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9735U -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9735U
CN208999735U CN201821620225.7U CN201821620225U CN208999735U CN 208999735 U CN208999735 U CN 208999735U CN 201821620225 U CN201821620225 U CN 201821620225U CN 208999735 U CN208999735 U CN 208999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metal layer
excessive
circuiting ba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02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02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9735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5320 priority patent/WO2020062478A1/zh
Priority to US16/327,309 priority patent/US1138551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9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9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02F1/13629Multilayer wi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 G02F1/13378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by light irradiation, e.g. linearly polarised light photo-polymeri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4Drivers integrated o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外围区;若干像素单元,形成于所述显示区;若干配向电路,形成于所述外围区,用于对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液晶进行配向;其中,所述配向电路包括第一焊盘和若干短路条,每个所述短路条通过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过度线设在不同的金属层,能够有效的避免蚀刻残留影响,从而有效的解决过度线沿着短路条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有效的避免短路隐患对阵列基板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两大部分,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并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液晶取向工艺隶属于成盒工艺,取向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取向膜具有让液晶分子以一定的预倾角沿同一方向排列,换句话说就是让取向膜对液晶分子形成各向异性排列的能力;根据液晶显示模式不同或选用的PI(Polyimide,聚酰亚胺)液分子结构不同,液晶分子的取向技术常见的有两种,即摩擦取向和光取向技术。
现有的阵列基板上设置的配向电路容易短路,不利于光配向的进行;鉴于此,业内亟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光配向的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包括:
显示区和外围区;
若干像素单元,形成于所述显示区;
若干配向电路,形成于所述外围区,用于对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液晶进行配向;
其中,所述配向电路包括第一焊盘和若干短路条,每个所述短路条通过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过度线设在不同的金属层。
可选的,所述短路条包括第一短路条和第二短路条,所述第一短路条通过若干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短路条通过若干第二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二过度线设在不同的金属层。这样,将第一过度线与第二过度线设在不同的金属层,第一过度线与第二过度线分别布线在不同的金属层,有效的避免发生蚀刻残留导致数据线的短路,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有效的避免短路隐患对阵列基板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若干条奇数数据线和若干条偶数数据线,所述奇数数据线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耦接,所述第二过度线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耦接,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二过度线间隔设置。这样,将第一过度线和第二过度线进行奇偶给电形式连接,使得设在不同金属层的第一过度线和第二过度线能够均匀的间隔设置,进一步的避免相邻的过度线之间因蚀刻残留而短路,从而使得配向电路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使液晶产生入倾角,保证显示面板更好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度线和所述第一短路条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所述第二过度线和所述第二短路条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这样,将第一过度线和第一短路条统一采用第一金属层布线,使得第一过度线和第一短路条的制作更加的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过度线和短路条的设置效率,进而提高阵列基板的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通过过孔连接第一过度线和第一短路条造成的接触不良,从而更好的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度线和所述第一短路条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所述第二过度线和所述第二短路条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这样,将第二过度线和第二短路条统一采用第一金属层布线,使得第二过度线和第二短路条的制作更加的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过度线和短路条的设置效率,进而提高阵列基板的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通过过孔连接第二过度线和第二短路条造成的接触不良,从而更好的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度线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所述第一短路条、所述第二短路条和所述第二过度线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这样,第一过度线与第二过度线之间采用的是不同金属布线,有益于防止蚀刻残发生,从而有效的避免相邻设置的过度线沿着短路条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度线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所述第一短路条、所述第二短路条和所述第二过度线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这样,第一过度线与第二过度线之间采用的是不同金属布线,有益于防止蚀刻残发生,从而有效的避免相邻设置的过度线沿着短路条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从而使得配向电路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使液晶产生入倾角,保证显示面板更好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短路条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短路条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过度线的过孔,所述过孔距离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距离相等。这样,使得过孔设在短路条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中轴位置,由于短路条的中轴位置的平整度更高,能够更加的有效的改善相邻设置的过度线连接造成短路,从而更加有利于进行光配向动作;而且平整度更高位置形成过孔,使得过孔蚀刻形成的效率更高,进而提高形成的过孔的效率,并且使得蚀刻得到的过孔的形状更加的规则,能够更好的将过度线通过过孔与短路条进行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短路条和所述第二短路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二过度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过度线和第二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的走线为直线。这样,能够使得在有限长度的短路条上设置更多的过度线,保证更好的光配向效果,间隔设置过度线能够有效的避免过度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平行设置能够使得短路条到第一焊盘的过度线的连接长度,有效的降低过度线的阻抗,而且还能进一步的节约金属耗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以及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侧基板之间夹设有液晶层。
