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6956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6956U
CN209026956U CN201821831182.7U CN201821831182U CN209026956U CN 209026956 U CN209026956 U CN 209026956U CN 201821831182 U CN201821831182 U CN 201821831182U CN 209026956 U CN209026956 U CN 209026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wind
conditioner indoo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11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裕亮
金海元
王朝新
陈圣文
曾庆和
李德清
傅凯凯
刘禾铭
刘胜辈
贾飞飞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8311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6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6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6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具有新风出口,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面板,用于遮挡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室内机面板具有容纳孔,容纳孔与新风出口连通,容纳孔位于新风装置靠近出风口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口处的新风流动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均出现了常年的雾霾天气。PM2.5浓度的增加,直接导致灰霾天气频发和雾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大幅增加,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家用舒适性空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健康、舒适、环保已成为现代空调发展的目标。
对于普通空调,为保证其空调效果,要求空调房间必须封闭,其结果是室内的微尘、烟雾、细菌、病毒、废气不断增加,氧气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近年来,随着“空调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经开始要求大家不要长期呆在空调房间里,而且要通过开窗通新风或者是通过室内排风形成负压由门、窗缝隙渗漏的方式给房间补新风,改善室内的环境。
目前,市场上既有单一的空气过滤系统净化器,也有为节能将全热交换器与空气过滤系统相结合的纯新风系统净化器,可用以改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空调的发展趋势要求具备普通空调的功能外,还应该具备:
(1)换新风功能;
(2)消除污染净化空气功能;
(3)节能、热量回收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口处的新风流动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具有新风出口,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面板,用于遮挡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室内机面板具有容纳孔,容纳孔与新风出口连通,容纳孔位于新风装置靠近出风口的一侧。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部件,挡风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孔内,挡风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挡风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挡风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容纳孔,并在挡风部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容纳孔分离,以使新风装置通过容纳孔与挡风部件之间的间隙出风。
进一步地,挡风部件包括:挡风件,挡风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容纳孔内,当挡风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挡风件封堵在容纳孔内;当挡风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挡风件与室内机面板分离。
进一步地,容纳孔包括锥形孔段,挡风件的外壁面与锥形孔段的内壁面相配适。
进一步地,挡风部件包括:遮盖件,遮盖件与挡风件连接且位于挡风件远离新风装置的一侧,遮盖件盖设在挡风件上,以遮挡挡风件。
进一步地,遮盖件为圆盘结构,遮盖件的外表面与室内机面板平齐。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通道壳体,出风通道壳体设置在室内机面板的内侧,出风通道壳体具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新风出口连通,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容纳孔连通,以使新风通过出风通道进入容纳孔内。
进一步地,挡风件包括挡风主体部和与挡风主体部连接的容纳部,容纳部位于挡风主体部靠近新风装置的一侧;容纳部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下方,挡风主体部设置在出风通道的前方,以在挡风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新风经出风通道从容纳孔与挡风主体部之间的间隙排出。
进一步地,容纳部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空调室内机包括:运动部件,运动部件与出风通道壳体连接,运动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运动部件与挡风部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挡风部件移动。
进一步地,出风通道靠近挡风部件的一端为条形通道。
进一步地,条形通道为弧形,条形通道具有弧形曲面,容纳部具有与弧形曲面相配适的外壁面,以在挡风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容纳部位于出风通道的下方。
