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1251U - 雾化器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1251U
CN209031251U CN201821234368.4U CN201821234368U CN209031251U CN 209031251 U CN209031251 U CN 209031251U CN 201821234368 U CN201821234368 U CN 201821234368U CN 209031251 U CN209031251 U CN 209031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atomizer
sealing
pedestal
indu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43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余生机
王文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43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1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1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1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其中雾化器包括具有储液腔的储液件、封闭储液腔的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密封件,储液件隔离设置有感应腔以及气流通道,雾化器上设置有出烟口,出烟口与感应腔以及气流通道均连通,底座上开设有与储液腔连均连通的注液口和排气孔,密封件的一部分与底座固定连接,密封件的另一部分相对底座可活动,密封件包括注液密封部及排气密封部,注液密封部与注液口可拆卸地配合连接,排气密封部与排气孔可拆卸地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感应腔与气流通道隔离设置,使得感应更灵敏,且注液时储液腔内的气体能够由排气孔排出,方便注液,同时,密封件与底座固定连接,可防止密封件丢失。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吸烟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通过在气流通道内靠近进气孔处设置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抽吸动作而自动控制电子烟的开/关。然而,由于发热件也位于气流通道内且传感器位于发热件和进气孔之间,因此,用户的抽吸会受到发热件的阻碍,用户需要较为用力才能使得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引起气压变化,以供传感器检测。另一方面,由于发热件与储液件连通,因此,储液件内的烟液可能会通过发热件渗漏至气流通道内,渗漏的烟液可能会堵住进气孔,使得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气流通道内,从而影响传感器的检测;渗漏的烟液也可能会进入到传感器内,导致传感器的电路短路。并且,气流通道内可能存在残留的烟雾,导致气流通道内较为潮湿,传感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内可能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为了方便用户注液操作,储液件上通常开设有一个注液口,用户通过注液口注液过程中,储液件内部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进而影响了烟液由注液口进入储液件的速度,不便于用户操作,并且,安装在注液口上用于封闭注液口的密封件很容易在用户取下进行注液操作时丢失,给用户使用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又不要提供一种感应灵敏、注液方便、密封件不易丢失的雾化器;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具有储液腔的储液件、封闭所述储液腔的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密封件,所述储液件隔离设置有感应腔以及气流通道,所述雾化器上设置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所述感应腔以及所述气流通道均连通,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均连通的注液口和排气孔,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的另一部分相对所述底座可活动,所述密封件包括注液密封部及排气密封部,所述注液密封部与所述注液口可拆卸地配合连接,所述排气密封部与所述排气孔可拆卸地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还包括本体及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所述注液密封部及所述排气密封部均凸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同一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所述注液密封部、所述排气密封部及所述连接柱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远离所述储液腔方向凸出设置的抵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收容于所述储液件的下端内,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储液件的下端且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底盖,所述底盖的下端面上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本体与所述安装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的上端面凸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安装槽及所述注液口均连通,所述注液密封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安装槽及所述排气孔均连通,所述排气密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安装槽及所述固定孔均连通,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内或储液件位于所述储液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感应腔,所述第一感应腔与所述出烟口连通,所述感应腔包括第一感应腔。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出烟管,所述出烟管设置在所述储液腔的内部或设置在所述储液件位于所述储液腔的一侧,所述出烟管内设置有出烟部,所述出烟部与所述出烟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出烟部。
