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3853U -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 Google Patents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3853U
CN209053853U CN201821773312.6U CN201821773312U CN209053853U CN 209053853 U CN209053853 U CN 209053853U CN 201821773312 U CN201821773312 U CN 201821773312U CN 209053853 U CN209053853 U CN 209053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ngle
directed cavity
valve body
energy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33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新
王东辉
王荣辉
王东福
王怀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aziland Valve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aziland Valv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aziland Valv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waziland Valv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33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3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3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3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属于阀门领域,包括同轴设置且相对转动连接的阀体和角旋转子,所述阀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包括内部设置的导向腔,所述导向腔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的外圈通过密封板与所述阀体的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导向腔的内腔与所述出水口端连通设置,所述导向腔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导向腔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角旋转子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在所述角旋转子的转动行程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存在有交集和无交集状态。本实用新型使流经的介质对冲消能,分隔传输管路中介质的动能串联,降低介质流动所形成的动能在流态变化时对传输管路的冲击。

Description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涉及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背景技术
轴流阀即轴流式止回阀,是一种用在单向流动的介质管道上的一种部件,它属于自动阀门的一种,在油、气、以及各种输管网泵的出口等地,我们都能看到这种消防以及石化装置。当它被安装在管道上时,最大的作用就是为了阻止介质朝反方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事故的发生,现在市场上的轴流式止回阀运行平稳、流体阻力也很小,还有着低噪声以及很强的密封性等特点。
轴流式环塞阀是轴流阀的一种,液压介质输送过程中,管路会承受负压,在输送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产生湍流震动,对输送管路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使流经的介质对冲消能,分隔传输管路中介质的动能串联,降低介质流动所形成的动能在流态变化时对传输管路的冲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包括同轴设置且相对转动连接的阀体和角旋转子,所述阀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包括内部设置的导向腔,所述导向腔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的外圈通过密封板与所述阀体的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导向腔的内腔与所述出水口端连通设置,所述导向腔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导向腔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角旋转子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在所述角旋转子的转动行程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存在有交集和无交集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中间的直线段、靠近所述进水口的导入段和靠近所述出水口的导出段,所述导入段和导出段的内径相对所述直线段弧形渐变逐渐缩小且最终输出为直线形的固定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腔连接的包括导流部和通流部,所述导流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导入段的一端,所述导流部为拱形且向所述导入段的一端拱起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通流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的轴线与所述导向腔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导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圆弧、斜线段、第二过渡圆弧和竖直段,所述第一过渡圆弧的一端与所述通流部相切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斜线段的一端相切设置,所述斜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渡圆弧的一端相切设置,所述第二过渡圆弧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相切设置,所述竖直段与所述阀体的端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角旋转子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的外圈设有蜗轮齿,所述阀体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齿啮合且驱动所述蜗轮齿转动,所述角旋转子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有向外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通过固锁在所述阀体上的压套进行定位,所述角旋转子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腔的内壁之间设有滑动轴承,所述导向腔内与所述滑动轴承对应的位置设有对所述滑动轴承定位的定位肩台。