进一步地,室内机面板包括:前面板和设置在前面板下方的下面板,容纳孔设置在前面板上,前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前面板具有凸出于第二端的凸出部,容纳孔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凸出部上,下面板具有与凸出部相配适的凹槽,以使下面板安装在前面板上。
进一步地,凸出部具有安装面和与安装面连接的止挡面,下面板的内侧面与安装面贴合,凹槽抵接在止挡面上。
进一步地,止挡面为弧形曲面,凹槽为与止挡面相配适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制冷制热装置,制冷制热装置位于新风装置的上方;其中,新风出口设置在新风装置的上端。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空气质量;发光装置,设置在遮盖件上且位于挡风部件内,发光装置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以接收感应装置所检测到的空气质量信息,并根据空气质量信息显示相应颜色的光。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容纳孔设置在新风装置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可以使新风在靠近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一侧出风,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空调出风将新风出口处的新风吹送到室内的不同位置,避免新风和污风短路,增强新风的流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二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三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部件和进风面板部件的装配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部件和进风面板部件的拆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的装配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的拆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装置和出风口结构的装配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装置和出风口结构的拆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的装配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的拆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下面板的装配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下面板的拆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拆分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运动部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的运动部件的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的运动部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拆分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挡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挡风件的正视图;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挡风件的一个角度的侧视图;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挡风件的另一个角度的侧视图;
图2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遮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遮盖件的正视图;
图3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遮盖件的一个角度的侧视图;
图3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遮盖件的另一个角度的侧视图;
图3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遮盖件安装在挡风件上的示意图;以及
图3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遮盖件从挡风件上拆除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挡风件;12、挡风主体部;13、容纳部;20、遮盖件;30、运动部件;50、室内机面板;51、前面板;511、凸出部;52、下面板;53、容纳孔;60、出风通道壳体;61、出风通道;70、挡风部件;
1000、制冷制热装置;1100、进风面板部件;1200、蒸发器部件;1300、风道部件;1400、出风框部件;1600、顶盖;
2000、新风装置;2100、新风壳体;2200、新风通道;2210、新风进口;2220、新风出口;2300、污风通道;2310、污风进口;2320、污风出口;2400、热交换芯体;2500、电机;2600、新风风叶;2700、排风风叶;2800、第一过滤网;2900、第二过滤网;
31、支撑件;311、第一滑槽;312、滚动部;313、第一止挡块;314、第二滑槽;315、第二止挡块;32、传动组件;321、传动齿轮;322、传动齿条;323、推杆;324、挡圈;325、第一螺钉;326、垫片;33、移动件;331、第三容纳空间;333、第一滑动部;3331、第一滑动柱;334、第四容纳空间;335、滚动槽;336、第一移动块;34、驱动电机;72、第二安装部;721、安装杆;722、支撑板;723、第二滑动部;724、第二移动块;
