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8841U - 对重装置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对重装置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8841U
CN209038841U CN201821655642.5U CN201821655642U CN209038841U CN 209038841 U CN209038841 U CN 209038841U CN 201821655642 U CN201821655642 U CN 201821655642U CN 209038841 U CN209038841 U CN 209038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pouring weight
connector
frame
further incl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556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
黄涛
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556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8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8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8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重装置及电梯,该对重装置包括:上部对重机构;下部对重机构,所述下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纵向间隔设置;及中间调节机构,所述中间调节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以及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分别活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完成对重装置的整体高度调节。这样就能够灵活的调整对重装置的高度来适应存在尺寸偏差的井道作业,消除与井道顶部或者地坑撞击损坏的安全隐患;并且对重装置能够无需装拆而进行在位调节,操作方式简单,省时省力,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对重装置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对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重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为了确保能够正常运行,通常需要装配对重系统。当遇到井道施工尺寸存在偏差或者无机房的主机梁安装高度偏低时,则会导致实际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比设计尺寸小,进而在轿厢平层时,对重系统与井道顶部或者底坑之间的安全空间不足,存在碰撞损坏的安全隐患。此时,就需要对对重系统进行调节,但由于现有的对重块的高度尺寸通常是不可调整的,因而只能够进行整体更换,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重装置,能够进行在位高度调节,且调节操作方式简单,省时省力,利于消除与井道顶部或者底坑的撞击隐患;电梯通过安装使用该对重装置,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使用性能更强。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对重装置,其包括:
上部对重机构;
下部对重机构,所述下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纵向间隔设置;及
中间调节机构,所述中间调节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以及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分别活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
该对重装置装设在电梯井道内,主要用于与电梯轿厢配合运行。但由于施工问题导致井道顶部尺寸或者无机房的主机梁安装高度尺寸存在偏差,致使实际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比设计尺寸小或大时,工作人员可操作中间调节机构,上部对重机构和下部对重机构便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完成对重装置的整体高度调节。这样就能够灵活的调整对重装置的高度来适应存在尺寸偏差的井道作业,消除与井道顶部或者地坑撞击损坏的安全隐患;并且对重装置能够无需装拆而进行在位调节,操作方式简单,省时省力,利于降低成本。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上部对重机构包括上对重框,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包括下对重框,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对重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紧固配合,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对重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调节件可移动紧固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和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调节件为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二调节件为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螺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内的上对重块,所述上对重块开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对齐;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内的下对重块,所述下对重块开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对齐;或
所述上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内的上对重块,所述上对重块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错开设置,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内的下对重块,所述下对重块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对重框开设有第一操作腔,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腔内;所述下对重框开设有第二操作腔,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上部导靴组件和下部导靴组件,所述上部导靴组件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的外框壁上,所述下部导靴组件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的外框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轮座和反绳轮,所述轮座设置于所述上对重框的顶部,所述反绳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轮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设置于所述下对重框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中间对重块,所述中间对重块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梯,其装配使用了如上所述的对重装置。