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1128U - 一种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71128U CN209071128U CN201821935802.1U CN201821935802U CN209071128U CN 209071128 U CN209071128 U CN 209071128U CN 201821935802 U CN201821935802 U CN 201821935802U CN 209071128 U CN209071128 U CN 2090711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inductance
- clamping
- polar curve
- driving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40000007643 Phytolacca americ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包括支架以及依次设置在其上的将极线缠绕在电感一侧的飞叉绕线轴机构、夹持电感并将极线绕在电感另一侧的翻面机构、焊接与裁剪极线并定位电感的点焊定位机构和将电感精确放入治具槽位中的下料机构,所述飞叉绕线轴机构和翻面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和在其之间移送电感的夹持上料机构。其能够将极线缠绕、焊接在铁氧体上,并将生产完成的电感放入治具中,自动化程度和作业精度高,大大节省了人力,保证了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机。
背景技术
绕线电感是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其具有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作用。绕线电感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极线缠绕焊接在铁氧体上。铁氧体呈“T”字形,缠绕时是将极线分层次的缠绕在铁氧体下方凸出的部分,焊接时是将极线焊接在铁氧体与下方凸出部分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其缠绕和焊接的过程动作极为复杂,一般无法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线机,其能够将极线缠绕、焊接在铁氧体上,并将生产完成的电感放入治具中,自动化程度和作业精度高,大大节省了人力,保证了产品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机,包括支架以及依次设置在其上的将极线缠绕在电感一侧的飞叉绕线轴机构、夹持电感并将极线绕在电感另一侧的翻面机构、焊接与裁剪极线并定位电感的点焊定位机构和将电感精确放入治具槽位中的下料机构,所述飞叉绕线轴机构和翻面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和在其之间移送电感的夹持上料机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持上料机构、飞叉绕线机构、翻面机构和点焊定位机构具有互为镜像的两组。
作为优选的,所述飞叉绕线轴机构包括均设置在支架上的位于夹持上料机构下方能够调整极线夹持力度并对电感进行绕极线的飞叉单元、位于夹持上料机构上方能够带动电感旋转绕双层极线的绕线单元、设置在夹持上料机构上能够夹持电感两根极线的线定位单元和能够将极线裁断并将新的极线拉到飞叉单元处的拉线单元。
作为优选的,所述飞叉绕线轴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位于飞叉单元一侧的能够放置线卷以及保持极线绷紧程度的放线单元和使极线紧固的粘合在铁氧体上的热吹风单元。
作为优选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将电感移动工位的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上设置有夹持电感极线的夹线单元、用于夹持与翻转电感的翻转夹持单元和在电感的翻转过程中使夹线单元拉扯极线的动力单元。
作为优选的,所述夹线单元、翻转夹持单元和动力单元具有互为镜像的两组。
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持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统一电感方向并进行输送的振动输料单元、将输送的电感固定并顶出的上料顶出单元和夹持电感进行移送的上料夹持单元。
作为优选的,所述点焊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切换驱动源,其自由端设置有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用于焊接极线的点焊单元、将多余极线裁断的极线裁切单元和精确定位电感的定位单元。
