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导尿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导尿管系统。
背景技术
导尿管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将尿液出来,其常用于帮助无法自主控制排尿的病患进行排尿。
现有技术中的导尿管一端留置于病患的体内,另一端连接有尿液收集袋,同时导尿管上设置有阀门,护理人员定期开启阀门以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到尿液收集袋中。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362268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2月1日,名称为《导尿管》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的导尿管。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导尿管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需要护理人士去操作,这大大的浪费了人力,有时甚至因为放尿间歇时间较长,导致不利的后果。人的尿液产生速度,是有人体差异的。且与环境密切相关,如输液时,尿量明显增多。所以通过人力定时开放或夹闭尿管来控制尿液的排放,这并不符合膀胱动力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导尿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导尿管系统,包括:
体内留置段;
收集组件,其包括相连通的收集管道和尿液收集袋;
冲洗组件,包括相连通的冲洗管道和冲洗袋;
阀门组件,所述体内留置段、收集管道以及冲洗管道通过阀门组件相连通;
控制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收集阀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体内留置段内的尿液压力,所述收集阀门安装于所述收集管道上,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控制所述收集阀门的启闭。
上述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所述体内留置段内设置有不连通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收集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冲洗管道相连通。
上述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所述第一管道的管道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所述第二管道。
上述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
温度传感器,其集成于所述体内留置段上,
调温毯,所述调温毯为冰毯或加热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调温毯。
上述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所述收集管道上设置有弹性挤压件,所述弹性挤压件通过挤压以在所述体内留置段内形成正压冲击。
上述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所述收集管道上设置有一膨大部,所述膨大部设置有膨大腔,所述膨大部为所述弹性挤压件。
上述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所述体内留置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疏水涂层。
一种导尿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导尿管中体内留置段的尿液压力;
当所述尿液压力大于预先存储的设定值时,控制连通所述尿液收集袋的收集管道上的收集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上述的导尿管控制方法,
所述当所述尿液压力大于预先存储的第一设定值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尿液压力小于预先存储的第二设定值时,控制连通所述尿液收集袋的收集管道上的收集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上述的导尿管控制方法,
所述当所述尿液压力大于预先存储的第一设定值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收集阀门打开预定时间段后,关闭所述收集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检测患者膀胱内尿液的压力,并根据尿液压力控制收集阀门的开启,如此可以准确维持膀胱内压力,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和促进。
由于上述多功能导尿管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该多功能导尿管系统的使用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组件和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洗组件和温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尿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体内留置段;2、收集组件;2.1、收集管道;2.2、尿液收集袋;3、冲洗组件;3.1、冲洗管道;3.2、冲洗袋;4、阀门组件;5、控制组件;5.1、压力传感器;5.2、控制器;5.3、收集阀门;6、温控组件;6.1、温度传感器;6.2、调温毯;7、弹性挤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导尿管系统,包括体内留置段、收集组件、冲洗组件、阀门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收集组件包括相连通的收集管道和尿液收集袋;冲洗组件包括相连通的冲洗管道和冲洗袋;体内留置段、收集管道以及冲洗管道通过阀门组件相连通;控制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收集阀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体内留置段内的尿液压力,收集阀门安装于收集管道上,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控制收集阀门的启闭。
具体的,体内留置段用于在使用时固定于病患的体内以将病患的尿液输送向体外,为便于连接,体内留置段的一部分可以位于体外;收集组件用于收集尿液,其通过收集管道连通体内留置段,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管道和尿液收集袋,其将病患膀胱内的尿液依次通过体内留置段、收集管道流入到尿液收集袋中,实现尿液的收集;冲洗组件用于对病患进行冲洗,冲洗组件包括冲洗管道和冲洗袋,冲洗袋通过冲洗管道与体内留置段相连通,如此将冲洗袋内的冲洗液输送向病患体内。本实施例中,体内留置段的一端与收集管道、冲洗管道通过阀门组件相连,如通过一个三通连接这三者。本实施例的主要创新者之一在于,设置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收集阀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体内留置段内的尿液压力,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于体内留置段内,也可以设置于与体内留置段直接连通压力相同的其它管道内,如收集管道上位于收集阀门其中一侧的部分,或者冲洗管道的一部分,收集阀门为自动控制阀门,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控制器根据体内留置段内尿液的压力也即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值控制收集阀门的启闭,如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值大于5pa、10pa、或者20pa的时候开启阀门,该临界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此不仅可以自动控制尿液的收集,节省了人工,也不至于让病患体内的尿液压力过高,有利于病患的恢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导尿管系统,检测患者膀胱内尿液的压力,并根据尿液压力控制收集阀门的开启,如此可以准确维持膀胱内压力,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和促进。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体内留置段内设置有不连通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收集管道相连通,第二管道与冲洗管道相连通,即在体内留置段,尿液使用第一管道,冲洗液使用第二管道,两者使用不同的管道,且两者之间不连通,如此在使用过程中,冲洗操作和排尿动作可以同时并行不悖。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可以是并列布置的两个管道结构,但较为优选的,输送尿液的第一管道的管道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为第二管道,即第一管道的径向尺寸较大,输送冲洗液的第二管道径向尺寸较小,两者集成于同一管道状结构上,外形更为紧凑。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控组件,温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调温毯,温度传感器集成于体内留置段上,其用于检测病患的膀胱内温度,控制器根据病患的膀胱内温度控制调温毯(冰毯或加热毯),进而辅助病患进行体温调节,将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收集管道上设置有弹性挤压件,弹性挤压件优选为弹性管状结构,弹性挤压件受到外界压力后会在其内部形成正压,解除外界压力后会在其内部形成负压,弹性挤压件内的正负压可通过收集管道冲击尿液,如此快速、频繁的挤压弹性挤压件,可以短时间内在收集通道内快速的制造高速往复的尿液冲击,其用于疏通导尿管,防止尿液中血性成分或者尿酸堵塞管道。更为优选的,收集管道上设置有一膨大部,如一径向尺寸大于收集管道的圆筒体,膨大部设置有膨大腔,膨大部为所述弹性挤压件,通过挤压膨大部,将膨大腔内大量的空气压入收集管道,形成正压。再为优选的,体内留置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疏水涂层,疏水涂层可以降低血性成分或者尿酸堵塞管道的概率。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尿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检测导尿管中体内留置段的尿液压力;
102、当尿液压力大于预先存储的第一设定值时,控制连通尿液收集袋的收集管道上的收集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103A、当尿液压力小于预先存储的第二设定值时,控制连通尿液收集袋的收集管道上的收集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103B、当收集阀门打开预定时间段后,关闭收集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上述多功能导尿管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该多功能导尿管系统的使用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先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病患体内的尿液压力(即体内留置段的尿液压力),当该压力较大而需要排尿时,即大于预先存储的第一设定值时,如100pa,将收集通道打开,将病患体内的尿液排到尿液收集袋中。而关闭收集通道有两种方法,其一为当尿液的压力小于预先存储的第二设定值时,如10pa,则关闭收集通道,如此可以较为干净彻底的排净患者体内的尿液;其二为当收集通道打开一定时间后,如15s,20s,如此便于控制。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