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3318U -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 Google Patents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3318U
CN209073318U CN201821899708.5U CN201821899708U CN209073318U CN 209073318 U CN209073318 U CN 209073318U CN 201821899708 U CN201821899708 U CN 201821899708U CN 209073318 U CN209073318 U CN 209073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cover
bottom cover
wall surface
tow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997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万仁
周乐
吴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997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3318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2058 priority patent/WO202010325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3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33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00Dropping, ejecting, releasing, or receiving articles, liquids, or the like, in flight
    • B64D1/16Dropping or releasing powdered, liquid, or gaseous matter, e.g. for fire-fighting
    • B64D1/18Dropping or releasing powdered, liquid, or gaseous matter, e.g. for fire-fighting by spraying, e.g. insectic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4Rigid discs or spherical members adapted to be held in sealing engagement with mouth of container, e.g. closure plates for preserving j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6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eans for venting air or g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箱盖包括:顶盖,顶盖上开设有气通孔;底盖,装配在顶盖的内侧,且与顶盖之间限定出迷宫式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气通孔处并与气通孔相连通,流体通道的另一端形成为供流体进出的端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盖,通过在箱盖上增设迷宫式的流体通道,使得箱体内的药液必须穿过流体通道才能到达气通孔处流出水箱,从而显著增加了箱体内药液外漏至箱外的流阻,进而在保证通气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防止了药液晃出导致的药液损失及药液污染。

Description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盖、包括该箱盖的水箱及包括该水箱的植保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植保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水泵会将无人机水箱内的药液逐渐抽空,如果水箱完全密封,水箱内的气压会越来越低,导致水箱被大气压变形,所以植保无人机的水箱盖都会设有一个气通孔,用于维持水箱内外气压平衡,防止水箱被压瘪。但是,气通孔的设置使得水箱盖不能完全密封,导致水箱内的药液有漏出的风险,进而造成药液损失以及药液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箱盖的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水箱的植保无人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箱盖,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气通孔;底盖,装配在所述顶盖的内侧,且与所述顶盖之间限定出迷宫式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气通孔处并与所述气通孔相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另一端形成为供流体进出的端口。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箱盖,通过在箱盖上增设迷宫式的流体通道,使得箱体内的药液必须穿过流体通道才能到达气通孔处流出水箱,从而显著增加了箱体内药液外漏至箱外的流阻,进而在保证通气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防止了药液晃出导致的药液损失及药液污染。
具体而言,箱盖包括顶盖和底盖,顶盖上开设有气通孔,用于实现水箱与大气的连通,满足箱盖的通气需求;底盖装配在顶盖的内侧,并与顶盖之间限定出迷宫式的流体通道,且流体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气通孔处并与气通孔相连通,另一端形成为供流体进出的端口,使得箱体的内部空间能够依次通过流体通道、气通孔与外界环境相连通,这相当于在箱体的内部空间与箱盖的气通孔之间增设了迷宫式的流体通道,因而既满足了水箱的通气需求,又显著增加了流体外漏时的流动路径,从而通过增大流阻的方式防止了药液晃出。换言之,本申请在保证通气的条件下,增大了对药液的密封能力,形成了具有通气密封结构的箱盖,显著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箱盖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与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环绕所述气通孔,并与所述顶盖及所述底盖围设出所述流体通道。
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与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阻流结构,即:仅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上设有阻流结构,或者仅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上设有阻流结构,或者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及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上同时设有阻流结构;阻流结构环绕气通孔,并与顶盖及底盖围设出流体通道,既缩短了流体通道与气通孔之间的距离,又合理利用了顶盖及底盖的结构,从而简化了阻流结构,有利于加工成型,有助于节约生产成本。当然,流体通道也可以仅仅利用阻流结构来形成,顶盖和底盖只是包覆在流体通道。进一步地,阻流结构可以是单独的部件组装在顶盖和/或底盖上,也可以是与顶盖或者底盖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之间夹设有密封垫;或者,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相抵靠;或者,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相抵靠。
