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8649U -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8649U
CN209058649U CN201820873381.8U CN201820873381U CN209058649U CN 209058649 U CN209058649 U CN 209058649U CN 201820873381 U CN201820873381 U CN 201820873381U CN 209058649 U CN209058649 U CN 209058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assembly
tea
vessel
limi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733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文武
欧阳波
俞志锦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ers Vacuum Contain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ers Vacuum Contain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ers Vacuum Contain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ers Vacuum Containe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733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8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8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8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悬浮过滤组件内设有第一储物空间、第一磁吸组件,悬浮过滤组件上设有过滤孔,旋转控制组件与容器本体转动连接,旋转控制组件内设有第二磁吸组件,旋转控制组件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靠近第一磁吸组件时加强对第一磁吸组件的吸力,旋转控制组件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远离第一磁吸组件时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的吸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磁吸组件、第二磁吸组件之间的吸力能够通过旋转控制组件进行转动控制,从而对悬浮过滤组件上浮时间进行控制,让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悬浮过滤组件茶叶泡制的时间,从而调控储水空间内茶水的浓度,从而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背景技术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早在唐代就有对饮茶的相关记载。当今社会,随着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饮茶越来越成为了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象征。茶叶有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减肥瘦身效果,还能消除疲劳、提神、明目、消食、利尿解毒、防止龋齿、消除口臭等作用。
目前较为传统的泡茶容器就是茶杯,人们在冲泡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杯当中,倒入开水并盖上杯盖,待茶叶在水中冲泡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再取下杯盖饮用。然而,现有的泡茶容器无法有效的调节茶水在饮用过程中的浓淡程度。随着浸泡时间的不断增加,茶水会变得越来越浓,从而产生苦涩感,严重影响饮用者的饮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有效的调节茶水在饮用过程中的浓淡程度,随着浸泡时间的不断增加,茶水会变得越来越浓,从而产生苦涩感,严重影响饮用者的饮用体验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包括容器盖组件、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内设置有储水空间,所述容器盖组件盖合容器本体的口部并密封所述储水空间,还包括悬浮过滤组件、旋转控制组件,所述悬浮过滤组件放置于所述储水空间内,所述悬浮过滤组件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储物空间、第一磁吸组件,所述悬浮过滤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储物空间以及外界连通的过滤孔,所述旋转控制组件位于所述容器本体底部并与所述容器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组件内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并与悬浮过滤组件内的第一磁吸组件相配合,所述旋转控制组件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靠近第一磁吸组件时加强对第一磁吸组件的吸力,所述旋转控制组件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远离第一磁吸组件时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的吸力。
