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6932U -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6932U
CN208986932U CN201822177841.6U CN201822177841U CN208986932U CN 208986932 U CN208986932 U CN 208986932U CN 201822177841 U CN201822177841 U CN 201822177841U CN 208986932 U CN208986932 U CN 208986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area network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nnecting pin
connectio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78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斐
孙亮
杨玻
诺力格尔
温术来
范家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778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6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6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6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包括:天线、低压差稳压器、区域网通信芯片、无线收发器、高频晶振和低频晶振,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与所述低压差稳压器相连接,所述低压差稳压器与第一电源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与所述天线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与所述高频晶振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与所述低频晶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电源通过低压差稳压器后向区域网通信芯片提供稳压电流,区域网通信芯片将数据信息经过无线收发器后由天线发送,将数据信息及时完整地传送到中控中心。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如今,很多大中型城市都开始建设并使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中地铁更是在许多城市交通中负担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随着每天乘坐地铁的人流量日渐增多,在地铁运行中,会出现一些车厢很拥挤,另一些车厢还有很多剩余空间的情况。
为了使地铁的各车厢的空间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会在地铁各车厢安装摄像头检测各车厢的人数情况,然后将检测结果的数据发到中控中心,由中控中心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地铁站屏幕中,最后地铁站内乘客根据显示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地铁车厢进行搭乘。
为了保证摄像头检测结果的数据及时完整地发到中控中心,需要一套可靠的无线传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可以将摄像头检测结果的数据实时完整低传送到中控中心。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包括:天线005、低压差稳压器002、区域网通信芯片003、无线收发器004、高频晶振006和低频晶振007,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相连接,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与第一电源001相连接;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004与所述天线005相连接;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相连接;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区域网通信电路,还包括:旁路电阻008,
所述旁路电阻008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VDD引脚与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P引脚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N引脚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天线005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一I/O引脚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的第一连接端D36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二I/O引脚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的第二连接端D37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三I/O引脚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的第一连接端D38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四I/O引脚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的第二连接端D39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旁路电阻008的第一连接端D40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BIAS引脚相连接,所述旁路电阻008的第二连接端D41接地。
可选的,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002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源0022,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与所述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连接端D2连接在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与所述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连接端D3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EN引脚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GND引脚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NC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连接端D4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连接端D5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出端D15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连接端D10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连接端D6连接在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出端D15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连接端D10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连接端D7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连接端D8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连接端D9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连接端D11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连接端D12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连接端D13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VDD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0022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连接端D11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连接端D1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连接端D13为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出端,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为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无线收发器004包括谐振收发电路,所述谐振收发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
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连接端D16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P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连接端D18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N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连接端D20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连接端D17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D21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连接端D19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连接端D22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连接端D20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连接端D23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连接端D24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D21相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连接端D25接地;
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一连接端D26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连接端D24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连接端D27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连接端D29相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连接端D28与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连接端D22相连接;
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连接端D30连接在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连接D29端与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连接端D27之间,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连接端D31接地;
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一连接端D32与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连接端D30相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连接端D33与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D34相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二连接端D35接地;
所述天线005连接在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连接端D33与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D34之间;
其中,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连接端D16为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连接端D18为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为D34所述线收发器的第三连接端。
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种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电源通过低压差稳压器002后向区域网通信芯片003提供稳压电流,区域网通信芯片003将数据信息经过无线收发器004后由天线005发送,将数据信息及时完整地传送到中控中心。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天线005、低压差稳压器002、区域网通信芯片003、无线收发器004、高频晶振006和低频晶振007,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相连接,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与第一电源001相连接;
其中,区域网通信芯片003可以是CC2530芯片,CC2530芯片是用于2.4-GHz 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
其中,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简单的说,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CDMA和GSM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基站。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