阻流结构包括螺旋形阻流板,螺旋形阻流板设置在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上,则其轴向的顶端被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封盖,其轴向的底端能够被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封盖,因而螺旋形阻流板与顶盖、底盖围设出的流体通道也呈螺旋形,即形成了螺旋形的迷宫结构,故而箱体内的药液需沿着螺旋形的流体通道旋转多圈才能够到达气通孔处,因而有效增加了流阻;同时,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与螺旋形阻流板之间还夹设有密封垫,密封垫能够密封螺旋形阻流板的轴向底端,降低了流体从螺旋形密封板与底盖之间的间隙处到达气通孔的概率,确保了流体只能穿过螺旋形的迷宫结构才能到达气通孔处,从而提高了流体通道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
当然,也可以省去密封垫,使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与螺旋形阻流板直接抵靠,同样可以封盖螺旋阻流板的轴向两端,围设出螺旋形的流体通道;或者,也可以改变螺旋形阻流板的设置位置,将其设置在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上,使其轴向顶端与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相抵靠即可。由于这些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与前述方案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且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之间夹设有密封垫时,所述密封垫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插入所述流体通道内,并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定位凸台的侧壁面的一部分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相抵靠;和/或,所述螺旋形阻流板的螺旋中心轴线与所述气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对于前述螺旋形阻流板设置在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上且底盖与螺旋形阻流板之间夹设有密封垫的方案而言,使密封垫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定位凸台,装配时将定位凸台插入流体通道内,定位凸台的侧壁面的一部分会与螺旋形阻流板相抵靠,从而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能够防止密封垫发生晃动、移位等情况,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密封垫与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防止了定位凸台堵塞气通孔,保证了流体通道与气通孔及箱体的内部空间的有效连通。
螺旋形阻流板的螺旋中心轴线与气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既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装配。此时,箱体内的药液只能由外向内螺旋穿过流体通道才能到达气通孔处,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当然,也可以将螺旋形流体通道的外围端部与气通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且嵌套排布的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和设置在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上且嵌套排布的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阻流板与多个所述第二环形阻流板依次错开间隔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阻流板与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多个所述第二环形阻流板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
阻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和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设置在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上且依次嵌套排布,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设置在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上且依次嵌套排布;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与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依次错开间隔分布,即:以ABABAB……的方式沿箱盖的径向依次排开,且相邻的第一环形阻流板与第二环形阻流板之间具有间隙;同时,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与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这保证了任一环形阻流板与相邻的第二环形阻流板之间的间隙是相互连通的,药液可以向下穿过第一环形阻流板与底盖之间的间隙在第一环形阻流板两侧的两个间隙之间流动;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与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之间也均具有间隙,这保证了任一第二环形阻流板与相邻的第一环形阻流板之间的间隙是相互连通的,药液可以向上穿过第二环形阻流板与顶盖之间的间隙在第二环形阻流板两侧的两个间隙之间流通。这样,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与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之间的多个间隙实现连通,药液需要沿箱盖的轴向上下运动,并沿箱盖的径向方向运动,并越过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和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才能到达气通孔处,从而大大增加了药液的流阻,显著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构思巧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阻流板同心排布,多个所述第二环形阻流板同心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阻流板的中心轴线及多个所述第二环形阻流板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气通孔的中心轴线共线。
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同心排布,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同心排布,且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的中心轴线与气通孔的中心轴线共线,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的中心轴线与气通孔的中心轴线共线,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装配;此时,箱体内的药液也只能由外向内穿过流体通道才能到达气通孔处,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通过旋合固定结构相连。
