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6693U - 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6693U
CN209086693U CN201821608908.0U CN201821608908U CN209086693U CN 209086693 U CN209086693 U CN 209086693U CN 201821608908 U CN201821608908 U CN 201821608908U CN 209086693 U CN209086693 U CN 209086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host
bracket
filming apparatus
smartwatch
shooting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89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超候
吴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089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6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6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6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包括支架、智能主机及表带,所述智能主机设有拍摄装置,所述智能主机与所述支架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支架转动以形成一定角度,以使所述拍摄装置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支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通过增加支架的设计,并使得智能主机与支架连接且可相对支架转动以形成一定角度,从而实现设于智能主机上的拍摄装置可根据智能主机相对支架的转动而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这样,当用户需要通过拍摄装置实现不同方向的拍摄功能时,无需再手动转动手臂或是摘除智能手表,而是通过调整智能主机相对支架的转动角度即可实现,不仅无需操作便捷,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Description

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表的功能日益完善。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些智能手表不但具有通话、近距离传输以及定时定位功能,还能实现拍摄功能。
然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手表通常是设置单一摄像头,然后在智能手表戴在手上时,该摄像头通常只有朝上的拍摄角度,用户在使用该摄像头实现自拍、扫码或者是拍摄周边环境的功能时,都只能通过转动手臂使得摄像头对准被拍摄对象或者是摘除智能手表不佩戴并将智能手表拿在手上使得摄像头对准被拍摄对象才能实现。这种方式不仅使用不便,而且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造成使用者手臂酸麻、乏累,用户使用体验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无需用户手动转动手臂或摘除手表即可实现拍摄角度的调整,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的用户使用体验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其包括
支架;
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设有拍摄装置,所述智能主机与所述支架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支架转动以形成一定角度,以使所述拍摄装置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以及
表带,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支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两第一相对侧和两相对端,两所述第一相对侧上设有主体连接部;
所述智能主机的两第二相对侧分设有滑轨,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滑轨配合连接,以使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并在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的所述主体连接部翻转,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其中,所述第一姿态为所述智能主机叠设于所述支架的状态,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成一定角度的状态;
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两所述相对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包括第一拍摄装置和/或第二拍摄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所述拍摄装置包括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
所述智能主机设有所述显示屏的一面为正面,与该正面相对的另一面为背面,所述第一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正面,所述第二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背面;
当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一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三拍摄方向;
当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二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四拍摄方向;
所述第一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方向、所述第三拍摄方向、所述第四拍摄方向为不同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所述智能主机的所述背面朝向所述支架设置,所述正面设有第一拍摄视窗,所述背面设有第二拍摄视窗,所述第一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拍摄视窗实现取景,所述第二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拍摄视窗实现取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拍摄装置在所述正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拍摄装置在所述背面的位置对应设置或不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相对侧上;以及