作为优选的,所述极线裁切单元处的支架上设置有收集极线的收线单元。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移送电感的下料单元、输送治具的输送治具的输送单元和接收电感的收料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整卷的极线缠绕并焊接在若干个铁氧体上,从而完成电感的制作,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节省人力和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持上料机构,能够将电感在不同的工位之间移送,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飞叉绕线轴机构,能够自动将的极线缠绕在电感的一侧,缠绕精度和力度一致,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翻面机构,能够自动的将位于电感一侧的极线缠绕在电感的另一侧,方便后续作业。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点焊定位机构,能够自动的将极线焊接在铁氧体上,而后能够精确将多余的极线裁切掉,最后可以完成电感的精确定位,保证了产品品质和后续作业的便利性。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料机构,能够将电感精确的放置在治具中,方便后续工序作业,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夹持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料顶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料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飞叉绕线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料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绕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线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飞叉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拉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翻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翻面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翻转夹持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动力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17为点焊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点焊定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定位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下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收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支架;
11-拨动组件,110-拨动伸缩杆,111-拨动凸轮,112-拨动滑杆,113-拨动滚坡,114-拨动驱动源。
2-夹持上料机构,20-振动输料单元,200-筛选料盘,201-振动输料槽,202- 振动器;21-上料顶出单元,210-上料驱动源,211-上料滑块,212-上料吸嘴,213-上料卡扣,214-上料出口;22-上料夹持单元,220-上料旋转驱动源,221- 上料旋转轴,222-上料夹持支架,223-上料滑动支架,2230-上料夹持钩,2231- 上料夹持复位弹性件,224-上料夹持轴,2240-上料夹持瓣,2241-上料夹持爪, 2242-V凸块,2243-上料夹持推轴,225-上料夹持套。
3-飞叉绕线轴机构,30-绕线单元,300-V槽,301-绕线下压驱动源,302- 推轴驱动源,303-绕线驱动源;31-线定位单元,310-线定位支架,311-拨动挡块,312-线定位旋转轴,3120-线定位偏心轴,313-拨动杆,314-拨动保持弹性件,315-线定位固定夹爪,316-线定位活动夹爪,317-线定位拨动驱动源;32- 飞叉单元,320-飞叉旋转驱动源,321-飞叉旋转轴,322-飞叉中心轴,323-拼合平台,324-飞叉滑动轴,325-飞叉夹持驱动源,326-飞叉夹持支架,3260-飞叉夹持滑槽,327-飞叉夹持连杆,328-飞叉;33-拉线单元,330-三维运动组件,331-拉线支架,332-拉线板,3320-拉线缺口,333-拉线夹持板,334-切线驱动源,335-裁刀;34-放线单元。
4-翻面机构,40-转向单元,400-转向驱动源,401-转向平台;41-动力单元, 410-驱动轮,4101-异型槽一,4102-异型槽二,4103-异型槽三,411-驱动支架, 4111-连杆一,4112-连杆二,4113-连杆三,412-铰接件,413-连杆四,414-连杆凸轮,415-驱动源,416-驱动杆;42-翻转夹持单元,420-翻转夹持支架,421- 翻转齿条,422-翻转齿轮,423-翻转支架,424-夹持滑套,4240-滑套环槽,4241- 夹持推块,425-夹爪连杆一,4250-夹爪一,426-夹爪连杆二,4260-夹爪二,4261- 线槽;43-夹线单元,430-夹线支架,431-夹线伸缩驱动源,432-夹线驱动源, 433-夹爪三。
5-点焊定位机构,50-初定位单元,500-初定位驱动源,501-初定位拨动头; 51-切换单元,510-切换驱动源,511-切换支架;52-点焊单元,520-点焊裁切驱动源,521-点焊裁切支架,522-点焊头;53-极线裁切单元,530-极线裁切刀; 54-定位单元,540-定位支架,541-定位驱动源,542-定位杆,543-定位槽,544- 定位头,545-定位连杆,546-定位夹爪。
