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7983U - 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87983U CN209087983U CN201821758790.XU CN201821758790U CN209087983U CN 209087983 U CN209087983 U CN 209087983U CN 201821758790 U CN201821758790 U CN 201821758790U CN 209087983 U CN209087983 U CN 2090879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fixedly connected
- stem
- copper
- d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涉及电极技术领域。包括导电体,导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极外壳,电极外壳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内衬,电极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石墨粉层,石墨粉层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电聚合物,导电聚合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芯柱,芯柱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铜柱分支。该新型铜做的电极,通过设置石墨粉层、芯柱和铜柱分支,利用铜柱分支加大了芯柱与石墨粉层的接触面积,当该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铜柱分支达到了先发生损耗的效果,有效的减缓了芯柱的损耗,通过设置钨铜合金的芯柱,使该电极具有更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该电极的耐耗损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
背景技术
电极为电子或电器装置、设备中的一种部件,用做导电介质中输入或导出电流的两个端,输入电流的一极叫阳极或正极,放出电流的一极叫阴极或负极,只要能够与电解质溶液交换电子,即成为电极;现有的电极材质多种多样,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其中铜制电极的使用较为广泛,因为铜电极相对于其他材质的电极来说易取料,成本较低,导电和导热性能比较好,且熔点高,但是随着相关电子电器的运行,铜电极的损耗会越来越大,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直接影响电流和电子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大大增加了设备的成本,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具备有效的减少损耗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铜电极损耗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有效的减少损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极外壳,所述电极外壳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内衬,所述电极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石墨粉层,所述石墨粉层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电聚合物,所述导电聚合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芯柱,所述芯柱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铜柱分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电极外壳为焦炭粉层。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内衬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体。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乙炔粉末层。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芯柱为钨铜合金芯柱,所述芯柱的直径为11.4mm。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型铜做的电极,通过设置石墨粉层、芯柱和铜柱分支,利用铜柱分支加大了芯柱与石墨粉层的接触面积,当该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铜柱分支达到了先发生损耗的效果,有效的减缓了芯柱的损耗,通过设置钨铜合金的芯柱,使该电极具有更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该电极的耐耗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芯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柱分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体;2、电极外壳;3、密封环;4、绝缘内衬;5、连接体;6、石墨粉层;7、导电聚合物;8、芯柱;9、铜柱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包括导电体1,导电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极外壳2,电极外壳2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密封环3,密封环3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内衬4,电极外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石墨粉层6,石墨粉层6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电聚合物7,导电聚合物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芯柱8,芯柱8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铜柱分支9,该新型铜做的电极,通过设置石墨粉层6、芯柱8和铜柱分支9,利用铜柱分支9加大了芯柱8与石墨粉层6的接触面积,当该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铜柱分支9达到了先发生损耗的效果,有效的减缓了芯柱8的损耗,通过设置钨铜合金的芯柱8,使该电极具有更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该电极的耐耗损性能。
具体的,电极外壳2为焦炭粉层,通过设置电极外壳2,能够防止电解液或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进入到电极主体中,使芯柱8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电极失效。
具体的,绝缘内衬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体5。
具体的,导电聚合物7为聚乙炔粉末,通过设置导电聚合物7有效的提高了电极外壳2内部的导电性能。
具体的,芯柱8为钨铜合金芯柱,芯柱8的直径为11.4mm。
在使用时,当该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铜柱分支9达到了先发生损耗的效果,有效的减缓了芯柱8的损耗,通过设置钨铜合金的芯柱8,使该电极具有更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该电极的耐耗损性能,导电聚合物7和石墨粉层6提高了电极外壳2内部的导电性能。
综上所述,该新型铜做的电极,通过设置石墨粉层6、芯柱8和铜柱分支9,利用铜柱分支9加大了芯柱8与石墨粉层6的接触面积,当该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铜柱分支9达到了先发生损耗的效果,有效的减缓了芯柱8的损耗,通过设置钨铜合金的芯柱8,使该电极具有更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该电极的耐耗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包括导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极外壳(2),所述电极外壳(2)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密封环(3),所述密封环(3)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内衬(4),所述电极外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石墨粉层(6),所述石墨粉层(6)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电聚合物(7),所述导电聚合物(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芯柱(8),所述芯柱(8)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铜柱分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外壳(2)为焦炭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内衬(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7)为聚乙炔粉末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8)为钨铜合金芯柱,所述芯柱(8)的直径为11.4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58790.XU CN209087983U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58790.XU CN209087983U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87983U true CN209087983U (zh) | 2019-07-09 |
Family
ID=6712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58790.XU Active CN209087983U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87983U (zh) |
-
2018
- 2018-10-29 CN CN201821758790.XU patent/CN2090879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41535U (zh) | 高压强电流电源连接器结构 | |
CN209087983U (zh) | 一种新型铜做的电极 | |
CN209000760U (zh) | 一种精确定位防脱焊防短路的电容器防爆板 | |
CN203553091U (zh) | 一种长寿命、高可靠的电子枪 | |
CN203871184U (zh) | 一种新型耐高温铝电解电容器 | |
CN102751505A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 | |
CN103904355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205303439U (zh) | 外置式电极陶瓷封装外壳 | |
CN205050822U (zh) | 一种二极管 | |
CN209071490U (zh) | 一种用于三元锂离子电池具有梯形结构的极耳 | |
CN202841258U (zh) | 一种手机防水装置及防水手机 | |
CN207093391U (zh) | 用于抑制合金泵电化学腐蚀的合金套管结构 | |
CN213951367U (zh) | 一种电解槽铜排连接密封触点装置 | |
CN202712335U (zh) | 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 | |
CN205069390U (zh) | Led电解电容器 | |
CN102534688B (zh) | 一种大电流无隔板镁电解槽 | |
CN206352167U (zh) | 一种电解设备用的导电圆弧板 | |
CN205982573U (zh) | 一种新型锂电池化成用探针床 | |
CN201011665Y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204884882U (zh) | Led高压高频低阻抗铝电解电容器 | |
CN206293519U (zh) | 一种具有镶嵌式筋条的电池隔板 | |
CN207690753U (zh) | 一种高导电率的陶瓷气体放电管中心电极 | |
CN218159654U (zh) | 一种镀锡铜排 | |
CN218039506U (zh) | 一种锂电池用绝缘密封圈 | |
CN203406990U (zh) | 麦克风终端线路板焊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