轴接部,所述轴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端部,且所述轴接部卡设并轴接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中。
其中,所述轴接部与对应的所述滑轨配合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轴接部的轴心至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轴接部的轴心至所述智能主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智能主机可由所述第一姿态翻转为所述第二姿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轨上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主体连接部连接,使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提供保持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轴接部卡设且轴接于对应的所述滑轨的中心位置或临近所述滑轨的中心位置;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所述轴接部卡设且轴接于对应的所述滑轨的端部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设于所述滑轨的辅助滑片,所述辅助滑片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连接,且所述辅助滑片设有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轴接部卡设且轴接于所述辅助滑片的所述滑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底板,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且所述支架本体设有所述主体连接部,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空部内,且所述底板自所述支架本体的其中一相对端延伸至另一相对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两第三相对侧,两所述第三相对侧至所述支架本体的两所述第一相对侧之间具有间距。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一所述第一相对侧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自该至少一所述第一相对侧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挡板用于在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遮挡所述智能主机,以使所述智能主机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轴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成所述一定角度并保持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一定角度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所述两相对端分设有表带连接部,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两相对端的所述表带连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通过增加支架的设计,并使得智能主机与支架连接且可相对支架转动以形成一定角度,从而实现设于智能主机上的拍摄装置可根据智能主机相对支架的转动而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这样,当用户需要通过拍摄装置实现不同方向的拍摄功能时,无需再手动转动手臂或是摘除智能手表,而是通过调整智能主机相对支架的转动角度即可实现,不仅无需操作便捷,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智能主机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智能主机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省略表带和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的说明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智能主机相对支架成一定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及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100,包括支架10、智能主机20及表带30,该智能主机20设有拍摄装置,且该智能主机20与支架10连接且可相对支架10转动以形成一定角度,以使该拍摄装置可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该表带30连接于该支架10。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主机20作为智能手表100的主机使用,其不仅包括设于内部的主板、用于实现触控、显示功能的触控屏/或显示屏、对主板、触控屏/显示屏进行供电的电池、实现智能主机20的通信功能的通信器件(例如无线通信器件、蓝牙通信器件、红外通信器件等)、实现智能主机20的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紫外线检测器、玩水检测识别模块)、实现对用户的心率进行检测的心率检测器、实现智能主机20的定时功能的定时器、实现智能主机20的拍照功能的摄像模组、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的元件,例如指纹模组、面部识别模组,以及实现音频输入和/或输出的麦克风、扬声器等。应该得知的是,上述各器件、功能模组均设于智能主机20内部,且与主板电连接,通过主板实现对这些器件、功能模组的控制,进而控制其实现对应的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主机20是有别于传统的手表的仅能实现时间显示、定时等功能的表盘的。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架10包括两个第一相对侧11和两个相对端12,该两个第一相对侧11上均设有主体连接部11a,该智能主机20的两个第二相对侧21分设有滑轨21a,该主体连接部11a与滑轨21a配合连接,以使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其中,相对侧的意思是指相对设置的两侧,同理,相对端12的意思是指相对设置的两端。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是指: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10上方,且近似覆盖支架10的上表面的位置。而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是指: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滑动一定距离,使得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其中一相对端12之间具有间距的位置(如图3所示)。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滑动且确保其滑动方向能够沿着设定的方向,该智能主机20的两第二相对侧21上的滑轨21a可由设于第二相对侧21上设置的条形滑槽形成,且同时,若智能主机20的整体形状为近似长方体的话,则该滑轨21a是沿着智能主机2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
