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2026U -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2026U
CN209042026U CN201821559318.3U CN201821559318U CN209042026U CN 209042026 U CN209042026 U CN 209042026U CN 201821559318 U CN201821559318 U CN 201821559318U CN 209042026 U CN209042026 U CN 209042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ed block
limiting slot
cup body
automatic assembling
led bul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93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佩诚
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iger Electron &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iger Electron &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iger Electron &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iger Electron &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93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2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2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2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包括泡壳和杯体,泡壳和杯体之间设有周向限制结构,周向限制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适配卡合,限位块和限位槽中的一者位于泡壳底部的连接部的侧面,另一者位于杯体内壁的上部,限位槽和限位块上设有引导部和卡位部,引导部包括设置在限位槽入口的引导开槽和设置在限位块上的引导面,引导开槽与引导面相适配。其优点在于,将限位槽或限位块设置在泡壳底部的连接部的侧面,有利于增加限位槽或限位块的厚度,能承受更大的扭力破坏;将引导部与卡位部分开设置,利用引导部将限位块引导至卡位部中,使限位槽和限位块卡合到位后既限制了周向转动,又不会产生径向的力使泡壳和杯体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球泡灯的泡壳与杯体的组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胶水将泡壳与杯体粘结在一起,等胶水固化后成为一体,这种打胶水的方式可用于人工组装也可以用于自动化组装,缺点是需要用胶水,一方面增加了生产工艺的复杂度,另一方面胶水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对LED灯珠芯片具有有一定的危害,容易造成灯珠芯片的硫化,灯珠早期失效等等缺陷。另一种方式是不打胶水,通过1根或2根定位筋与1条或2条定位槽的定位配合起到防转的目的,如专利申请号为CN0226994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分体式节能灯中所示。该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不能实现机械自动化装配,必须依赖人工,且工人在装配灯头组件和灯管组件时,必须将卡钩精确地对准卡槽,否则无法扣合,对扣合精确度的要求高,影响了装配效率;2.连接方式较为单一,只能依靠卡钩和卡槽的配合,即只能在轴向上固定灯具,因此难以保证其它方向上的连接稳定性,如灯头组件和灯管组件在径向上容易相对转动,从而使导向扭断;3.因为是通过卡钩和卡槽的弹力配合以连接灯头组件和灯管组件,所以连接的稳固性需要依赖卡钩的弹力,如果卡钩弹力失效,则灯头组件就会从灯管组件松脱,造成灯具的损坏。
基于上述原因,有厂家设计了一款自动组装灯头及使用该灯头的节能灯(专利申请号:CN201110263286.9),该自动组装灯头通过径向定位单元连接灯杯和安装座,径向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块和多个导向槽,导向槽设置在安装座底部的连接座底端,由凸齿圈的两个凸齿形成一个导向槽,导向块的形状与导向槽的形状相适配,从附图上可知,导向槽为三角形,导向块的顶端也为三角形,导向槽的侧面与导向块的顶端侧面配合以限制灯杯和安装座的径向转动。但由于凸齿和导向块均为斜侧面受力,能够承受的力矩较小,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其上设有可实现机械自动化装配的周向限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包括泡壳和杯体,所述泡壳和所述杯体之间设有周向限制结构,所述周向限制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适配卡合,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中的一者位于泡壳底部的连接部的侧面,另一者位于所述杯体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引导部和卡位部,所述引导部包括设置在限位槽入口的引导开槽和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上的引导面,所述引导开槽与所述引导面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侧面环形设有若干向外突出的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一个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下端设有引导斜面,两个所述凸块的所述引导斜面形成所述引导开槽。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限位块对称分布在所述杯体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块的数量少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杯体内壁的台阶上,所述凸块的底部与所述台阶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侧面设有环形卡槽,所述杯体内壁的顶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环形卡槽扣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槽设置在所述凸块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的侧面设有按压斜面,所述凸块侧面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按压斜面相适配的倒角面。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限位块对称分布在所述杯体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所述限位块的数量的正整数倍,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卡扣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限位槽或限位块设置在泡壳底部的连接部的侧面,有利于增加限位槽或限位块的厚度,能承受更大的扭力破坏;