电梯通过安装使用该对重装置,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使用性能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对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上部对重机构,110、上对重框,112、第一操作腔,120、上对重块,200、下部对重机构,210、下对重框,212、第二操作腔,220、下对重块,300、中间调节机构,310、连接件,320、第一调节件,330、第二调节件,400、上部导靴组件,500、下部导靴组件,600、轮座,700、反绳轮,800、缓冲器,900、中间对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对重装置,其包括:上部对重机构100;下部对重机构200,所述下部对重机构200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100纵向间隔设置;及中间调节机构300,所述中间调节机构300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100以及所述下部对重机构200分别活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对重机构100与所述下部对重机构200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
该对重装置装设在电梯井道内,主要用于与电梯轿厢配合运行。但由于施工问题导致井道顶部尺寸或者无机房的主机梁安装高度尺寸存在偏差,致使实际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比设计尺寸小或大时,工作人员可操作中间调节机构300,此时上部对重机构100和下部对重机构200便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完成对重装置的整体高度调节。这样就能够灵活的调整对重装置的高度来适应存在尺寸偏差的井道作业,消除与井道顶部或者地坑撞击损坏的安全隐患;并且对重装置能够无需装拆而进行在位调节,操作方式简单,省时省力,利于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对重装置的高度调节作业时,可以使上部对重机构100或者下部对重机构200单方面进行移动,也可以使两者同时进行移动。
另外,可以理解的,为降低制造成本,上部对重机构100与下部对重机构200为完全相同的结构。当然了,上部对重机构100与下部对重机构200也可以是不相同的组成结构,具体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实现。并且,中间调节机构300的实际组成结构和调节方式可在现有技术中选择实现,只要能够实现上部对重机构100和下部对重机构200纵向移动,调整对重装置的整体高度即可。
考虑到某些场合下,上部对重机构100和下部对重机构200的重量是很大的,为了避免连接件310因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连接件31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以上的。相应地,调节件的数量也需要增加,原则上按照一个连接件310与两个调节件配对使用进行布置。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调节机构300包括连接件310,第一调节件320和第二调节件330,所述上部对重机构100包括上对重框110,所述下部对重机构200包括下对重框210,所述连接件310的一端与所述上对重框110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320可移动紧固配合,所述连接件3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对重框210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调节件330可移动紧固配合。如此,当需要调整高度时,操作第一调节件320在连接件310的一端上移动,和/或操作第二调节件330在连接的另一端上移动,便可以使上对重框110和下对重框210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移动,从而完成对重装置的整体高度调节,之后锁紧第一调节件320和第二调节件330即可。该调节方式简单,易于操作。
具体地,上对重框110和下对重框210均由上横梁、下横梁、左竖梁和右竖梁构成。上横梁一体或可拆卸连接于左竖梁和右竖梁的上端,下横梁一体或可拆卸连接于左竖梁和右竖梁的下端而构成框架结构,制造简单,结构强度高,利于降低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连接件310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和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调节件320为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二调节件330为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螺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螺接。采用螺纹连接结构,不仅连接强度高,并且调节时可操作性好,调节精度易于把控。
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调节和连接方式来替换上述的螺纹结构,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对重机构100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110内的上对重块120,所述上对重块120开设有第一配合孔(未示出),所述第一配合孔与所述连接件310的一端对齐;所述下部对重机构200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210内的下对重块220,所述下对重块220开设有第二配合孔(未示出),所述第二配合孔与所述连接件310的另一端对齐;或
所述上部对重机构100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110内的上对重块120,所述上对重块120与所述连接件310的一端错开设置,所述下部对重机构200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210内的下对重块220,所述下对重块220与所述连接件310的另一端错开设置。
通过对上对重块120和下对重块220的材质和数量作合适选择,便能够与轿厢平衡,保证电梯可靠运行。而在对对重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时,采用第一配合孔与连接件310的一端对齐、第二配合孔与连接件310的另一端对齐,连接件310的两端可分别自由穿入或脱出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即可以在不拆卸对重块的前提下就可以进行高度调整,并且此时连接件310不会与上对重块120以及下对重块220发生碰撞干涉,影响调节作业。或者使连接件310的两端分别与上对重块120和下对重块220错开设置,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发生碰撞干涉,同时还无需在对重块上进行开孔作业,保证对重块的结构强度不被破坏,同时降低制造难度。
请继续参阅图1,此外,所述上对重框110开设有第一操作腔112,所述第一调节件320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腔112内;所述下对重框210开设有第二操作腔212,所述第二调节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腔212内。常规情况下,两个操作腔能够分别对两个调节件实现隐藏,避免受外力干扰发生松动;而需要进行调节操作时,两个操作腔又能够提供工作人员手部足够的操作空间,提高操作便利性与体验感。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重装置还包括上部导靴组件400和下部导靴组件500,所述上部导靴组件400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110的外框壁上,所述下部导靴组件500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210的外框壁上。电梯运行时,上部导靴组件400和下部导靴组件500与井道内的导轨滑动导向配合,可确保对重滑移更加平稳、可靠。