更进一步地,由于主体连接部11a与滑轨21a配合连接,因此,为了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滑动,主体连接部11a可实现在滑轨21a内并沿着滑轨21a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的位置相对支架10发生变化,得到该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相对支架10的主体连接部11a自动发生翻转(即发生转动),以使该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具体地,该第一姿态为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10的状态,而第二姿态为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成一定角度的状态(如图6所示)。
由此可知,在智能主机20处于第一位置时,智能主机20具有该第一姿态,而当智能主机20处于第二位置时,智能主机20具有该第二姿态。由此,可使得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角度发生变化,此时,位于智能主机20上的屏幕相对支架10的角度也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的屏幕可更加对准用户。
应该得知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滑动时,其滑动的方向为朝向支架10用于连接表带30的相对端12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说,智能主机20上的滑轨21a的延伸方向应朝向表带30的佩戴方向设置。
优选地,该一定角度可为0~180°例如,该第一角度可为30°、45°、60°、75°、90°、120°、135°、150°、165°,最优选地,该第一角度为90°,则此时,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直立设置,即,智能主机20上的屏幕也相对支架10直立设置,可便于用户对屏幕进行操作或观看屏幕。
结合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该智能主机20可包括正面20a和与正面20a相对设置的背面20b,其中,正面20a为智能主机20设置显示屏的一面,而背面20b则为智能主机20背离正面20a的一面。该智能主机20的第一姿态为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10的状态,该第二姿态为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形成一定角度的状态。该叠设于支架10的状态是指:智能主机20的背面20b近似与支架10的上表面贴合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该拍摄装置可设于智能主机20内部,且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拍摄需求,拍摄装置可包括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即,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为具有双摄像头的智能手表,且由于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转动,因此,在智能主机2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拍摄装置23的拍摄方向和第二拍摄装置24的拍摄方向也会随之对应改变,这样,无需用户自行转动手臂,只需通过调整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转动角度,即可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操作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由于该智能手表为具有双摄像头的智能手表,因此需合理设置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的所在位置,以符合用户的拍照习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在智能主机20的正面20a上设有第一拍摄视窗,在智能主机的背面20b设有第二拍摄视窗,该第一拍摄装置23对准第一拍摄视窗设置,该第二拍摄装置24对准第二拍摄视窗设置,即,第一拍摄装置23可通过第一拍摄视窗实现取景,第二拍摄装置24可通过第二拍摄视窗实现取景。由此可知,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则第一拍摄装置23可为前置摄像头,第二拍摄装置24可为后置摄像头。
具体地,对于本实施例的智能主机20而言,以上表面为前向方向,以下表面作为后向方向,则该智能主机20具有双拍摄装置,且该双拍摄装置为一前一后设置。这样,在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处于第一姿态时,由于该第一拍摄装置朝向前向方向,该第二拍摄装置朝向后向方向,则该第一拍摄装置可用于拍摄前向方向的景物。而由于该智能手表佩戴在用户手臂上,因此,在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处于第一姿态时,该第二拍摄装置会由于手臂佩戴面的遮挡而无法拍摄到用户想要拍摄的景象。有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智能主机相对支架滑动翻转至该第二姿态,此时,智能主机不再叠合在承载支架上,此时,即使用户佩戴了该智能手表,该第二拍摄装置也不会再受到手臂佩戴面的遮挡,则第二拍摄装置同样可应用于拍摄。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主机相对支架的滑动翻转至第二姿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用户的不同拍摄需求,因此,在原有的单一拍摄装置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该第二拍摄装置,使得智能主机相对支架滑动翻转后,能够有双拍摄装置分别用户实现用户的不同拍摄需求。事实上,用户在佩戴该智能手表进行拍摄时,可以通过第一拍摄装置实现前向方向的景物拍摄、扫码等功能,而第二拍摄装置则可实现用户的自拍、视频通话等功能,因此,配置了双拍摄装置的智能主机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下的不同拍摄需求,这可以极大地提高用户对于智能手表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的拍摄视角不受到遮挡,在正面20a上可凸设有一中空且具有向上开口的圆柱形凸台,同时,该圆柱形凸台应与智能主机20的内部连通,该第一拍摄装置23可设置在圆柱形凸台的中空部内,并通过圆柱形凸台的第一开口实现取景。而为了防止外部水自圆柱形凸台的第一开口进入智能主机20内部而导致损坏内部的电子器件,该圆柱形凸台的第一开口上可设置第一镜片,该第一拍摄装置23同样可通过该第一镜片实现取景。由此可知,该第一拍摄视窗211可由上述的圆柱形凸台的第一开口与第一镜片组合形成。