片上系统(SoC)指的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所有或部分必要的电子电路进行包分组的技术。所谓完整的系统一般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以及外围电路等。SoC是与其它技术并行发展的,如绝缘硅(SOI),它可以提供增强的时钟频率,从而降低微芯片的功耗。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VDD引脚与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相连接。
其中,VDD引脚是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电源端,接收低压差稳压器002输出的稳压电路。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004与所述天线005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P引脚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N引脚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天线005相连接。
其中,RF_P引脚和RF_N引脚属于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射频输入输出接口,区域网通信芯片003通过这两个接口与无线收发器004进行信号传输,RF_P引脚的作用为在区域网通信芯片003接收数据期间将正射频信号输入到无线收发器004中,RF_P引脚的作用为在区域网通信芯片003接收数据期间将负射频信号输入到无线收发器004中。
其中,射频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射频简称RF射频,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射频是高频电流的较高频段;微波频段(300MHz-300GHz)又是射频的较高频段。
天线005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一I/O引脚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的第一连接端D36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二I/O引脚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的第二连接端D37相连接。
其中,第一I/O引脚可以是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中的XOSC_Q1引脚,第二I/O引脚可以是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中的XOSC_Q2引脚。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三I/O引脚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的第一连接端D38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四I/O引脚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的第二连接端D39相连接。
其中,第三I/O引脚可以是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中的P2_3引脚,第四I/O引脚可以是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中的P2_4引脚。
其中,I/O引脚是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输入输出接口,区域网通信芯片003通过I/O引脚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晶振,也就是晶体振荡器,晶振的作用是为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中的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高频晶振006的频率可以是32MHZ,低频晶振007的频率可以是32768HZ。当区域网通信芯片003需要发送数据时(激活模式),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时钟信号由高频晶振006提供,当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不需要发送数据时(睡眠模式),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时钟信号由低频晶振007提供,低频晶振007可以减少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功耗,在睡眠模式时关闭区域网通信芯片003内的不需要的电路,只保证区域网通信芯片003运行睡眠模式所需的最低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中可以包括工作电路和待命电路,通过高频晶振006可以将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中的电路切换到工作电路,使区域网通信芯片003处于激活模式中,通过低频晶振007可以将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中的电路切换到待命电路,使区域网通信芯片003处于睡眠模式中。
可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还可以包括:旁路电阻008,
所述旁路电阻008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所述旁路电阻008的第一连接端D40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BIAS引脚相连接,所述旁路电阻008的第二连接端D41接地。
其中为了给射频的模拟电路提供一个偏执电流,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BIAS引脚需要连接一个高精度的旁路电阻008,防止射频增益降低。
可选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可以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可以包括:稳压芯片002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源0022,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与所述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连接端D2连接在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与所述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连接端D3接地;
其中,第一电容C1的第二连接端D3接地,起到滤波的作用。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EN引脚接地;
其中,稳压芯片0021的EN引脚又称为控制信号输入端,EN引脚接地是为了使稳压芯片0021保持低电平,从而使稳压芯片0021可以一直工作。稳压芯片0021可以是TPS76933。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GND引脚接地;
其中,GND引脚为稳压芯片0021的公共端,用于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接地,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假设的一个地,相当于一个电源的负极。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NC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连接端D4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连接端D5接地;
其中,NC引脚为稳压芯片0021的空脚。第二电容C2的第二连接端D5接地,为了将稳压芯片0021外部的静电和杂波信号吸收落地,降低静电及杂波对稳压芯片0021的干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出端D15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连接端D10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连接端D6连接在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出端D15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连接端D10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连接端D7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连接端D8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连接端D9接地;
其中,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连接端D7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连接端D8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连接端D9接地,构成一个低通滤波电路,使低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超过设定临界值的高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程序(目的)而改变。它有的时候也被叫做高频去除过滤或者最高去除过滤。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连接端D11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连接端D12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连接端D13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VDD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0022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连接端D11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连接端D1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连接端D13为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出端,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为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入端。
可选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所述无线收发器004包括谐振收发电路,所述谐振收发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
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连接端D16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P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连接端D18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N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连接端D20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连接端D17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D21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连接端D19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连接端D22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连接端D20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连接端D23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连接端D24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D21相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连接端D25接地;
其中,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连接端D25接地,起到滤波的作用。
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一连接端D26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连接端D24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连接端D27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连接端D29相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连接端D28与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连接端D22相连接;
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连接端D30连接在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连接端D29与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连接端D27之间,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连接端D31接地;
其中,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连接端D31接地,起到滤波的作用。
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一连接端D32与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连接端D30相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连接端D33与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D34相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二连接端D35接地;
其中,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二连接端D35接地,起到滤波的作用。