底盖与顶盖通过旋合固定结构相连,则底盖与顶盖之间的装配与拆卸均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操作方式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装卸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合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的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底盖的外周缘并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的盖沿,所述盖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旋合的方式固定相连,且所述旋合固定结构包围所述流体通道,并开设有与所述端口相连通的流体出入口。
旋合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板和盖沿,连接板设置在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上,盖沿设置在底盖的外周缘并与连接板相配合,安装时,只需将盖沿对接至连接板处通过旋转盖沿即可使其与连接板固定相连,从而实现顶盖与底盖之间的装配,简单快捷;同时,旋合固定结构包围流体通道,并开设有流体出入口,流体出入口与流体通道的端口相连通,保证了箱体内的药液能够通过流体出入口到达端口处,进而保证了端口与箱体的内部空间之间的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沿中的一个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箱盖的周向方向旋转延伸的旋转卡钩,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旋转卡钩相配合且一一对应的多个旋转卡凸,所述旋转卡钩能够在装配过程中相对所述旋转卡凸旋转并钩在所述旋转卡凸上,使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旋合固定。
连接板与盖沿中的一个上设有旋转卡钩,另一个上设有旋转卡凸,旋转卡钩与旋转卡凸均沿箱盖的周向方向旋转延伸,因而通过旋转的方式能够实现旋转卡钩与旋转卡凸之间的旋合固定,进而实现底盖与顶盖之间的旋合固定;同时,装配完成后旋转卡钩钩在旋转卡凸上,能够有效防止连接板与盖沿之间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底盖与顶盖之间的固定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所述底盖在装配过程中的旋转方向,所述旋转卡钩朝向所述旋转卡凸的壁面及所述旋转卡凸朝向所述旋转卡钩的壁面向靠近所述顶盖的方向倾斜延伸;和/或,所述旋转卡钩设置在所述盖沿的内侧壁上,且其端部的钩接部位与所述盖沿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旋转卡凸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外板面上;和/或,所述盖沿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所述流体出入口;和/或,所述流体出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流体出入口沿所述旋合固定结构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和/或,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的外周缘部位还设有多个条形通槽。
沿底盖在装配过程中的旋转方向,旋转卡钩朝向旋转卡凸的壁面及旋转卡凸朝向旋转卡钩的壁面向靠近顶盖的方向倾斜延伸,这样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旋转卡钩设置在盖沿的内侧壁上,相应地,旋转卡凸设置在连接板的外板面上,则装配过程中,只有旋转卡钩与旋转卡凸相接触,而盖沿的内侧壁与连接板的外板面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能够显著减小装配过程中盖沿与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装配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且旋转卡钩端部的钩接部位与盖沿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这便于钩接部位发生适量的弹性变形,有利于旋转卡钩越过旋转卡凸进而钩在旋转卡凸上,有效保证顶盖与底盖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盖沿与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连接板上开设有流体出入口,则箱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盖沿与顶盖之间的间隙及连接板上的流体出入口到达流体通道的端口处,进而穿过流体通道到达气通孔处,实现与外界环境的连通。具体地,当盖沿在内、连接板在外时,流体出入口与箱体的内部空间直接连通,通过盖沿与顶盖之间的间隙与流体通道的端口间接连通;当盖沿在外、连接板在内时,流体出入口与流体通道的端口直接连通,通过盖沿与顶盖之间的间隙与箱体的内部空间间接连通。
将流体出入口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有效提高了气通孔与箱体内部空间的连通可靠性;多个流体出入口沿旋合固定结构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
在底盖朝向顶盖的壁面的外周缘部位设计多个条形通槽,便于底盖注塑成型时的出模工序,以减少倒扣结构;同时,也便于积存在底盖内的药液回流至箱体内,以提高药液的利用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沿中的一个上设有内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使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旋合固定;和/或,所述底盖上还设有用于旋拧所述底盖的至少一个手持部。
连接板与盖沿中的一个上设有内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同样能够实现底盖与顶盖的旋合固定,且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固定较为牢靠。进一步地,也可以在连接板上开设流体出入口,使盖沿与顶盖朝向底盖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流体出入口能够连通流体通道的端口及箱体的内部空间。
底盖上还设有手持部,手持部用于旋拧底盖,这便于底盖与顶盖之间的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同时装配完成后,手持部隐藏在箱体内部,也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优选地,手持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手持部沿底盖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底盖上还设有用于旋拧所述底盖的至少一个手持部时,所述手持部设有避让斜面;和/或,所述手持部为中空结构。
当底盖上还设有手持部时,在手持部上设置避让斜面,能够防止手持部的直角边刮伤用户手指或者扎手,同时也有利于减小底盖的体积,有利于减轻箱盖的重量;而将手持部设计为中空结构,既有利于减重,也便于底盖注塑成型成等厚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底盖为注塑件;和/或,所述顶盖上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箱盖与箱体之间的间隙。
底盖为注塑件,加工工艺成熟,适于批量生产,且有利于减轻箱盖重量,还适于加工成各种所需的形状,因而有利于优化产品的结构与性能。