而对于第二拍摄装置24而言,由于第二拍摄装置24设置在智能主机20的背面20b,因此,为了防止智能主机20在处于第一状态(即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10上)时,第二拍摄视窗有可能受到与支架10的摩擦而导致第二拍摄装置24的拍摄视野受到影响的情况,该背面20b在第二拍摄装置24的位置可相对其他位置向内略微凹陷,然后在此位置开设第二开口,并在第二开口上设置第二镜片,该第二拍摄装置24可通过该第二镜片实现取景。由此可知,第二拍摄视窗则是由第二开口和设于第二开口的第二镜片组合形成。
优选地,为了更合理布置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该第一拍摄装置23在正面20a的位置应与第二拍摄装置24在背面20b的位置对应设置。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正面20a上设有第一拍摄视窗,第二拍摄视窗可设置在智能主机20的第一侧面上,且该第一侧面与正面20a成角度设置。该第一拍摄装置23对准第一拍摄视窗设置,第二拍摄装置24对准第二拍摄视窗设置。具体地,由于正面20a为智能主机20设有显示屏的一面,因此,第一拍摄装置23依然可作为前置摄像头,而第二拍摄装置24可作为后置摄像头。优选地,当智能主机20的外壳为方形壳体时,则第一侧面与正面20a之间的角度则为9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并在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的主体连接部翻转,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因此,对于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而言,当智能主机处于第一姿态时,第一拍摄装置23的拍摄方向为第一拍摄方向X1,第二拍摄装置24的拍摄方向为第三拍摄方向X3;当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二拍摄方向X2,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四拍摄方向X4;第一拍摄方向X1、第二拍摄方向X2、第三拍摄方向X3、第四拍摄方向X4为不同方向。即,在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转动并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转换时,第一拍摄装置23可在第一拍摄方向X1和第二拍摄方向X2之间转换,第二拍摄装置24可在第三拍摄方向X3和第四拍摄方向X4之间转换。其中,第一拍摄方向X1和第二拍摄方向X2的方向不同,第三拍摄方向X3与第四拍摄方向X4的方向不同。
具体地,在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位于第一姿态(此时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第一拍摄装置23可具有第一拍摄方向X1,第二拍摄装置24可具有第三拍摄方向X3;而在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位于第二姿态(智能主机20相对主体连接部发生翻转)时,第一拍摄装置23可具有第二拍摄方向X2,第二拍摄装置24可具有第四拍摄方向X4。而由于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位于第二姿态时,智能主机20与支架10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因此,第一拍摄方向X1与第二拍摄方向X2之间形成第一角度,第三拍摄方向X3和第四拍摄方向X4之间形成第二角度,且该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可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拍摄装置23朝向智能主机20的正面20a设置且为前置摄像头,第二拍摄装置24朝向智能主机20的背面20b设置且为后置摄像头,则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姿态时,第一拍摄装置23的第一拍摄方向X1则为朝向智能主机20的正面20a的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纸面方向向上的方向),第二拍摄装置24的第三拍摄方向X3则为朝向智能主机20的背面20b的方向,因此,此时用户无法观看到第二拍摄装置24,因第二拍摄装置24受支架10遮挡。由此可知,智能主机20在位于第一姿态时,第一拍摄方向X1与第三拍摄方向X3反向,且第一拍摄方向X1作为主拍摄摄像头。
而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姿态时,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主体连接部翻转90°为例,第一拍摄装置23由第一拍摄方向X1转换至第二拍摄方向X2,第二拍摄装置24由第三拍摄方向X3转换至第四拍摄方向X4,此时,第二拍摄方向X2与第一拍摄方向X1的角度为90°(如图6所示),第四拍摄方向X4与第三拍摄方向X3的角度为90°,此时,第二拍摄装置24远离支架10设置,不再受到支架10的遮挡(如图7所示)。
可以得知的是,在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至第二姿态时,第二拍摄装置24由受到支架10遮挡转换到与支架10远离并与支架10形成一定角度,则此时,不论是第一拍摄装置23还是第二拍摄装置24,都可作为主拍摄摄像头,视乎用户的拍摄需求而定。例如,当用户想实现自拍、视频通话时,可对准第二拍摄装置23,而当用户想实现拍摄周边环境或执行扫码其他拍摄操作时,则可对准第一拍摄装置24。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不仅可作为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起到承载智能主机20的作用,而且还可在用户佩戴智能手表100时,对智能主机20与用户的手腕进行隔离,从而当智能主机20的外壳为金属外壳时,支架10可有效隔离位于智能主机20内部的器件、功能模组运行时散发至外壳的热量,从而避免烫伤用户。由此可知,优选地,该支架10可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架10可包括支架本体10a及底板10b,支架本体10a为中空的框架结构,且支架本体10a设有该主体连接部11a,该底板10b设于支架本体10a的中空部内,且底板10b自支架本体10a的其中一个相对端12延伸至另一个相对端12。具体地,支架本体10a为与智能主机20的外形相匹配的方形支架10,这样可有效确保支架本体10a能够承载智能主机20。而采用支架本体10a为中空的框架结构设计的方式,可有效减轻支架本体10a的重量,从而降低智能手表100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底板10b为与智能主机20的外形相匹配的方形板,且底板10b包括两个第三相对侧101,该两个第三相对侧101至支架本体10a的两个第一相对侧11之间具有间距101a。即,底板10b并未完全封盖支架本体10a的中空部,而是在支架本体10a临近其两个第一相对侧11的位置具有间距101a,这同样是为了减轻智能手表100的整体重量。