容器盖组件与容器本体的口部配合,起到封水、保温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泡茶容器在携带过程中因振动使茶水从容器本体内溢出。在储水空间内设置有悬浮过滤组件一方面是为了快速装填、更换茶叶,从而方便饮用者可以轻易清理容器本体,另一方面是为了与旋转控制组件配合,使其在旋转控制组件的调节下能够被液体的浮力托起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在饮用过程中快速调节茶水的浓淡程度的目的,避免因茶叶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浓度过大,进而产生苦涩感的问题出现,大大提升了饮用者的饮用体验。悬浮过滤组件上设置的过滤孔起到了过滤除杂的作用,防止茶叶在浸泡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进入到储水空间当中,从而进一步提高饮用者的饮用口感。
具体的,旋转控制组件通过内部设置的第二磁吸组件与悬浮过滤组件内的第一磁吸组件相配合,通过两者间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吸力,使悬浮过滤组件吸附于容器本体底部,通过旋转控制组件控制第一磁吸组件、第二磁吸组件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控制两者之间的吸力大小。则在茶叶刚开始泡制时,第一磁吸组件、第二磁吸组件间的吸力与悬浮过滤组件自身重力之和大于储水空间内的液体提供给悬浮过滤组件的浮力,此时悬浮过滤组件位于储水空间的底部。而随着茶叶的不断泡制,储水空间内液体的浓度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液体提供给悬浮过滤组件的浮力也不断增大,此时饮用者通过控制旋转控制组件增加第一磁吸组件、第二磁吸组件间的相对距离以减小两者间的吸力,当液体提供给悬浮过滤组件的浮力大于第一磁吸组件、第二磁吸组件间的吸力与悬浮过滤组件自身重力之和时,悬浮过滤组件将缓慢上浮,使悬浮过滤组件上设置的用于装填茶叶的第一储物空间完全浮出水面,此时茶叶不再与液体直接接触,从而保证茶水处于合适的浓淡程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控制组件、悬浮过滤组件、第一磁吸组件、第二磁吸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磁吸组件、第二磁吸组件之间的吸力能够通过旋转控制组件进行转动控制,从而能够间接地对悬浮过滤组件上浮的时间进行控制,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对茶水浓度的需要来控制悬浮过滤组件茶叶泡制的时间,从而调控储水空间内茶水的浓度,从而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所述旋转控制组件包括旋转底座、限位连接件、限位固定件,所述旋转底座通过所述限位固定件与所述容器本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连接件位于所述旋转底座内并通过限位固定件固定于容器本体底部,所述旋转底座上对称设置有限位长孔,所述限位连接件上对称设置有弧形限位槽,所述第二磁吸组件位于弧形限位槽内并伸入到限位长孔中,所述旋转底座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沿着限位长孔、弧形限位槽靠近第一磁吸组件时加强对第一磁吸组件的吸力,所述旋转底座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沿着限位长孔、弧形限位槽远离第一磁吸组件时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的吸力。
设置有限位固定件是为了将限位连接件与容器本体底部固定连接,防止旋转底座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带动限位连接件发生偏转。设置有弧形限位槽、限位长孔一方面起到了限位固定作用,避免第二磁吸组件在移动过程中脱离旋转控制组件,另一方面通过两者相互配合,使第二磁吸组件在配合旋转底座转动过程中能够实现远离或靠近转动中心的动作,最终实现了减弱或加强第二磁吸组件对第一磁吸组件的吸力的目的。且其操作简单,能够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所述限位长孔包括第一孔壁、第二孔壁、直向滑移部,所述第一孔壁、第二孔壁设置于所述直向滑移部两端并呈弧形,所述弧形限位槽包括第三孔壁、第四孔壁、弧形滑移部,所述第三孔壁、第四孔壁设置于所述弧形滑移部两端并呈弧形,所述旋转底座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沿着限位长孔、弧形限位槽移动时,所述第一孔壁、第三孔壁对第二磁吸组件的最远端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孔壁、第四孔壁对第二磁吸组件的最近端进行限位。