顶盖上还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密封箱盖与箱体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水箱的密封性,进一步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水箱,包括:箱体;和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箱盖,盖设在所述箱体的开口端,且其顶盖上的气通孔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其流体通道的端口与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水箱,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箱盖,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植保无人机,包括:机身;以及如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水箱,所述水箱搭载在所述机身上。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植保无人机,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水箱,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箱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箱盖装配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箱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顶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箱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箱盖装配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箱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顶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6中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底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植保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植保无人机,101机体,
10箱盖,
11顶盖,111气通孔,112螺旋形阻流板,113第一环形阻流板,114连接板,1141流体出入口,115旋转卡凸,
12底盖,121第二环形阻流板,122盖沿,123旋转卡钩,1231钩接部位,124条形通槽,125手持部,1251避让斜面,
13密封垫,131定位凸台,
14密封圈,15流体通道,
20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箱盖、水箱及植保无人机。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箱盖10,包括:顶盖11和底盖12。
具体地,顶盖11上开设有气通孔111,如图4、图5、图10和图11所示;底盖12装配在顶盖11的内侧,且与顶盖11之间限定出迷宫式的流体通道15,流体通道15的一端延伸至气通孔111处并与气通孔111相连通,如图3、图8和图9所示,流体通道15的另一端形成为供流体进出的端口。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箱盖10,通过在箱盖10上增设迷宫式的流体通道15,使得箱体20内的药液必须穿过流体通道15才能到达气通孔111处流出水箱,从而显著增加了箱体20内药液外漏至箱外的流阻,进而在保证通气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防止了药液晃出导致的药液损失及药液污染。
具体而言,箱盖10包括顶盖11和底盖12,顶盖11上开设有气通孔111,用于实现水箱与大气的连通,满足箱盖10的通气需求;底盖12装配在顶盖11的内侧,并与顶盖11之间限定出迷宫式的流体通道15,且流体通道15的一端延伸至气通孔111处并与气通孔111相连通,另一端形成为供流体进出的端口,使得箱体20的内部空间能够依次通过流体通道15、气通孔111与外界环境相连通,这相当于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与箱盖10的气通孔111之间增设了迷宫式的流体通道15,因而既满足了水箱的通气需求,又显著增加了流体外漏时的流动路径,从而通过增大流阻的方式防止了药液晃出。换言之,本申请在保证通气的条件下,增大了对药液的密封能力,形成了具有通气密封结构的箱盖10,显著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箱盖10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
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与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阻流结构,阻流结构环绕气通孔111,并与顶盖11及底盖12围设出流体通道15。
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与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阻流结构,即:仅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设有阻流结构,或者仅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上设有阻流结构,或者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及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上同时设有阻流结构;阻流结构环绕气通孔111,并与顶盖11及底盖12围设出流体通道15,既缩短了流体通道15与气通孔111之间的距离,又合理利用了顶盖11及底盖12的结构,从而简化了阻流结构,有利于加工成型,有助于节约生产成本。
当然,流体通道15也可以仅仅利用阻流结构来形成,顶盖11和底盖12只是包覆在流体通道15。
进一步地,阻流结构可以是单独的部件组装在顶盖11和/或底盖12上,也可以是与顶盖11或者底盖12一体成型的结构。
具体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112,如图4和图5所示,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与螺旋形阻流板112之间夹设有密封垫13,如图1和图3所示。
阻流结构包括螺旋形阻流板112,螺旋形阻流板112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则其轴向的顶端被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封盖,其轴向的底端能够被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封盖,因而螺旋形阻流板112与顶盖11、底盖12围设出的流体通道15也呈螺旋形,即形成了螺旋形的迷宫结构,故而箱体20内的药液需沿着螺旋形的流体通道15旋转多圈才能够到达气通孔111处,因而有效增加了流阻;同时,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与螺旋形阻流板112之间还夹设有密封垫13,密封垫13能够密封螺旋形阻流板112的轴向底端,降低了流体从螺旋形密封板与底盖12之间的间隙处到达气通孔111的概率,确保了流体只能穿过螺旋形的迷宫结构才能到达气通孔111处,从而提高了流体通道15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
进一步地,当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112且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与螺旋形阻流板112之间夹设有密封垫13时,密封垫13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定位凸台131,定位凸台131插入流体通道15内,并与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且定位凸台131的侧壁面的一部分与螺旋形阻流板112相抵靠,如图3所示。