具体地,该底板10b的两个第三相对侧101与支架本体10a的两个第一相对侧11对应设置,且优选地,为了使得支架10具有整体一致性,该底板10b可与支架本体10a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为了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架10能够对智能主机20起到保持当前位置的作用,该支架本体10a的至少一个第一相对侧11上设置有第一挡板11b,且该第一挡板11b自该支架本体10a的该至少一个第一相对侧11向上倾斜延伸,用于在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位于第一位置时遮挡该智能主机20,以使该智能主机20保持在该第一位置。具体地,为了避免影响支架本体10a上的主体连接部11a与智能主机20上滑轨21a的连接,该第一挡板11b在遮挡该智能主机20时,该第一挡板11b的最高位置应位于临近智能主机20的底部的位置。优选地,该支架本体10a的两个第一相对侧11均设有该第一挡板11b,且该第一挡板11b应与支架本体10a一体成型,从而使得第一挡板11b与支架本体10a形成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保持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该支架本体10a的其中一个相对端12上设置有第二挡板12a,该第二挡板12a同样自支架本体10a的底部向上倾斜延伸,且第二挡板12a在遮挡该智能主机20时,该第二挡板12a的最高位置应位于临近智能主机20的底部的位置,从而避免遮挡智能主机20的屏幕。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智能主机20在第一位置相对支架本体10a滑动至第二位置,该支架本体10a的另一相对端12应不设置任何遮挡的挡板,以确保智能主机20能够相对支架本体10a滑动而不受到遮挡。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支架也可包括底板和第一挡板,该底板可包括该两个第一相对侧和该两个相对端,该第一挡板设于至少一个第一相对侧,且该第一挡板自该至少一个第一相对侧向上倾斜延伸,用于在智能主机相对该底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遮挡该智能主机,以使智能主机保持在该第一位置。具体地,该底板为一块完整的板,即,底板并未做镂空处理。当智能主机位于第一位置时,智能主机是完全覆盖该底板的。此时,可通过底板有效隔离智能主机与用户的手腕皮肤接触,从而避免智能主机内部器件运行时发热烫伤用户。可以理解的是,该两个第一相对侧均可设置该第一挡板,则该第一挡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该智能主机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主体连接部11a包括支撑部111和轴接部112,该支撑部111设于支架10的第一相对侧11上,该轴接部112连接于支撑部111的端部,且该轴接部112与对应的滑轨21a配合连接,即,轴接部112卡设于并轴接于对应的滑轨21a中。具体地,支撑部111一体成型于支架本体10a,且自支架本体10a向第一挡板11b延伸并最终延伸至智能主机20的滑轨21a的所在位置,该支撑部111的端部设有第一轴接孔111a,该轴接部112为连接于支撑部111的第一轴接孔111a的转轴,且轴接部112卡设于并轴接于滑轨21a中,从而实现相对滑轨21a滑动,以使智能主机20发生位置变化。
进一步地,为了更有利于轴接部112与滑轨21a的配合连接,在该滑轨21a内可设置连接轴212,该连接轴212滑动连接于滑轨21a,且连接轴212上设置有第二轴接孔(未标示),该轴接部112卡设并轴接于该连接轴212的第二轴接孔,以实现轴接部与连接轴212的配合连接,进而实现轴接部112与滑轨21a的配合连接。具体地,在轴接部112在滑轨21a内滑动的过程中,由于轴接部112与连接轴212配合连接,因此,连接轴212也会在轴接部112的带动下在滑轨21a内滑动。
结合图3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该轴接部112的轴心至支架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该轴接部112的轴心至智能主机2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其中,在第一位置时,该第二距离L2大于第一距离L1,此时,智能主机20处于第一姿态(如图5的(a)所示);而在第二位置时,该第二距离L2小于、等于该第一距离L1,则此时,智能主机20可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如图5的(b)所示)。具体地,该第一距离L1为轴接部112的轴心至支架本体10a的底部的距离,该第二距离L2为轴接部112的轴心至智能主机20的边缘(该边缘为智能主机20发生翻转一端的边缘)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保持智能主机20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避免出现位置变化,该滑轨21a上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设置成与主体连接部11a连接,使第一弹性复位件211提供保持智能主机20位于该第一位置的作用力。优选地,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为设于该滑轨21a上的气弹簧。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一端连接于滑轨21a的一端,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另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位于其自然状态(即未拉长或未压缩的状态)。此时,由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智能主机20大致保持于第一位置而不相对第二位置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还可为弹簧。
优选地,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在位于其自然状态时,其与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连接的一端大致位于滑轨21a的中部位置或者靠近该滑轨21a的中部位置。由此可知,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大致位于滑轨21a的中部位置或靠近该滑轨21a的中部位置。同理,在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相对滑轨21a滑动至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大致抵接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该端部位置为远离滑轨21a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连接的一端)。
应该得知的是,上述保持该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是指:使得智能主机20大致固定于第一位置,而不向第二位置滑动。