设置有第一孔壁、第二孔壁、第三孔壁、第四孔壁均是为了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有效的限定第二磁吸组件的位移距离。将第一孔壁、第二孔壁、第三孔壁、第四孔壁设置为弧形是为了与第二磁吸组件外壁相贴合,使得第二磁吸组件移动到位后不会产生晃动。设置有弧形滑移部是为了与直向滑移部相配合,使第二磁吸组件在配合旋转底座转动过程中能够沿弧形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增大了第二磁吸组件的移动行程,从而使得第二磁吸组件对第一磁吸组件吸力的变化更加丰富,让使用者对茶水浓度调节的范围更加宽广。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所述容器本体底部周向设置有滑移限位槽,容器本体底部还设置有与滑移限位槽相连通的竖向的导通限位槽,所述旋转底座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柱,所述限位凸柱在所述滑移限位槽内滑动并通过导通限位槽滑出容器本体的底部。
在容器本体底部周向设置有滑移限位槽是为了与旋转底座内壁上设置的限位凸柱相配合,起到了限位作用,使旋转底座能够稳定的与容器本体底部转动连接。设置有竖向的导通限位槽是为了能够快速将旋转底座拆卸,从而便于及时清洗或者更换旋转底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所述容器本体底部还设置有定位凸柱,所述旋转底座、限位连接件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凸柱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凸柱穿过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并与限位固定件连接。
容器本体底部设置有定位凸柱一方面充当了转轴的作用,使旋转底座通过第一定位孔与定位凸柱相配合,从而使旋转底座实现与容器本体底部转动连接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定位孔与限位固定件相配合,使限位连接件能够更加紧密的连接到容器本体底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所述悬浮过滤组件包括置物盖、置物壳体、浮力件,所述过滤孔设置于所述置物壳体上,所述置物盖与所述置物壳体盖合并形成所述第一储物空间,所述浮力件、第一磁吸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
置物盖与所述置物壳体盖相配合形成第一储物空间,起到了置物的作用,使浮力件、第一磁吸组件、待浸泡茶叶能够合理的置于第一储物空间之中而无法脱离到储水空间中去。而浮力件能够增大悬浮过滤组件的整体浮力,从而使悬浮过滤组件在上浮时能够更加快速地上升到茶水表面。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还包括分隔内盖,所述分隔内盖放置于置物壳体内并将第一储物空间分隔为上储物空间、下储物空间,所述浮力件、第一磁吸组件位于所述下储物空间内,所述过滤孔与所述上储物空间相连通。
通过分隔内盖将第一储物空间分隔为上储物空间、下储物空间是为了将待浸泡茶叶与浮力件、第一磁吸组件分隔设置,将待浸泡茶叶置于上储物空间,将浮力件、第一磁吸组件置于下储物空间,从而避免茶垢附着在第一磁吸组件表面,影响到第一磁吸组件的吸力。将过滤孔仅仅与上储物空间相连通同样是为了避免茶水进入到下储物空间而影响到第一磁吸组件、浮力件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所述分隔内盖上部设置有上螺旋连接部,所述置物盖的下部设置有下螺旋连接部,所述置物盖、分隔内盖通过下螺旋连接部、上螺旋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上螺旋连接部内还设置有第二储物空间。
置物盖、分隔内盖通过下螺旋连接部、上螺旋连接部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是因为该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使用者能够轻松打开悬浮过滤组件进行装填、更换茶叶。上螺旋连接部内设置有第二储物空间是为了便于储存干燥茶叶,方便使用者对茶叶进行存储,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所述浮力件下部还设置有上限位固定槽,所述置物壳体在下储物空间内还设置有下限位固定槽,所述第一磁吸组件的下部被所述下限位固定槽所限位,所述第一磁吸组件的上部被所述上限位固定槽所限位。
上限位固定槽、下限位固定槽共同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使第一磁吸组件能够固定安放在下储物空间内,避免了第一磁吸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因晃动而改变位置,从而保证了每次使用时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所述容器盖组件包括饮水盖合件、封水盖合件、盖合连接件,所述盖合连接件的底部与容器本体的口部螺纹连接,所述饮水盖合件的底部与盖合连接件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饮水盖合件下部设置有与容器本体的储水空间相连通的出水口,饮水盖合件上部设置有饮水部,所述封水盖合件与饮水盖合件上部连接并密封饮水盖合件上的出水口。