对于前述螺旋形阻流板112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且底盖12与螺旋形阻流板112之间夹设有密封垫13的方案而言,使密封垫13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定位凸台131,装配时将定位凸台131插入流体通道15内,定位凸台131的侧壁面的一部分会与螺旋形阻流板112相抵靠,从而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能够防止密封垫13发生晃动、移位等情况,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密封垫13与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防止了定位凸台131堵塞气通孔111,保证了流体通道15与气通孔111及箱体20的内部空间的有效连通。
进一步地,螺旋形阻流板112的螺旋中心轴线与气通孔111的中心轴线重合,如图3至图5所示。
螺旋形阻流板112的螺旋中心轴线与气通孔111的中心轴线重合,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既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装配。此时,箱体20内的药液只能由外向内螺旋穿过流体通道15才能到达气通孔111处,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当然,也可以将螺旋形流体通道15的外围端部与气通孔111连通。
进一步地,底盖12与顶盖11通过旋合固定结构相连。
底盖12与顶盖11通过旋合固定结构相连,则底盖12与顶盖11之间的装配与拆卸均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操作方式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装卸效率。
其中,旋合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的连接板114(如图4和图5所示)和设置在底盖12的外周缘并与连接板114相配合的盖沿122,盖沿122与连接板114通过旋合的方式固定相连,且旋合固定结构包围流体通道15,并开设有与端口相连通的流体出入口1141。
旋合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板114和盖沿122,连接板114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盖沿122设置在底盖12的外周缘并与连接板114相配合,安装时,只需将盖沿122对接至连接板114处通过旋转盖沿122即可使其与连接板114固定相连,从而实现顶盖11与底盖12之间的装配,简单快捷;同时,旋合固定结构包围流体通道15,并开设有流体出入口1141,流体出入口1141与流体通道15的端口相连通,保证了箱体20内的药液能够通过流体出入口1141到达端口处,进而保证了端口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之间的连通。
进一步地,连接板114与盖沿122中的一个上设有多个沿箱盖10的周向方向旋转延伸的旋转卡钩123,如图1和图3所示,另一个上设有与旋转卡钩123相配合且一一对应的多个旋转卡凸115,如图4和图5所示,旋转卡钩123能够在装配过程中相对旋转卡凸115旋转并钩在旋转卡凸115上,使底盖12与顶盖11旋合固定,如图3所示。
连接板114与盖沿122中的一个上设有旋转卡钩123,另一个上设有旋转卡凸115,旋转卡钩123与旋转卡凸115均沿箱盖10的周向方向旋转延伸,因而通过旋转的方式能够实现旋转卡钩123与旋转卡凸115之间的旋合固定,进而实现底盖12与顶盖11之间的旋合固定;同时,装配完成后旋转卡钩123钩在旋转卡凸115上,能够有效防止连接板114与盖沿122之间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底盖12与顶盖11之间的固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沿底盖12在装配过程中的旋转方向,旋转卡钩123朝向旋转卡凸115的壁面及旋转卡凸115朝向旋转卡钩123的壁面向靠近顶盖11的方向倾斜延伸,如图1和图4所示。
沿底盖12在装配过程中的旋转方向,旋转卡钩123朝向旋转卡凸115的壁面及旋转卡凸115朝向旋转卡钩123的壁面向靠近顶盖11的方向倾斜延伸,这样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优选地,旋转卡钩123设置在盖沿122的内侧壁上,如图3所示,且其端部的钩接部位1231与盖沿12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如图13所示,旋转卡凸115设置在连接板114的外板面上,如图4和图5所示。
旋转卡钩123设置在盖沿122的内侧壁上,相应地,旋转卡凸115设置在连接板114的外板面上,则装配过程中,只有旋转卡钩123与旋转卡凸115相接触,而盖沿122的内侧壁与连接板114的外板面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能够显著减小装配过程中盖沿122与连接板114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装配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且旋转卡钩123端部的钩接部位1231与盖沿12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这便于钩接部位1231发生适量的弹性变形,有利于旋转卡钩123越过旋转卡凸115进而钩在旋转卡凸115上,有效保证顶盖11与底盖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盖沿122与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如图3所示,连接板114上开设有流体出入口1141,如图4和图5所示。
盖沿122与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连接板114上开设有流体出入口1141,则箱体20内的流体能够通过盖沿122与顶盖11之间的间隙及连接板114上的流体出入口1141到达流体通道15的端口处,进而穿过流体通道15到达气通孔111处,实现与外界环境的连通。具体地,当盖沿122在内、连接板114在外时,流体出入口1141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直接连通,通过盖沿122与顶盖11之间的间隙与流体通道15的端口间接连通;当盖沿122在外、连接板114在内时,流体出入口1141与流体通道15的端口直接连通,通过盖沿122与顶盖11之间的间隙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间接连通。
优选地,流体出入口11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流体出入口1141沿旋合固定结构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如图4和图5所示。
将流体出入口114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有效提高了气通孔111与箱体20内部空间的连通可靠性;多个流体出入口1141沿旋合固定结构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的外周缘部位还设有多个条形通槽124,如图1和图2所示。
在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的外周缘部位设计多个条形通槽124,便于底盖12注塑成型时的出模工序,以减少倒扣结构;同时,也便于积存在底盖12内的药液回流至箱体20内,以提高药液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底盖12上还设有用于旋拧底盖12的至少一个手持部125,如图1和图2所示。
底盖12上还设有手持部125,手持部125用于旋拧底盖12,这便于底盖12与顶盖11之间的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同时装配完成后,手持部125隐藏在箱体20内部,也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优选地,手持部1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手持部125沿底盖1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当底盖12上还设有用于旋拧底盖12的至少一个手持部125时,手持部125设有避让斜面1251,如图12所示。
