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8055U -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8055U
CN209088055U CN201821786005.1U CN201821786005U CN209088055U CN 209088055 U CN209088055 U CN 209088055U CN 201821786005 U CN201821786005 U CN 201821786005U CN 209088055 U CN209088055 U CN 209088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fi
arm
radiation arm
biradial
aerial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60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皓
韩振宇
许超
刘蒋军
李方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tian Xu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tian Xu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tian Xu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tian Xu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60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8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8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8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包括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和寄生耦合单元;所述寄生耦合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WIFI天线辐射单元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单元之间。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通过采用两个互相垂直的板载天线,使天线水平方向图互补,达到水平方向全向,使用中无死角。同时,通过在净空区域设置寄生耦合单元,使得两个WIFI天线之间隔离度大大增加,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天线之间互扰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性能和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论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是平板电脑,蓝牙都是智能设备的标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涌现出大量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而支撑这些应用的发展不仅需要移动软件支持,同样也需要无线传输技术的支持。天线是一种转能器,发射时,天线把发射机的高频电流转化为空间电磁波;接收时,天线又把从空间截获的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流送入接收机。对于设计一个应用于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小功率、短距离无线收发设备,天线设计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天线系统可以使通信距离达到最佳状态。
现有技术中,由于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受限,两个WIFI天线之间的间距很小,造成两个 WIFI天线之间有互扰现象,影响天线的实际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解决了两个天线之间容易互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包括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和寄生耦合单元,寄生耦合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WIFI天线辐射单元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呈九十度夹角。
进一步地,寄生耦合单元包括第一寄生辐射臂和第二寄生辐射臂,所述第一寄生辐射臂的一端和第二寄生辐射臂的一端连接并形成九十度夹角。
进一步地,双辐射臂WIFI天线还包括净空区域;所述净空区域包括第一净空区域和第二净空区域,所述第一净空区域和第二净空区域呈九十度直角;第一净空区域紧贴所述第一 WIFI天线辐射臂;第二净空区域紧贴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所述第一寄生辐射臂内置在第一净空区域;所述第二寄生辐射臂内置在第二净空区域。
进一步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包括第一馈电口和第二馈地口;所述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包括第三馈电口和第四馈地口;所述寄生耦合单元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馈地口邻近所述第一端口并与第一端口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第三馈电口邻近所述第二端口形成第二间距。
进一步地,双辐射臂WIFI天线还包括基板,净空区域、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和寄生耦合单元均设置在同一基板上。
进一步地,基板包括PCB印刷电路板和/或FPC印刷电路板。
进一步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设置在基板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地,基板整体呈矩形结构,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对应设置在矩形结构的顶角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通过采用两个互相垂直的板载天线,使天线水平方向图互补,达到水平方向全向,使用中无死角。同时,通过在净空区域设置寄生耦合单元,使得两个WIFI天线之间隔离度大大增加,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天线之间互扰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性能和使用效果。此外,通过净空区域的设置,使得天线有效屏蔽金属,远离其他金属器件的干扰,同时可根据净空区域的大小改变谐振频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一实施例反射参数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一实施例示意图,参考图1,双辐射臂WIFI天线包括第一WIFI 天线辐射臂1、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寄生耦合单元3、净空区域4(包括第一净空区域41和第二净空区域42)、基板。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寄生耦合单元3和净空区域4均设置在同一基板上。
其中,基板包括PCB印刷电路板和/或FPC印刷电路板等,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PCB印刷电路板。
具体地,基板整体呈矩形结构,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对应设置在矩形结构的顶角位置。其中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呈九十度夹角。本实施例中采用矩形结构的PCB基板以及两个位置互相垂直的板载天线(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使得天线水平方向图互补,达到水平方向全向的有益效果,并且使用中无死角。
具体地,第一净空区域41和第二净空区域42呈九十度夹角,寄生耦合单元3(包括第一寄生辐射臂31和第二寄生辐射臂32,也呈九十度直角)内置于净空区域4。第一净空区域41紧贴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第二净空区域42紧贴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第一寄生辐射臂1内置在第一净空区域41,第二寄生辐射臂内置在第二净空区域。本实施例中通过净空区域4的设置,使得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有效屏蔽干扰,如可使辐射臂远离其他金属器件的干扰,同时可根据净空区域4的大小改变谐振频率。