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权利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还包括控制器和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充电模块及电池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与外界及所述感应腔均连通,所述充电模块及所述控制器均与所述电池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感应腔内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或电子烟,感应腔与气流通道隔离设置,减少了感应腔内的气体分流,感应更为灵敏,另外,注液操作的同时,储液腔内的气体能够由排气孔排出,方便注液,而且,密封件一部分与底座固定连接,避免了在拆卸密封件进行注液时容易导致密封件丢失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烟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烟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烟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编号分别为:
电子烟 100 储液件 70 储液腔 71
出烟口 631 进气口 74 底座 90
注液口 901 排气孔 902 固定孔 903
密封件 10 本体 101 注液密封部 102
排气密封部 103 连接柱 104 抵持部 105
雾化头 21 发热件 20 吸液件 22
出烟管 63 出烟部 62 进液孔 632
进气部 61 气流通道 60 感应腔 41
贯通管 40 第一感应腔 411 第二感应腔 412
传感器 42 电池组件 50 电池模块 51
充电模块 52 连接件 53 第一电极 531
第二电极 532 第二磁性件 533 壳体 80
控制器 30 内衬件 91 底盖 92
第一极柱 921 第二极柱 922 第一磁性件 923
安装槽 924 第一连接管 92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100,其包括雾化器(图未标出)以及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池组件50,工作时,电池组件50向所述雾化器提供电能,使得所述雾化器加热烟液,进而使烟液生成烟雾以供用户使用。
其中,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件70、连接在储液件70一端的底座90以及收容于储液件70内部的雾化头21。
储液件70大致呈下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储液件70内设置有用于存储烟液的储液腔71,储液腔71与储液件70的开口端相连通,底座90收容在储液件70的下端内并且封闭储液腔71的开口端,以防止烟液泄漏。雾化头21收容于储液腔71内,且雾化头21的下端与底座90连接。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收容于储液腔71内部的出烟管63。储液件70的上端开设有出烟631,出烟管63的上端与储液件70的顶壁连接后与出烟631连通,雾化头21至少部分收容于出烟管63内,且雾化头21的内腔与出烟管63相连通。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头21完全收容于出烟管63内。出烟管63的内腔构成出烟部62,即,出烟部6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出烟口631及雾化头21的内腔相连通。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雾化头21还可以部分收容于储液腔71或设置在储液腔71的外部,对应地,出烟管63设置在储液件70内位于储液腔71的一侧,只需满足储液腔71内的烟液能够进入至雾化头21内,且出烟部6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出烟口631及雾化头21的内腔相连通即可,此处不作限制。
此外,为了方便用户含住储液件70的上端进行抽吸烟雾,储液件70的上端设置为扁平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头21包括相互接触的发热件20以及吸液件22,吸液件22与储液腔71液体连通,以方便储液腔71内的烟液进入雾化头21内部进而与发热件20接触。具体地,出烟管6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孔632,进液孔632与吸液件22相连通,雾化腔71内的烟液经由进液孔632被吸液件22吸收。该电子烟100使用时,电池组件50向发热件20提供电能,驱动发热件20产生热量以雾化烟液生成烟雾。可以理解的,雾化头21的具体结构并不作限定,只需要满足具有可将烟液雾化为烟雾的功能即可,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雾化头21的发热件20可采用发热片且不设置吸液件22。
本实施方式中,储液件70上设置有感应腔41,感应腔41用于产生物理特征变化,并将所述物理特征变化传导到传感器,所述物理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气流、气压。例如,用户通过抽吸作用引起感应腔内产生负压,而所述负压能传递到传感器处,之后被传感器所检测到。储液腔71内沿储液件70的轴向设置有贯通管40,贯通管40的上端与储液件70的顶壁连接并与出烟口631相连通,贯通管40的下端贯通底座90的下端面,贯通管40的内部空间构成第一感应腔411,感应腔41包括第一感应腔41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感应腔411还可以设置在储液件70的壁体内,具体地,储液件70上位于储液腔71外的一侧沿电子烟100的轴向开设有所述第一感应腔411,且第一感应腔411的上端与出烟口631相连通,第一感应腔411的下端贯通储液件70的下端面,并且与对应第一感应腔411开设在底座90上的通孔相连通。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电池组件50包括电池模块51以及充电模块52,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100还包括壳体80以及控制器30,电池模块51、充电模块52以及控制器30均收容于壳体80内,且控制器30以及充电模块52均与电池模块51电连接。电池模块51用于在控制器30的控制下向发热件20提供电能,充电模块5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使得所述外部电源为电池模块51充电。
