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3121U - 可变向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可变向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3121U
CN209023121U CN201821621130.7U CN201821621130U CN209023121U CN 209023121 U CN209023121 U CN 209023121U CN 201821621130 U CN201821621130 U CN 201821621130U CN 209023121 U CN209023121 U CN 209023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k
reversible
fuselage
unmanned plane
empen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11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平
钱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yang Yuanyu Innov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yang Yuanyu Innov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yang Yuanyu Innov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yang Yuanyu Innov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11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3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3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3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向无人机,包括机身、侧翼以及尾翼,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侧翼,所述机身沿垂直于所述侧翼的方向两侧设有水平动力装置,所述侧翼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设有垂直动力装置,所述侧翼与所述尾翼通过尾撑杆连接,所述尾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侧翼活动连接,所述尾翼可以绕所述侧翼转动。与相关技术相比,该可变向无人机既具有水平驱动装置又具有垂直驱动装置,可进行垂直起飞,也可以进行滑跃起飞,且能变换飞行方向,从而可适用于不同的起飞环境,应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可变向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向无人机。
背景技术
可变向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近年来,可变向无人机飞行器因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引起了其在多个领域内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无人飞行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费用低、操作灵活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拍、检测、搜救、资源勘查等领域。
现有的可变向无人机起飞方式比较单一,一般只能滑跃起飞或者垂直升降,应用范围比较小,无法满足现有起飞环境复杂,需要多种飞行方式的要求。
因此,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可变向无人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向无人机,该可变向无人机既可进行滑跃起飞又可进行垂直起飞,且能变换飞行方向,应用范围广。
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可变向无人机,包括机身、侧翼以及尾翼,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侧翼,所述机身沿垂直于所述侧翼的方向两侧设有水平动力装置,所述侧翼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设有垂直动力装置,所述侧翼与所述尾翼通过尾撑杆连接,所述尾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侧翼活动连接,所述尾翼可以绕所述侧翼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侧翼的连接座和设置所述连接座的倾转杆,所述尾撑杆和所述倾转杆通过齿轮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上的步进电机以及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倾转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动力装置包括螺旋桨以及与所述螺旋桨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动力装置包括涵道、设置在所述涵道内的风扇以及与所述风扇连接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向无人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源以及与所述电源连接的控制板。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水平动力装置、所述垂直动力装置以及所述转动机构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向无人机通过垂直动力装置能够进行垂直升降,通过水平动力装置能够进行滑跃起飞,且通过设置尾翼可以绕侧翼转动,能够在飞行过程中改变飞行状态,变换飞行方向,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变向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变向无人机的尾撑杆和转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一种可变向无人机,包括机身1、侧翼2以及尾翼3。
所述机身1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侧翼2,所述机身1沿垂直于所述侧翼2的方向两侧设有水平动力装置11,所述侧翼2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侧设有垂直动力装置21,所述侧翼2与所述尾翼3通过尾撑杆4连接,所述尾撑杆4的一端与所述尾翼3固定,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5与所述侧翼2活动连接,所述尾翼3 可以绕所述侧翼2转动。
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固定在所述侧翼2的连接座51和设置所述连接座51 的倾转杆52,所述尾撑杆4和所述倾转杆52通过齿轮结构连接。所述尾撑杆4 与所述倾转杆52连接的一侧设有扇形齿轮41,所述倾转杆52与所述尾撑杆4 连接的一侧设有圆形齿轮521,所述圆形齿轮521和所述扇形齿轮41啮合。
所述转动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上的步进电机53以及与所述步进电机53连接的角度传感器(图未示),所述角度传感器(图未示)设置在所述连接座51,所述步进电机53与所述倾转杆52连接。