进一步地,手持部125为中空结构,如图12和图14所示。
当底盖12上还设有手持部125时,在手持部125上设置避让斜面1251,能够防止手持部125的直角边刮伤用户手指或者扎手,同时也有利于减小底盖12的体积,有利于减轻箱盖10的重量;而将手持部125设计为中空结构,既有利于减重,也便于底盖12注塑成型成等厚结构。
优选地,底盖12为注塑件。
底盖12为注塑件,加工工艺成熟,适于批量生产,且有利于减轻箱盖10重量,还适于加工成各种所需的形状,因而有利于优化产品的结构与性能。
进一步地,顶盖11上还设有密封圈14,如图1、图2所示,密封圈14用于密封箱盖10与箱体20之间的间隙。
顶盖11上还设有密封圈14,密封圈14用于密封箱盖10与箱体20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水箱的密封性,进一步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
实施例二(如图6至图14所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且嵌套排布的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如图10和图11所示)和设置在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上且嵌套排布的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如图12和图14所示),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与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依次错开间隔排布,且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与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与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如图8和图9所示。
阻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和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且依次嵌套排布,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设置在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上且依次嵌套排布;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与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依次错开间隔分布,即:以ABABAB……的方式沿箱盖10的径向依次排开,且相邻的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与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之间具有间隙;同时,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与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这保证了任一环形阻流板与相邻的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之间的间隙是相互连通的,药液可以向下穿过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与底盖12之间的间隙在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两侧的两个间隙之间流动;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与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之间也均具有间隙,这保证了任一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与相邻的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之间的间隙是相互连通的,药液可以向上穿过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与顶盖11之间的间隙在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两侧的两个间隙之间流通。这样,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与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之间的多个间隙实现连通,药液需要沿箱盖10的轴向上下运动,并沿箱盖10的径向方向运动,并越过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和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才能到达气通孔111处,从而大大增加了药液的流阻,显著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构思巧妙。
优选地,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同心排布,如图10和图11所示,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同心排布,如图12和图14所示,且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的中心轴线及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的中心轴线与气通孔111的中心轴线共线,如图8和图9所示。
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同心排布,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同心排布,且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113的中心轴线与气通孔111的中心轴线共线,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121的中心轴线与气通孔111的中心轴线共线,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装配;此时,箱体20内的药液也只能由外向内穿过流体通道15才能到达气通孔111处,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实施例三(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连接板114与盖沿122中的一个上设有内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使底盖12与顶盖11旋合固定。
连接板114与盖沿122中的一个上设有内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同样能够实现底盖12与顶盖11的旋合固定,且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固定较为牢靠。进一步地,也可以在连接板114上开设流体出入口1141,使盖沿122与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流体出入口1141能够连通流体通道15的端口及箱体20的内部空间。
实施例四(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112,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与螺旋形阻流板112相抵靠。