6-下料机构,60-下料单元,600-驱动源一,601-驱动源二,602-下料支架, 603-驱动源三,604-下料滑杆,605-下料吸嘴;61-收料单元,610-驱动源四, 611-治具推块,612-治具滑道,613-驱动源五,614-治具挡块,615-驱动源六, 616-滑杆连接板,617-收料滑杆,618-收料板,6180-治具定位孔,6181-收料孔; 62-输送单元,620-输送带一,621-输送带二。
7-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包括支架10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夹持上料机构2、飞叉绕线轴机构3、翻面机构4、点焊定位机构5 和下料机构6。
参照图3~图5所示,上述夹持上料机构2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振动输料单元20、上料顶出单元21和上料夹持单元22。
振动输料单元20:
上述振动输料单元20包括筛选料盘200、振动输料槽201和振动器202。筛选料盘200和振动输料槽201连通。振动输料槽201设置在振动器202上。筛选料盘200能够将放置在其内的电感统一方向后输送到振动输料槽201内。振动输料槽201在振动器202的作用下,能够输送电感。
上料顶出单元21:
上述上料顶出单元21包括上料驱动源210和上料卡扣213。上料驱动源210 的自由端设置有上料滑块211。上料滑块211上设置有上料吸嘴212。上料吸嘴 212位于振动输料槽201的出料口。上料卡扣213上开设有上料出口214。上料出口214位于上料吸嘴212的上方,其形状与大小均和电感相匹配。上料吸嘴 212能够吸住电感,并将电感向上顶出;上料出口214仅容许单个电感通过。上料顶出单元21能够依次单个顶出电感,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上料夹持单元22:
上述上料夹持单元22包括上料旋转驱动源220和上料旋转轴221。上料旋转轴221设置在上料旋转驱动源220的自由端。
上述上料旋转轴221的自由端设置有多个上料夹持支架222。上料夹持支架222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上料滑动支架223和上料夹持轴224。
上料滑动支架223的上设置有拨动组件11。拨动组件11包括拨动伸缩杆 110、拨动滑杆112和拨动驱动源114。拨动伸缩杆111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上料滑动支架223上。拨动伸缩杆111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拨动凸轮111。拨动滑杆112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上产滑动支架223上。拨动滑杆112的上表面的一段开设有拨动滚坡113。拨动凸轮111位于拨动滑杆112的上表面。拨动驱动源114设置在支架110上。拨动驱动源114有两个,其自由端分别位于拨动滑杆112的两侧。拨动组件11使到旋转部位无外部电气连接即可进行夹取、释放动作,结构简单,效率高。
上述拨动伸缩杆111的另外一端设置有上料夹持钩2230。上料滑动支架223 和上料夹持支架222之间设置有上料夹持复位弹性件2231。上料夹持轴2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料夹持瓣2240和V凸块2242。上料夹持瓣2240的个数和电感的边数一致,以提高电感的牢固性及保持电感的方向。上料夹持瓣2240以上料夹持轴224为中心向四周张开。上料夹持瓣2240上套设有上料夹持套225。上料夹持套225上开设有凹槽,上料夹持钩2230位于凹槽内。上料夹持瓣2240 的底部设置有上料夹持爪2241。
上述上料夹持轴224的中心滑动套设有上料夹持推轴2243。上料夹持推轴 2243的上部位于上料夹持轴224的外部,下部位于上料夹持爪2241的中心。上料夹持爪2241张开后,按压上料夹持推轴2243的上部,其下部能够抵推在电感上,使电感更容易脱离上料夹持爪2241,方便下料。
上述拨动驱动源114能够往复推动拨动滑杆112,当拨动凸轮111进入拨动滚坡113时,在夹持复位弹性件2231的拉动下,拨动伸缩杆111上升,上料夹持套225向上移动,上料夹持瓣2240张开;当拨动凸轮111滚出拨动滚坡113 时,拨动伸缩杆111下降,上料夹持套225向下移动,从而将张开的上料夹持瓣2240逐渐收拢,上料夹持爪2241同样会跟随收拢,完成电感的夹持。而后由上料旋转驱动源220带动上料夹持爪2241旋转,进行下一工位。上料夹持复位弹性件2231能够协助带动上料夹持钩2230上升,完成上料夹持爪2241的复位。上料夹持瓣2240可以有四个。
参照图6~图11所示,上述飞叉绕线轴机构3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绕线单元30、线定位单元31、飞叉单元32、拉线单元33和放线单元34。
绕线单元30:
上述绕线单元30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多个绕线下压驱动源301。绕线下压驱动源301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推轴驱动源302和绕线驱动源303。推轴驱动源302位于上料和翻面工位处的上料夹持轴224的上方,绕线驱动源303 位于绕线工位处的上料夹持轴224上方。推轴驱动源302和绕线驱动源303的自由端均设置有V槽300。绕线下压驱动源301能够带动V槽300齿合在V凸块2242上,并使上料夹持轴224下降。推轴驱动源302能够推动上料夹持推轴 2243上,使电感更容易脱离上料夹持爪2241。绕线驱动源303能够带动V槽 300旋转,从而带动电感旋转,完成绕线。
