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6239U - 打捞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6239U
CN208966239U CN201821318870.3U CN201821318870U CN208966239U CN 208966239 U CN208966239 U CN 208966239U CN 201821318870 U CN201821318870 U CN 201821318870U CN 208966239 U CN208966239 U CN 208966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fish
screw thread
fishing device
box c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188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巍
朱国良
马启军
刘继海
寇志杰
方新民
韩召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188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6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6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6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捞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管体内设置有连通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通道,第一管体的第一端用于与钻杆相连接;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管体内设置有连通第三端和第四端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第二管体的第三端与第一管体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锥面,锥面的横截面积沿第二管体的第三端至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的方向逐渐变大,锥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用于供落鱼穿入,且第一螺纹能在落鱼的鱼顶进入第一通道内后,对落鱼的第一接箍进行造扣。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造扣简单的打捞装置。

Description

打捞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大修作业配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打捞装置可以用于打捞井底落鱼。
现有技术中的打捞装置主要包括母锥。该母锥内设置有上端封堵、下端敞开的空腔,该空腔的内径呈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的锥面状。且该锥面上设置有用于造扣的螺纹。打捞井底落鱼时,转动母锥,以使得螺纹能对井底落鱼的鱼顶进行造扣。但是当井底落鱼的鱼顶为不规则状时,例如鱼顶被劈开成一半时,或者鱼顶弯曲成麻花状时,该母锥对鱼顶的造扣将变得困难,因此增加了打捞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造扣简单的打捞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打捞装置,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管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用于与钻杆相连接;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管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用于供落鱼穿入,且所述第一螺纹能在所述落鱼的鱼顶进入所述第一通道内后,对所述落鱼的第一接箍进行造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锥面,所述锥面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端至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第一螺纹设置于所述锥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缩径段和外径大于所述缩径段的扩径段,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套设连接于所述缩径段外,所述缩径段与所述扩径段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管体的台阶面,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台阶面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缩径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螺纹相连接的第四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端上设置有倒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二接箍,所述第二接箍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钻杆相连接的第二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接箍包括缩径部和外径大于所述缩径部的扩径部,所述第一管体套设于所述扩径部上,所述缩径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缩径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管体的止挡面,所述止挡面用于与所述鱼顶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缩径部与所述扩径部之间形成有弯折部。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打捞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使得打捞时,能将井底落鱼的不规则状的鱼顶穿设于第一管体的第一通道内,以能对井底落鱼上的第一接箍进行造扣,由于第一接箍的形状较规则,所以第一螺纹能较容易地对第一接箍进行造扣,从而使得造扣变得容易。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造扣简单的打捞装置。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打捞装置,包括:第一管体19,所述第一管体19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3,所述第一管体19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3的第一通道29,所述第一管体19的第一端11用于与钻杆相连接;第二管体21,所述第二管体21具有相对的第三端15和第四端17,所述第二管体21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端15和所述第四端17的第二通道31,所述第二通道31与所述第一通道29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21的第三端15与所述第一管体19的第二端13相连接,所述第二通道3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35,所述第二管体21的第四端17用于供落鱼穿入,且所述第一螺纹35能在所述落鱼的鱼顶进入所述第一通道29内后,对所述落鱼的第一接箍进行造扣。
使用时,首先将第一管体19的第一端11与钻杆相连接。然后通过钻杆将本申请所述的打捞装置下入井下至落鱼的鱼顶之上5米。接着开泵循环,缓慢下放钻杆,当第二管体21的第四端17接近落鱼的鱼顶时缓慢加压,并开动修井机转盘,以使得本申请所述的打捞装置转动。随着本申请所述的打捞装置向下移动,落鱼的鱼顶能通过第二管体21的第四端17穿入第二管体21的第二通道31内,并朝向第一管体19的第一通道29内移动。且当落鱼的鱼顶进入第一通道29内后,第二管体21能通过第一螺纹35对第一接箍进行造扣,从而能将第一接箍下部的落鱼倒开,即第一接箍以上的落鱼与第一接箍以下的落鱼分开,以将第一接箍以上的落鱼移出井内,从而将具有不规则状的鱼顶移出井内。而在井内剩下的落鱼的鱼顶为规则状,因此能通过本申请所述的打捞装置或者现有的母锥进行打捞井下剩下的落鱼。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打捞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管体19和第二管体21,使得打捞时,能将井底落鱼的不规则状的鱼顶穿设于第一管体19的第一通道29内,以能对井底落鱼上的第一接箍进行造扣,由于第一接箍的形状较规则,所以相对于对不规则状的鱼顶进行造扣来说,对第一接箍进行造扣将会容易很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管体19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即上端,和第二端13,即下端。第一管体19整体上呈中空的筒状。该中空部分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一通道29。该第一端11用于与钻杆相连接,从而能将第一管体19与钻杆相连接,以能通过钻杆下放该第一管体19或者上提该第一管体19。该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第一通道29用于供落鱼穿设。该落鱼为管类落物。例如抽油杆、油管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因此,该落鱼上具有用于对单根进行连接的第一接箍。且当落鱼的鱼顶为不规则状时,例如鱼顶被劈开成一半时,或者鱼顶弯曲成麻花状时,该第一接箍为规则的筒状。从而当第一螺纹35对第一接箍进行造扣,相对于对不规则状的鱼顶进行造扣,要简单,如此实现造扣简单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管体21具有相对的第三端15,即上端,和第四端17,即下端。第二管体21整体上呈中空的筒状。该中空部分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二通道31。该第四端17用于与第一管体19的第二端13相连接,从而能将第一管体19与第二管体21相连接,且第二通道31与第一通道29相连通。该第二管体21的第四端17用于供落鱼穿入,从而当本申请的打捞装置向下移动时,落鱼能通过该第四端17穿入第二通道31内,且相对于第二管体21朝向第一通道29移动,即落鱼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落鱼的鱼顶能进入第一通道29内。第二通道3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35。该第一螺纹35可以为三角形螺纹,也可以为锯齿形螺纹,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该第一螺纹35用于对落鱼的第一接箍进行造扣。该第一接箍位于落鱼的鱼顶的下方,因此,当落鱼的鱼顶能进入第一通道29内后,该第一螺纹35能对鱼顶下方的第一接箍进行造扣,以使得第一接箍与第二管体21相连接,进而将第一接箍下方的油管倒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管体21的第四端17的内壁上设置有锥面33,锥面33的横截面积沿第二管体21的第三端15至第二管体21的第四端17的方向逐渐变大,第一螺纹35设置于锥面33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管体21具有缩径段23和外径大于缩径段23的扩径段25,第一管体19的第二端13套设连接于缩径段23外,缩径段23与扩径段25之间形成有朝向第一管体19的台阶面27,第一管体19的第二端13的端面与台阶面27相抵。从而能保证第一管体19与第二管体2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具体地,第一管体19的第二端1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螺纹,缩径段23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螺纹相连接的第四螺纹。当然该第一管体19与缩径段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焊接、螺钉连接、一体成型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进一步地,第二管体21的第四端17上设置有倒角41。该倒角41用于引导井底落鱼穿设于第二管体21内。如此能使井底落鱼顺利穿设于第二管体21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19的第一端11连接有第二接箍37,第二接箍37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钻杆相连接的第二螺纹39。从而本申请的打捞装置能通过该第二螺纹39与钻杆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接箍37包括缩径部43和外径大于缩径部43的扩径部45,第一管体19套设于扩径部45上,缩径部43穿设于第一管体19内,缩径部43具有朝向第二管体21的止挡面49,止挡面49用于与鱼顶相抵。从而当第二管体21中的第二螺纹39对第一接箍进行造扣后,第二管体21相对于第一接箍向下移动,从而致使第二管体21与第一接箍相脱离,如此保证造扣之后第二管体21与第一接箍相连接,进而能将第一接箍之上的井底落鱼带出井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缩径部43与扩径部45之间形成有弯折部47。通过该弯折部47,缩径部43能顺利伸入第一通道29内,如此方便了第二接箍37与第一管体19之间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8)

