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4302U -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4302U
CN209064302U CN201821822629.4U CN201821822629U CN209064302U CN 209064302 U CN209064302 U CN 209064302U CN 201821822629 U CN201821822629 U CN 201821822629U CN 209064302 U CN209064302 U CN 209064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afterpeak
forepeak
cockpit
h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226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涛
童江华
翁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xia Shenzhou Shipp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xia Shenzhou Ship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xia Shenzhou Shipp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xia Shenzhou Ship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226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4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4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4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玻复合船舶,包括船体,船体包括艏尖舱、底空舱、机舱、客舱和艉尖舱,艏尖舱和艉尖舱分别位于船体的前段和尾部,艏尖舱与艉尖舱之间连接有底空舱和机舱,客舱位于机舱和底空舱的上方且通过水密壁隔开,机舱内设有发电机组、电机和油箱,油箱与发电机组连接,发电机组与电机连接,艉尖舱的下端设有螺旋桨,螺旋桨与电机连接,客舱包括驾驶舱和休息舱,客舱呈上下层布置,驾驶舱位于客舱的上层。通过船体的底部设为V形结构,客舱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其它采用钢材制成且裹有胶衣,提高了船体的结构强度,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再设置多组电机和螺旋桨,提升了船舶的速度与操纵稳定性,而且安全性能可靠,应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河航运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背景技术
内河支线船舶作为船舶应用的一个分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大量的应用。内河支线船舶主要用于城市内部旅游和货物转运,航行航程较短,码头固定,载重量较小。
现有的内河支线船舶的应用场合较少,大多只能载客游览和运输小载重的货物,动力性能不足,速度较低,无法进行高速巡航,以及船体本身的结构强度不够,无法应用在水上公务、执法等特殊用途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玻复合船舶,旨在解决动力性能不足、速度低和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艏尖舱、底空舱、机舱、客舱和艉尖舱;所述船体的底部呈V形结构;所述艏尖舱、所述底空舱、所述机舱和所述艉尖舱均采用钢材制成且外层裹设有胶衣;所述客舱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所述艏尖舱位于所述船体的前段;所述艉尖舱位于所述船体的尾部,所述底空舱和所述机舱位于所述艏尖舱和所述艉尖舱之间;所述底空舱与所述艏尖舱连接;所述底空舱远离所述艏尖舱的一端与所述机舱连接;所述机舱远离所述底空舱的一端与所述艉尖舱连接;所述客舱位于所述机舱和所述底空舱的正上方;所述客舱与所述机舱和所述底空舱之间通过水密壁隔开;所述艉尖舱和所述艏尖舱的上端均设有甲板;所述甲板与所述艉尖舱和所述艏尖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甲板与所述艉尖舱和所述艏尖舱的连接处还裹设有密封胶;所述底空舱内设有淡水箱和污水箱;所述机舱内设有若干发电机组、电机和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所述发电机组与所述电机电气连接;所述机舱内还设有污油柜;所述机舱靠近所述艉尖舱的一端设有应急逃生口;所述艉尖舱的下端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客舱包括驾驶舱和休息舱;所述客舱呈上下层布置;所述客舱前后两端均倾斜设置;所述驾驶舱位于所述客舱的上层;所述休息舱位于所述驾驶舱的下方;所述驾驶舱与所述休息舱通过甲板隔开;所述休息舱顶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驾驶舱底部的截面积;所述休息舱靠近所述艉尖舱的一端设有外开门板;所述休息舱靠近所述外开门板上设有相对布置的厕所和服务间;所述服务间与所述厕所的一侧还设有小型休息室;所述休息舱靠近所述艏尖舱的一端设置为会议室;所述会议室内设有对称布置的休闲沙发;所述会议室中间过道上还设有茶几;所述会议室靠近所述艏尖舱的一端设有电视柜;所述电视柜的两侧还设有空调;所述小型休息室与所述会议室之间设有对称布置的逃生门;所述驾驶舱内设有驾驶座位和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位于所述驾驶座位的正前方;所述驾驶座位的一侧设有空调;所述驾驶舱内还设有中型休息室;所述休息舱外设有倾斜布置的扶梯;所述扶梯的一端与所述机舱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休息舱的顶端连接;所述驾驶舱外也设有倾斜布置的扶梯;所述扶梯的一端与所述休息舱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驾驶舱的顶端连接;所述客舱的四周设有钢化玻璃窗;所述客舱的顶端设有桅杆;所述桅杆上安装避雷针。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安全,所述艏尖舱和所述艉尖舱的顶端设有护栏;所述客舱内放置有数量充足的救生衣和消防设备。
