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2033U -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2033U
CN209072033U CN201821946159.2U CN201821946159U CN209072033U CN 209072033 U CN209072033 U CN 209072033U CN 201821946159 U CN201821946159 U CN 201821946159U CN 209072033 U CN209072033 U CN 209072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able
shaped
moving typ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61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峰
杨智文
贺海峰
王福平
刘二全
冀晓伟
刘宝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61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2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2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2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托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解决工作面上电缆及高压胶管易打结、拖拽难等问题,该装置包括左、右三角支架、顶推杆和至少三辆拖缆车,左、右三角支架分别对称固定于转载机皮带的两侧且二者所在平面均与水平面垂直,左、右三角支架的顶边上共同固定支撑有梯子形状的槽状框架,顶推杆的一端与槽状框架相铰接且另一端与首端的托缆车通过万向旋转接头相连接,首端和末端的托缆车设有一节U型电缆存放槽,中间的托缆车上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相邻的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之间通过铰接结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高效,整齐美观,便于检修,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托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中,随着煤矿采矿业的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日益普及,综采装备也向着安全高效、大功率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综采主要设备诸如移变、开关、乳化液泵、液箱等设备都集中放在平车上,称之为移动串车,串车处通过铺设电缆、高压管路给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支架等设备供电、供液。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需要向外移动串车,而串车到转载机头部的供电电缆和乳化液胶管也需不断向前托移,随着采煤工艺的进步,综采设备功率不断加大,设备不断增多,各种电缆及高压胶管交错、打结等情况越来越严重,使得电缆及高压胶管的日常管理和托拽较为复杂,也会导致工作面环境错综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每班都需要拉移电缆及胶管,由于托拽、挤压造成电缆的损坏,而又不易排查故障,故十分浪费时间、人力、物力,减慢了生产进程,拖累工程进度,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目前的工作面上,有些煤矿使用电缆滑车装置托移电缆,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工将电缆取下,并将顶板上吊挂的滑道及滑轮取下,在完成滑道拼接后再吊挂在顶板上,再人工将电缆捋顺并摆放整齐后挂上滑道电缆架,工序繁锁、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工作面上电缆及高压胶管易打结、拖拽难等问题,提供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分别表示朝向附图外部和朝向附图内部的两个方向,这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该装置包括左三角支架、右三角支架、顶推杆和至少三辆拖缆车,所述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分别对称固定于转载机皮带的两侧,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所在平面均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的顶边上共同固定支撑有梯子形状的槽状框架,所述顶推杆为“7”字形的,所述顶推杆长边的端部与位于转载机行人侧的所述槽状框架相铰接,所述顶推杆的短边朝下且短边的端部与首端的托缆车通过万向旋转接头相连接,首端的托缆车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U型电缆存放槽,末端的托缆车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水平向的U型电缆存放槽,位于首、末端的托缆车之间的托缆车上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位于相邻托缆车上且相邻的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之间通过铰接结构相连接。所述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的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所以能更好的支撑所述槽状框架;所述槽状框架设置为梯子形状可以方便电缆以及高压胶管的分类也有助于稳定连接所述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所述万向旋转接头能防止转载机推移拖缆车过程中出现左右摆动而导致托缆车脱落轨道的情况发生;上述各种铰接结构也有助于本装置的移动以及移动的而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的工作原理:将电缆和/或高压胶管摆顺并放置在所述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上的槽状框架和所有的U型电缆存放槽中,由于顶推杆以及相邻托缆车上的相邻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的连接,所有托缆车均能随着转载机移动而移动,所述顶推杆设计为“7”字形有利于万向旋转接头的多角度转动以及所述顶推杆长边与所述槽状框架之间的转动。与直条状的推顶杆比较起来,“7”字形的顶推杆连接效果更好,不易发生断裂或者使拖缆车从轨道上滑脱,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推移转载机就可实现电缆及高压胶管的前移,而检修班人员只需移动设备列车即可完成托缆车的移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均是通过挡煤板的地脚螺丝与转载机头部的减速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有托缆车均为平板小滑轮车。进一步优选的,所有托缆车均在轨道上行走。
优选的,所述左三角支架、右三角支架、槽状框架、U型电缆存放槽均是由架棚废弃的槽钢焊接而成的。利用废旧材料起到了节能环保、节约成本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安全高效,方便实用,整齐规范;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保障了煤矿工作面上电缆及高压脚杆整齐美观,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电缆及高压胶管自移式管理和维护,符合不交叉、不缠绕、不盘圈、不挤压、不落地、不粘灰积尘的存放标准;通过自移式可伸缩托缆装置的使用,做到了电缆、高压胶管整齐规范的铺设,创造了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便于检修,方便日常管理;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后,电缆以及高压胶管不存在托拽、挤压现象的发生,易于电缆的保护,实现了对电缆的整理存放和规范管理;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三角支架;2-右三角支架;3-顶推杆;4-托缆车;5-皮带;6-槽状框架;7-万向旋转接头;8- U型电缆存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进行说明。