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4999U - 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4999U
CN209084999U CN201821348665.1U CN201821348665U CN209084999U CN 209084999 U CN209084999 U CN 209084999U CN 201821348665 U CN201821348665 U CN 201821348665U CN 209084999 U CN209084999 U CN 209084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unit
master controller
unit accord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486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ng Liu
刘洋
Peisheng Chen
陈培生
Qi Cheng
程琦
Puzhong Wang
王朴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3486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4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4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4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机组包括:冷媒检测装置、主控制器,冷媒检测装置,位于机组的送风口处,用于检测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冷媒浓度,在冷媒浓度超过冷媒阈值时,向主控制器发送异常信号;主控制器,与冷媒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触发应急保护模式。通过本实用新型,由此,在冷媒泄漏时,即可触发应急保护模式,以保障用户的安全,提高机组的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设高铁、地铁和城际轨道的城市日益增多,给空调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据《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中的数据显示,不同地区的环控系统能耗占地铁总能耗的30%~50%左右。其中,通风空调系统的用电能耗占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空调厂家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大型公共交通中的水冷冷风型机组,该机组由于具有节能效率高、安装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逐步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但是,该机组的结构设计中,大量冷媒与送风侧在同一空间。当压缩机振动、换热器裂漏等异常情况引起冷媒泄漏时,泄漏的冷媒会直接进入到地铁候车区或者运行机房,会引发公众恐慌甚至造成人员窒息。
针对现有技术中当机组的冷媒泄漏时,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机组的冷媒泄漏时,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组,所述机组包括:冷媒检测装置、主控制器,
所述冷媒检测装置,位于机组的送风口处,用于检测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冷媒浓度,在所述冷媒浓度超过冷媒阈值时,向所述主控制器发送异常信号;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冷媒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触发应急保护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送风装置,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送风装置连接,用于在触发所述应急保护模式后,向所述送风装置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送风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机和/或风阀。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压缩机,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在触发所述应急保护模式后,向所述压缩机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压缩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触发所述应急保护模式后,控制所述机组整机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冷媒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机组的振动部件以及所述振动部件的连接管路的四周,构成冷媒隔离区。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排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媒隔离板上;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排风机连接,用于在触发所述应急保护模式后,向所述排风机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排风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排放所述冷媒隔离区中的冷媒。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隔离板采用密封条和/或密封板进行密封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缩机、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检测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冷媒浓度超过冷媒阈值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故障报警装置,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故障报警装置连接,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控制所述故障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启动维修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通知主控制台启动维修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冷媒浓度未超过所述冷媒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组整机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为壳管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为水冷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机组中,
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冷媒隔离板,所述冷媒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机组的振动部件以及所述振动部件的连接管路的四周,用于构成冷媒隔离区。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隔离板采用密封条和/或密封板进行密封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用于排放所述冷媒隔离区中的冷媒。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机组包括:冷媒检测装置、主控制器,冷媒检测装置,位于机组的送风口处,用于检测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冷媒浓度,在冷媒浓度超过冷媒阈值时,向主控制器发送异常信号;主控制器,与冷媒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触发应急保护模式。由此,在检测到冷媒泄漏时,即可触发应急保护模式,以保证用户的安全,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机组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机组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了解决当机组的冷媒泄漏时,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组,如图1所示,机组包括:冷媒检测装置1、主控制器2,
冷媒检测装置1,位于机组的送风口3处,用于检测送风口3处空气中的冷媒浓度,在冷媒浓度超过冷媒阈值时,向主控制器2发送异常信号;
