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9370U - 废气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气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9370U
CN209049370U CN201821737399.1U CN201821737399U CN209049370U CN 209049370 U CN209049370 U CN 209049370U CN 201821737399 U CN201821737399 U CN 201821737399U CN 209049370 U CN209049370 U CN 209049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ge tank
connect
liquid level
waste gas
coll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73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烨
徐健
孙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aier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aier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aier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aier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373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9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9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93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收集装置,包括反应釜排空管、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排水泵、排水管、污水处理站、废气风机和碱喷淋塔和循环泵;反应釜排空管的一端连接反应釜的排空口,另一端连接第一缓冲罐,第一缓冲罐通过管道与第二缓冲罐连接;第二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废气风机与碱喷淋塔连接;第二缓冲罐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和排水泵与污水处理站连接;碱喷淋塔通过循环泵进行碱液循环;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冷凝挡板。本实用新型防止缓冲罐有积水通过管道进入风机,可以提高风机的抽气效率,达到更好的汽液分离效果,保证达标排放。

Description

废气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氧大豆油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反应釜进行反应,反应釜排空管排出的高温废气采用废气收集装置收集。现有的废气收集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缓冲罐和废气风机,缓冲罐的中积水会通过管道进入风机内,降低风机的抽气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收集装置,可以提高风机的抽气效率,达到更好的汽液分离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废气收集装置,包括反应釜排空管、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排水泵、排水管、污水处理站、废气风机和碱喷淋塔和循环泵;反应釜排空管的一端连接反应釜的排空口,另一端连接第一缓冲罐,第一缓冲罐通过管道与第二缓冲罐连接;第二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废气风机与碱喷淋塔连接;第二缓冲罐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和排水泵与污水处理站连接;碱喷淋塔通过循环泵进行碱液循环;
所述的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冷凝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缓冲罐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
进一步地,液位传感器(33)的型号为DN80L300。
进一步地,第二缓冲罐下方的低液位传感器位于排水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第二缓冲罐内设置有多个冷凝挡板,冷凝挡板与第二缓冲罐内壁之间留有供废气通过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防止缓冲罐有积水通过管道进入风机。
2)可以提高风机的抽气效率,达到更好的汽液分离效果,保证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缓冲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收集装置,包括反应釜排空管1、第一缓冲罐2、第二缓冲罐3、排水泵4、排水管5、污水处理站6、废气风机7和碱喷淋塔8和循环泵9。反应釜排空管1的一端与反应釜尾气排放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缓冲罐2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缓冲罐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缓冲罐3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缓冲罐3包括罐体31、冷凝挡板32和液位传感器33;罐体31的上部一侧设置进气口,顶部设置出气口,底部设置排水口。罐体31内设置多个冷凝挡板32,高温废气进入罐体内,与冷凝挡板接触,废气内的水汽与冷凝挡板接触后液化成冷凝水存储在罐体内,罐体3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罐体内高低液位传感器33,排水口处可以设置电磁阀,当液位低于下方的低液位传感器时,电磁阀关闭,罐体不排水,当液位高于上方的高液位传感器时,电磁阀开启,罐体排水。液位传感器33的型号为DN80L300。
本实用新型冷凝挡板32所选用的材质为市面上常见的冷凝板的材质。在罐体内保留一部分冷凝水在罐体的底部,保留的冷凝水的高度高于排水口的高度(即低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排水口的上方)可以避免废气通过排水口排出。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内可以设置多个冷凝挡板32,冷凝挡板32的侧壁都固定在罐体内侧,与罐体之间密封连接。相邻的两个冷凝挡板为一组,同一组中两个冷凝挡板中的一个,其顶部与罐体顶部之间设置间隙,底部位于罐体底部的冷凝水中,另一个其顶部与罐体密封连接,底部与高液位传感器上方。这样多个冷凝挡板在管体内构成S型废气通道,增加废气月冷凝板接触的面积和接触的时间,达到更好的气液分离效果。
第二缓冲罐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废气风机7连接,第二缓冲罐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5和排水泵4与污水处理站6连接。废气风机7通过管道与碱喷淋塔8连接。碱喷淋塔8的顶部设置排气口和碱液循环入口,底部设置碱液出口,碱喷淋塔8的碱液出口通过循环泵9和管道与碱液循环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从反应釜排空口排出的尾气通过反应釜排空管依次进入第一缓冲罐2和第二缓冲罐3,在第二缓冲罐3内,高温废气中的水汽液化,达到气液分离的效果,提高风机抽吸效率,液化后的水汽送至污水处理站6处理,气液分离后的废气输送到碱喷淋塔进行处理,保证达标排放。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Claims (5)

1.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排空管(1)、第一缓冲罐(2)、第二缓冲罐(3)、排水泵(4)、排水管(5)、污水处理站(6)、废气风机(7)和碱喷淋塔(8)和循环泵(9);反应釜排空管(1)的一端连接反应釜的排空口,另一端连接第一缓冲罐(2),第一缓冲罐(2)通过管道与第二缓冲罐(3)连接;第二缓冲罐(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废气风机(7)与碱喷淋塔(8)连接;第二缓冲罐(3)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5)和排水泵(4)与污水处理站(6)连接;碱喷淋塔(8)通过循环泵(9)进行碱液循环;
所述的第二缓冲罐(3)内设置有冷凝挡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缓冲罐(3)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3),液位传感器(33)用于检测第二缓冲罐(3)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位传感器(33)的型号为DN80L3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罐(3)下方的低液位传感器位于排水口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罐(3)内设置有多个冷凝挡板(32),冷凝挡板(32)与第二缓冲罐(3)内壁之间留有供废气通过的通道。
CN201821737399.1U 2018-10-25 2018-10-25 废气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49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7399.1U CN209049370U (zh) 2018-10-25 2018-10-25 废气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7399.1U CN209049370U (zh) 2018-10-25 2018-10-25 废气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9370U true CN209049370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5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739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49370U (zh) 2018-10-25 2018-10-25 废气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9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6396B (zh) 一种蒸发装置
CN207963536U (zh) 一种冷却塔消雾收水装置
CN201507918U (zh) 一种锅炉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09049370U (zh) 废气收集装置
CN201372387Y (zh) 一种锅炉蒸汽管道尾汽再利用装置
CN209204719U (zh) 一种连续式中药提取浓缩系统
CN206535537U (zh) 一种多功能化学反应制备装置
CN206304546U (zh) 一种冷干机用冷凝装置
CN211346401U (zh) 一种真空低温脱水设备
CN209027320U (zh) 一种空冷岛顺流管束抽真空装置
CN202393258U (zh) 一种适用于真空蒸发、结晶系统的立式间接冷凝器
CN206980136U (zh) 一种加热回流装置
CN206334363U (zh) 一种二效真空浓缩机
CN205516537U (zh) 一种保健品生产线用蒸发浓缩装置
CN213873155U (zh) 一种组合式空调冷凝水自动回用装置
CN220304311U (zh) 一种二次冷凝缓冲装器
CN218187911U (zh) 一种氨基酸溶液浓缩罐
CN208748024U (zh) 一种终冷上段冷凝液循环装置
CN212166581U (zh) 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冷却塔
CN209791511U (zh) 反应釜的冷凝回流装置
CN208296633U (zh) 一种多级列管式冷凝器
CN210934390U (zh) 一种组合式气液分离器
CN117398711B (zh) 一种用于轻组分脱除的冷凝分离系统
CN207080337U (zh) 一种排水装置
CN203370760U (zh) 水封式排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