进一步的,所述压套与所述定位凸台的断面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对所述压套的轴线同心设置,所述压套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所述压套的内腔为喇叭形且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截面较大。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阀体上设有固定腔,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腔后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驱动柄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腔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腔之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三O型圈,所述第三O型圈设在所述蜗杆与驱动柄之间,所述固定腔远离所述驱动柄的一端设有密封用的后压盖,所述后压盖的外圈与所述固定腔之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四O型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腔远离所述后压盖的一端设有密封用的前压盖,所述前压盖与所述驱动轴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蜗杆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柄之间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前压盖与所述驱动柄之间设有对驱动柄进行限位的限位顶块,所述限位顶块与所述驱动轴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前压盖靠近所述限位顶块的一端嵌设有对所述限位顶块限位用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驱动轴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为长条孔结构,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向腔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腔长度的4/5,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导向腔的轴线均布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规格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规格一致。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圈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角旋转子的外圈与所述导向腔的内壁之间,所述导向腔的内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二通孔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筋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进水口和出水口同轴设置,导向腔与阀体同轴设置,介质从进水口进入后,依次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入到角旋转子的内部后通过出水口排出,使流经的介质对冲消能,分隔传输管路中介质的动能串联,降低介质流动所形成的动能在流态变化时对传输管路的冲击,大大降低紊流引起的震动和噪声;
2、导入段的内径相对直线段均弧形渐变逐渐缩小且最终输出为直线形的固定直径,打开状态下,介质进入到阀体内部后,压力缩小,避免对阀体的内壁造成较大的冲击,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3、导向腔的导流部采用直通流线型,大大减小流动阻力,有利于介质的分流,也降低了介质的冲击,提升结构的强度;
4、角旋转子一端的外圈设置蜗轮齿,阀体上转动连接蜗杆,蜗杆通过驱动轴与外部的驱动柄连接,驱动柄转动即可通过蜗杆驱动蜗轮齿转动,即实现了角旋转子相对导向腔的转动,蜗轮蜗杆结构稳定可靠,提升扭矩,而且驱动柄旋转18度即可实现导向腔与角旋转子相对角度的变化,完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位或者有交集的转化,驱动结构紧凑,构思巧妙;
5、角旋转子上每个第二通孔的外圈均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到角旋转子与导向腔的内壁之间,保证角旋转子与导向腔内部在轴线方向的密封性,避免介质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外的通道流通,提升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D-D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F-F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轴向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轴向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详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详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C部详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D部详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不含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阀体;11-直线段;12-导入段;13-导出段;2-导向腔;21-导流部;211-第一过渡圆弧;212-斜线段;213-第二过渡圆弧;214-竖直段;22-通流部;24-第一通孔;25- 加强筋;3-角旋转子;31-第二通孔;32-加强筋;33-蜗轮齿;34-定位凸台;4-滑动轴承;5-压套;51-第二O型圈;52-第一O型圈;6-蜗杆;61-驱动轴;611-第三O型圈; 62-后压盖;621-第四O型圈;63-前压盖;64-驱动柄;65-限位环;66-限位顶块;7-进水口;8-出水口;9-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包括同轴设置且相对转动连接的阀体1和角旋转子3,阀体1包括进水口7和出水口8,阀体1包括内部设置的导向腔2,导向腔2靠近出水口8一端的外圈通过密封板9与阀体1的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导向腔2的内腔与出水口8端连通设置,导向腔2靠近进水口7的一端封闭设置,导向腔2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4,角旋转子3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1,在角旋转子3的转动行程内,第一通孔24与第二通孔31存在有交集和无交集状态。
优选地,阀体1包括中间的直线段11、靠近进水口7的导入段12和靠近出水口8 的导出段13,导入段12和导出段13的内径相对直线段11弧形渐变逐渐缩小且最终输出为直线形的固定直径,导入段12与导出段13同轴设置,进水口7和出水口8同轴设置,使得介质实现直线式流通,避免了介质方便变化产生湍流,进一步降低介质对管路的冲击;更优选地,导向腔2连接的包括导流部21和通流部22,导流部21设置在靠近导入段12的一端,导流部21为拱形且向导入段12的一端拱起设置,方便介质的导流,也降低冲击力,第二通孔31设在通流部22上。
优选地,如图2所示,导流部21的轴线与导向腔2的轴线同轴设置,导流部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圆弧211、斜线段212、第二过渡圆弧213和竖直段214,第一过渡圆弧211的一端与通流部22相切设置,另一端与斜线段212的一端相切设置,斜线段 2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渡圆弧213的一端相切设置,第二过渡圆弧213的另一端与竖直段214的一端相切设置,竖直段214与阀体1的端面平行设置,此设置成鲸鱼头部结构的流线型,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介质的冲击,而且更加方便介质的导流,提升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3和图10所示,角旋转子3靠近出水口8一端的外圈设有蜗轮齿33,阀体1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蜗杆6,蜗杆6与蜗轮齿33啮合且驱动蜗轮齿33转动,角旋转子3靠近出水口8的一端设有向外的定位凸台34,定位凸台34靠近出水口8的一端通过固锁在阀体1上的压套5进行定位,角旋转子3靠近进水口7的一端与导向腔2的内壁之间设有滑动轴承4,导向腔2内与滑动轴承4对应的位置设有对滑动轴承4定位的定位肩台,通过蜗轮蜗杆6结构实现角旋转子3的转动,结构简单,提升扭矩,传递动力稳定,设置滑动轴承4与压套5,提升角旋转子3与导向腔2之间相对转动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压套5与定位凸台34的断面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52,第一O型圈52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对压套5的轴线同心设置,压套5与阀体1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51,压套5的内腔为喇叭形且靠近出水口8的一端截面较大,提升压套 5与角旋转子3之间的密封性,也提升压套5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介质从两个零件的配合处泄漏,保证整个结构的密封性。