请再次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中,储液件70至少部分收容于壳体80内,即,所述雾化器至少部分收容于壳体80内,本实施方式中,储液件70与壳体80卡接或者磁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还可以设置在壳体80的外部。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内衬件91,内衬件91安装在储液件70的下端内且位于底座90的下方。内衬件91的上端面与底座90相抵持,从而对底座90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内衬件91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图未标出),所述凹槽与底座90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构成进气部61。储液件70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74,进气部61的一端与进气口74相连通,进气部61远离进气口74的一端与出烟部62远离出烟口631的一端相连通,进气部61与出烟部62共同构成气流通道60,从而使得雾化头21位于气流通道60内,且气流通道60与出烟口631相连通。用户抽吸电子烟100时,外部空气经由进气口74进入气流通道60内,经过雾化头21内部时将烟雾带出,最终由储液件70的出烟口631进入至用户口中。此外,储液件70的下端面上沿储液件70的轴向开设有一下端具有开口的通气腔(图未标出),该通气腔通过下端开口与进气部61相连通,该通气腔的上端与进气口74相连通,从而使得外部空气能够经由进气口74进入至气流通道60内,即,方便外部空气通过储液件70进入至电子烟100内。可以理解的,所述内衬件91与底座90可采用塑料、硅胶等能够密封烟油的材料制作,并不作限定。
电池组件50还包括收容于壳体80内的连接件53,所述雾化器通过连接件53与电池组件50连接。具体地,连接件53位于储液件70的下端,连接件53上安装有电极(图未标出),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531以及第二电极532,第一电极531与第二电极532中的一个与电池模块51的正负极中的一个电极电连接,第一电极531与第二电极532中的另一个与电池模块51的正负极中的另一个电连接。另外,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盖92以及第一极柱921和第二极柱922,底盖92安装在储液件70的下端,且底盖92位于内衬件91的下方,第一极柱921与第一电极531相对应,第二极柱922与第二电极532相对应。具体地,第一极柱921的上端依次穿过底盖92、内衬件91以及底座90后与发热件20的一端接触并电性连接,第二极柱922的上端依次穿过底盖92、内衬件91以及底座90后与发热件20的另一端接触并电性连接,第一极柱921与第二极柱922的下端均设置在底盖92的外部。当所述雾化器的下端插接在壳体80内时,第一电极531与第一极柱921接触并电性导通,第二电极532与第二极柱922接触并电性导通,从而实现电池模块51向发热件20供电的功能。
此外,底盖92的下端面上安装有第一磁性件923,连接件53的上端面上对应第一磁性件923安装有第二磁性件533,第一磁性件923与第二磁性件533磁性连接,进而实现了所述雾化器与电池组件50之间的连接关系,且当二者连接时,第一电极531与第一极柱921接触并电性导通,第二电极532与第二极柱922接触并电性导通。本实施方式中,相互对应的第一磁性件923和第二磁性件533共同构成连接结构(图未标出),所述连接结构有两组,且相对设置在电子烟100相对的两侧,进而提升了连接稳定性。可以理解地,底盖92与连接件53连接后,便实现了所述雾化器与电池组件50的连接关系,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底盖92与连接件53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插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53内设置有第二感应腔412,第二感应腔412的下端封闭,第二感应腔412的上端连通连接件53的上端面(即,第二感应腔412的下端为封闭端,其上端为开口端)。当所述雾化器安装到位后,第一感应腔411与第二感应腔412相连通。此外,内衬件91上开设有通孔(图未标出),第一感应腔411的下端与第二感应腔412的上端通过该通孔相互连通。第一感应腔411与第二感应腔412共同构成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感应腔41,从而使得感应腔41的开口端与出烟口631相连通。
请再次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100还包括传感器42,传感器42设置在感应腔41的内部,传感器42与控制器30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感应腔41内的气压变化信号。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42设置在第二感应腔412内,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42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感应腔411内,并通过其他电子元件与电池组件50连接。
当用户通过出烟口631进行抽吸烟雾操作时,感应腔41内的空气至少部分被吸出,感应腔41内气压减小,传感器42感应这一气压变化,产生触发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30,控制器30接收触发信号并控制电池组件50向发热件20提供电能。可以理解地,传感器42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传感器或气流传感器。
当用户停止抽吸操作时,感应腔41通过出烟口631与外界连通,使得感应腔41内的气压回复,传感器42感应到气压回复,产生关机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30,控制器30接收关机信号并控制电池组件50停止向发热件20提供电能。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感应腔41还可以除了与出烟口631连通的开口端与外界连通外,还设有其他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端,具体地,充电模块52包括一USB接口,所述USB接口既可用作为电池模块51充电,又可以作为外部空气进入感应腔41的进气端口,传感器42设置在感应腔41的腔壁上,用户吸气时,空气进入气流通道60的同时,也由所述USB接口进入感应腔41内,传感器42感应到感应腔41内气流变化,并将触发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0,由控制器30控制电池组件50向发热件20提供电能。传感器42为气流传感器或气压传感器,用于感应通过感应腔41内的气流变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通过其感应元件两侧产生的压差来产生触发信号,具体为,当抽吸时,感应腔41产生负压,即感应元件的与出烟口631连通的这一侧产生负压,而与例如USB接口连通的这一侧为常压,这样感应元件两侧产生压差,从而产生触发信号,可以理解的,所述感应元件为膜。
还可以理解地,感应腔41仅仅包括设置在所述雾化器上的第一感应腔411,此时,第一感应腔411不论是设置在储液件70上位于储液腔71外的一侧,还是设置在储液腔71的内部,只需使得第一感应腔411的下端封闭,且第一感应腔411的上端连通出烟口631即可。
可以理解地,感应腔41的第一感应腔411设置在储液腔71的内部,安装简单、方便,只需将贯通管40的两端分别与储液件70的上端及底座90连接即可。另外,气流通道60的出烟部62设置在储液腔71的内部,从雾化头21流出的较热的烟雾能够将热量传递给储液腔71内存储的烟液,从而对烟液起到预热作用,提高了热效率,进而提升了雾化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出烟口631的出气温度,避免烫伤用户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2、图3、图4,底座90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相互靠近的注液口901、排气孔902及固定孔903,注液口901和排气孔902均为通孔,且注液口901与排气孔902均与储液腔71及外界同时连通,用户可通过注液口901向储液腔71内注入烟液。通过注液口901向储液腔71内注液的同时,储液腔71内的空气可以由排气孔902排出,保证了储液腔71内外压差的一致性,提高了烟液通过注液口901的进液速度,也便于注液操作。