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四省去了密封垫13,使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与螺旋形阻流板112直接抵靠,同样可以封盖螺旋阻流板的轴向两端,围设出螺旋形的流体通道15,其工作原理与前述方案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112,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与螺旋形阻流板112相抵靠。
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五省去了密封垫13,并改变螺旋形阻流板112的设置位置,将其设置在底盖12朝向顶盖11的壁面上,使其轴向顶端与顶盖11朝向底盖12的壁面相抵靠即可,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前述方案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水箱,包括:箱体20和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箱盖10,盖设在箱体20的开口端,且其顶盖11上的气通孔111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其流体通道15的端口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水箱,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箱盖1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植保无人机100,包括:机身101以及如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水箱,水箱搭载在机身101上。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植保无人机100,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水箱,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两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植保无人机,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
在农业无人机和其他行业应用领域,现在的植保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随着水泵将无人机水箱内的药液逐渐抽空,如果水箱完全密封,水箱内的气压会越来越低,导致水箱被外部大气压压得变形,所以无人机水箱盖10都会有一个气通孔111,用于维持水箱内外气压平衡,防止水箱压瘪,而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水箱盖10不完全密封,水箱内药液有漏出的风险。因此,由于通气的需要,现有水箱在满载晃动时,药液很容易从水箱盖10的气通结构处晃出,造成药液损失以及药液污染。
基于此,本申请主要实现植保无人机水箱盖10的通气密封,在保证通气的条件下,增大对药液的密封能力,防止其晃出,以解决一直长期存在于无人机植保领域的该问题。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植保无人机100,机身101搭载有水箱,水箱包括具有通气密封结构的箱盖10,该通气密封结构实质上是将迷宫密封应用在水箱盖10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水箱盖10由顶盖11、气通密封垫13、气通旋盖(即底盖12)以及顶盖11密封圈14组成。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水箱顶盖11中心处存在一个气通孔111,水箱盖10内壁上在气通孔111的周围有几圈类似于螺旋线的迷宫结构的骨位(即螺旋形阻流板112);顶盖11密封圈14用于顶盖11与水箱口的密封;气通旋盖用于扭紧气通密封垫13,将骨位的外部端面(即朝向旋盖的一端)密封,使得流体只能穿过骨位形成的迷宫结构才能到达气孔处流出水箱,从而通过增大流阻的方式防止药液晃出。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植保无人机100,机身101搭载有水箱,水箱包括具有通气密封结构的箱盖10,该通气密封结构实质上也是将迷宫密封应用在水箱盖10上。
具体地,如图6所示,水箱盖10由顶盖11、气通旋盖以及顶盖11密封圈14组成。其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水箱顶盖11中心处存在一个气通孔111,水箱盖10内壁上在气通孔111的周围有几圈同心的圆柱状骨位。如图12和图14所示,气通旋盖内上壁有几圈与顶盖11类似的同心的圆柱状骨位。顶盖11密封圈14用于顶盖11与水箱口的密封;顶盖11上的骨位与气通旋盖上骨位相互交错,使得流体只能穿过骨位形成的迷宫结构才能到达气孔处流出水箱,从而通过增大流阻的方式防止药液晃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其他需要通气密封结构(不气密,但是具有液体密封能力)的领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盖,通过在箱盖上增设迷宫式的流体通道,使得箱体内的药液必须穿过流体通道才能到达气通孔处流出水箱,从而显著增加了箱体内药液外漏至箱外的流阻,进而在保证通气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药液外漏的风险,防止了药液晃出导致的药液损失及药液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气通孔;
底盖,装配在所述顶盖的内侧,且与所述顶盖之间限定出迷宫式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气通孔处并与所述气通孔相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另一端形成为供流体进出的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与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环绕所述气通孔,并与所述顶盖及所述底盖围设出所述流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之间夹设有密封垫;或者
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相抵靠;或者
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的螺旋形阻流板且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之间夹设有密封垫时,所述密封垫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插入所述流体通道内,并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定位凸台的侧壁面的一部分与所述螺旋形阻流板相抵靠;和/或
所述螺旋形阻流板的螺旋中心轴线与所述气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且嵌套排布的多个第一环形阻流板和设置在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上且嵌套排布的多个第二环形阻流板,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阻流板与多个所述第二环形阻流板依次错开间隔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阻流板与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多个所述第二环形阻流板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阻流板同心排布,多个所述第二环形阻流板同心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阻流板的中心轴线及多个所述第二环形阻流板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气通孔的中心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通过旋合固定结构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