进一步的,为了照明,所述桅杆上还设有桅灯、桅顶灯、红环照灯和白环照灯;所述驾驶舱的顶部还设有左右舷灯、电喇叭、和搜索灯;所述艉尖舱的端部还设有艉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钢玻复合船舶,包括船体,船体包括艏尖舱、底空舱、机舱、客舱和艉尖舱,艏尖舱和艉尖舱分别位于船体的前段和尾部,艏尖舱与艉尖舱之间连接有底空舱和机舱,客舱位于机舱和底空舱的上方且通过水密壁隔开,机舱内设有发电机组、电机和油箱,油箱与发电机组连接,发电机组与电机连接,机舱内还设有污油柜,艉尖舱的下端设有螺旋桨,螺旋桨与电机连接,客舱包括驾驶舱和休息舱,客舱呈上下层布置,驾驶舱位于客舱的上层。通过船体的底部设为V形结构,客舱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其它采用钢材制成且裹有胶衣,大大提高了船体的结构强度,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再设置多组电机和螺旋桨,提升了船舶的速度与操纵稳定性,驾驶舱与休息舱上下布置,使驾驶人员不受打扰,且活动空间大,可轮换休息,而且安全性能可靠,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玻复合船舶的舱式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玻复合船舶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驾驶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船体;2-艏尖舱;3-底空舱;4-机舱;5-艉尖舱;6-客舱;7-甲板;8-发动机组;9-电机;10-油箱;11-淡水箱;12-污水箱;13-污油柜;14-螺旋桨;15-驾驶舱;16-休息舱;17-厕所;18-服务间;19-小型休息室;20-会议室;21-空调;22-中型休息室;23-驾驶座位;24-操作装置;25-桅杆;26-应急逃生口;27-逃生门;28-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玻复合船舶,如图1~图4所示,包括船体1;船体1包括艏尖舱2、底空舱3、机舱4、客舱6和艉尖舱5;船体1的底部呈V形结构;艏尖舱2、底空舱3、机舱4和艉尖舱5均采用钢材制成且外层裹设有胶衣;客舱6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艏尖舱2位于船体1的前段;艉尖舱5位于船体1的尾部,底空舱3和机舱4位于艏尖舱2和艉尖舱5之间;底空舱3与艏尖舱5连接;底空舱3远离艏尖舱5的一端与机舱4连接;机舱4远离底空舱3的一端与艉尖舱5连接;客舱6位于机舱4和底空舱3的正上方;客舱6与机舱4和底空舱3之间通过水密壁隔开;艉尖舱5和艏尖舱2的上端均设有甲板7;甲板7与艉尖舱5和艏尖舱2通过螺栓连接;甲板7与艉尖舱5和艏尖舱2的连接处还裹设有密封胶;底空舱3内设有淡水箱11和污水箱12;机舱4内设有若干发电机组8、电机9和油箱10;油箱10与发电机组8连接;发电机组8与电机9电气连接;机舱4内还设有污油柜13;机舱4靠近艉尖舱5的一端设有应急逃生口26;艉尖舱5的下端设有螺旋桨14;螺旋桨14与电机9连接;客舱6包括驾驶舱15和休息舱16;客舱6呈上下层布置;客舱6前后两端均倾斜设置;驾驶舱15位于客舱6的上层;休息舱16位于驾驶舱15的下方;驾驶舱15与休息舱16通过甲板7隔开;休息舱16顶部的截面积大于驾驶舱15底部的截面积;休息舱16靠近艉尖舱5的一端设有外开门板;休息舱16靠近外开门板上设有相对布置的厕所17和服务间18;服务间18与厕所17的一侧还设有小型休息室19;休息舱16靠近艏尖舱2的一端设置为会议室20;会议室20内设有对称布置的休闲沙发;会议室20中间过道上还设有茶几;会议室20靠近艏尖舱2的一端设有电视柜;电视柜的两侧还设有空调21;小型休息室19与会议室20之间设有对称布置的逃生门27;驾驶舱15内设有驾驶座位23和操作装置24;操作装置24位于驾驶座位23的正前方;驾驶座位23的一侧设有空调21;驾驶舱15内还设有中型休息室22;休息舱16外设有倾斜布置的扶梯;扶梯的一端与机舱4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休息舱16的顶端连接;驾驶舱15外也设有倾斜布置的扶梯;扶梯的一端与休息舱16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驾驶舱15的顶端连接;客舱6的四周设有钢化玻璃窗;客舱6的顶端设有桅杆25;桅杆25上安装避雷针。
优选的,为了保证安全,艏尖舱2和艉尖舱5的顶端设有护栏28;客舱6内放置有数量充足的救生衣和消防设备。
优选的,为了照明,桅杆25上还设有桅灯、桅顶灯、红环照灯和白环照灯;驾驶舱15的顶部还设有左右舷灯、电喇叭、和搜索灯;艉尖舱5的端部还设有艉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人员通过外开门板进入到休息舱16中,驾驶员需要进入休息舱16上方的驾驶舱15中,在驾控座位23通过方向手轮操纵,控制螺旋桨叶的左右转动来控制航行的方向。通过船体1的底部设为V形结构,客舱6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其它采用钢材制成且裹有胶衣,大大提高了船体1的结构强度,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再设置多组电机9和螺旋桨14,提升了船舶的速度与操纵稳定性,驾驶舱15与休息舱16上下布置,使驾驶人员不受打扰,且活动空间大,可轮换休息,而且安全性能可靠,应用范围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钢玻复合船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艏尖舱、底空舱、机舱、客舱和艉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底部呈V形结构;所述艏尖舱、所述底空舱、所述机舱和所述艉尖舱均采用钢材制成且外层裹设有胶衣;所述客舱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所述艏尖舱位于所述船体的前段;所述艉尖舱位于所述船体的尾部,所述底空舱和所述机舱位于所述艏尖舱和所述艉尖舱之间;所述底空舱与所述艏尖舱连接;所述底空舱远离所述艏尖舱的一端与所述机舱连接;所述机舱远离所述底空舱的一端与所述艉尖舱连接;所述客舱位于所述机舱和所述底空舱的正上方;所述客舱与所述机舱和所述底空舱之间通过水密壁隔开;所述艉尖舱和所述艏尖舱的上端均设有甲板;所述甲板与所述艉尖舱和所述艏尖