(2)、将引导部与卡位部分开设置,利用引导部将限位块引导至卡位部中,使限位槽和限位块卡合到位后既限制了周向转动,又不会产生径向的力使泡壳和杯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组装LED灯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组装LED灯泡的另一角度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组装LED灯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组装LED灯泡组装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周向限制结构的受力示意图,其中a为未对准使限位块对限位槽的矫正推力,使限位槽与限位块对准卡合,b为限位槽与限位块卡合到位之后收到转动力时的受力状态;
图中:10、泡壳;11、连接部;12、凸块;121、引导斜面;122、倒角面;13、环形凹槽;14、环形卡槽;
20、杯体;21、台阶;22、卡扣;221、按压斜面;
30、周向限制结构;31、限位槽;311、引导开槽;32、限位块;321、引导面;33、引导部;34、卡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看附图之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中周向限制结构解决了现有周向限制结构的受力强度问题,提高了泡壳和杯体之间的承受扭矩和稳定性。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包括泡壳10和杯体20,所述泡壳10和所述杯体20之间设有周向限制结构30,所述周向限制结构30包括限位槽31和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与限位槽31适配卡合,所述限位块32和所述限位槽31中的一者位于泡壳10底部的连接部11的侧面,另一者位于所述杯体20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槽31和所述限位块32上设有引导部33和卡位部34,所述引导部33包括设置在限位槽31入口的引导开槽311和设置在所述限位块32上的引导面321,所述引导开槽311与所述引导斜部相适配。
相比现有的径向定位单元,本实施例的周向限制结构30将限位槽31或限位块32设置在连接部11的侧面,不仅方便加工,同时使限位槽31或限位块32可承受力矩更大,另外将引导部33与卡位部34分开设置,如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杯体20和泡壳10中的一者固定,另一者活动,将固定端与活动端对准,而后下移活动端,使限位槽31接触到限位块32,若此时限位槽31与限位块32未对准,则利用引导部33使活动端轻微转动,限位槽31与限位块32完全对准,将限位块32引导至卡位部34中,使限位槽31和限位块32卡合到位,由于引导部33的存在,装配设备可以自动对准限位槽31与限位块32,无需人工对准,而引导部33一般为斜面或弧面,其上受力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和竖直方向的力,继而产生周向转动力和竖直分离力,因此本实施例将引导部33与卡位部34分开,当限位块32与限位槽31卡合到位后,限位块32位于卡位部34中,卡位部34的侧壁为竖直面,既限制了周向转动,又不会产生径向的力使泡壳10和杯体20分离。
本实施例的限位槽31可以设置在泡壳10底部的连接部11的侧面,对应的,限位块32设置在杯体20内壁的上部;也可以将限位槽31设置在杯体20内壁的上部,对应的,限位块32设置在泡壳10底部的连接部11的侧面。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为以将限位槽31设置在泡壳10底部的连接部11的侧面,限位块32设置在杯体20内壁的上部为例来阐述和揭露本优选实施例,但并不能被视为对本优选实施例的多通道原子气室阵列的实现方法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下面,以附图1至附图4所示的示意结构来具体阐述本实施例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槽31和限位块32及其上的结构、位置在不影响卡合的情况下均可互换。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泡壳10为中空球型,杯体20为酒杯型,泡壳10和杯体20之间设有连接部11,更具体地说,连接部11设置在泡壳10的底部,泡壳10和杯体20组装好之后,连接部11收容在杯体20内,而连接部11的底部侧面环形设有若干向外突出的凸块12,凸块12均匀地布满连接部11的底部侧面,两个所述凸块12之间形成一个所述限位槽31。凸块12的数量可以为4-40个,形成的限位槽31的数量也可以为4-40个,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上的限位槽31为32个。如附图1所示,所述连接部11的底部设有环形凹槽13,所述凸块12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13中,形成的限位槽31也位于环形凹槽13中,限位块32与限位槽31卡合到位之后,限位块32的顶部与环形凹槽13的顶壁相抵,实现限位块32的三面限位。
引导部33包括设置在限位槽31入口的引导开槽311和设置在所述限位块32上的引导面321,更具体地说,如附图1所示,所述凸块12的下端设有引导斜面121,两个所述凸块12的所述引导斜面121形成所述引导开槽311。引导斜面121位于凸块12两侧的下端,向内倾斜设置,使引导开槽311的宽度大于卡位部34的宽度,便于限位块32进入限位槽31中。另外,限位块32顶端上的引导面321可以为与引导斜面121斜度适配的斜面,也可以为光滑弧面,当引导面321与引导斜面121接触时,沿引导斜面121移动直至进入卡位部34,完成限位块32与限位槽31的卡合。
如附图2所示,限位块32的数量少于或等于限位槽31的数量,更具体地说,若干所述限位块32对称分布在所述杯体20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槽31的数量为所述限位块32的数量的正整数倍,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块32的数量为8个,以限位槽31的数量为32个为例,限位块32的数量还可以是2、4、16个。另外,杯体20内设有发光体和电路板的安装空间,同时,杯体20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光源板的台阶21,所述限位块32设置台阶21上,限位槽31和限位块32卡合到位时,所述凸块12的底部与所述台阶21相抵,同时限位块32的顶部与环形凹槽13的顶壁相抵,防止泡壳10过度进入杯体20内,实现泡壳10与杯体20的合理定位。
如图2、图3、图4所示,除了周向限制结构30,本实施例还包括防脱离结构,防脱离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1的侧面的环形卡槽14,所述杯体20内壁的顶端设有卡扣22,所述卡扣22与所述环形卡槽14扣合连接。环形卡槽14设置在凸块12上方,由凸块12的上表面与泡壳10的突出面形成环形卡槽14。将凸块12与环形卡槽14设置在一起,简化了泡壳10与杯体20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化加工工艺,方便加工。