可以理解的,上部导靴组件400和下部导靴组件500由导靴座、导靴轮等部件构成,导靴轮可转动装设在导靴座上,与井道内的导轨滚动接触。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重装置还包括轮座600和反绳轮700,所述轮座600设置于所述上对重框110的顶部,所述反绳轮70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轮座600上。如此,反绳轮700能够与曳引钢丝绳绕接,进而与轿厢形成平衡。
请继续参阅图1,此外,对重装置还包括缓冲器800,所述缓冲器800设置于所述下对重框210的底部。因而当轿厢上行,对重下行时,缓冲器800与底坑接触,可防止对重与底坑直接硬对硬的刚性撞击,避免造成碰撞损坏。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对重装置的对重能力,还包括中间对重块900,所述中间对重块90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310上。也即中间调节机构300也具有一定的对重能力,使得对重装置的整体重量可以尽可能更大一些,已能够适用于更大的电梯轿厢载重场合。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梯,其装配使用了如上所述的对重装置。电梯通过安装使用该对重装置,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使用性能更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对重机构;
下部对重机构,所述下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纵向间隔设置;及
中间调节机构,所述中间调节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以及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分别活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上部对重机构包括上对重框,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包括下对重框,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对重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紧固配合,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对重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调节件可移动紧固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和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调节件为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二调节件为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螺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内的上对重块,所述上对重块开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对齐;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内的下对重块,所述下对重块开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对齐;或
所述上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内的上对重块,所述上对重块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错开设置,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内的下对重块,所述下对重块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重框开设有第一操作腔,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腔内;所述下对重框开设有第二操作腔,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导靴组件和下部导靴组件,所述上部导靴组件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的外框壁上,所述下部导靴组件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的外框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座和反绳轮,所述轮座设置于所述上对重框的顶部,所述反绳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轮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设置于所述下对重框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对重块,所述中间对重块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装配使用了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对重装置。
CN201821655642.5U 2018-10-12 2018-10-12 对重装置及电梯 Active CN209038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5642.5U CN209038841U (zh) 2018-10-12 2018-10-12 对重装置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5642.5U CN209038841U (zh) 2018-10-12 2018-10-12 对重装置及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8841U true CN209038841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55642.5U Active CN209038841U (zh) 2018-10-12 2018-10-12 对重装置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8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7734B (zh) 一种超深立井罐道钢丝绳张紧装置及张紧方法
CN209038841U (zh) 对重装置及电梯
CN103335142B (zh) 水轮发电机组反馈自力式减压阀
CN110745747A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丝杠升降机
CN203570918U (zh) 分体式可调节配重
CN207233559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电压互感器
CN207671518U (zh) 一种电梯用对重装置
CN208223466U (zh) 一种工程测量水准仪支撑装置
CN208587038U (zh) 门轴机构及储物柜
CN207129793U (zh) 一种电梯坠落的缓冲装置
CN208131285U (zh) 一种分离机升降罩的升降机构
CN107500079A (zh) 一种电梯缓冲器
CN208939454U (zh) 一种传递滑车挂点提高式作业平台
CN205257896U (zh) 一种改进的自动升降泡水装置
CN208856717U (zh) 一种新型钢带电梯对重上梁
CN103527485A (zh) 螺杆压缩机用滑阀及包括该滑阀的螺杆压缩机
CN208883370U (zh)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滑车
CN205442323U (zh) 一种电梯补偿绳涨紧装置
CN206988212U (zh) 一种适用于起重机变幅油缸的平衡阀
CN206697422U (zh) 小型断路器自动穿钉机构
CN105645208B (zh) 家用电梯机械阻止装置
CN205443908U (zh) 桥梁阻尼结构
CN202429836U (zh) 一种减震电梯导靴
CN209368858U (zh) 一种用于土木建筑的工程桩
CN109750974A (zh) 一种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