线定位单元31:
上述线定位单元31包括设置线定位支架310和设置在支架10上的线定位拨动驱动源317。
上述线定位支架310设置在另外一个推动组件11的拨动伸缩杆110上。线定位支架310上设置有拨动挡块311、线定位旋转轴312和线定位固定夹爪315。
上述线定位旋转轴312的上部设置有拨动杆313。拨动杆313的自由端和上料滑动支架223之间设置有拨动保持弹性件314。线定位旋转轴312的下部设置有线定位偏心轴3120。线定位偏心轴3120的横截面可以是椭圆形。上述拨动挡块311位于拨动杆313的两侧,其使拨动杆313在被拨动时,线定位偏心轴3120的横截面线长度始终只有两个值。拨动保持弹性件314能够始终保持拨动杆313紧靠在其中拨动挡块311上。
上述线定位支架310的底部设置有线定位固定夹爪315和线定位活动夹爪 316。线定位活动夹爪316有两个,其铰接在线定位支架310上。线定位活动夹爪316的一端分别位于线定位固定夹爪315的两侧,另外一端分别紧邻设置在线定位偏心轴3120的两侧。当线定位偏心轴3120旋转时,能够抵推在线定位活动夹爪316上,而线定位活动夹爪316的另外一端则会靠近或远离线定位固定夹爪315,从而实现夹持或释放极线。
上述线定位拨动驱动源317设置在支架10上。线定位拨动驱动源317有两个,其自由端分别位于拨动杆313的两侧。线定位拨动驱动源317能够自动拨动拨动杆313,使线定位活动夹爪316实现夹持或释放极线。
上述推动组件11能够带动线定位单元31上升和下降,以在绕线时避让极线,绕线完成时夹取极线。
电感在被上料夹持单元22在不同工位之间输送时,能够始终夹持电感的两根极线,保证电感的绕线质量。
飞叉单元32:
上述飞叉单元32包括均设置在支架10上的飞叉旋转驱动源320、飞叉中心轴322和飞叉夹持驱动源325。
上述飞叉中心轴322的顶端设置有拼合平台323。拼合平台323位于绕线驱动源303处的上料夹持轴224的下方,其能够在电感下降时,拼合在电感时,防止绕线时极线滑出。拼合平台323能够上下弹性浮动,以保证拼合力道,又不会损坏电感。
上述飞叉中心轴322外套设有飞叉旋转轴321。飞叉旋转轴321外表面设置有凸条。飞叉旋转轴321和飞叉旋转驱动源320的自由端连接。飞叉旋转驱动源320能够带动飞叉旋转轴321旋转。
上述飞叉旋转轴321外套设有飞叉滑动轴324。飞叉滑动轴324内侧设置有凹槽,飞叉旋转轴321的凸条位于凹槽内。飞叉滑动轴324和飞叉夹持驱动源325的自由端连接。飞叉夹持驱动源325能够带动飞叉滑动轴324上下滑动。
上述飞叉滑动轴324上飞叉夹持支架326。其上开设有两个延长线具有交点的飞叉夹持滑槽3260。飞叉旋转轴321上滑动设置有两个飞叉328。飞叉旋转轴321上铰接有两个飞叉夹持连杆327。飞叉夹持连杆327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轮,两个凸轮分别位于其中一个飞叉夹持滑槽3260和其中一个飞叉328内。飞叉滑动轴324上下滑动时,能够使飞叉328夹紧或放松,从而改变夹线的力道,提高绕线力度的多样性,保证产品品质。
拉线单元33:
上述拉线单元33包括三维运动组件330。三维运动组件330上设置有拉线支架331。拉线支架331上设置有拉线板332、拉线夹持板333和切线驱动源 334。上述拉线板332的自由端设置有拉线缺口3320。拉线夹持板333的其中一端能够由拉线缺口3320的一侧抵推在另外一侧上,另外一端设置有弹性件,以保持拉线缺口3320张开。切线驱动源334的自由端位于拉线夹持板333的弹性件所在端。切线驱动源334的自由端设置有裁刀335。三维运动组件330能够带动拉线缺口3320运动,从而使极线落入其内;切线驱动源334能够带动拉线夹持板333配合拉线缺口3320的一个侧面夹紧极线,同时将极线拉到指定位置;以及带动切刀335将极线切断。
放线单元34:
上述放线单元34位于飞叉单元32的一侧。其能够放置极线的线卷,并进行放线,放线时能够保持极线的绷紧度。
上述拼合平台323一侧的支架10上可以设置热吹风单元。热吹风单元能够吹出热风,使极线紧固的粘合在铁氧体上。
参照图12~图16所示,上述翻面机构4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转向单元40、动力单元41、翻转夹持单元42和夹线单元43。
转向单元40:
上述转向单元40包括均设置在支架10上的转向驱动源400和转向平台 401。转向平台401和转向驱动源400的自由端连接。转向驱动源400能够驱动转向平台401旋转,使电感转移工位。
动力单元41:
上述动力单元41包括驱动轮410、异型槽、驱动支架411、连杆和驱动源 415。驱动支架411和驱动源415均设置在转向平台401上。
上述驱动源415设置在转向平台401上。驱动源415的自由端设置有驱动杆416。驱动轮410设置在驱动杆416上。异型槽包括异型槽一4101、异型槽二4102和异型槽三4103。异型槽一4101设置在驱动轮410的上表面,异型槽二4102和异型槽三410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驱动轮410的侧面。异型槽一4101 在水平方向上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同。异型槽二4102的槽和异型槽三4103的槽均位于不同的高度上。
上述连杆包括连杆一4111、连杆二4112、连杆三4113和连杆四413。
连杆一4111的两端分别设置铰接件412和连杆凸轮414,中部设置连杆凸轮414。该铰接件412设置在转向平台401上,端部的连杆凸轮414位于夹线支架430内,中部的连杆凸轮414位于异型槽一4101内。