进一步地,当轴接部112相对滑轨21a运动时,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由于轴接部112的拉力作用,从而沿滑轨21a的方向运动直至运动至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此时,由于轴接部112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接触而无法继续滑动,则轴接部112停止滑动,智能主机20到达第二位置并发生翻转,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即,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成一定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智能主机20在第二位置时也能保持当前位置不变,该智能手表100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40,该第二弹性复位件40设置成与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连接,用于提供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转动成该一定角度并保持该智能主机20处于该一定角度的作用力。具体地,该第二弹性复位件40可设置在连接轴212上,然后通过连接轴212与轴接部实现第二弹性复位件40与轴接部的连接。当轴接部112在滑轨21a内滑动至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弹性复位件40可提供该弹性作用力使得智能主机20能够相对支架本体10a发生翻转,并在智能主机20发生翻转后,提供该智能主机20保持其处于该一定角度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弹性复位件40可为C型弹片,该C型弹片套设在连接轴212上,在轴接部112带动智能主机20滑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C型弹片可以提供弹性力迫使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发生翻转,同时,在智能主机20发生翻转后,该第二弹性复位件40还可继续提供作用力保持该智能主机20大致保持当前的翻转状态(即智能主机20相对于支架本体10a处于该一定角度)。由此可知,不论是位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智能主机20可分别通过第一弹性复位件211和第二弹性复位件40提供其位于当前位置的作用力。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弹性复位件40也可为扭簧。当该第二弹性复位件40为扭簧时,则第二弹性复位件40的一端可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连接,第二弹性复位件40的另一端可与该连接轴212连接。当轴接部112滑动至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弹性复位件40提供拉力使得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被拉伸,从而辅助轴接部112的滑动。此外,选用扭簧的设计,可使得当轴接部112滑动至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时,即,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翻转成一定角度时,该扭簧可提供扭转作用力使得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的翻转更加可靠,同时,利用扭簧还可保持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的翻转状态。
结合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手表100还包括设于滑轨21a的辅助滑片5,该辅助滑片5设置成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连接,且该辅助滑片5设有沿该滑轨21a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该轴接部辅助滑片卡设且轴接于该辅助滑片5的滑槽51内。具体地,该辅助滑片5是用于对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拉伸行程做补充的,这是由于:由上述可知,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轴接部112大致位于滑轨21a的中部位置,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优选为气弹簧,该气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轨21a,气弹簧另一端与轴接部112连接,在轴接部112滑动的过程中,气弹簧受轴接部112的拉力作用被拉长,而在此滑动过程中,由于轴接部112滑动的行程超过该气弹簧的自身的拉伸行程,此时,则可能由于气弹簧的反作用的作用,导致轴接部112无法顺利滑动至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并抵接于该端部位置,即,智能主机20可能无法滑动至该第二位置。因此,为了确保轴接部112能够顺利滑动至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并抵接于该端部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增加了辅助滑片5的设计,该辅助滑片5包括起始端52和末端53,该辅助滑片5的起始端52与气弹簧的与另一端连接,该辅助滑片5的末端53近似靠近滑轨21a的端部位置,且辅助滑片5的滑槽51应与滑轨21a相互连通,从而使得轴接部112可在辅助滑片5的滑槽51内滑动,进而在辅助滑片5的辅助作用下,使得轴接部112可顺利滑动至滑轨21a的端部位置。
应该得知的是,上述辅助滑片5的作用是为了弥补气弹簧的行程不足而设置的,因此,若选用更大行程的气弹簧,则该辅助滑片5可不设置。同理,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选用拉伸弹簧,且该拉伸弹簧具有足够的拉伸长度,则此时也可不设置辅助滑片5。
此外,还可通过调整轴接部112的位置来代替辅助滑片5的使用,例如,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可设置轴接部112更靠近滑轨21a的端部位置设置,此时,若采用气弹簧,因轴接部112的滑动行程变短,因此,气弹簧的行程也可满足其要求,此时可不设置该辅助滑片5。
结合图1、图3和图6所示,该智能主机20的滑动翻转过程具体如下:
首先,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本体10a上且位于第一位置,此时,智能主机20处于第一姿态,智能主机20的第一拍摄装置23的第一拍摄方向朝向支架本体10a的正上方,轴接部112位于滑轨21a的中部位置。当推动智能主机20使得轴接部112沿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滑动时,此时由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与轴接部112连接,因此,在轴接部112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也在轴接部112的带动下沿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滑动,直至轴接部112抵接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此时,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由于轴接部112还与滑轨21a轴接,因此,在此位置时,智能主机20在第二弹性复位件40的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对支架本体10a发生翻转,此时,智能主机20处于第二姿态,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形成近似90°的角度,则智能主机20的第一拍摄装置23的由第一拍摄方向转换至第二拍摄方向,且智能主机20的第二拍摄装置24的也由第三拍摄方向转换至第四拍摄方向,与此同时,第二弹性复位件40在轴接部112上提供保持智能主机20位于当前位置(即第二位置)的作用力,此时,用户可使用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实现不同拍摄方向的拍摄功能。
而当用户想智能主机20回复至第一位置时,则可推动智能主机20,使得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转动,此时,由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弹性作用力,智能主机20能够快速回复至第一位置,从而再次叠设于支架本体10a上,此时,第二拍摄装置24由第四拍摄方向转换至第三拍摄方向,第一拍摄装置23由第二拍摄方向转换至第一拍摄方向,此时,用户可使用第一拍摄装置23实现拍摄功能。
再次结合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架本体10a的两相对端12分设有表带连接部12b,该表带30连接于该两相对端12的表带连接部12b。具体地,该表带连接部12b为设于支架本体10a的端部上圆柱形凸台,且该圆柱形凸台为中空设置,该表带30可通过转轴穿设于该圆柱形凸台的中空部,从而实现表带30与表带连接部12b的轴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通过增加支架的设计,并使得智能主机与支架连接且可相对支架转动以形成一定角度,从而实现设于智能主机上的拍摄装置可根据智能主机相对支架的转动而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这样,当用户需要通过拍摄装置实现不同方向的拍摄功能时,无需再手动转动手臂或是摘除智能手表,而是通过调整智能主机相对支架的转动角度即可实现,不仅无需操作便捷,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需得知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主要是通过智能主机滑动至第二位置时自动发生翻转而实现智能主机相对支架的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主机的翻转为自动翻转,这打破了传统的手表在采用表盘相对表带转动只能采用用户手动转动的方式,操作更加简单且整个翻转过程无需用户过分参与,给予用户自动控制的交互感,用户使用体验较好。
此外,通过在滑轨与轴接部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保持智能主机位于第一位置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智能主机在位于第一位置时,可稳固地保持当前位置不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设有拍摄装置,所述智能主机与所述支架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支架转动以形成一定角度,以使所述拍摄装置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以及
表带,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第一相对侧和两相对端,两所述第一相对侧上设有主体连接部;
所述智能主机的两第二相对侧分设有滑轨,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滑轨配合连接,以使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并在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的所述主体连接部翻转,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其中,所述第一姿态为所述智能主机叠设于所述支架的状态,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成一定角度的状态;
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两所述相对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包括第一拍摄装置和/或第二拍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包括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
所述智能主机设有显示屏的一面为正面,与该正面相对的另一面为背面,所述第一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正面,所述第二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背面;
当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一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三拍摄方向;
当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二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四拍摄方向;
所述第一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方向、所述第三拍摄方向、所述第四拍摄方向为不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所述智能主机的所述背面朝向所述支架设置,所述正面设有第一拍摄视窗,所述背面设有第二拍摄视窗,所述第一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拍摄视窗实现取景,所述第二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拍摄视窗实现取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摄装置在所述正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拍摄装置在所述背面的位置对应设置或不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相对侧上;以及