主控制器2,与冷媒检测装置1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触发应急保护模式。
由此,在检测到冷媒泄漏时,即可触发应急保护模式,以保证用户的安全,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机组的安全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控制器2,还用于当冷媒浓度未超过冷媒阈值时,控制机组整机正常运行。即若机组在开机运行的过程中,冷媒检测装置1未发现异常,机组可正常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机组还包括:送风装置4,主控制器2,与送风装置4连接,用于在触发应急保护模式后,向送风装置4发送控制指令;送风装置4,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停止运行。如图2所示,送风装置4包括:风机4和/或风阀。图2中的送风装置为风机,遂采用相同标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检测到冷媒浓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可启动应急保护模式,具体为:控制送风装置4关闭,即控制送风风机4和/或风阀关闭。其中,风机4和风阀可配套使用,在冷媒泄漏时,将两者都关闭,可进一步保证冷媒不会流动至乘客区。当只关闭风机4时,由于空气流动极小,也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方案;若只关闭风阀时,则相当于直接将出口关闭,此时,是否关闭风机4对本申请的方案不造成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机组还包括:压缩机5,主控制器2,与压缩机5连接,用于在触发应急保护模式后,向压缩机5发送控制指令;压缩机5,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停止运行。主控制器2,还用于在触发应急保护模式后,控制机组整机停止运行。上述两种方式可择一执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将压缩机5关闭或控制机组整机停止运行,可进一步保证冷媒不会流动至乘客区,保障用户的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机组还包括:冷媒隔离板6,设置在机组的振动部件以及振动部件的连接管路的四周,构成冷媒隔离区。机组还包括:排风机7(即图2中示出的冷媒泄漏维修排风机),设置在冷媒隔离板6上;主控制器2,与排风机7连接,用于在触发应急保护模式后,向排风机7发送控制指令;排风机7,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排放冷媒隔离区中的冷媒。冷媒隔离板6采用密封条和/或密封板进行密封处理。其中,振动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缩机5、冷凝器8。
可以理解的是,冷媒隔离板6可以将压缩机5、冷凝壳管8(冷凝器8)以及二者的连接管路,邻近管路等振源侧冷媒易泄漏的区域包围起来,以进行结构防护。以机组为水冷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为例,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回风口9、压缩机5、冷凝壳管8(冷凝器8)、冷媒泄漏维修排风机7(排风机7)、电子膨胀阀11、冷媒隔离板6、直接制冷式蒸发器10、分布式送风风机4(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冷媒检测装置1、送风口3,且可按功效不同分为三段、即主机段、蒸发段以及送风段。
基于图2所示的机组,回风经由回风管道送入主机回风口9,再经过压缩5、冷凝器8等,进入蒸发器10进行降温处理,蒸发器10可以为直膨式蒸发器,降温处理后的冷空气再通过分布式送风机经由送风口3直接送入站点末端。因此,冷媒隔离板6的设置可以使得回风经过冷媒隔离板6的上部空间到达蒸发器10,避免冷媒随空气流动到送风风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5、冷凝器8等振动部件及其附件的管道处应力应变效应较强,且易出现焊接沙眼,这部分区域为冷媒易漏区域,因此,需进行特殊空间密封处理,例如:可采用密封板加密封条的方式对冷媒隔离板6进行处理,由此,可防止冷媒大量泄漏至送风区域,也可以避免冷媒泄漏至机组各处,给后续的维修工作增加难度。
其中,冷媒泄漏维修排风机7位于隔离区的任意一块隔离板上,且可以在冷媒泄漏排风机7所在的位置根据其大小,型号等打通一个适宜开口。在维修机组时,泄漏的冷媒可通过此开口,再经由排风机7引出到机组外,并排放到室外空间,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机组可以为水冷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可应用于地下轨道的站点处。且冷凝器8可为壳管冷凝器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媒检测装置1,还用于在冷媒浓度超过冷媒阈值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也可以设置单独的故障报警装置,在主控制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进行报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控制器2,还用于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启动维修程序。也可以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向主控制台(例如:地铁中的主控制台)发送信号,以通知主控制台启动维修程序。
相关技术中,机组无法判断冷媒状态是否正常,且冷媒大量泄漏后,会随着送风机直接进入乘客区域,造成乘客恐慌,引发公共安全问题。在检修的时候,冷媒已经大量泄漏在机房或样机箱体内部,给检修工作造成了困难。而本申请中,冷媒检测装置1可以实时或分时段检测送风口3空气中的冷媒浓度,并与主控制器2进行通信连接,从而使得主控制器2可以及时准确地获知冷媒异常情况,降低冷媒泄漏时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隔离板6的使用使得冷媒不会泄漏到机组各处,且故障报警装置也可以及时地通知控制台启动维修程序,并在维修前,启动冷媒隔离板上的冷媒泄漏维修排风机7,以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通知维修人员在机组还未损坏过度时就及时进行机组的维修,尽量保证机组的安全,提升机组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压缩机、冷凝器等振动较大区域增加冷媒隔离区,且增加冷媒检测装置1用于检测冷媒泄漏情况,并公开了当冷媒泄漏时,主机相应地应急处理控制方法,增加了排风机7,有利于在维修时,增加主机冷媒隔离区的排风控制,综合考虑以上各个因素,可以提高机组的运行与售后维护等安全系数,从而增强机组的竞争力。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隔离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的机组中,隔离装置包括冷媒隔离板6,冷媒隔离板6设置在机组的振动部件以及振动部件的连接管路的四周,用于构成冷媒隔离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媒隔离板6采用密封条和/或密封板进行密封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离板6上设置有排风机7,排风机用于排放冷媒隔离区中的冷媒。
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5、冷凝器8等振动部件及其附件的管道处应力应变效应较强,且易出现焊接沙眼,这部分区域为冷媒易漏区域,因此,需进行特殊空间密封处理,例如:可采用密封板加密封条的方式对隔离板进行处理,由此,可防止冷媒大量泄漏至送风区域,也可以避免冷媒泄漏至机组各处,给后续的维修工作增加难度。
其中,冷媒泄漏维修排风机7位于隔离区的任意一块隔离板6上,且可以在冷媒泄漏排风机7所在的位置根据冷媒排风机7的大小,型号等打通一个适宜开口。在维修机组时,泄漏的冷媒可通过此开口,再经由排风机引出到机组外,并排放到室外空间,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包括:冷媒检测装置、主控制器,