通过将相邻的两条过度线设在不同的金属层,并且每层金属层上均覆盖设有保护层,能够有效的避免蚀刻残留影响,从而有效的解决过度线沿着短路条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从而使得光配向的讯号能够正常的经阵列基板上预设的线路给阵列基板和/或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电压,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有效的避免短路隐患对阵列基板的影响;而且即使短路条上设置有过孔,在对应短路条的边界的位置,虽然在短路条的边界处发生蚀刻残留造成不平整,但是相邻的两条过度线在短路条的边界处的处于不同的金属层,且每层金属层上均覆盖设有保护层,使得相邻的过度线之间因蚀刻残留而短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从而使得配向电路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使液晶产生入倾角,保证显示面板更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阵列基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配向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配向电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配向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配向电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配向电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配向电路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10、配向电路;11、第一焊盘;12、短路条;121、第一短路条;122、第二短路条;123、第一侧边;124、第二侧边;123、过孔;13、过度线;131、第一过度线;132、第二过度线;14、金属层;100、显示面板;200、对侧基板;201、液晶层;300、阵列基板,301、显示区;302、外围区;303、像素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下面参考附图1至图8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如图1和图2所示,发明人设计了未公开的配向电路10的走线配置是将短路条12全部统一采用第一金属层的走线,过度线13全部统一采用第二金属层布线,由于第一焊盘11之间的距离是受限固定的,致使过度线13之间的距离也是受限的,这种传统的走线配置容易发生第二金属层的蚀刻残沿着短路条12的走线使奇偶数据线线发生短路,不利于光配向的进行。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300包括:
显示区301和外围区302;
若干像素单元303,形成于所述显示区301;
若干配向电路10,形成于所述外围区302,用于对所述像素单元303内的液晶进行配向;
其中,所述配向电路10包括第一焊盘11和若干短路条12,每个所述短路条12通过过度线13与所述第一焊盘11电连接,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过度线13设在不同的金属层。
通过将相邻的两条过度线13设在不同的金属层14,并且每层金属层14上均覆盖设有保护层,能够有效的避免蚀刻残留影响,从而有效的解决过度线13沿着短路条12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从而使得光配向的讯号能够正常的经阵列基板上预设的线路给阵列基板和/或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200电压,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有效的避免短路隐患对阵列基板的影响;而且即使短路条12上设置有过孔123,在对应短路条12的边界的位置,虽然在短路条12的边界处发生蚀刻残留造成不平整,但是相邻的两条过度线13在短路条的边界处的处于不同的金属层14,且每层金属层14上均覆盖设有保护层,使得相邻的过度线13之间因蚀刻残留而短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从而使得配向电路10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使液晶产生入倾角,保证显示面板更好的显示效果。
如图3至图7所示,短路条包括第一短路条121和第二短路条122,第一短路条121通过若干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一焊盘11电连接,第二短路条122通过若干第二过度线132与第一焊盘11电连接,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设在不同的金属层14,相对于发明人未公开的一种配向电路10的走线配置,本实施例将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设在不同的金属层14,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分别布线在不同的金属层14,有效的避免发生蚀刻残留导致数据线的短路,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有效的避免短路隐患对阵列基板的影响。
金属层14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阵列基板包括数据线,数据线包括若干条奇数数据线和若干条偶数数据线,奇数数据线与偶数数据线间隔设置,第一过度线131与奇数数据线耦接,第二过度线132与偶数数据线耦接,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间隔设置,通过将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二过度线132进行奇偶给电形式连接,使得设在不同金属层的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二过度线132能够均匀的间隔设置,进一步的避免相邻的过度线之间因蚀刻残留而短路,从而使得配向电路10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使液晶产生入倾角,保证显示面板更好的显示效果。
如图3所示,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一短路条121设在第一金属层,并与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第二过度线132和第二短路条122设在第二金属层,并与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通过将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一短路条121统一采用第一金属层布线,使得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一短路条121的制作更加的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过度线和短路条12的设置效率,进而提高阵列基板的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通过过孔123连接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一短路条121造成的接触不良,从而更好的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将第二过度线132和第二短路条122统一采用第二金属层布线,使得第二过度线132和第二短路条122的制作更加的简单方便,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之间采用的是不同金属布线,有效的防止蚀刻残留的发生,从而有效的避免相邻设置的过度线沿着短路条12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从而使得光配向的讯号能够正常的经阵列基板上预设的线路给阵列基板和/或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电压,从而有利于进行光配向动作,有效的避免短路隐患对阵列基板的影响。