具体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包括第一馈电口A和第二馈地口B,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包括第三馈电口E和第四馈地口F,寄生耦合单元3包括第一端口C和第二端口D。其中第二馈地口B邻近第一端口C形成第一间距BC,且第三馈电口D邻近第二端口E形成第二间距DE。现有技术中,PCB板布局受限,往往两个天线之间的间距很小,造成两个天线之间有互扰现象,影响实际使用效果。通过设置寄生耦合单元3隔离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可有效降低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1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2之间的互扰现象,并且可通过调节第一间距BC与第二间距DE的大小,使得天线的辐射性能最优。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一实施例反射参数曲线图,参考图2。1号曲线为增加寄生耦合单元前两个WIFI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值,2号曲线为增加寄生耦合单元前两个WIFI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值,1号曲线和2号曲线分别取三个采样点(2.40GHZ、2.45GHZ、2.50GHZ)。如图2所示,在增加寄生耦合单元前,两个WIFI天线之间的隔离度约为-8dB到-9dB。增加寄生耦合单元后,由2号曲线得知,当采样点为2.40GHZ时隔离度为-20.992dB,当采样点为2.45GHZ时隔离度为-20.682dB,采样点为2.50GHZ时隔离度为-20.992dB,即增加寄生耦合单元后两个WIFI天线之间的隔离度约为-20dB。由此得出,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得到增加,天线的辐射性能得到优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互相垂直的板载天线和寄生耦合单元,使得两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增加,有效解决了天线之间的互扰现象,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性能和使用效果。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和寄生耦合单元;所述寄生耦合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WIFI天线辐射单元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与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呈九十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耦合单元包括第一寄生辐射臂和第二寄生辐射臂,所述第一寄生辐射臂的一端和第二寄生辐射臂的一端连接并形成九十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空区域;所述净空区域包括第一净空区域和第二净空区域,所述第一净空区域和第二净空区域呈九十度直角;所述第一净空区域紧贴所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所述第二净空区域紧贴所述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所述第一寄生辐射臂内置在第一净空区域;所述第二寄生辐射臂内置在第二净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包括第一馈电口和第二馈地口;所述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包括第三馈电口和第四馈地口;所述寄生耦合单元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馈地口邻近所述第一端口并与第一端口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第三馈电口邻近所述第二端口形成第二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所述净空区域、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和寄生耦合单元均设置在同一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PCB印刷电路板和/或FPC印刷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设置在基板的边缘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整体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WIFI天线辐射臂和第二WIFI天线辐射臂对应设置在矩形结构的顶角位置。
CN201821786005.1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Active CN209088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6005.1U CN209088055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6005.1U CN209088055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8055U true CN209088055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1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6005.1U Active CN209088055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80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822A (zh) * 2018-10-31 2019-02-15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CN113690613A (zh) * 2021-08-12 2021-11-23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块及提升WiFi天线与BT天线之间隔离度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822A (zh) * 2018-10-31 2019-02-15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CN109346822B (zh) * 2018-10-31 2024-02-20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CN113690613A (zh) * 2021-08-12 2021-11-23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块及提升WiFi天线与BT天线之间隔离度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423290B2 (en) Antenna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US8537054B2 (en) Antenna with multiple resonating conditions
CN204809404U (zh) 移动终端天线和移动终端
US10763577B2 (en) Antenna system for optimizing isol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9561609U (zh) 天线
US20150214612A1 (en) High isolation electromagnetic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N105514594A (zh) 开槽天线及具有该开槽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WO2021083214A1 (zh) 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
CN209088055U (zh)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CN204257819U (zh) 多频段宽频抗金属天线
CN107634338B (zh) 一种双频wifi天线及移动终端
WO2017117945A1 (zh) 移动终端
US9780444B2 (en) Antenna having a cable grounding area
CN105789828A (zh) 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9346822A (zh) 一种双辐射臂wifi天线
CN104681969B (zh) 混合式辐射体天线结构
CN103414017A (zh) 基于同相功分器馈电的双偶极子定向天线
US20120326941A1 (en) Capacitive Loop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23622B2 (en)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1045724U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204391268U (zh) 天线装置
CN106654548B (zh) 一种集成S波段C波段和Ka波段天线
CN203553369U (zh) 开关分体式射频天线
CN208460976U (zh) 一种寄生耦合型宽频wifi天线
CN106602276A (zh) 一种wlan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dual arm wifi antenna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Pledgee: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SHENZHEN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AR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508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