连杆二4112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杆四413和连杆凸轮414,中部设置铰接件 412。该铰接件412设置在驱动支架411上,连杆凸轮414位于异型槽二4102 内。连杆四413上设置连杆凸轮414,该连杆凸轮414位于滑套环槽4240内。
连杆三4113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杆凸轮414,中部设置铰接件412。该铰接件412设置在驱动支架411上,两个连杆凸轮414分别位于异型槽三4103和翻转齿条421内。
上述连杆一4111、连杆二4112和连杆三4113可以是“7”字形连杆。连杆四413可以是圆环状。
驱动源415转动时,能够分别驱动夹线支架430、滑套环槽4240和翻转齿条421移动,完成多维度的动作,成本低,效率高,维护方便。
翻转夹持单元42:
上述翻转夹持单元42包括翻转夹持支架420、翻转齿条421、翻转齿轮422、翻转支架423、夹持滑套424、夹爪连杆和夹爪。
上述翻转支架423转动设置在翻转夹持支架420上。
上述翻转齿条421滑动设置在翻转平台401上。翻转齿轮422设置在翻转支架423的一端。翻转齿条421和翻转齿轮422齿合。翻转齿条421在移动时,能够驱动翻转平台401旋转,完成电感的翻面。
上述夹持滑套424滑动套设在翻转支架423外。夹持滑套42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滑套环槽4240,内圆周面上设置夹持推块4241。
上述夹爪连杆包括夹爪连杆一425和夹爪连杆二426。夹爪包括夹爪一4250 和夹爪二4260。夹爪连杆一425和夹爪连杆二426均有两个,其均以夹持推块 4241为中心对称的铰接在翻转支架423上。夹爪连杆一4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轮和夹爪一4250,该凸轮位于夹持推块4241处。夹爪连杆二42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轮和夹爪二4260,该凸轮位于夹持推块4241处。
上述夹爪一4250为垂直于夹爪连杆一425的条状板,其宽度小于电感引出的两条极线的间距。夹爪一4250能够扣在电感上。夹爪二4260上沿着夹爪一 4250的两侧开设有线槽4261。夹爪二4260能够夹住电感。在极线被焊接在电感上之前,线槽4261能够容纳和定位极线。其中一组夹爪一4250和夹爪二4260 位于上料夹持轴224的下方。
滑套环槽4240在移动时,能够带动夹持推块4241移动,夹持推块4241 使连杆上相对的两个凸轮远离,进而夹持电感。
上述夹爪连杆一425可以短于夹爪连杆二426。当夹持推块4241移动时,能够先使夹爪二4260夹住电感,再使夹爪一4260扣住电感,达到先固定再调整角度和位置的目的。
夹线单元43:
上述夹线单元43包括夹线支架430、夹线伸缩驱动源431、夹线驱动源432、夹爪三433。
上述夹线支架430滑动设置在翻转平台401上。夹线伸缩驱动源431设置在翻转平台401上。夹线驱动源432设置在夹线伸缩驱动源431的自由端。夹爪三433设置在夹线驱动源432的自由端。夹线驱动源432能够驱动夹爪三433 夹持或释放极线。夹线伸缩驱动源431能够驱动夹爪三433移动到线槽4261 同一直线处或缩回。
在极线未被焊接到电感上时,夹爪三433能够夹持两根极线,使其保持在线槽4261内,实现极线的定位,保证焊接质量。电感在翻转的过程中,夹线支架430产生微小的移动,一方面能够保证极线紧贴在电感上,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极线断裂或松驰,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
上述动力单元41、翻转夹持单元42和夹线单元43可以有互为镜像的两组。其中一组在夹持电感时,另外一组已经完成电感的翻面和绕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参照图17~图19所示,上述点焊定位机构5包括初定位单元50、切换单元51、点焊单元52、极线裁切单元53和定位单元54。
初定位单元50:
上述初定位单元50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初定位驱动源500。初定位驱动源500上设置有初定位拨动头501。初定位拨动头501位于另外一组夹爪一 4250和夹爪二4260的上方。初定位驱动源500能够驱动源初定位拨动头501 拨动电感,使电感在翻转夹持单元42的作用力下,初步导正电感的位置和方向,使电感的焊接和裁切更为准确,提高产品质量。
切换单元51:
上述切换单元51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切换驱动源510。其自由端设置有切换支架511。
点焊单元52:
上述点焊单元52包括设置在切换支架511上的点焊裁切驱动源520和点焊裁切支架521。点焊裁切支架521连接在点焊裁切驱动源520的自由端。点焊裁切支架521上设置有点焊头522。点焊头522能够将两根极线分别同时焊接在电感上。
极线裁切单元53:
上述极线裁切单元53包括设置在点焊裁切支架521上的极线裁切刀530。极线裁切刀530和点焊头52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极线裁切刀530能够同时将电感的两根极线切断。
定位单元54:
上述定位单元54包括设置在切换支架511上的定位支架540。定位支架540 上设置有定位驱动源541和定位连杆545。