底盖92的下端面上凹陷形成有安装槽924,底盖92的上端面沿底盖92的轴向向上延伸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管925、第二连接管(图未示出)及第三连接管(图未示出),第一连接管925的下端与安装槽924相连通,第一连接管925的上端穿过内衬件91后密封插入注液口901内并与注液口901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与安装槽924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穿过内衬件91后密封插入排气孔902内并与排气孔902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下端与安装槽924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上端穿过内衬件91后插入固定孔903内。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还包括密封件10,密封件10包括本体101以及凸设于本体101上同一侧的注液密封部102、排气密封部103以及连接柱104。其中,本体101与安装槽924相配合,注液密封部102与第一连接管925相配合,排气密封部103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配合,连接柱104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相配合,当密封件10安装到位时,本体101收容于安装槽924内,注液密封部102插入第一连接管925内进而封闭注液口901,排气密封部103插入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进而封闭排气孔902,从而防止烟液泄漏,连接柱104固定插入所述第三连接管内进而实现连接柱104与固定孔903的连接关系,从而对密封件10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密封件10与底盖92脱离。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管925、所述第二连接管及所述第三连接管均可省略,此时,注液密封部102穿过底盖92的上端面后与注液口901连接,排气密封部103穿过底盖92的上端面后与排气孔902连接,连接柱104穿过底盖92的上端面后与固定孔903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槽924与本体101现状适配,且均呈“L”形结构,其中,注液密封部102设于本体101的一端,连接柱104设于本体101的另一端,排气密封部103设于注液密封部102与连接柱104之间,这种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有效缩小底座90的体积。密封件10由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以保证密封性。使用时,由于连接柱104与固定孔903的固定连接关系,用户可通过揭开本体101远离连接柱104的一端,进而带动注液密封部102及排气密封部103翘起,从而同时打开注液口901及排气孔902,此时,用户可进行注液操作。注液操作完毕后,只需按压本体101远离连接柱104的一端,从而使得注液密封部102封闭注液口901、排气密封部103封闭排气孔902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也防止了密封件10轻易丢失。
此外,安装槽924与本体101相配合,可以对本体101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本体101轻易活动,同时,安装槽924对本体10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即,本体101与安装槽924配合连接后,注液密封部102势必与注液口901配合连接,排气密封部103势必与排气孔902配合连接,方便了用户的安装操作。本体101、注液密封部102、排气密封部103以及连接柱10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方便加工和安装。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柱104紧密插接在所述第三连接管内,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关系,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柱104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另外,注液密封部102、排气密封部103以及连接柱104在本体101上的位置关系也不做限定,例如,三者呈一字型排列,只需满足注液密封部102封闭注液口901、排气密封部103封闭排气孔902的同时,或者,注液密封部102打开注液口901、排气密封部103打开排气孔902的同时,连接柱104与固定孔903固定连接。即,满足密封件10的一部分与底座90固定连接,密封件10的另一部分相对底座90可活动即可。还可以理解地,注液口901与排气孔902均至少设置有一个,开设多个注液口901及排气孔902很好地解决了注液难、注液慢及排气的问题,注液更加便捷,当注液口901具有至少两个且用户只通过其中一个注液口901向储液腔71内注液时,其他的注液口901可充当排气孔902的作用以便储液腔71内的气体排出。
请参阅图4,为了方便用户揭开本体101,本体101上远离储液腔71的方向凸出设置有抵持部105,用户可通过捏住抵持部105进而将本体101的一端揭开,方便用户操作。可以理解地,抵持部105包括但不限于凸块或凸柱。当所述雾化器与电池组件50连接到位时,抵持部105与连接件53相抵持,从而使得密封件10被挤压在底盖92上,进而对注液密封部102及排气密封部103的密封作用起到促进作用,进一步起到了密封作用,防止烟液泄漏。同时,密封件10位于连接件53与底盖92之间,用户需先将所述雾化器与电池组件50分离后,才可进一步打开注液口901,因此,起到安全防护的功能,避免儿童轻易打开注液口90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100,感应腔41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且感应腔41的开口端与出烟口631连通,传感器42设置在感应腔41内,发热件20设置在感应腔41外,使得用户的抽吸动作可以直接作用于传感器42,无发热件20的阻碍,并且感应腔41与气流通道60隔离设置,减少了感应腔41内的气体分流,感应更为灵敏。另一方面,不会因为渗漏的烟液堵住进气孔81而影响检测,也可以避免传感器42受气流通道60内潮湿环境的影响而缩短使用寿命,也可以避免渗漏的烟液导致传感器42的电路短路。此外,通过设置与储液腔71连通的注液口901及排气孔902,用户通过注液口901向储液腔71内注液的同时,储液腔71内的空气可由排气孔902排出,方便用户注液。