合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上的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底盖的外周缘并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的盖沿,所述盖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旋合的方式固定相连,且所述旋合固定结构包围所述流体通道,并开设有与所述端口相连通的流体出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沿中的一个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箱盖的周向方向旋转延伸的旋转卡钩,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旋转卡钩相配合且一一对应的多个旋转卡凸,所述旋转卡钩能够在装配过程中相对所述旋转卡凸旋转并钩在所述旋转卡凸上,使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旋合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底盖在装配过程中的旋转方向,所述旋转卡钩朝向所述旋转卡凸的壁面及所述旋转卡凸朝向所述旋转卡钩的壁面向靠近所述顶盖的方向倾斜延伸;和/或
所述旋转卡钩设置在所述盖沿的内侧壁上,且其端部的钩接部位与所述盖沿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旋转卡凸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外板面上;和/或
所述盖沿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底盖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所述流体出入口;和/或
所述流体出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流体出入口沿所述旋合固定结构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底盖朝向所述顶盖的壁面的外周缘部位还设有多个条形通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沿中的一个上设有内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使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旋合固定;和/或
所述底盖上还设有用于旋拧所述底盖的至少一个手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底盖上还设有用于旋拧所述底盖的至少一个手持部时,
所述手持部设有避让斜面;和/或,所述手持部为中空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为注塑件;和/或
所述顶盖上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箱盖与箱体之间的间隙。
14.一种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箱盖,盖设在所述箱体的开口端,且其顶盖上的气通孔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其流体通道的端口与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15.一种植保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以及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箱,所述水箱搭载在所述机身上。
CN201821899708.5U 2018-11-19 2018-11-19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73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99708.5U CN209073318U (zh) 2018-11-19 2018-11-19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PCT/CN2018/122058 WO2020103251A1 (zh) 2018-11-19 2018-12-19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99708.5U CN209073318U (zh) 2018-11-19 2018-11-19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3318U true CN209073318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4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9970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73318U (zh) 2018-11-19 2018-11-19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3318U (zh)
WO (1) WO202010325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0101A (en) * 1982-12-28 1984-07-17 Tseng Bang Tsai Tortuous passage cover for flexible liquid container
JP2006076582A (ja) * 2004-09-07 2006-03-23 Yanmar Co Ltd タンク用キャップ
CN106081115A (zh) * 2016-07-12 2016-11-09 徐州九龙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发电式农业喷灌无人机
CN207191438U (zh) * 2017-07-31 2018-04-06 湖北龙翼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喷药无人机
CN108082720A (zh) * 2017-12-05 2018-05-29 四川雷神空天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机载容器防外溅阀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03251A1 (zh)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9728U (zh) 烹饪器具
CN103671079B (zh) 一种气密性改良型气泵
CN209073318U (zh) 植保无人机及其水箱和箱盖
CN109122362A (zh) 一种宠物喂食器
CN211732375U (zh) 一种食用菌用存储装置
CN104709600B (zh) 一种密封罐
CN201614093U (zh) 一种保鲜盒
CN109999611A (zh) 一种化工废气树脂吸附塔
CN205689802U (zh) 半球阀
CN205076230U (zh) 一种采用旋转式开关的容纳器
CN207712610U (zh) 容器盖和真空保鲜容器
CN208003969U (zh) 实验室移液器专用吸头及移液器枪管与吸头连接结构
CN206367696U (zh) 一种用于容纳挥发性物质的容器装置
CN201173319Y (zh) 抽真空密封阀
CN206881735U (zh) 试剂瓶
CN214085709U (zh) 一种高抗冲击型乳液瓶
CN207413349U (zh) 一种用于凝胶生产的可拆卸反应釜
CN209688182U (zh) 用于充气产品的气阀组件及充气产品
CN215567993U (zh) 一种卫生级蝶板包胶软蝶阀
CN212233011U (zh) 一种腌菜加工用保鲜装置
CN206939468U (zh) 一种按压式真空保鲜盒
CN204458278U (zh) 微型抽吸泵
CN211686366U (zh) 一种精酿啤酒桶
CN220997668U (zh) 一种高抗压的聚丙烯化妆瓶
CN204078178U (zh) 一种自开盖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