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甲板与所述艉尖舱和所述艏尖舱的连接处还裹设有密封胶;所述底空舱内设有淡水箱和污水箱;所述机舱内设有若干发电机组、电机和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所述发电机组与所述电机电气连接;所述机舱内还设有污油柜;所述机舱靠近所述艉尖舱的一端设有应急逃生口;所述艉尖舱的下端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客舱包括驾驶舱和休息舱;所述客舱呈上下层布置;所述客舱前后两端均倾斜设置;所述驾驶舱位于所述客舱的上层;所述休息舱位于所述驾驶舱的下方;所述驾驶舱与所述休息舱通过甲板隔开;所述休息舱顶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驾驶舱底部的截面积;所述休息舱靠近所述艉尖舱的一端设有外开门板;所述休息舱靠近所述外开门板上设有相对布置的厕所和服务间;所述服务间与所述厕所的一侧还设有小型休息室;所述休息舱靠近所述艏尖舱的一端设置为会议室;所述会议室内设有对称布置的休闲沙发;所述会议室中间过道上还设有茶几;所述会议室靠近所述艏尖舱的一端设有电视柜;所述电视柜的两侧还设有空调;所述小型休息室与所述会议室之间设有对称布置的逃生门;所述驾驶舱内设有驾驶座位和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位于所述驾驶座位的正前方;所述驾驶座位的一侧设有空调;所述驾驶舱内还设有中型休息室;所述休息舱外设有倾斜布置的扶梯;所述扶梯的一端与所述机舱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休息舱的顶端连接;所述驾驶舱外也设有倾斜布置的扶梯;所述扶梯的一端与所述休息舱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驾驶舱的顶端连接;所述客舱的四周设有钢化玻璃窗;所述客舱的顶端设有桅杆;所述桅杆上安装避雷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玻复合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艏尖舱和所述艉尖舱的顶端设有护栏;所述客舱内放置有数量充足的救生衣和消防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玻复合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上还设有桅灯、桅顶灯、红环照灯和白环照灯;所述驾驶舱的顶部还设有左右舷灯、电喇叭、和搜索灯;所述艉尖舱的端部还设有艉灯。
CN201821822629.4U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Active CN209064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2629.4U CN209064302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2629.4U CN209064302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4302U true CN209064302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7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22629.4U Active CN209064302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43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615A (zh) * 2021-03-12 2021-06-08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沿海短途客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615A (zh) * 2021-03-12 2021-06-08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沿海短途客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64302U (zh) 一种钢玻复合船舶
CN106184634A (zh) 一种延绳钓渔船
Bogalecka et al. Shipping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
CN201587530U (zh) 设置中心开启水密门的小水线面双体船
CN209064322U (zh) 一种低速自航舱室型游览船
US9701377B2 (en) Semi submarine
WO2023051789A1 (zh) 三体船
CN2497812Y (zh) 救援消防快艇
CN102180236A (zh) 公路桥梁检测船
CN1095680A (zh) 空气推进贴水面飞行船
EP1499524A1 (en) Vessel
NL2021550B9 (en) Vessel with a rotor installation
CN209064324U (zh) 一种双层画舫船
CN209064315U (zh) 一种高速巡逻艇
CN207292316U (zh) 纯锂电玻璃钢船
FI110595B (fi) Järjestely aluksessa, menetelmä tilan käyttämiseksi hyväksi aluksessa sekä propulsioyksikön asennusjärjestely
RU11532U1 (ru) Судно с двумя или более движителями
CN201971131U (zh) 公路桥梁检测船
CN211281429U (zh) 一种生态观光电动客船
CN216861749U (zh) 一种铝合金公务执法艇
CN209096929U (zh) 一种双体移动舱半潜观光游艇
KR102299206B1 (ko) 생산 선박 상의 거주 구역의 구성
CN209225348U (zh) 一种钓鱼艇
RU2272734C1 (ru) Судно типа катера многоцелев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SU954321A1 (ru) Составное судно дл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токсичного груз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