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具有储液腔的储液件、封闭所述储液腔的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密封件,所述储液件隔离设置有感应腔以及气流通道,所述雾化器上设置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所述感应腔以及所述气流通道均连通,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均连通的注液口和排气孔,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的另一部分相对所述底座可活动,所述密封件包括注液密封部及排气密封部,所述注液密封部与所述注液口可拆卸地配合连接,所述排气密封部与所述排气孔可拆卸地配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括本体及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所述注液密封部及所述排气密封部均凸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同一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所述注液密封部、所述排气密封部及所述连接柱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远离所述储液腔方向凸出设置的抵持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收容于所述储液件的下端内,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储液件的下端且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底盖,所述底盖的下端面上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本体与所述安装槽配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上端面凸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安装槽及所述注液口均连通,所述注液密封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安装槽及所述排气孔均连通,所述排气密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安装槽及所述固定孔均连通,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内或储液件位于所述储液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感应腔,所述第一感应腔与所述出烟口连通,所述感应腔包括第一感应腔。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出烟管,所述出烟管设置在所述储液腔的内部或设置在所述储液件位于所述储液腔的一侧,所述出烟管内设置有出烟部,所述出烟部与所述出烟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出烟部。
9.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还包括控制器和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充电模块及电池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与外界及所述感应腔均连通,所述充电模块及所述控制器均与所述电池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感应腔内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CN201821234368.4U 2018-08-01 2018-08-01 雾化器及电子烟 Active CN209031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4368.4U CN209031251U (zh) 2018-08-01 2018-08-01 雾化器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4368.4U CN209031251U (zh) 2018-08-01 2018-08-01 雾化器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1251U true CN209031251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4368.4U Active CN209031251U (zh) 2018-08-01 2018-08-01 雾化器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1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2221B (zh) 电子烟
CN203723450U (zh) 一种电池杆组件以及电子烟
CN208692313U (zh) 电子烟
US10524517B2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9314962U (zh) 储液组件、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5813571U (zh) 注油结构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04169057U (zh) 一种电子烟
WO2015143662A1 (zh) 电子烟
CN203828071U (zh) 电子烟
CN108208935A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8143000A (zh) 烟弹及其雾化器、电子烟
CN107581662A (zh) 具有防反吹功能的电子烟
WO2022166333A1 (zh)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9489499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8849515U (zh) 充电状态指示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903125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EP3574777B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8798692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EP4119219A1 (en) Dual air passage intake structure,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GB2611902A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CN212911661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091883U (zh) 一种带有冷凝液回收结构的电子烟
CN209420953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0782912U (zh) 雾化器、电子烟及气溶胶递送系统
CN209314958U (zh) 烟弹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