11、第二连接组件;111、第一安装部;1111、调节板;1112、第一支撑部;1113、第一安装板;112、第二安装部;1121、第二支撑部;1122、第二安装板;12、挡风主体部;13、容纳部;20、遮盖件;21、第一连接组件;211、第一卡设件;2111、第一连接部;2112、卡钩;212、第二卡设件;2121、第二连接部;2122、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考图1至图17,包括新风装置2000,新风装置2000具有新风出口2220,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面板50,用于遮挡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室内机面板50具有容纳孔53,容纳孔53与新风出口2220连通,容纳孔53位于新风装置2000靠近出风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容纳孔53设置在新风装置2000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可以使新风在靠近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一侧出风,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空调出风将新风出口处的新风吹送到室内的不同位置,避免新风和污风短路,增强新风的流动性。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部件70,挡风部件7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孔53内,挡风部件7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挡风部件7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挡风部件70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容纳孔53,并在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容纳孔53分离,以使新风装置2000通过容纳孔53与挡风部件70之间的间隙出风。
具体实施时,挡风部件70包括挡风件10,挡风件1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容纳孔53内,当挡风部件70处于第一位置时,挡风件10封堵在容纳孔内;当挡风部件70处于第二位置时,挡风件10与室内机面板50分离。
具体实施时,容纳孔53包括锥形孔段,挡风件10的外壁面与锥形孔段的内壁面相配适。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新风往上前方出风,可以使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将新风带到较远的地方。
在本实施例中,挡风部件70包括遮盖件20,遮盖件20与挡风件10连接且位于挡风件10远离新风装置2000的一侧,遮盖件20盖设在挡风件10上,以遮挡挡风件10。这样,挡风件10和遮盖件20组成较为密封的空间,可以保护其中的运动机构,还可以防尘、防虫、降低运动的噪音;并且,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孩童可能接触到运动部件,提高安全性。
具体实施时,遮盖件20为圆盘结构,遮盖件20的外表面与室内机面板50平齐。这样的设置使得出风口结构更为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通道壳体60,出风通道壳体60设置在室内机面板50的内侧,出风通道壳体60具有出风通道61,出风通道61的一端与新风出口2220连通,出风通道61的另一端与容纳孔连通,以使新风通过出风通道61进入容纳孔内;其中,新风为新风装置2000产生的气体。
具体实施时,挡风件10包括挡风主体部12和与挡风主体部12连接的容纳部13,容纳部13位于挡风主体部12靠近新风装置2000的一侧;容纳部13设置在出风通道61的下方,挡风主体部12设置在出风通道61的前方,以在挡风部件70位于第二位置时,新风经出风通道61从容纳孔53与挡风主体部12之间的间隙排出。
为了实现挡风部件70的运动,容纳部13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空调室内机包括运动部件30,运动部件30与出风通道壳体60连接,运动部件3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运动部件30与挡风部件70传动连接,以带动挡风部件70移动。
具体实施时,第一容纳空间设置有运动部件安装板,运动部件30的至少部分固定设置在运动部件安装板上,以使运动部件30带动挡风件10移动。
具体实施时,出风通道61靠近挡风部件70的一端为条形通道。
优选地,条形通道为弧形,条形通道具有弧形曲面,容纳部13具有与弧形曲面相配适的外壁面,以在挡风部件70位于第一位置时,容纳部13位于出风通道61的下方。
具体实施时,室内机面板50包括前面板51和设置在前面板51下方的下面板52,容纳孔53设置在前面板51上,前面板5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前面板51具有凸出于第二端的凸出部511,容纳孔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凸出部511上,下面板52具有与凸出部511相配适的凹槽,以使下面板52安装在前面板51上。
具体实施时,凸出部511具有安装面和与安装面连接的止挡面,下面板52的内侧面与安装面贴合,凹槽抵接在止挡面上。
具体实施时,止挡面为弧形曲面,凹槽为与止挡面相配适的弧形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制冷制热装置1000,制冷制热装置1000位于新风装置2000的上方;其中,新风出口2220设置在新风装置2000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空气质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发光装置,发光装置设置在遮盖件20上且位于挡风部件70内,发光装置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以接收感应装置所检测到的空气质量信息,并根据空气质量信息显示相应颜色的光,以告知用户此时的空气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2000还包括新风壳体2100,新风壳体2100内设置有新风通道2200和污风通道2300,新风壳体2100上设置有与新风通道2200连通的新风进口2210和新风出口2220、以及与污风通道2300连通的污风进口2310和污风出口2320。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2000还包括热交换芯体2400,热交换芯体2400设置在新风壳体2100内,热交换芯体2400与新风通道2200和污风通道2300均连通,以使位于新风通道2200内的新风与位于污风通道2300内的污风在热交换芯体2400内发生热交换。通过将普通空调与全热交换进行结合,可以引进新风更新室内空气,排出室内污风提高空气品质,新风与污风通过全热交换器可以交换能量,进行能量回收,降低能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制冷制热装置1000,下部分是新风装置2000。其中,空调室内机的各个部件的装配与拆分如图8至图1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制热装置1000包括进风面板部件1100、蒸发器部件1200、风道部件1300、出风框部件1400和顶盖1600。
具体实施时,进风面板部件1100包括进风面板和进风过滤网。
具体实施时,蒸发器部件1200包括蒸发器、边板、蒸发器支架和接水盘。
具体实施时,风道部件1300包括风道、贯流风叶、出风面板、扫风叶片、风道驱动电机和风道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时,蒸发器部件1200通过上下左右设置的螺钉与进风面板部件1100固定。