轴接部,所述轴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端部,且所述轴接部卡设并轴接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接部的轴心至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轴接部的轴心至所述智能主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智能主机可由所述第一姿态翻转为所述第二姿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主体连接部连接,使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提供保持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轴接部卡设且轴接于对应的所述滑轨的中心位置或临近所述滑轨的中心位置;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所述轴接部卡设且轴接于对应的所述滑轨的端部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设于所述滑轨的辅助滑片,所述辅助滑片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连接,且所述辅助滑片设有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轴接部卡设且轴接于所述辅助滑片的所述滑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底板,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且所述支架本体设有所述主体连接部,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空部内,且所述底板自所述支架本体的其中一相对端延伸至另一相对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一所述第一相对侧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自该至少一所述第一相对侧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挡板用于在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遮挡所述智能主机,以使所述智能主机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轴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成所述一定角度并保持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一定角度的作用力。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所述两相对端分设有表带连接部,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两相对端的所述表带连接部。
CN201821608908.0U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Active CN209086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8908.0U CN209086693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8908.0U CN209086693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6693U true CN209086693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8908.0U Active CN209086693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66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3992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3992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CN110133992B (zh) * 2018-09-29 2023-09-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6694U (zh) 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9086689U (zh) 一种拍摄角度可调的智能手表
CN208938003U (zh) 一种非共轴转动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9149094U (zh) 一种可转动智能手表
CN209086691U (zh) 一种可翻转且可自转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10989321B (zh) 具有翻转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10133988A (zh) 可翻转且可自转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209086696U (zh) 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CN110138930A (zh) 可取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其智能手表
CN207352339U (zh) 具有辅助电池的自拍杆
CN208937930U (zh) 一种双摄且侧向翻转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10133992A (zh) 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CN208937931U (zh)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手表
CN209086693U (zh) 一种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CN109662403A (zh) 一种应用柔性屏的摄像手环
WO2018068613A1 (zh) 一种带有游戏机功能的智能手机保护壳
CN205353595U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手表上的可旋转摄像头
CN208796046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摄像装置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209086692U (zh) 一种共轴转动的智能手表
CN209086690U (zh) 一种实现状态保持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03905702A (zh) 一种带有wifi功能的眼镜摄像机
CN209086685U (zh) 一种可改变拍摄方向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205883348U (zh) 一种自动旋转式手机支架
CN209182664U (zh) 一种实现侧向滑移翻转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209089008U (zh) 一种可取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其智能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