所述水平动力装置11包括螺旋桨111以及与所述螺旋桨11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12。所述水平动力装置11为两个,两所述水平动力装置11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1与所述侧翼2垂直方向的两侧。
所述垂直动力装置21包括涵道211、设置在所述涵道211内的风扇212以及与所述风扇212连接的第二电机213。
所述可变向无人机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容置腔(图未示),所述容置腔(图未示)内设置有电源(图未示)以及控制板(图未示)。所述控制板 (图未示)分别与所述水平动力装置11、所述垂直动力装置21以及所述转动机构5连接。
所述可变向无人机的工作原理为:当可变向无人机起飞时,可以选择通过所述机翼两侧的所述垂直动力装置进行起飞,也可以选择通过设置在所述机身垂直于所述机翼两侧的所述水平动力装置进行起飞,当可变向无人机需要进行转向时,所述尾翼在所述转动机构的作用下绕所述侧翼进行转动以改变飞行方向,具体的,当进行飞行方向变换,所述步进电机开始在所述控制板的信号下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倾转杆带动所述尾翼开始绕所述侧翼转动,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倾转杆的转动角度,并将角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板,当所述尾翼由0°转动 180°时,所述角度传感器发送转动到位信号给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机身一侧所述水平动力装置停止转动,同时控制相对一侧的所述水平动力装置转动,完成转向,如此重复,即可在飞行中不断变换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向无人机通过垂直动力装置能够进行垂直升降,通过水平动力装置能够进行滑跃起飞,且通过设置尾翼可以绕侧翼转动,能够在飞行过程中改变飞行状态,变换飞行方向,应用范围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可变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侧翼以及尾翼,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侧翼,所述机身沿垂直于所述侧翼的方向两侧设有水平动力装置,所述侧翼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设有垂直动力装置,所述侧翼与所述尾翼通过尾撑杆连接,所述尾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侧翼活动连接,所述尾翼可以绕所述侧翼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侧翼的连接座和设置所述连接座的倾转杆,所述尾撑杆和所述倾转杆通过齿轮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步进电机以及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倾转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动力装置包括螺旋桨以及与所述螺旋桨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动力装置包括涵道、设置在所述涵道内的风扇以及与所述风扇连接的第二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向无人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源以及与所述电源连接的控制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水平动力装置、所述垂直动力装置以及所述转动机构连接。
CN201821621130.7U 2018-09-30 2018-09-30 可变向无人机 Active CN209023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1130.7U CN209023121U (zh) 2018-09-30 2018-09-30 可变向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1130.7U CN209023121U (zh) 2018-09-30 2018-09-30 可变向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3121U true CN209023121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5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1130.7U Active CN209023121U (zh) 2018-09-30 2018-09-30 可变向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31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086A (zh) * 2021-09-26 2021-11-26 北京海利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式多功能无人机尾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086A (zh) * 2021-09-26 2021-11-26 北京海利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式多功能无人机尾翼
CN113697086B (zh) * 2021-09-26 2023-12-19 北京海利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式多功能无人机尾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6821B (zh) 水陆空三栖多旋翼飞行器
CN104210655A (zh) 一种双旋翼无人机
CN203996886U (zh) 一种四轴八桨航拍飞行器
WO2018098993A1 (zh) 一种螺旋桨双轴矢量伺服变向装置及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5150238U (zh) 一种无人机
CN107323653A (zh) 一种垂直升降倾转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74661U (zh) 多旋翼无人机
CN111976978B (zh) 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
CN105438460A (zh) 双动力协同驱动的无人飞行器
CN105775122A (zh) 一种倾转旋翼式飞行器
CN108820203A (zh) 一种倾转式垂直起降固定翼的无人机及飞行控制系统
CN205574270U (zh) 一种基于四旋翼飞行器的运载机械手
CN110217389A (zh) 一种矢量倾转的共轴双旋翼无人机
CN207072429U (zh) 一种垂直升降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9023121U (zh) 可变向无人机
CN105129097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机布局
CN204660022U (zh) 一种八旋翼飞行器
CN206434864U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CN208181416U (zh) 无舵面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7045728U (zh) 固定翼矢量无人机
CN210133283U (zh) 一种复合式飞行器
CN204507258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9263941A (zh) 一种垂直升降飞行器的全向飞行机翼结构
CN205440866U (zh) 一种倾转旋翼式飞行器
CN206107566U (zh) 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