所述冷媒检测装置,位于机组的送风口处,用于检测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冷媒浓度,在所述冷媒浓度超过冷媒阈值时,向所述主控制器发送异常信号;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冷媒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触发应急保护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送风装置,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送风装置连接,用于在触发所述应急保护模式后,向所述送风装置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送风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停止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机和/或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压缩机,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在触发所述应急保护模式后,向所述压缩机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压缩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停止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触发所述应急保护模式后,控制所述机组整机停止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冷媒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机组的振动部件以及所述振动部件的连接管路的四周,构成冷媒隔离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排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媒隔离板上;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排风机连接,用于在触发所述应急保护模式后,向所述排风机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排风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排放所述冷媒隔离区中的冷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隔离板采用密封条和/或密封板进行密封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缩机、冷凝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媒检测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冷媒浓度超过冷媒阈值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故障报警装置,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故障报警装置连接,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控制所述故障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启动维修程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号后,通知主控制台启动维修程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冷媒浓度未超过所述冷媒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组整机正常运行。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壳管冷凝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组为水冷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
17.一种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组中,
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冷媒隔离板,所述冷媒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机组的振动部件以及所述振动部件的连接管路的四周,用于构成冷媒隔离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隔离板采用密封条和/或密封板进行密封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用于排放所述冷媒隔离区中的冷媒。
CN201821348665.1U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Active CN209084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48665.1U CN209084999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48665.1U CN209084999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4999U true CN209084999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48665.1U Active CN209084999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49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4666A (zh) * 2018-08-21 2018-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组、隔离装置及冷媒泄漏处理方法、装置
CN111928360A (zh) * 2020-08-21 2020-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机
EP3967939A1 (en) * 2020-09-15 2022-03-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4666A (zh) * 2018-08-21 2018-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组、隔离装置及冷媒泄漏处理方法、装置
CN111928360A (zh) * 2020-08-21 2020-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11928360B (zh) * 2020-08-21 2021-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机
EP3967939A1 (en) * 2020-09-15 2022-03-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WO2022059722A1 (en) * 2020-09-15 2022-03-24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EP4105566A1 (en) * 2020-09-15 2022-12-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EP4105565A1 (en) * 2020-09-15 2022-12-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4999U (zh) 一种机组及隔离装置
CN105588285A (zh) 一种基于自诊断管路堵塞方法的空调器
CN108954666A (zh) 一种机组、隔离装置及冷媒泄漏处理方法、装置
CN203504950U (zh) 机柜及机柜的制冷控制系统
CN103216915B (zh) 变频空调的停机方法及变频空调
CN102650476B (zh) 一种节能型水冷冷水机组及冷水机组水冷控制方法
CN104602482A (zh) 机柜及机柜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18507B (zh) 一种空调散热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485771A (zh)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回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3420834U (zh) 一种风冷散热装置以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风电机组塔筒
CN104676818A (zh) 多联式空调器安装错误的检测方法
CN205232362U (zh) 物业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CN207410653U (zh) 一种电气设备冷却室
CN209546203U (zh) 一种数据用微模块机房
CN105953363B (zh) 多联机系统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多联机系统及空调系统
CN208432920U (zh) 一种电控柜
CN206879306U (zh) 一种可应急降温的一体化通讯机柜
CN102811592A (zh) 机柜的节能改造方法及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
CN102721155A (zh) 一种快速检测商用空调水系统异常并进行保护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36184A (zh) 一种空调器冷媒回收检测方法
CN207212489U (zh) 一种通信机房用带柴油发电机组和空调的一体化机组
CN205100831U (zh) 电源车智能百叶窗控制系统
CN110762801B (zh) 核电站安全壳通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7517164U (zh) 一种基于智能感应与风机发电的变电站开关室通风报警装置
CN109764476B (zh) 冷媒泄漏监控方法、监控系统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