封水盖合件用于密封饮水盖合件口部,防止茶水从饮水盖合件口部溢出。盖合连接件的底部与容器本体的口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便于饮用者对整个容器盖组件进行快速开合以冲泡茶水。饮水盖合件下部设置的出水口与饮水盖合件上部设置的饮水部相配合,能够更加契合人体嘴巴外型,更加便于使用者对茶水进行饮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控制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悬浮过滤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磁吸组件将悬浮过滤组件吸附于容器本体底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悬浮过滤组件上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悬浮过滤组件悬浮于茶水表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容器盖组件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悬浮过滤组件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磁吸组件位于最近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磁吸组件沿着限位长孔、弧形限位槽移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磁吸组件位于最远端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包括容器盖组件1、容器本体2,所述容器本体2内设置有储水空间24,所述容器盖组件1盖合容器本体2的口部并密封所述储水空间24,还包括悬浮过滤组件4、旋转控制组件3,所述悬浮过滤组件4放置于所述储水空间24内,所述悬浮过滤组件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储物空间41、第一磁吸组件43,所述悬浮过滤组件4上设置有与第一储物空间41以及外界连通的过滤孔45,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位于所述容器本体2底部并与所述容器本体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内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31并与悬浮过滤组件4内的第一磁吸组件43相配合,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靠近第一磁吸组件43时加强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远离第一磁吸组件43时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
使用时,首先将容器盖组件1从容器本体2口部取下,接着取出放置于容器本体2储水空间24内的悬浮过滤组件4,将茶叶置于悬浮过滤组件4之中并将悬浮过滤组件4置于储水空间24底部。接着调整旋转控制组件3,使旋转控制组件3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靠近第一磁吸组件43并移动到如图5所示位置。此时往储水空间24内冲泡开水并漫过悬浮过滤组件4,在此情况下,因第一磁吸组件43、第二磁吸组件31之间的磁性吸力与悬浮过滤组件4自身重力之和大于储水空间24内液体对悬浮过滤组件4产生的浮力,因而悬浮过滤组件4被牢牢的吸附于容器本体2底部。
随着冲泡时间不断增加,悬浮过滤组件4内的茶液将不断滤出从而增加储水空间24内的茶水浓度,为了避免茶叶浸泡过久而产生严重的苦涩感,影响饮用者的饮用体验。饮用者可以通过对旋转控制组件3进行旋转以增加第一磁吸组件43、第二磁吸组件31之间的相对距离,即通过旋转控制组件3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远离第一磁吸组件43以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使两者间的吸力逐渐减小,当第一磁吸组件43、第二磁吸组件31之间的磁性吸力与悬浮过滤组件4自身重力之和小于茶水对悬浮过滤组件4产生的浮力时,如图7所示,悬浮过滤组件4就会缓慢上移,当悬浮过滤组件4上设置的用于装填茶叶的第一储物空间41完全浮出水面至如图8所示位置时,第一储物空间41内的茶叶不再与液体直接接触,从而保证茶水处于合适的浓淡程度。
当然,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也可以直接通过旋转控制组件3先将第二磁吸组件31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再将开水冲泡入储水空间24内,则随着储水空间24内茶水浓度的不断上升,当茶水对悬浮过滤组件4产生的浮力增大到超过第二磁吸组件31对第一磁吸组件43产生的吸力以及悬浮过滤组件4本身的重力时,悬浮过滤组件4将自动向上浮起,从而自动控制储水空间24内的茶水浓度,从而实现了对茶水浓度以及茶叶泡制时间的自动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包括旋转底座33、限位连接件32、限位固定件34,所述旋转底座33通过所述限位固定件34与所述容器本体2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连接件32位于所述旋转底座33内并通过限位固定件34固定于容器本体2底部,所述旋转底座33上对称设置有限位长孔332,所述限位连接件32上对称设置有弧形限位槽322,所述第二磁吸组件31位于弧形限位槽322内并伸入到限位长孔332中,所述旋转底座3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沿着限位长孔332、弧形限位槽322靠近第一磁吸组件43时加强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所述旋转底座3