两端枢接于支架33,因此当传动杆521左右直线移动时,则带动联动支架522以及其上的反射叶片31绕转轴32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反射叶片31的反射面与幕墙外立面1之间的夹角不同,靠近幕墙外立面1的反射叶片31的反射面与幕墙外立面1之间的夹角大于远离幕墙外立面1的反射叶片31的反射面与幕墙外立面1之间的夹角;具体设置体现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至不同反射叶片31上的联动支架的横架与竖架的夹角不同。参见附图4-5,为本实施例中的反射叶片31位于两种不同位置时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图4中入射太阳光6的太阳高度角为80°,此时水平靠近第一光伏组件9(即图中水平左侧)的反射叶片31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大于水平远离第一光伏组件9(即图中水平右侧)的反射叶片31与水平面的夹角;图5中入射太阳光6的太阳高度角为50°,此时水平靠近第一光伏组件9(即图中水平左侧)的反射叶片31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小于水平远离第一光伏组件9(即图中水平右侧)的反射叶片31与水平面的夹角,通过该设计,可以将光反射并汇聚在第一光伏组件9上。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器55连接有定位装置和时钟装置,控制器 55根据定位装置81和时钟装置82的信息确定当前的太阳高度角。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55可为可编程控制器等控制部件,定位装置81可为例如GPS等采集本地经度和纬度等位置信息的装置;时钟装置82可为采集当前年月日以及时分秒等相关日期和时间信息的装置;控制器55内设有分析处理器,该分析处理器根据位置和时间信息计算处理得到当地当时的太阳高度角,并由此计算出传动杆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最终控制器55输出控制传动杆执行相应动作的指令。其中该调整动作可通过定时装置控制定时启动,其启动频率可通过人工预先输入,例如每个一小时或者半小时采集一次时间信息,根据相应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计算分析太阳高度角并根据该计算结果控制传动杆的移动方向和距离,由此控制反射叶片31的转动,实现对太阳能的最大化利用。当然也可设置该角度调整装置为根据实时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计算调整反射叶片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的反射叶片31包括镜面玻璃或者金属镜面板。
本实施例中的幕墙外立面1还包括设置于反光组件3上方的第二光伏组件 11和/或设于反光组件3下方的采光玻璃12。光伏组件的具体结构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光伏夹胶玻璃、光伏中空夹胶玻璃等等。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伏组件11为光伏夹胶玻璃,光伏夹胶玻璃内侧设有保温岩棉2,用于起到保温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作用。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伏夹胶玻璃与采光玻璃12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各光伏夹胶玻璃的底部,即对应于各采光玻璃12的上方设有反光组件3。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伏组件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光伏组件 9,且为利于反射叶片将太阳光反射至第一光伏组件9上,第二光伏组件11的表面与安装于其上端部的第一光伏组件9的工作面之间互成钝角设置;且第一光伏组件9为沿幕墙外立面1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光伏组件,反光组件中的各个反射叶片31将太阳光线反射汇聚至第一光伏组件9上。
由于本实施的反光组件3的上表面进行反射,下表面不进行反射,因此该反光组件3也同时构成为采光玻璃12幕墙上方的遮阳板,其既能够将太阳光反射至第一光伏组件9表面,也能够对其下方的采光玻璃12起到遮阳作用,遮阳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的转化率。
在光伏夹胶玻璃的内侧设有铝合金竖框41和铝合金横框42,其中铝合金横框42沿幕墙外立面表面竖直方向间隔地水平设置,用于固定安装竖直设置的光伏夹胶玻璃和采光玻璃12;铝合金竖框41沿幕墙外立面表面水平方向横向间隔地水平设置,其上通过连接板34固定有支架33,连接板34与支架33之间还设有柔性调节垫35,可用于调节芯片支架33与连接板34之间的安装距离。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控制器55也可连接有传感器装置;其中传感器装置可采用光敏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光线照射强度。通过转动反射叶片31检测各个角度位置的光照强度后获得光照强度最大的位置,由此控制器 55发出控制调节各反射叶片31设定于相应角度的指令。该检测动作可通过定时装置控制定时启动,其启动频率可通过人工预先输入,例如定时装置每一小时或者半小时触发传感器装置执行检测并在获得检测结果后进行相应调整,调整传动杆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当然也可设置该角度调整装置为根据实时检测结果调整反射叶片的角度。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参见附图6,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55通讯连接的遥控器7,控制器55根据遥控器7的遥控指令调整叶片的旋转角度。遥控器7与控制器55无线通讯连接,控制器55根据遥控器7的遥控指令调整反射叶片的旋转角度;操作者可通过控制遥控器7手动控制反射叶片的转动角度。其中遥控器7的优先级高于角度控制装置自动控制的优先级;因此当控制器55接收到遥控器7的操控指令时,即停止其自动控制工作。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反光组件还可设置为一整块反射叶片,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调节该整块反射叶片上的光线反射的角度,其中角度调节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光伏幕墙系统其工作原理为:
当控制器55连接有定位装置81和时钟装置82时:
首先,控制器55根据输入端的定位装置81和时钟装置82进行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采集,并通过内部运算分析计算得出此时此地的太阳高度角;
然后,控制器55计算得出传动杆的移动方向和距离;
最后,控制器55控制驱动器动作驱动传动杆向相应的方向移动相应的距离。
或者当控制器55连接有传感器装置时:
控制器55根据输入端的传感器装置检测出的光照最强位置,并将该结果反馈至控制器55,控制器55控制驱动器动作驱动传动杆向相应的方向移动相应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幕墙系统,通过追踪太阳高度来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并将其收集转化过来的一小部分电能用于角度调节装置自身的供电,其余大部分的电能用于建筑物自身的电能消耗或收集于蓄电池中,甚至可将多余的电量可以接入市政电网,做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施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幕墙外立面;
第一光伏组件,突出设置于所述幕墙外立面外侧;
反光组件,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幕墙外立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下方,且所述反光组件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以及