优选地,蜗杆6固定在驱动轴61上,阀体1上设有固定腔,驱动轴61的一端伸入固定腔后与蜗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驱动柄64连接,驱动轴61与固定腔转动连接,驱动轴61与固定腔之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三O型圈611,第三O型圈611设在蜗杆6与驱动柄64之间,固定腔远离驱动柄64的一端设有密封用的后压盖62,后压盖62的外圈与固定腔之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四O型圈621,设置后压盖62和第四O 型圈621,可保证了固定腔的密封性,第三O型圈611和第四O型圈621同时设置,保证了蜗杆6轴向的两端的密封性,避免外部杂质等进入到内部,对蜗杆6造成腐蚀,提升蜗杆6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固定腔远离后压盖62的一端设有密封用的前压盖63,前压盖63与驱动轴61同轴设置,驱动轴61与蜗杆6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连接,驱动轴61与驱动柄64 之间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前压盖63与驱动柄64之间设有对驱动柄64进行限位的限位顶块66,限位顶块与驱动轴61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前压盖63靠近限位顶块66的一端嵌设有对限位顶块66限位用的限位环65,限位环65与驱动轴61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限位顶块66可限定驱动柄64只能在1.04周内旋转,驱动柄64旋转一周即可实现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31从完全重叠状态到无交集状态的转化,在长时间使用状态下,蜗轮齿33产生磨损时,可以拆下驱动柄64,旋出限位环65,重新定位蜗轮齿33初相角,即角旋转子3初相角,再锁定驱动柄64,设定限位空间,驱动轴61与其他相关零件的配合均采用多边形结构,驱动稳定,结构简单。
优选地,第一通孔24为长条孔结构,第一通孔24的中心线与导向腔2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通孔24的长度大于导向腔2长度的4/5,扩大介质的通流面积,多个第一通孔24沿导向腔2的轴线均布设置,结构美观,受力均衡,第二通孔31的规格与第一通孔24的规格一致,加工方便,降低加工成本,二是二者规格一致,保证有效通过率。
优选地,每个第二通孔31的外圈均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设在角旋转子3的外圈与导向腔2的内壁之间,保证角旋转子3与导向腔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介质从第一通孔24 和第二通孔31之外的见刘溢流,提升整个结构的密封性,导向腔2的内壁上,相邻的两个第二通孔31之间设有加强筋3225,加强筋3225与第二通孔31平行设置,加强筋3225 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通孔31的长度,提升角旋转子3的强度。
优选地,导向腔2的外圈设有多个加强筋25,多个加强筋25相对导向腔2的轴线均布设置,提升导向腔2的强度,更优选地,加强筋25的数量为单数,强度更加稳定,更优选地,加强筋25的数量为五个,加强筋25一端与导向腔2的外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阀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密封板9斜向设置,密封板9从靠近出水口8的一端向靠近进水口7的一端斜向上设置与阀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密封板9的斜率小于45度,密封板9斜向设置后,从进水口7段到密封板9为截面逐渐缩小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介质对密封板9的冲击,提升结构稳定性。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驱动柄64转动,可通过驱动轴61实现蜗杆6的转动,进而实现与蜗杆6配合的角旋转子3的转动,在角旋转子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31完全重合后,介质通过进水口7进入后,然后通过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31进入到角旋转子3的内部后通过出水口8排出,实现了管路轴向的打开,在此角度位置,角旋转子3继续转动,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31的交集越来越少直到没有交集,实现了管路的关闭,整个结构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驱动轴61旋转18度即可实现,行程较短,操作更加便利,设置的限位顶块66和限位环65可起对驱动柄64起到限位作用,保证角旋转子3的旋转角度固定,进度高,而且设置多个匹配的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31,使流经的介质对冲消能,分隔传输管路中介质的动能串联,降低介质流动所形成的动能在流态变化时对传输管路的冲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且相对转动连接的阀体和角旋转子,所述阀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包括内部设置的导向腔,所述导向腔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的外圈通过密封板与所述阀体的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导向腔的内腔与所述出水口端连通设置,所述导向腔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导向腔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角旋转子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在所述角旋转子的转动行程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存在有交集和无交集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中间的直线段、靠近所述进水口的导入段和靠近所述出水口的导出段,所述导入段和导出段的内径相对所述直线段弧形渐变逐渐缩小且最终输出为直线形的固定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腔连接的包括导流部和通流部,所述导流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导入段的一端,所述导流部为拱形且向所述导入段的一端拱起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通流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轴线与所述导向腔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导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圆弧、斜线段、第二过渡圆弧和竖直段,所述第一过渡圆弧的一端与所述通流部相切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斜线段的一端相切设置,所述斜