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沿着限位长孔332、弧形限位槽322远离第一磁吸组件43时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长孔332包括第一孔壁336、第二孔壁335、直向滑移部334,所述第一孔壁336、第二孔壁335设置于所述直向滑移部334两端并呈弧形,所述弧形限位槽322包括第三孔壁325、第四孔壁323、弧形滑移部324,所述第三孔壁325、第四孔壁323设置于所述弧形滑移部324两端并呈弧形,所述旋转底座3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沿着限位长孔332、弧形限位槽322移动时,所述第一孔壁336、第三孔壁325对第二磁吸组件31的最远端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孔壁335、第四孔壁323对第二磁吸组件31的最近端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本体2底部周向设置有滑移限位槽21,容器本体2底部还设置有与滑移限位槽21相连通的竖向的导通限位槽23,所述旋转底座33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柱333,所述限位凸柱333在所述滑移限位槽21内滑动并通过导通限位槽23滑出容器本体2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本体2底部还设置有定位凸柱22,所述旋转底座33、限位连接件32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凸柱22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331、第二定位孔321,所述定位凸柱22穿过第一定位孔331、第二定位孔321并与限位固定件34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悬浮过滤组件4包括置物盖46、置物壳体44、浮力件42,所述过滤孔45设置于所述置物壳体44上,所述置物盖46与所述置物壳体44盖合并形成所述第一储物空间41,所述浮力件42、第一磁吸组件43位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41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分隔内盖5,所述分隔内盖5放置于置物壳体44内并将第一储物空间41分隔为上储物空间411、下储物空间412,所述浮力件42、第一磁吸组件43位于所述下储物空间412内,所述过滤孔45与所述上储物空间411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内盖5上部设置有上螺旋连接部51,所述置物盖46的下部设置有下螺旋连接部461,所述置物盖46、分隔内盖5通过下螺旋连接部461、上螺旋连接部51螺纹连接,所述上螺旋连接部51内还设置有第二储物空间511。
作为优选,所述浮力件42下部还设置有上限位固定槽421,所述置物壳体44在下储物空间412内还设置有下限位固定槽441,所述第一磁吸组件43的下部被所述下限位固定槽441所限位,所述第一磁吸组件43的上部被所述上限位固定槽421所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盖组件1包括饮水盖合件12、封水盖合件11、盖合连接件13,所述盖合连接件13的底部与容器本体2的口部螺纹连接,所述饮水盖合件12的底部与盖合连接件13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饮水盖合件12下部设置有与容器本体2的储水空间24相连通的出水口121,饮水盖合件12上部设置有饮水部122,所述封水盖合件11与饮水盖合件12上部连接并密封饮水盖合件12上的出水口121。
更为具体的,使用时,首先通过盖合连接件13将整个容器盖组件1从容器本体2的口部旋下,然后取出容器本体2内放置的悬浮过滤组件4,将悬浮过滤组件4中的置物盖46通过上螺旋连接部51、下螺旋连接部461从分隔内盖5上旋下,将茶叶放置于上储物空间411内,同时还可以将部分茶叶储存在第二储物空间511内,从而便于下次泡制茶叶时取用。然后将置物盖46与分隔内盖5旋合,完成对茶叶的放置,然后将放置茶叶后的悬浮过滤组件4放回到容器本体2的储水空间24底部。
接着调整旋转底座33,使旋转底座33上设有的限位凸柱333沿滑移限位槽21滑动,从而使旋转控制组件3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沿着直向滑移部334、弧形滑移部324向第二孔壁335、第四孔壁323处移动,当第二磁吸组件31移动到第二孔壁335、第四孔壁323位置并被第二孔壁335、第四孔壁323所限位时,第二磁吸组件31到达其行程的最近端也即如图5、图11、图12所示位置,此时第二磁吸组件31与第一磁吸组件43的距离最近,能够为第一磁吸组件43提供最大程度的吸力。
接着往储水空间24内冲泡开水,此时第一磁吸组件43、第二磁吸组件31间的磁性吸力与悬浮过滤组件4自身重力之和大于储水空间24内液体对悬浮过滤组件4产生的浮力,因而悬浮过滤组件4被牢牢的吸附于容器本体2底部。
随着冲泡时间不断增加,储水空间24内的茶水浓度也逐渐提高,为了避免茶叶浸泡过久产生苦涩感,影响饮用者的饮用体验。饮用者可以通过对旋转控制组件3进行转动以增加第一磁吸组件43、第二磁吸组件31间的相对距离,即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远离第一磁吸组件43以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