具体实施时,风道部件1300通过左右两边的卡扣与蒸发器部件1200和进风面板部件1100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2000还包括电机2500、新风风叶2600、排风风叶2700、第一过滤网2800和第二过滤网2900。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通过电机2500带动新风风叶2600和排风风叶2700旋转,室内污风通过污风通道2300、热交换芯体2400,排出到室外。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2200、第一过滤网2800、热交换芯体2400、第一过滤网2800,引入到室内。污风和新风在热交换芯体2400内进行显热和潜热的交换。
例如,在夏天,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新风通过热交换芯体2400,一部分能量传递给室内污风排出,实现降温效果。
例如,在冬天,室外空气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新风通过热交换芯体2400,从污风中吸收一部分能量,实现升温效果。
由此,可以实现引进的新风不至于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避免导致引进后造成严重增加负荷或者造成人体的不适。同时排出的污风可以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新风或者从新风中吸收一部分能量,避免能量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经过第一过滤网2800和第二过滤网2900时可以实现净化效果,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新风通过新风出口2220往上前方出风,可以通过制冷制热装置1000的风机吹出风带到较远处,防止新风与污风短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8至图24,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口结构,出风口结构与新风装置2000连接,出风口结构包括挡风部件70、出风通道壳体60和运动部件30。
在本实施例中,运动部件30的至少部分与挡风部件70连接且沿容纳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挡风部件7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在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封堵容纳孔,并在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容纳孔分离,以使空调室内机通过容纳孔与挡风部件70之间的间隙出风。通过设置挡风部件70和运动部件30,且运动部件30沿容纳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挡风部件70伸缩,可以使运动部件30方便快捷地带动挡风部件70伸缩,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装配效率更高,同时节约成本。
其中,采用该运动部件30,可以在使用空调室内机时,使挡风部件70向外伸出,并在关闭空调室内机时,使挡风部件70收回室内机面板50内,与外观平齐,美化外观。
在本实施例中,运动部件30包括支撑件31,支撑件31与新风出风通道壳体60连接,挡风部件70相对支撑件31可移动地设置且与支撑件31滑动连接,以支撑挡风部件70。
为了实现挡风部件70的伸缩,运动部件30还包括传动组件32,传动组件32与挡风部件70传动连接,以带动挡风部件70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2包括传动齿轮321和与传动齿轮321相啮合的传动齿条322,传动齿轮321与传动齿条322传动连接,挡风部件70与传动齿条322连接,以使挡风部件70在传动齿轮321与传动齿条322的作用下移动。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安装方便且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运动部件30还包括支撑件31,挡风部件70与支撑件31滑动连接;移动件33,移动件33与支撑件31滑动连接且位于支撑件31的上方,传动齿条322设置在移动件33上,挡风部件70与移动件33固定连接,以使挡风部件70在移动件33的带动下移动。
具体实施时,移动件33具有第三容纳空间331,传动齿轮321位于第三容纳空间331内,传动齿条322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331的内壁上。
为了驱动传动齿轮321转动,如图18所示,运动部件30还包括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与支撑件3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4与传动齿轮321驱动连接,以使传动齿轮321在驱动电机34的作用下转动。
具体实施时,驱动电机34设置在支撑件31远离移动件33的一侧,支撑件31上具有通过孔,以使驱动电机34的驱动轴穿过通过孔与传动齿轮321连接。
具体实施时,驱动电机34的电机安装部被橡胶垫圈包裹,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件31上,以便有效减小驱动电机34震动引起的噪音;其中,电机安装部为安装角架。
具体实施时,驱动轴通过削边方式与传动齿轮321安装配合,并用挡圈324锁紧,防止传动齿轮321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1具有第一滑槽311,移动件33具有与第一滑槽311相配适的第一滑动部333,第一滑动部333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槽311内。第一滑槽311的设置对移动件33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且限制移动件33上下移动。
具体实施时,如图19所示,移动件33包括移动件主体部,第一滑动部333与移动件主体部连接,移动件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滑动部333为两个,一个第一滑动部333设置在移动件主体部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一滑动部333设置在移动件主体部的第二端;第一滑槽311为两个,两个第一滑动部333与两个第一滑槽31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滑动部333可滑动地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滑槽311内。
具体实施时,如图20所示,第一滑动部333具有多个第一滑动柱3331,多个第一滑动柱3331沿第一滑动部33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各个第一滑动柱3331沿第一滑动部333的宽度方向延伸,各个第一滑动柱3331突出于第一滑动部333的远离移动件主体部的端面,以使第一滑动部333通过第一滑动柱3331与第一滑槽311的槽底接触。
