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5536U -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5536U
CN209005536U CN201820489107.0U CN201820489107U CN209005536U CN 209005536 U CN209005536 U CN 209005536U CN 201820489107 U CN201820489107 U CN 201820489107U CN 209005536 U CN209005536 U CN 209005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level absorption
returning charge
level
charg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91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文锋
柳成亮
刘青
吕俊复
耿瑞明
徐鸿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GUOFENG COAL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GUOFENG COAL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GUOFENG COAL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GUOFENG CO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5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553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包括三级吸收塔、雾化水喷嘴、消石灰仓、第一返料机、第二返料机、除尘器、灰渣仓及烟囱;三级吸收塔包括第一级吸收塔、第二级吸收塔和第三级吸收塔,第一级吸收塔的顶端与第二级吸收塔的顶端相连,第二级吸收塔的底端与第三级吸收塔的底端相连,第一级吸收塔内设有第一返料口,第三级吸收塔内设有第二返料口,第二级吸收塔与第三级吸收塔的底端连接处通过第一返料机与第一返料口连接;除尘器的底部通过第二返料机与第二返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消石灰颗粒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继而延长了烟气与消石灰的接触时间,有助于提高消石灰的利用率及脱硫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采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三种。其中,湿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高,但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且耗水量大。为了降低脱硫的耗水量,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应运而生。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烟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经文丘里管加速后进入吸收塔主体段,气固两相在气流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湍动,继而使得烟气与钙基脱硫剂得以接触发生脱硫反应。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结构简单、耗水量小,非常适合我国水资源不足的国情,是电力环保行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重点技术之一。但是,传统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钙基脱硫剂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不够,导致脱硫剂的利用率低,脱硫效果不佳。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SO2的排放标准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改善烟气的脱硫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硫剂利用率低,脱硫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包括三级吸收塔、雾化水喷嘴、消石灰仓、第一返料机、第二返料机、除尘器、灰渣仓及烟囱;
三级吸收塔包括竖直排列的第一级吸收塔、第二级吸收塔和第三级吸收塔,第一级吸收塔的顶端与第二级吸收塔的顶端相连,第二级吸收塔的底端与第三级吸收塔的底端相连,第一级吸收塔的底部设有烟气进口,第三级吸收塔的顶端设有烟气出口,
第一级吸收塔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文丘里管流化段、第一渐扩段和第一反应主体段,雾化水喷嘴设于第一渐扩段内,第一渐扩段上设置有第一返料口及消石灰进口;
第三级吸收塔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文丘里管流化段、第二渐扩段和第二反应主体段,第二渐扩段上设置有第二返料口;
消石灰仓通过消石灰进口与第一级吸收塔连接,第二级吸收塔与第三级吸收塔的底端连接处通过第一返料机与第一返料口连接;除尘器一端与烟气出口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除尘器的底部设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通过第二返料机与第二返料口连接,另一个出口与灰渣仓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引风机,除尘器通过引风机与烟囱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返料机和第二返料机均为螺旋返料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除尘器和返料机,延长了消石灰颗粒在吸收塔中的停留时间,继而延长了烟气与消石灰颗粒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消石灰颗粒的利用效率和脱硫效率。同时,由于采用了塔式循环,降低了吸收塔的总高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级吸收塔;11、第一级吸收塔;111、第一文丘里管流化段;112、消石灰进口;113、第一返料口;114、第一渐扩段;12、第二级吸收塔;13、第三级吸收塔;131、第二文丘里管流化段;132、第二返料口;133、第二渐扩段;14、烟气进口;15、烟气出口;2、消石灰仓;3、第一返料机;4、第二返料机;5、除尘器;6、灰渣仓;7、引风机;8、烟囱;9、雾化水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包括三级吸收塔1、雾化水喷嘴9、消石灰仓2、第一返料机3、第二返料机4、除尘器5、灰渣仓6及烟囱8;
三级吸收塔1包括竖直排列的第一级吸收塔11、第二级吸收塔12和第三级吸收塔13,第一级吸收塔11的顶端与第二级吸收塔12的顶端相连,第二级吸收塔12的底端与第三级吸收塔13的底端相连,第一级吸收塔11的底部设有烟气进口14,第三级吸收塔13的顶端设有烟气出口15,
第一级吸收塔11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文丘里管流化段111、第一渐扩段114和第一反应主体段,雾化水喷嘴9设于第一渐扩段114内,第一渐扩段114上设置有第一返料口113及消石灰进口112;
第三级吸收塔13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文丘里管流化段131、第二渐扩段133和第二反应主体段,第二渐扩段133上设置有第二返料口132;
消石灰仓2通过消石灰进口112与第一级吸收塔11连接,第二级吸收塔12 与第三级吸收塔13的底端连接处通过第一返料机3与第一返料口113连接;除尘器5一端与烟气出口15连接,另一端与烟囱8连接,除尘器5的底部设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通过第二返料机4与第二返料口132连接,另一个出口与灰渣仓6连接。