具体来说,如图11、图12所示,使用者调整旋转底座33,使旋转底座33上设有的限位凸柱333沿滑移限位槽21滑动,则旋转底座33上的直向滑移部334将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向外移动,第二磁吸组件31向外移动的过程中,还同时会被限位连接件32上的弧形滑移部324所限位,从而使得第二磁吸组件31同时沿着弧形滑移部324向外进行滑动,使第一磁吸组件43、第二磁吸组件31两者间的吸力逐渐减小,第二磁吸组件31的滑动过程如图13所示,并最终滑动到如图14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二磁吸组件31与第一孔壁336、第三孔壁325相抵触,达到第二磁吸组件31移动行程的最远端。在此状态下,第一磁吸组件43、第二磁吸组件31间的磁性吸力与悬浮过滤组件4自身重力之和小于茶水对悬浮过滤组件4产生的浮力,则如图7所示,此时悬浮过滤组件4会缓慢上移,当悬浮过滤组件4上设置的用于装填茶叶的上储物空间411完全浮出水面至如图8所示位置时,上储物空间411内的茶叶不再与储水空间24内液体直接接触,从而保证茶水处于合适的浓淡程度。
当需要对旋转控制组件3进行更换或者日常清理时,首先将限位固定件34与定位凸柱22相分离,接着将限位连接件32通过第二定位孔321与容器本体2相分离,接着转动旋转底座33,使限位凸柱333移动到导通限位槽23位置并最终通过第一定位孔331以及导通限位槽23与容器本体2相分离。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包括容器盖组件(1)、容器本体(2),所述容器本体(2)内设置有储水空间(24),所述容器盖组件(1)盖合容器本体(2)的口部并密封所述储水空间(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浮过滤组件(4)、旋转控制组件(3),所述悬浮过滤组件(4)放置于所述储水空间(24)内,所述悬浮过滤组件(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储物空间(41)、第一磁吸组件(43),所述悬浮过滤组件(4)上设置有与第一储物空间(41)以及外界连通的过滤孔(45),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位于所述容器本体(2)底部并与所述容器本体(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内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31)并与悬浮过滤组件(4)内的第一磁吸组件(43)相配合,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靠近第一磁吸组件(43)时加强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远离第一磁吸组件(43)时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控制组件(3)包括旋转底座(33)、限位连接件(32)、限位固定件(34),所述旋转底座(33)通过所述限位固定件(34)与所述容器本体(2)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连接件(32)位于所述旋转底座(33)内并通过限位固定件(34)固定于容器本体(2)底部,所述旋转底座(33)上对称设置有限位长孔(332),所述限位连接件(32)上对称设置有弧形限位槽(322),所述第二磁吸组件(31)位于弧形限位槽(322)内并伸入到限位长孔(332)中,所述旋转底座(3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沿着限位长孔(332)、弧形限位槽(322)靠近第一磁吸组件(43)时加强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所述旋转底座(3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沿着限位长孔(332)、弧形限位槽(322)远离第一磁吸组件(43)时减弱对第一磁吸组件(43)的吸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长孔(332)包括第一孔壁(336)、第二孔壁(335)、直向滑移部(334),所述第一孔壁(336)、第二孔壁(335)设置于所述直向滑移部(334)两端并呈弧形,所述弧形限位槽(322)包括第三孔壁(325)、第四孔壁(323)、弧形滑移部(324),所述第三孔壁(325)、第四孔壁(323)设置于所述弧形滑移部(324)两端并呈弧形,所述旋转底座(33)转动并带动第二磁吸组件(31)沿着限位长孔(332)、弧形限位槽(322)移动时,所述第一孔壁(336)、第三孔壁(325)对第二磁吸组件(31)的最远端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孔壁(335)、第四孔壁(323)对第二磁吸组件(31)的最近端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2)底部周向设置有滑移限位槽(21),容器本体(2)底部还设置有与滑移限位槽(21)相连通的竖向的导通限位槽(23),所述旋转底座(33)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柱(333),所述限位凸柱(333)在所述滑移限位槽(21)内滑动并通过导通限位槽(23)滑出容器本体(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2)底部还设置有定位凸柱(22),所述旋转底座(33)、限位连接件(32)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凸柱(22)