在装配时,为了使卡扣22与环形卡槽14扣合,需要对泡壳10或杯体20施加一个径向的力,将凸块12压向卡扣22,直到杯体20的卡扣22卡住泡壳10的环形卡槽14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凸块12和连接部11会适当发生形变,以使凸块12位于卡扣22下方,因此,为了对凸块12施加适当方向的力,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生形变,所述卡扣22的侧面设有按压斜面221,所述凸块12侧面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按压斜面221相适配的倒角面122。更具体地说,倒角面122设置在凸块12朝向外侧的侧面上,按压过程中,倒角面122与按压斜面221配合,对凸块12施加一个向内的按压力,使凸块12向内形变,从而使卡扣22与环形卡槽14顺利扣合,最终的扣合状态如附图4所示。
由于环形卡槽14位于凸块12的上方,因此,环形卡槽14也位于限位槽31的上方,因此,为了避免环形卡槽14与卡扣22扣合过程中,卡扣22对限位槽31和限位块32的定位产生干扰,限位块32设置在卡扣22之间,同时,卡扣22不会对泡壳10或杯体20的相对转动造成阻碍,使限位块32与限位槽31可以顺利对准卡合。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包括泡壳和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壳和所述杯体之间设有周向限制结构,所述周向限制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适配卡合,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中的一者位于泡壳底部的连接部的侧面,另一者位于所述杯体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引导部和卡位部,所述引导部包括设置在限位槽入口的引导开槽和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上的引导面,所述引导开槽与所述引导面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侧面环形设有若干向外突出的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一个所述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下端设有引导斜面,两个所述凸块的所述引导斜面形成所述引导开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限位块对称分布在所述杯体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块的数量少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杯体内壁的台阶上,所述凸块的底部与所述台阶相抵。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设有环形卡槽,所述杯体内壁的顶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环形卡槽扣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槽设置在所述凸块上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侧面设有按压斜面,所述凸块侧面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按压斜面相适配的倒角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组装LED灯泡,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限位块对称分布在所述杯体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所述限位块的数量的正整数倍,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卡扣之间。
CN201821559318.3U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Active CN209042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9318.3U CN209042026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9318.3U CN209042026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2026U true CN209042026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4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9318.3U Active CN209042026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20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6956A (zh) * 2018-09-25 2019-02-01 杭州泰格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JP2021048318A (ja) * 2019-09-19 2021-03-25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6956A (zh) * 2018-09-25 2019-02-01 杭州泰格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JP2021048318A (ja) * 2019-09-19 2021-03-25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7044978B2 (ja) 2019-09-19 2022-03-3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42026U (zh)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CN102854632A (zh) 激光光源准直装置、准直装置阵列及照明系统和投影设备
CN109296956A (zh) 一种自动组装led灯泡
CN208703751U (zh) 一种卡扣式吸顶灯结构
CN106545787B (zh) 指示灯
CN211925450U (zh) 一种灯具
CN208253337U (zh) 镜前led灯
CN205424829U (zh) 透镜以及led灯
CN209157817U (zh) 一种吊装辅助定位装置
CN213452924U (zh) Led灯体结构及使用该led灯体结构的led灯
CN207364834U (zh) 一种可折叠式的led灯
CN219533607U (zh) 一种led组件结构
CN208535601U (zh) 一种新型方便组装的点光源装置
CN106764655A (zh) 指示灯
CN106764656A (zh) 指示灯
CN205746642U (zh) 一种节能灯塑件
CN211232457U (zh) 一种新型led t8灯管
CN111022950A (zh) 一种led球泡灯及其组装方法
CN215929337U (zh) 一种led平板灯
CN205655266U (zh) 一种led球泡灯的led发光板和散热板连接结构
CN107842822A (zh) 一种车用信号灯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20135408U (zh) 一种方便安装用灯具用适配器
CN220891914U (zh) 一种led照明灯
CN208901248U (zh) 一种吸顶灯
CN205619022U (zh) Led灯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