具体实施时,第一滑动柱3331突出于第一滑动部333的远离移动件主体部的端面的至少部分的外表面为球冠面。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小移动件33与第一滑槽311间的摩擦阻力。
具体实施时,第一滑动柱3331突出于第一滑动部333的远离移动件主体部的端面的至少部分为球状结构的至少部分。
优选地,第一滑动柱3331突出于第一滑动部333的远离移动件主体部的端面的至少部分为半球状。
具体实施时,第一滑动柱3331突出于第一滑动部333的两个侧壁,以使第一滑动部333的两个侧壁均通过第一滑动柱3331与第一滑槽311的槽壁接触。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小移动件33与第一滑槽311间的摩擦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311的一个槽壁位于第一滑动部333的上方,以止挡第一滑动部333,进而避免第一滑动部333上下蹿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支撑件31上设置有滚动部312,移动件33具有第四容纳空间334,滚动部312设置在第四容纳空间334内;第四容纳空间334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滚动部312相配适的滚动槽335,滚动部312可滚动地设置在滚动槽335内。滚动部312的设置可以助力移动件33的移动,还可以限制移动件33的沿垂直于移动方向上的位移。
优选地,滚动部312为滚轮。
具体实施时,滚动槽335为两个,两个滚动槽335相对设置在滚动部312的两侧。滚动槽335用以和滚动部312配合,起到限制移动件33沿垂直于移动方向上的位移的作用,同时移动件33前后移动时,滚动部312与移动件33滚动接触,有效减少移动件33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具体实施时,支撑件31上凸起一根立柱,用于安装滚动部312,滚动部312通过第一螺钉325安装到立柱上。
具体实施时,第一螺钉325与滚动部312之间设置有垫片326,以便于滚动部312顺畅滚动。
为了限制移动件33最终推出时的位置,如图21所示,移动件33具有第一移动块336,支撑件31上设置有第一止挡块313,第一止挡块313设置在支撑件31靠近挡风部件70的一端,以止挡第一移动块33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传动组件32包括推杆323,推杆323的至少部分沿容纳孔的延伸方向移动,推杆323的一端与挡风部件70连接,以使挡风部件70在推杆323的作用下移动。
优选地,推杆323为电动推杆。其中,电动推杆是一种电动伸缩机器,其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出风通道壳体60上,其另一端的伸缩杆由电力驱动伸缩,该伸缩杆和挡风部件70的安装杆721为铰链式连接,从而可带动出挡风部件70移动。
具体实施时,如图23所示,运动部件30包括支撑件31;挡风部件70具有第二安装部72,第二安装部72包括安装杆721和两个支撑板722,安装杆721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板722连接,安装杆72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722连接,推杆323与安装杆721连接,挡风部件70通过两个支撑板722与支撑件31滑动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24所示,支撑件31具有第二滑槽314,各个支撑板722均具有与第二滑槽314相配适的第二滑动部723,第二滑槽314为两个,两个第二滑动部723与两个第二滑槽314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滑动部723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相应的第二滑槽314内。第二滑槽314起到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314的一个槽壁位于第二滑动部723的上方,以止挡第二滑动部723,进而避免第二滑动部723上下蹿动。
为了限制挡风部件70最终推出时的位置,至少一个支撑板722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块724,支撑件31上设置有第二止挡块315,第二止挡块315设置在支撑件31靠近挡风部件70的一端,以止挡第二移动块724。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为伸缩机构,相对齿轮齿条推送机构,结构更简单、装配效率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5至图34,具体实施时,遮盖件20具有待操作位置和安装位置,遮盖件20可拆卸地设置在挡风件10上,以在遮盖件20位于待操作位置时与挡风件10定位,并在遮盖件20位于安装位置时与挡风件10固定连接。在安装遮盖件20时,遮盖件20由待操作位置移动至安装位置,以完成遮盖件20的安装;在拆除遮盖件20时,遮盖件20由安装位置移动至待操作位置,以完成遮盖件20的拆除。
为了实现挡风件10与遮盖件20的连接,如图20和图24所示,遮盖件20靠近挡风件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21,挡风件10包括挡风主体部12,挡风主体部12靠近遮盖件2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组件21相配适的第二连接组件11,第一连接组件21与第二连接组件11连接,以使遮盖件2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1与第二连接组件11与挡风件10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装配结构在内侧,外侧平滑,不易变形,结构较为美观。
具体实施时,如图20和图21所示,第二连接组件11包括第一安装部111,第一连接组件21包括与第一安装部111相配合的第一卡设件211,当遮盖件20处于安装位置时,第一卡设件211卡设在第一安装部111内;第一安装部111可调节地设置在挡风主体部12上,以通过调节第一安装部111,使挡风主体部12与第一安装部111卡紧或脱离。
优选地,第一安装部111位于第一容纳空间的下侧。
具体实施时,如图20和图21所示,挡风主体部12上设置有调整间隙,调整间隙围成调节板1111,以通过推动调节板1111使第一安装部111移动,以使挡风主体部12与第一安装部111脱离。这样,采用按压调节板1111的方式拆卸,方便简单,效率较高。
其中,如图28和图29所示,在第一卡设件211卡设在第一安装部111内的过程中,遮盖件20由待操作位置移动至安装位置,在第一安装部111受压朝向遮盖件20移动时,第一安装部111脱离第一卡设件211,以使遮盖件20由安装位置移动至待操作位置。
具体实施时,调整间隙包括多个分割槽,多个分割槽由挡风主体部12的一个端面延伸至另一个端面。
具体实施时,多个所述分割槽贯穿挡风主体部12。