所述天线005连接在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连接端D33与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D34之间;
其中,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连接端D16为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连接端D18为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为D34所述线收发器的第三连接端。
具体的,谐振收发电路既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也用于从更复杂的信号中分离出特定频率的信号。谐振收发电路运用了电容跟电感的储能特性,让电磁两种能量交替转化,也就是说电能跟磁能都会有一个最大最小值,也就有了振荡。在被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会选定一个特定的频率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输装置,所述无线传输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005)、低压差稳压器(002)、区域网通信芯片(003)、无线收发器(004)、高频晶振(006)和低频晶振(007),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相连接,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与第一电源(001)相连接;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004)与所述天线(005)相连接;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相连接;
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网通信电路,还包括:旁路电阻(008),
所述旁路电阻(008)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VDD引脚与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P引脚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N引脚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天线(00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一I/O引脚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的第一连接端(D36)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二I/O引脚与所述高频晶振(006)的第二连接端(D3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三I/O引脚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的第一连接端(D38)相连接,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第四I/O引脚与所述低频晶振(007)的第二连接端(D39)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电阻(008)第一连接端(D40)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BIAS引脚相连接,所述旁路电阻(008)的第二连接端(D41)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002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源(0022),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与所述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连接端(D2)连接在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与所述第一电源(001)的输出端(D1)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连接端(D3)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EN引脚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GND引脚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NC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连接端(D4)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连接端(D5)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出端(D15)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连接端(D10)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连接端(D6)连接在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出端(D15)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连接端(D10)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连接端(D7)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连接端(D8)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连接端(D9)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连接端(D11)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连接端(D12)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连接端(D13)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VDD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0022)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连接端(D11)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连接端(D1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连接端(D13)为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出端,所述稳压芯片(0021)的输入端(D14)为所述低压差稳压器(002)的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器(004)包括谐振收发电路,所述谐振收发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
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连接端(D16)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P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连接端(D18)与所述区域网通信芯片(003)的RF_N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连接端(D20)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连接端(D17)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D21)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连接端(D19)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连接端(D22)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连接端(D20)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连接端(D23)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连接端(D24)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D21)相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连接端(D25)接地;
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一连接端(D26)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连接端(D24)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连接端(D27)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连接端(D29)相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连接端(D28)与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连接端(D22)相连接;
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连接端(D30)连接在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连接端(D29)与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连接端(D27)之间,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连接端(D31)接地;
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一连接端(D32)与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连接端(D30)相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连接端(D33)与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D34)相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二连接端(D35)接地;
所述天线(005)连接在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连接端(D33)与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D34)之间;
其中,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连接端(D16)为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连接端(D18)为所述无线收发器(004)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连接端为(D34)所述线收发器的第三连接端。
10.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种所述的区域网通信电路。
CN201822177841.6U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Active CN208986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7841.6U CN208986932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7841.6U CN208986932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6932U true CN208986932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9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77841.6U Active CN208986932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6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475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sada et al. Wireless integrated network sensors: Low power systems on a chip
KR101851590B1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모드 공진기
CN107453837A (zh) Lcd信号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871476A (zh) 电子标志及其驱动方法
WO2014129317A1 (ja) 可変容量回路、可変容量デバイス、共振回路、増幅回路及び電子機器
CN110190686A (zh) 一种多线圈非接触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90797A (zh) 用于超高频读写器的近场天线
CN208986932U (zh) 一种区域网通信电路
CN104115414A (zh) 无线通信设备及天线装置
CN107834998B (zh) 一种宽频带正交信号产生装置
CN111049543A (zh) 无线接收电路和无线控制设备
CN114189254B (zh) 基于单频振荡器的超低功耗LoRa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2737137B (zh) 能量与信号均为单电容耦合的分离式并行传输系统
CN107395156A (zh) 一种基于共面波导的rf‑mems可调滤波器
CN209030443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网通信装置
CN103117745A (zh) 一种具有低相位噪声的压控振荡器
Daoud et al. A multiband radio-frequency energy harvester for self-powered biosensor
CN216252689U (zh) 一种可控频率源电路及装置
RU2081485C1 (ru) Приемопередающая петлевая антенна
CN219761023U (zh) 一种无线通信模块
CN102999670B (zh) 13.56MHz RFID读卡器近场天线的设计方法
CN206370828U (zh) 一种收发装置及监控系统
CN207867697U (zh) 电力数据无线传输设备和电力数据处理系统
Zhou et al. A high-efficiency low-voltage class-E PA for IoT applications in sub-1 GHz frequency ran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