上述定位驱动源541的自由端设置有定位杆542。定位杆542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543。定位杆542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头544。定位头544和点焊头522与极线裁切刀530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定位头544的上表面和电感平行,其能够从翻转夹持单元接过电感。
上述定位连杆545铰接在定位支架540上。定位连杆545的数量和电感的边数一致。定位连杆545为“7”字形。定位连杆545的一端位于定位槽543 内,另外一端设置有定位夹爪546。定位夹爪546位于定位头544的侧上方。定位驱动源541能够驱动定位杆542上升或下降,定位头544能够跟随着定位杆542上升或下降;当定位头544上升时,定位夹爪546同时远离电感,当定位头下降时,定位夹爪546同时抵推在电感的侧面上,实现电感的定位。
上述定位连杆545可以具有以定位头544为中心圆周阵列的四个。
上述极线裁切单元53处可以设置收线单元。收线单元能够将裁切下来的极线收集起来,保持设备整洁,方便回收极线。
参照图20~图22所示,上述下料机构6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下料单元 60、收料单元61和输送单元62。
下料单元60:
上述下料单元60包括水平设置在支架10上的驱动源一600。驱动源一600 的自由端水平设置有驱动源二601。驱动源一600和驱动源二601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驱动源二601的自由端设置有下料支架602。下料支架602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驱动源三603和下料滑杆604。下料滑杆604和驱动源三603的自由端连接。下料滑杆604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吸嘴605。下料吸嘴605能够在驱动源一600、驱动源二601和驱动源三603的驱动下在立体空间内移动。下料吸嘴605能够吸取或释放电感,以完成电感的移动。下料滑杆604能够保证下料吸嘴605在移动过程中相对位置不变。
输送单元62:
上述输送单元62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输送带一620和输送带二621。输送带一620和输送带二62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输送带一620能够输送空的治具 7,输送带二621能够输送装满电感的治具7。
收料单元61:
上述收料单元61位于输送带一620和输送带二621之间。收料单元61包括驱动源四610、驱动源六615、收料滑杆617和收料板618。
上述驱动源四610沿着输送带一620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支架10上。驱动源四610的自由端铰接有治具推块611。治具推块611的自由端位于输送带二621 侧并向下垂落。治具推块611能够在治具7通过时,被治具7顶起;而在驱动源四610推动治具7时,卡在治具7上,使治具7能够被正常推送。治具推块 611可以有两个,其分别位于治具7的两侧,以保证治具7推送时不会歪斜。
上述治具滑道612接续输送带一620和输送带二621设置在支架10上。治具滑道612上设置有驱动源五613和治具挡块614。治具挡块614的中部铰接在治具滑道612上,前端伸入治具滑道612内,后端和驱动源五613连接。驱动源五613能够驱动源治具挡块614伸入或脱离治具滑道612,伸入时能够阻挡治具7前进,实现治具7的定位;脱离时,能够放行治具7。
上述驱动源六615和收料滑杆617均竖直设置在支架10上,且均位于治具滑道612的下方。驱动源六615的自由端设置有滑杆连接板616。多个收料滑杆617均设置在滑杆连接板616上。收料滑杆617的顶部等高。驱动源六615 能够驱动收料滑杆617上升,并将位于治具滑道612上的治具顶起到收料板618 下方。收料滑杆617可以有四根,其分别位于治具7的四个角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上述收料板618设置在支架10上。收料板618位于治具滑道612的上方。收料板618上开设有治具定位孔6180和收料孔6181。治具定位孔6180能够在治具7上升时导正及定位治具7。收料孔6181和治具7上的电感槽位的大小和位置一致,其能够保证每个放入治具的电感位置均正确。
上述夹持上料机构2、飞叉绕线轴机构3、翻面机构4和点焊定位机构5 可以设置互为镜像的两组。其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工作原理:
上料:
振动输料:筛选料盘200将电感的方向统一后,输送到振动输料槽201上;振动输料槽201在振动器202的作用下,持续输送电感。
上料顶出:上料吸嘴212吸住由振动输料槽201输送来的电感;上料驱动源210带动上料吸嘴212顶出;电感穿过上料出口214上升到上料夹持爪2241 处。
上料夹持:拨动组件11带动上料夹持钩2230下降,从而向下驱动上料夹持套225;上料夹持套225下滑的过程中,迫使张开的上料夹持瓣2240合拢,从而使上料夹持爪2241夹持在电感上;而后,上料吸嘴212复位,准备下次顶出。上料旋转驱动源220带动上料旋转轴221旋转;上料夹持爪2241由上料吸嘴212处移动到下一工位上并进行作业,同时另外一个上料夹持爪2241移动到上料吸嘴212的上方;继续下一循环。
绕线:
飞叉绕线:拉线夹持板333拉动极线,使极线落入两个飞叉328之间,并预留一定长度;飞叉夹持驱动源325带动飞叉夹持支架326移动,使两个飞叉328夹紧极线;拉线夹持板333复位。绕线驱动源303处的绕线下压驱动源301 带动V槽300下降,使上料旋转轴221下降,最终电感和拼合平台323拼合;拉合时飞叉328和放线单元34分别位于电感的两侧。飞叉旋转驱动源320带动飞叉328旋转,使极线缠绕在极线上;而后绕线驱动源303带动电感反向旋转,使极线分层。电感缠绕完成后,飞叉328移动到放线单元34侧,使两根极线靠近;拨动驱动源114使线定位单元31下降,从而使两根极线分别位于线定位固定夹爪315和两个线定位活动夹爪316之间;线定位拨动驱动源317拨动拨动杆313,夹紧极线;拉线缺口3320移动到放线单元34侧的极线处,拉线夹持板333夹紧极线,裁刀335在拉线夹持板333和电感之间将极线裁断。绕线下压驱动源301上升,电感脱离拼合平台323;上料旋转驱动源220将电感送入下一个工位;上料夹持爪2241松开,推轴驱动源302将电感顶出。拉线单元33继续拉线,循环作业。
翻面:
翻转夹持:夹持上料机构2将电感移送至翻面机构4的夹爪一4250和夹爪二4260处,夹线驱动源432驱动夹爪三433夹持极线;驱动源415驱动驱动轮 410转动,分别带动夹线支架430、滑套环槽4240和翻转齿条421移动,分别完成极线的拉扯、电感的夹持和电感的翻转。根据需要生产需要,改变异型槽的异型位置,使极线的拉扯、电感的夹持和电感的翻转的顺序改变。
点焊定位:
初定位:翻面机构4将电感移送至初定位拨动头501下方,初定位拨动头 501下降,穿过翻转夹持单元42的缝隙拨动电感,使电感的位置摆正。
点焊:切换驱动源510将点焊头522移动到电感下方,点焊裁切驱动源520 将点焊头522上升,点焊头522同时将两根极线焊接在电感上。
裁切:切换驱动源510将极线裁切刀530移动到电感下方,点焊裁切驱动源520将极线裁切刀530上升,极线裁切刀530在极线的线头侧同时将两根极线裁断。
定位:切换驱动源510将定位头544移动到电感下方,定位头544承接翻转夹持单元42中的电感;定位驱动源541带动定位杆542下降,定位头544 下降,同时定位夹爪546向着电感的侧面运动,并最终抵推在电感上,完成定位;切换驱动源510将电感移到下一工位上;待电感被取走后,继续下一循环。
下料:
输送带一620将治具7输送到治具推块611前方;治具推块611将治具7 推入治具滑道612,治具滑道612定位横向位置,同时治具挡块614定位纵向位置;治具挡块614脱离治具滑道612;收料滑杆617向上推送治具7,使治具 7紧贴在收料板618的底部;下料吸嘴605将电感从定位单元54上取出,穿过收料孔6181后放入治具7的槽位中;所有槽位均放满治具7后,治具7落回到治具滑道612上;治具推块611将下一个治具7推入治具滑道612中,同时将前一治具7顶到输送带二621上;输送带二621将装满电感的治具7输送走;继续下一循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依次设置在其上的将极线缠绕在电感一侧的飞叉绕线轴机构、夹持电感并将极线绕在电感另一侧的翻面机构、焊接与裁剪极线并定位电感的点焊定位机构和将电感精确放入治具槽位中的下料机构,所述飞叉绕线轴机构和翻面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和在其之间移送电感的夹持上料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上料机构、飞叉绕线机构、翻面机构和点焊定位机构具有互为镜像的两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叉绕线轴机构包括均设置在支架上的位于夹持上料机构下方能够调整极线夹持力度并对电感进行绕极线的飞叉单元、位于夹持上料机构上方能够带动电感旋转绕双层极线的绕线单元、设置在夹持上料机构上能够夹持电感两根极线的线定位单元和能够将极线裁断并将新的极线拉到飞叉单元处的拉线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叉绕线轴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位于飞叉单元一侧的能够放置线卷以及保持极线绷紧程度的放线单元和使极线紧固的粘合在铁氧体上的热吹风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面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将电感移动工位的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上设置有夹持电感极线的夹线单元、用于夹持与翻转电感的翻转夹持单元和在电感的翻转过程中使夹线单元拉扯极线的动力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单元、翻转夹持单元和动力单元具有互为镜像的两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统一电感方向并进行输送的振动输料单元、将输送的电感固定并顶出的上料顶出单元和夹持电感进行移送的上料夹持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切换驱动源,其自由端设置有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用于焊接极线的点焊单元、将多余极线裁断的极线裁切单元和精确定位电感的定位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线裁切单元处的支架上设置有收集极线的收线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移送电感的下料单元、输送治具的输送治具的输送单元和接收电感的收料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35802.1U CN209071128U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绕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35802.1U CN209071128U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绕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71128U true CN209071128U (zh) | 2019-07-05 |