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渡圆弧的一端相切设置,所述第二过渡圆弧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相切设置,所述竖直段与所述阀体的端面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旋转子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的外圈设有蜗轮齿,所述阀体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齿啮合且驱动所述蜗轮齿转动,所述角旋转子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有向外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通过固锁在所述阀体上的压套进行定位,所述角旋转子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腔的内壁之间设有滑动轴承,所述导向腔内与所述滑动轴承对应的位置设有对所述滑动轴承定位的定位肩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与所述定位凸台的断面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对所述压套的轴线同心设置,所述压套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所述压套的内腔为喇叭形且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截面较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阀体上设有固定腔,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腔后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驱动柄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腔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腔之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三O型圈,所述第三O型圈设在所述蜗杆与驱动柄之间,所述固定腔远离所述驱动柄的一端设有密封用的后压盖,所述后压盖的外圈与所述固定腔之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四O型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远离所述后压盖的一端设有密封用的前压盖,所述前压盖与所述驱动轴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蜗杆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柄之间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前压盖与所述驱动柄之间设有对驱动柄进行限位的限位顶块,所述限位顶块与所述驱动轴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前压盖靠近所述限位顶块的一端嵌设有对所述限位顶块限位用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驱动轴通过多边形结构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长条孔结构,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向腔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腔长度的4/5,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导向腔的轴线均布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规格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规格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圈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角旋转子的外圈与所述导向腔的内壁之间,所述导向腔的内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二通孔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筋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
CN201821773312.6U 2018-10-30 2018-10-30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Active CN209053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3312.6U CN209053853U (zh) 2018-10-30 2018-10-30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3312.6U CN209053853U (zh) 2018-10-30 2018-10-30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3853U true CN209053853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5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3312.6U Active CN209053853U (zh) 2018-10-30 2018-10-30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38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064A (zh) * 2020-09-18 2021-01-12 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控制阀、供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064A (zh) * 2020-09-18 2021-01-12 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控制阀、供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12064B (zh) * 2020-09-18 2022-06-03 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控制阀、供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53853U (zh)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CN109058211A (zh) 对冲消能轴流式角旋阀
CN205715701U (zh) 渐开线蝶式水泵控制阀
CN209054110U (zh) 对冲消能轴流式环塞阀
CN108869810A (zh) 具有截断功能的止回阀
CN106050681A (zh) 双出水口水泵
CN205918614U (zh) 双出水口水泵
CN213629357U (zh) 截止阀
CN206802399U (zh) 无损胶球笼子止回阀
CN209483729U (zh) 液压驱动轴流阀
CN210317799U (zh) 一种节能水泵
WO2016127817A1 (zh) 一种可正反转的水泵、水轮机
CN110388486B (zh) 抗冲刷复合阀组
CN208749290U (zh) 扭力脉冲增压螺杆钻具
CN208417631U (zh) 一种锻钢止回阀阀座组件
CN220727129U (zh) 一种限位降噪的活塞式止回阀
CN207145718U (zh) 蜗壳降噪截止阀
CN109538814B (zh) 一种静音浮球阀
CN109058500A (zh) 对冲消能轴流式环塞阀
CN206439451U (zh) 一种卧式止回阀
CN210088017U (zh) 微阻缓闭水上弯管底阀
CN208090007U (zh) 止回阀
CN215410262U (zh) 一种可电动开启的大型截止阀
CN212226062U (zh) 一种用于自来水管道的分流截止阀门
CN211145471U (zh) 一种锅炉用快速启闭静音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