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该装置包括左三角支架1、右三角支架2、顶推杆3和至少三辆拖缆车,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分别对称固定于转载机皮带5的两侧,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所在平面均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的顶边上共同固定支撑有梯子形状的槽状框架6,所述顶推杆3的一端与位于转载机行人侧的所述槽状框架6相铰接且另一端与首端的托缆车4通过万向旋转接头7相连接,首端的托缆车4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U型电缆存放槽8,末端的托缆车4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水平向的U型电缆存放槽8,位于首、末端的托缆车4之间的托缆车4上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8,位于相邻托缆车4上且相邻的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8之间通过铰接结构相连接。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的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所以能更好的支撑所述槽状框架6;所述槽状框架6设置为梯子形状可以方便电缆以及高压胶管的分类也有助于稳定连接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所述万向旋转接头7能防止转载机推移拖缆车过程中出现左右摆动而导致托缆车4脱落轨道的情况发生;上述各种铰接结构也有助于本装置的移动以及移动的而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的工作原理:将电缆和/或高压胶管摆顺并放置在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上的槽状框架6和所有的U型电缆存放槽8中,由于顶推杆3以及相邻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8的连接,所有托缆车4均能随着转载机移动而移动,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推移转载机就可实现电缆及高压胶管的前移,而检修班人员只需移动设备列车即可完成托缆车4的移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顶推杆3为“7”字形的,所述顶推杆3长边的端部与位于转载机行人侧的所述槽状框架6相铰接,所述顶推杆3的短边朝下且短边的端部与首端的托缆车4通过万向旋转接头7相连接。所述顶推杆3设计为“7”字形有利于万向旋转接头7的多角度转动以及所述顶推杆3长边与所述槽状框架6之间的转动。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均是通过挡煤板的地脚螺丝与转载机头部的减速机相连接。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固定的位置根据工作面需求确定,而且需要不影响正常的采煤工作。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有托缆车4均为平板小滑轮车。进一步优选的,所有托缆车4均在轨道上行走。托缆车4在轨道上行走便于管路以及有利于工作面环境的整洁。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有托缆车4的数量为四辆。所述托缆车4的数量根据工作面的长度设定,即满足需求即可。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三角支架1、右三角支架2、槽状框架6、U型电缆存放槽8均是由架棚废弃的槽钢焊接而成的。利用废旧材料起到了节能环保、节约成本的作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左三角支架(1)、右三角支架(2)、顶推杆(3)和至少三辆拖缆车,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分别对称固定于转载机皮带(5)的两侧,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所在平面均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的顶边上共同固定支撑有梯子形状的槽状框架(6),所述顶推杆(3)为“7”字形的,所述顶推杆(3)长边的端部与位于转载机行人侧的所述槽状框架(6)相铰接,所述顶推杆(3)的短边朝下且短边的端部与首端的托缆车(4)通过万向旋转接头(7)相连接,首端的托缆车(4)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U型电缆存放槽(8),末端的托缆车(4)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水平向的U型电缆存放槽(8),位于首、末端的托缆车(4)之间的托缆车(4)上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8),位于相邻托缆车(4)上且相邻的两个U型电缆存放槽(8)之间通过铰接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三角支架(1)和右三角支架(2)均是通过挡煤板的地脚螺丝与转载机头部的减速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托缆车(4)均为平板小滑轮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托缆车(4)均在轨道上行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缆车(4)的数量为四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三角支架(1)、右三角支架(2)、槽状框架(6)、U型电缆存放槽(8)均是由架棚废弃的槽钢焊接而成的。
CN201821946159.2U 2018-11-25 2018-11-25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Active CN209072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6159.2U CN209072033U (zh) 2018-11-25 2018-11-25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6159.2U CN209072033U (zh) 2018-11-25 2018-11-25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2033U true CN209072033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100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6159.2U Active CN209072033U (zh) 2018-11-25 2018-11-25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20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7000A1 (ja) * 2021-08-27 2023-03-02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索状体運搬補助装置および索状体運搬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7000A1 (ja) * 2021-08-27 2023-03-02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索状体運搬補助装置および索状体運搬システ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8131B (zh) 隧道直径小于六米盾构施工用的管片运输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2474702U (zh) 一种配电线路带点作业用平台安装支架
CN101289945B (zh) 巷道柔性管线输送单轨吊
CN209072033U (zh) 一种自移式可伸缩拖缆装置
CN205477614U (zh) 一种用于综采工作面输送机的采煤机线缆联动装置
CN103950453B (zh) 矿道行进列车
CN206220123U (zh) 一种地下管廊的拼接装置
CN103362545B (zh) 刮板机与自移式转载机连动推移拉架装置
CN205921300U (zh) 综掘电缆自移装置
CN204433682U (zh) 综采工作面转载机及皮带输送机机尾自动推移装置
CN204020894U (zh) 矿道行进列车
CN103754230A (zh) 矿用落地式缆线、液管拖运车
CN204623448U (zh) 自移设备列车的管缆伸缩承载系统
CN202294822U (zh) 一种矿用电站移动装置
CN105836620A (zh) 一种柴油机单轨吊主机部分的总体布局结构
CN104453894A (zh) 一种综掘机的电缆承载移动装置
CN204476473U (zh) 一种综掘机的电缆承载移动装置
CN201851122U (zh) 一种齿条式液压推移皮带尾装置
CN202772502U (zh) 电动电缆拖挂单轨吊
CN209650262U (zh) 一种自移式管缆托车装置
CN202611759U (zh) 自移式皮带机尾推移装置
CN202451152U (zh) 柔性滑道拖勾浮动绳刨煤装置
CN208412976U (zh) 刮板运输机和胶带运输机机尾整机自移装置
CN205452955U (zh) 电力线路飞车
CN207660641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甩车场的导绳装置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