Family
ID=6710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3580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71128U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一种绕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7112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48984A (zh) * | 2018-11-22 | 2019-03-08 | 苏州同岸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绕线机 |
CN112621065A (zh) * | 2020-12-11 | 2021-04-09 | 东莞普莱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多工位全自动绕线点焊机 |
CN117457383A (zh) * | 2023-12-25 | 2024-01-26 | 深圳恒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双轴T-core电感绕线机和双轴T-core电感绕线方法 |
-
2018
- 2018-11-22 CN CN201821935802.1U patent/CN2090711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48984A (zh) * | 2018-11-22 | 2019-03-08 | 苏州同岸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绕线机 |
CN112621065A (zh) * | 2020-12-11 | 2021-04-09 | 东莞普莱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多工位全自动绕线点焊机 |
CN117457383A (zh) * | 2023-12-25 | 2024-01-26 | 深圳恒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双轴T-core电感绕线机和双轴T-core电感绕线方法 |
CN117457383B (zh) * | 2023-12-25 | 2024-02-27 | 深圳恒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双轴T-core电感绕线机和双轴T-core电感绕线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48984A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09071128U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109352215A (zh) | 一种变压器组装焊接机 | |
CN208986081U (zh) | 一种电芯极耳自动化焊接、裁切、贴胶及折弯生产线 | |
CN107264905B (zh) | 一种自动化上料贴标装置 | |
CN104029878B (zh) | 贴胶纸设备 | |
CN207106978U (zh) | 一种打包机 | |
CN111531238A (zh) | 一种变压器焊接组装一体化生产线 | |
CN110459401A (zh) | 一种屏蔽电感α绕线方式的全自动绕线机 | |
CN110367623B (zh) | 环形耳带口罩机及环形耳带口罩生产工艺 | |
WO2017148347A1 (zh) | 一种智能自动化锥形网制网机 | |
CN209071127U (zh) | 一种飞叉绕线轴机构 | |
CN108352261A (zh) | 一种电容器电芯卷绕装置 | |
CN206569319U (zh) | 动力锂电池电芯打包装置 | |
CN106736062B (zh) | 一种自动化焊接机的双机械手工件供料装置 | |
CN110155448A (zh) | 一种全自双层标签贴标机及其贴标方法 | |
CN110040276A (zh) | 一种无输送连续式钢筋自动收集打捆整合设备 | |
CN211788632U (zh) | 一种一体成型高感值小颗电感绕线机 | |
CN206480708U (zh) | 一种包膜包边机 | |
CN209716993U (zh) | 一种用于弧形卷绕的加工装置 | |
CN217544352U (zh) | 一种T-core电感一体成型绕线机 | |
CN215184117U (zh) | 纽扣电池生产设备 | |
CN108871096A (zh) | 一种小型火箭烟花全自动组装、褙皮设备 | |
CN212373712U (zh) | 一种用于香烟生产的自动包装设备 | |
CN210696066U (zh) | 环形耳带口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