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反光组件连接,用于根据太阳高度角调节所述反光组件上的光线反射角度,使辐照在所述反光组件上的太阳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光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组件为反光百叶,所述反光百叶包括若干个反射叶片,每个所述反射叶片通过转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反射叶片对应的转轴相平行且位于同一设置平面;各个所述反射叶片的反射面与幕墙外立面之间的夹角不同,靠近所述幕墙外立面的所述反射叶片其反射面与所述幕墙外立面之间的夹角大于远离所述幕墙外立面的所述反射叶片的反射面与所述幕墙外立面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的受光面与所述幕墙外立面互成钝角设置;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为沿所述幕墙外立面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光伏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将太阳光线反射汇聚至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外立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组件下方的采光玻璃;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与所述反光组件之间的第二光伏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器和传动组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根据确定的太阳高度角得到所述反射叶片的旋转角度,并向所述驱动器输出所述旋转角度对应的运转指令;
所述驱动器根据所述运转指令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各个反射叶片绕对应的所述转轴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若干固定于所述传动杆的联动支架,所述若干联动支架与各个所述反射叶片对应连接,所述传动杆由所述驱动器驱动做直线往返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支架包括横架和竖架,所述横架与所述竖架互呈夹角的固定连接,所述横架上设有所述反射叶片,所述竖架固定连接至所述传动杆;连接至不同所述反射叶片上的联动支架的所述横架与所述竖架的夹角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定位装置和时钟装置,所述控制器根据定位装置和时钟装置的信息确定当前的太阳高度角。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的遥控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遥控器的遥控指令调节所述反射叶片上的光线反射角度。
CN201821457807.8U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Active CN209088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7807.8U CN209088886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7807.8U CN209088886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8886U true CN209088886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5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7807.8U Active CN209088886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88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5848A (zh) * 2019-07-28 2019-12-13 陈介生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多功能智能建筑幕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5848A (zh) * 2019-07-28 2019-12-13 陈介生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多功能智能建筑幕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0063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支架
KR20110011152A (ko) 태양광의 집광 및 태양광의 실내 유입 조절 기능을 하는 차양시스템
CN102566589A (zh) 时控单轴跟踪装置
CN209088886U (zh)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CN2304078Y (zh) 太阳能聚热热水器
KR200487427Y1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12486454U (zh) 一种双反射镜太阳能电池板装置
CN201688316U (zh) 一种建筑物的采光装置
CN211015153U (zh) 一种太阳能遮阳系统
CN209260985U (zh) 一种光伏遮阳棚及光伏幕墙系统
CN203703804U (zh) 一种用于将阳光传导进室内的装置
CN209088887U (zh)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CN208063112U (zh) 一种双轴反光增效光伏支架系统
CN201319569Y (zh) 齿轮式摆动太阳能支架
CN206698160U (zh) 一种用于平房屋顶的光伏支架
CN103268123B (zh) 一种可自动追踪太阳的太阳能收集传送器
WO2006081721A1 (fr) Reflecteur de lumiere solaire en vue d'ameliorer l'eclairage du cote froid d'un batiment
CN208255725U (zh) 一种智能全自动追日系统
CN116027814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板倾角控制装置
JPH09265815A (ja) 建物日陰部への太陽光照射方法と照射装置
CN206629020U (zh) 一种自动可调的光伏支架
CN202835858U (zh) 可旋转热水器
CN109869923A (zh) 基于热管的自动调光集热式日光温室
KR100885399B1 (ko) 공동주택용 태양열 집열 시스템
CN106091421B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0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B030, office card, maker space, youth hom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unit 1004, No.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2

Address after: 518066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of youth home, unit 1004,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5

Address after: 201203 3rd floor, no.665 Zhangjia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66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