具体实施时,多个分割槽包括第一分割槽、第二分割槽和第三分割槽,第一分割槽与第二分割槽平行设置,第三分割槽的一端与第一分割槽的一端连通,第三分割槽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割槽的一端连通,以将调节板1111围成矩形板。
具体实施时,如图24所示,第一卡设件211具有第一连接部2111和与第一连接部2111垂直连接的卡钩2112,第一安装部111包括第一支撑部1112和与第一支撑部1112连接的第一安装板1113,第一支撑部1112与调节板1111连接,第一安装板1113具有第一通过孔,以在遮盖件20位于安装位置时卡钩2112卡设在第一通过孔内。
其中,在遮盖件20位于待操作位置时,卡钩2112位于第一安装板1113靠近新风通道的一侧,在遮盖件20位于安装位置时,卡钩2112卡设在第一通过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和图21所示,第二连接组件11包括多个第二安装部112,多个第二安装部112绕挡风主体部12的中部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21包括多个第二卡设件212,多个第二卡设件212与多个第二安装部1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卡设件212卡设在相应的第二安装部112内。
优选地,第二安装部112为三个,其中一个第二安装部112位于第一容纳空间的上侧,与第一安装部111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安装部112相对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的左右两侧。
具体实施时,如图24所示,第二卡设件212具有第二连接部2121和与第二连接部2121垂直连接的止挡部2122,第二安装部112具有第二支撑部1121和与第二支撑部1121连接的第二安装板1122,第二支撑部1121与挡风件10连接,第二安装板1122上设置有第二通过孔,止挡部2122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二通过孔并卡设在第二安装部112上。在安装遮盖件20时,采用推入向下滑的方式装配,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时,挡风件10和遮盖件20由塑料材料制成。这样的设置成本较低。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容纳孔53设置在新风装置2000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可以使新风在靠近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一侧出风,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空调出风将新风出口处的新风吹送到室内的不同位置,避免新风和污风短路,增强新风的流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2000),所述新风装置(2000)具有新风出口(2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室内机面板(50),用于遮挡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室内机面板(50)具有容纳孔(53),所述容纳孔(53)与所述新风出口(2220)连通,所述容纳孔(53)位于所述新风装置(2000)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挡风部件(70),所述挡风部件(7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孔(53)内,所述挡风部件(7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挡风部件(7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所述挡风部件(70)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所述容纳孔(53),并在所述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容纳孔(53)分离,以使所述新风装置(2000)通过所述容纳孔(53)与所述挡风部件(70)之间的间隙出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件(70)包括:
挡风件(10),所述挡风件(1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容纳孔(53)内,当所述挡风部件(7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挡风件(10)封堵在所述容纳孔(53)内;当所述挡风部件(7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风件(10)与所述室内机面板(50)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53)包括锥形孔段,所述挡风件(10)的外壁面与所述锥形孔段的内壁面相配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件(70)包括:
遮盖件(20),所述遮盖件(20)与所述挡风件(10)连接且位于所述挡风件(10)远离所述新风装置(2000)的一侧,所述遮盖件(20)盖设在所述挡风件(10)上,以遮挡所述挡风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20)为圆盘结构,所述遮盖件(20)的外表面与所述室内机面板(50)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出风通道壳体(60),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设置在室内机面板(50)的内侧,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具有出风通道(61),所述出风通道(61)的一端与所述新风出口(2220)连通,所述出风通道(61)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孔(53)连通,以使新风通过所述出风通道(61)进入所述容纳孔(5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10)包括挡风主体部(12)和与所述挡风主体部(12)连接的容纳部(13),所述容纳部(13)位于所述挡风主体部(12)靠近所述新风装置(2000)的一侧;所述容纳部(13)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61)的下方,所述挡风主体部(12)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61)的前方,以在所述挡风部件(7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新风经所述出风通道(61)从所述容纳孔(53)与所述挡风主体部(12)之间的间隙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13)具