工作原理:烟气从烟气进口14进入,经过第一文丘里管流化段111加速后进入上行。消石灰仓2中储存的消石灰通过消石灰进口112进入第一级吸收塔 11,加速后的烟气与消石灰颗粒充分混合,然后从雾化水喷嘴9喷入的雾化水一方面增加了消石灰颗粒的湿度,另一方面冷却烟气,使得烟气温度保持高于烟气露点15~25℃,从而让消石灰和SO2完成离子型脱硫反应。烟气携带着部分消石灰颗粒在第一级吸收塔11上部转弯进入第二级吸收塔12上部下行。在第二级吸收塔12下部转弯进入第三级吸收塔13下部,此处由于重力、离心力作用,有大量的颗粒沉积,此处设置的第一返料机3可以将未反应完全的消石灰颗粒经第一返料口113回送到第一级吸收塔11中继续反应。烟气继续通过第三级吸收塔13的第二文丘里管流化段131加速后进入上行,自第三级吸收塔13 上部流出进入除尘器5中。烟气中的固体颗粒被除尘器5捕集下来,其中含有一部分未完全反应的消石灰颗粒以及脱硫副产品、飞灰等。这些固体颗粒中的一部分经由除尘器5下部的一个出口通过第二返料机4回送到第三级吸收塔13 中,另一部分从另一个出口送入灰渣仓6储存、运走。从除尘器5出来的洁净烟气从烟囱8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增设了除尘器和返料机,延长了消石灰颗粒在吸收塔中的停留时间,继而延长了烟气和消石灰颗粒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消石灰颗粒的利用效率和脱硫效率;
2、采用三级吸收塔,塔式循环进行除硫,降低了吸收塔的总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还包括引风机7,除尘器5通过引风机7与烟囱8连接,从除尘器11出来的洁净烟气通过引风机13 从烟囱8排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第一返料机3和第二返料机4均为螺旋返料机。螺旋返料机回送固体颗粒时,其转速应该保证气体不会发生反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吸收塔(1)、雾化水喷嘴(9)、消石灰仓(2)、第一返料机(3)、第二返料机(4)、除尘器(5)、灰渣仓(6)及烟囱(8);
三级吸收塔(1)包括竖直排列的第一级吸收塔(11)、第二级吸收塔(12)和第三级吸收塔(13),第一级吸收塔(11)的顶端与第二级吸收塔(12)的顶端相连,第二级吸收塔(12)的底端与第三级吸收塔(13)的底端相连,第一级吸收塔(11)的底部设有烟气进口(14),第三级吸收塔(13)的顶端设有烟气出口(15),
第一级吸收塔(11)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文丘里管流化段(111)、第一渐扩段(114)和第一反应主体段,雾化水喷嘴(9)设于第一渐扩段(114)内,第一渐扩段(114)上设置有第一返料口(113)及消石灰进口(112);
第三级吸收塔(13)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文丘里管流化段(131)、第二渐扩段(133)和第二反应主体段,第二渐扩段(133)上设置有第二返料口(132);
消石灰仓(2)通过消石灰进口(112)与第一级吸收塔(11)连接,第二级吸收塔(12)与第三级吸收塔(13)的底端连接处通过第一返料机(3)与第一返料口(113)连接;除尘器(5)一端与烟气出口(15)连接,另一端与烟囱(8)连接,除尘器(5)的底部设有两个出口,一个所述出口通过第二返料机(4)与第二返料口(132)连接,另一个所述出口与灰渣仓(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7),除尘器(5)通过引风机(7)与烟囱(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返料机(3)和第二返料机(4)均为螺旋返料机。
CN201820489107.0U 2017-12-15 2018-04-08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00553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3106 2017-12-15
CN2017217631062 2017-1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5536U true CN209005536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27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9107.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005536U (zh) 2017-12-15 2018-04-08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55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4080A (zh) * 2018-04-08 2019-02-05 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4080A (zh) * 2018-04-08 2019-02-05 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CN109304080B (zh) * 2018-04-08 2024-01-05 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2737U (zh) 一种混流式湿法烟气脱硫除尘近零排放一体化吸收塔
CN205055807U (zh) 一种焦炉低硫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CN102784556B (zh) 烟气脱硫工艺使用的均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
CN205760173U (zh) 一种除尘脱硫喷淋塔
CN207871876U (zh) 一种湿法脱硫旋流雾化喷淋装置
CN108273375A (zh) 硫化钠生产中热化炉烟气除硫装置及工艺
CN205672756U (zh) 一种双塔双循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CN103816775B (zh) 免维护半干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CN1895748A (zh) 一种采用贴壁直流风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方法及装置
CN201302374Y (zh) 烧结机头烟气选择性脱硫装置
CN101116795B (zh) 分级配水式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及其专用吸收塔
CN205164423U (zh) 烟气脱硫除尘一体装置
CN205164485U (zh) 燃煤锅炉烟气净化装置
CN109304080A (zh)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CN204412060U (zh) 一种双流向高效率低阻力脱硫塔
CN104941435A (zh) 一种常温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及方法
CN209005536U (zh) 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CN102266718A (zh) 一种基于环流循环流化床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39877A (zh) 高效小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装置
CN201195099Y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
CN201404765Y (zh) 低阻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
CN206621985U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硫及废水协同处理系统
CN206295800U (zh) 一种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
CN2647417Y (zh) 双侧变速多循环流态化烟气脱硫装置
CN208878220U (zh) 粉状活性焦吸附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