如图4所示,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一短路条121设在第二金属层,并与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第二过度线132和第二短路条122设在第一金属层,并与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通过将第二过度线132和第二短路条122统一采用第一金属层布线,使得第二过度线132和第二短路条122的制作更加的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过度线和短路条12的设置效率,进而提高阵列基板的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通过过孔123连接第二过度线132和第二短路条122造成的接触不良,从而更好的保证阵列基板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将第一过度线131和第译短路条统一采用第二金属层布线,使得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一短路条121的制作更加的简单方便,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之间采用的是不同金属布线,有效的防止蚀刻残留的发生,从而有效的避免相邻设置的过度线沿着短路条12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从而使得光配向的讯号能够正常的经阵列基板上预设的线路给阵列基板和/或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电压,从而有利于进行光配向动作,有效的避免短路隐患对阵列基板的影响。
如图5所示,第一过度线131设在第一金属层,并与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第一短路条121、第二短路条122和第二过度线132设在第二金属层,并与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第一短路条121、第二短路条122统一采用第一金属层布线,第一过度线131采用第二金属层布线,第二过度线132采用第一金属层布线,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之间采用的是不同金属布线,有益于防止蚀刻残发生,从而有效的避免相邻设置的过度线沿着短路条12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从而使得光配向的讯号能够正常的经阵列基板上预设的线路给阵列基板和/或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电压,从而有利于进行光配向动作,有效的避免短路隐患对阵列基板的影响。
如图6所示,第一过度线131设在第二金属层,并与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第一短路条121、第二短路条122和第二过度线132设在第一金属层,并与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第一短路条121、第二短路条122统一采用第一金属层布线,第一过度线131采用第一金属层布线,第二过度线132采用第二金属层布线,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之间采用的是不同金属布线,有益于防止蚀刻残发生,从而有效的避免相邻设置的过度线沿着短路条12的边界以蚀刻残留形式造成短路,从而使得配向电路10能够更好的完成光配向动作,使液晶产生入倾角,保证显示面板更好的显示效果。
如图7所示,第一短路条12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边123和第二侧边124,第一短路条121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过度线131的过孔123,过孔123距离第一侧边123和第二侧边124的距离相等,使得过孔123设在短路条的第一侧边123和第二侧边124的中轴位置,由于短路条的中轴位置的平整度更高,能够更加的有效的改善相邻设置的过度线连接造成短路,从而更加有利于进行光配向动作;而且平整度更高位置形成过孔123,使得过孔123蚀刻形成的效率更高,进而提高形成的过孔123的效率,并且使得蚀刻得到的过孔123的形状更加的规则,能够更好的将过度线通过过孔123与短路条12进行连接;同时在对应短路条的边界的位置,虽然在短路条12的边界处发生蚀刻残留造成不平整,但是由于过度线的线宽比过孔123小,使得相邻的两条过度线在短路条12的边界处的距离相对增大,相邻的过度线之间因蚀刻残留而短路的可能性仍然比非常小。
第一短路条121和第二短路条122平行设置,第一过度线131与第二过度线132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二过度线132与第一焊盘11的走线为直线,由于第一焊盘11之间的距离是受限固定的,因此第一过度线131和第二过度线132之间的距离也是受限的,能够使得在有限长度的短路条12上设置更多的过度线,保证更好的光配向效果,间隔设置过度线能够有效的避免过度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平行设置能够使得短路条12到第一焊盘11的过度线的连接长度,有效的降低过度线的阻抗,而且还能进一步的节约金属耗材。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如上的阵列基板300,以及与阵列基板300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200,阵列基板300和对侧基板200之间夹设有液晶层201,显示面板100包括彩色光阻层,彩色光阻层可设在对侧基板上,也可设在阵列基板300上;一般的,配向电路在显示面板制作成显示装置时会被擦除或者切除;其中,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器时,液晶显示器包括有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可作为光源,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以为前光式,也可以为背光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并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材料可以选用玻璃、塑料透光材料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液晶面板为例,液晶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CF),所述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和间隔单元,所述阵列基板上设有主动开关,主动开关例如为薄膜晶体管(TFT),彩膜基板上设有彩色光阻层,彩色光阻层及主动开关可形成于同一基板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阵列基板包括液晶面板、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面板、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面板、等离子面板、平面型面板、曲面型面板等,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显示区和外围区;
若干像素单元,形成于所述显示区;
若干配向电路,形成于所述外围区,用于对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液晶进行配向;
其中,所述配向电路包括第一焊盘和若干短路条,每个所述短路条通过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过度线设在不同的金属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条包括第一短路条和第二短路条,所述第一短路条通过若干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短路条通过若干第二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二过度线设置在不同的金属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若干条奇数数据线和若干条偶数数据线,所述奇数数据线与所述偶数数据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奇数数据线耦接,所述第二过度线与所述偶数数据线耦接,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二过度线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度线和所述第一短路条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
所述第二过度线和所述第二短路条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度线和所述第一短路条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