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运动部件(30),所述运动部件(30)与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连接,所述运动部件(3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运动部件(30)与所述挡风部件(70)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挡风部件(70)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61)靠近所述挡风部件(70)的一端为条形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道为弧形,所述条形通道具有弧形曲面,所述容纳部(13)具有与所述弧形曲面相配适的外壁面,以在所述挡风部件(7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容纳部(13)位于所述出风通道(61)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面板(50)包括:
前面板(51)和设置在所述前面板(51)下方的下面板(52),所述容纳孔(53)设置在所述前面板(51)上,所述前面板(5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前面板(51)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二端的凸出部(511),所述容纳孔(5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凸出部(511)上,所述下面板(52)具有与所述凸出部(511)相配适的凹槽,以使所述下面板(52)安装在所述前面板(5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511)具有安装面和与所述安装面连接的止挡面,所述下面板(52)的内侧面与所述安装面贴合,所述凹槽抵接在所述止挡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面为弧形曲面,所述凹槽为与所述止挡面相配适的弧形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制冷制热装置(1000),所述制冷制热装置(1000)位于所述新风装置(2000)的上方;其中,所述新风出口(2220)设置在所述新风装置(2000)的上端。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空气质量;
发光装置,设置在所述遮盖件(20)上且位于所述挡风部件(70)内,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以接收感应装置所检测到的空气质量信息,并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息显示相应颜色的光。
CN201821831182.7U 2018-11-07 2018-11-07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9026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1182.7U CN209026956U (zh) 2018-11-07 2018-11-07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1182.7U CN209026956U (zh) 2018-11-07 2018-11-07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6956U true CN209026956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1182.7U Active CN209026956U (zh) 2018-11-07 2018-11-07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69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3570A1 (zh) * 2018-11-07 2020-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3570A1 (zh) * 2018-11-07 2020-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1156595A (zh) * 2018-11-07 2020-05-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4058U (zh) 带新风热回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1448942U (zh) 空气调节器室内机
CN209026956U (zh) 空调室内机
EP3835677B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20823800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026948U (zh) 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042600U (zh) 电净化装置、立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3605342U (zh) 新型空调
CN110906461B (zh) 一种窗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CN209131033U (zh) 一种新风机及空调器
CN20893647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238006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8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665051B (zh) 一种建筑室内用智能新风家居设备
CN112546751B (zh) 节能环保的高层建筑雾霾连续治理净化装置
CN216620055U (zh) 一种方便清灰的空调
CN205481427U (zh) 一种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专用柜式新风空调一体设备
CN114033078B (zh) 一种自动调控通风幕墙
CN216203814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08238000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160389U (zh) 一种ffu新风空气净化器风道切换组件
CN216611202U (zh) 一种机车通风用空调回风格栅
CN203605338U (zh) 新型智能空调
CN216203800U (zh) 空调器
CN216203835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