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331)、第二定位孔(321),所述定位凸柱(22)穿过第一定位孔(331)、第二定位孔(321)并与限位固定件(3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过滤组件(4)包括置物盖(46)、置物壳体(44)、浮力件(42),所述过滤孔(45)设置于所述置物壳体(44)上,所述置物盖(46)与所述置物壳体(44)盖合并形成所述第一储物空间(41),所述浮力件(42)、第一磁吸组件(43)位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4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内盖(5),所述分隔内盖(5)放置于置物壳体(44)内并将第一储物空间(41)分隔为上储物空间(411)、下储物空间(412),所述浮力件(42)、第一磁吸组件(43)位于所述下储物空间(412)内,所述过滤孔(45)与所述上储物空间(41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内盖(5)上部设置有上螺旋连接部(51),所述置物盖(46)的下部设置有下螺旋连接部(461),所述置物盖(46)、分隔内盖(5)通过下螺旋连接部(461)、上螺旋连接部(51)螺纹连接,所述上螺旋连接部(51)内还设置有第二储物空间(5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件(42)下部还设置有上限位固定槽(421),所述置物壳体(44)在下储物空间(412)内还设置有下限位固定槽(441),所述第一磁吸组件(43)的下部被所述下限位固定槽(441)所限位,所述第一磁吸组件(43)的上部被所述上限位固定槽(421)所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组件(1)包括饮水盖合件(12)、封水盖合件(11)、盖合连接件(13),所述盖合连接件(13)的底部与容器本体(2)的口部螺纹连接,所述饮水盖合件(12)的底部与盖合连接件(13)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饮水盖合件(12)下部设置有与容器本体(2)的储水空间(24)相连通的出水口(121),饮水盖合件(12)上部设置有饮水部(122),所述封水盖合件(11)与饮水盖合件(12)上部连接并密封饮水盖合件(12)上的出水口(121)。
CN201820873381.8U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Active CN209058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3381.8U CN209058649U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3381.8U CN209058649U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8649U true CN209058649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88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73381.8U Active CN209058649U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86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0259A (zh) * 2018-06-07 2018-08-21 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0259A (zh) * 2018-06-07 2018-08-21 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0259A (zh)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CN209058649U (zh) 一种茶水浓度自调节的泡茶容器
CN108742034A (zh) 磁吸式便携茶水分离杯
CN209219817U (zh) 磁吸式茶水分离杯
CN208725372U (zh) 一种泡茶壶
CN207428875U (zh) 一种旋转式杯盖
CN209284840U (zh) 一种升降式过滤结构
CN111493606A (zh) 一种半式茶仓及其水杯
CN208017317U (zh) 一种水杯
CN208491780U (zh) 茶水分离器及杯组
CN213189138U (zh) 一种方便外带的自制奶茶机
CN216316930U (zh) 一种茶水分离杯
JP3105409U (ja) 茶葉と茶湯を隔離できるティーポット
JP2007020816A (ja) タイマー制御茶類抽出器
CN200980584Y (zh) 自动计时的冲泡结构
CN210581986U (zh) 一种茶水分离杯
CN209058647U (zh) 一种旋转式过滤装置及包括它的茶壶
CN218355577U (zh) 一种杯子
CN109090959A (zh) 一种升降式过滤结构
CN218528392U (zh) 磁吸式泡饮杯
CN205855019U (zh) 便于冲泡的饮料瓶
CN211533776U (zh) 茶水分离杯
CN217338132U (zh) 一种新型可泡茶杯子
CN219940273U (zh) 一种磁吸式茶水分离过滤杯盖
CN220757115U (zh) 一种可茶水分离的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