所述第二过度线和所述第二短路条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度线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所述第一短路条、所述第二短路条和所述第二过度线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度线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所述第一短路条、所述第二短路条和所述第二过度线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路条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短路条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过度线的过孔,所述过孔距离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距离相等。
9.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外围区;
若干像素单元,形成于所述显示区;
若干配向电路,形成于所述外围区,用于对所述像素单元内的液晶进行配向;
其中,所述配向电路包括第一焊盘和若干短路条,每个所述短路条通过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过度线设在不同的金属层;
所述短路条包括第一短路条和第二短路条,所述第一短路条通过若干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短路条通过若干第二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二过度线设置在不同的金属层;
所述第一过度线设在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所述第一短路条、所述第二短路条和所述第二过度线设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同一制程;
所述第一短路条和所述第二短路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过度线与所述第二过度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过度线和第二过度线与所述第一焊盘的走线为直线;
所述第一短路条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短路条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过度线的过孔,所述过孔距离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距离相等。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以及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侧基板之间夹设有液晶层。
CN201821620225.7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Active CN208999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0225.7U CN208999735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PCT/CN2018/115320 WO2020062478A1 (zh) 2018-09-30 2018-11-14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16/327,309 US11385514B2 (en) 2018-09-30 2018-11-14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0225.7U CN208999735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9735U true CN208999735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803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0225.7U Active CN208999735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5514B2 (zh)
CN (1) CN208999735U (zh)
WO (1) WO20200624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6520B2 (ja) * 1997-04-10 2004-09-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記憶装置、混成半導体装置並びに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623975B1 (ko) 1999-05-07 2006-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의 사진 식각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박막트랜지스터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TWI460709B (zh) 2012-07-03 2014-11-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器及相關配向方法
CN106200163A (zh) 2016-07-25 2016-12-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7167967A (zh) * 2017-05-04 2017-09-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配向走线结构
CN107167987B (zh) 2017-07-20 2019-07-1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摄影补光装置
CN208999734U (zh) * 2018-09-30 2019-06-18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73376A1 (en) 2021-12-02
US11385514B2 (en) 2022-07-12
WO2020062478A1 (zh)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99734U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7039008B (zh) 显示装置
WO2014132799A1 (ja) 表示装置
US20170123249A1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094272B (zh) 一种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403836B (zh) 液晶显示器件
US906447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2007017935A (ja) 表示基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JP5053479B2 (ja) マトリクス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040560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17575A (zh) 可挠式液晶显示器
CN204883640U (zh) 传感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5093729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201501479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76651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118325A (zh)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CN208999735U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20100244667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KR20150105568A (ko) 표시 장치
CN106098705B (zh) 可挠式像素阵列基板及可挠式显示面板
CN203324619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09471322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833198U (zh) 触控装置
US10802369B2 (en) Fan-out wire arrang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US903611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