1.一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管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用于与钻杆相连接;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管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用于供落鱼穿入,且所述第一螺纹能在所述落鱼的鱼顶进入所述第一通道内后,对所述落鱼的第一接箍进行造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锥面,所述锥面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端至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端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第一螺纹设置于所述锥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缩径段和外径大于所述缩径段的扩径段,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套设连接于所述缩径段外,所述缩径段与所述扩径段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管体的台阶面,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台阶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缩径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螺纹相连接的第四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端上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二接箍,所述第二接箍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钻杆相连接的第二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箍包括缩径部和外径大于所述缩径部的扩径部,所述第一管体套设于所述扩径部上,所述缩径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缩径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管体的止挡面,所述止挡面用于与所述鱼顶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部与所述扩径部之间形成有弯折部。
CN201821318870.3U 2018-08-15 2018-08-15 打捞装置 Active CN208966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8870.3U CN208966239U (zh) 2018-08-15 2018-08-15 打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8870.3U CN208966239U (zh) 2018-08-15 2018-08-15 打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6239U true CN208966239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5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18870.3U Active CN208966239U (zh) 2018-08-15 2018-08-15 打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6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9072B (zh) 螺纹管接头和管状接头的螺纹构件
CN101343991B (zh) 单一内径完井井身结构的井完井方法
CN202380987U (zh) 薄壁膨胀管内外螺纹接头
CN104018792A (zh) 螺旋挤土变径桩钻具及施工方法
CN105041255A (zh) 打捞钻孔内细碎落物的孔底组合钻具及其打捞方法
CN203515346U (zh) 一种特种内衬油管
CN208966239U (zh) 打捞装置
CN106869846B (zh) 一种井下套管贴补方法
CN110374532A (zh) 一种水平井柱塞井下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201908599U (zh) 多功能螺杆钻具打捞工具
CN106337663A (zh) 一种液压主动式夹持打捞工具
CN205688441U (zh) 一种拔除锚索的套管装置
CN204040936U (zh) 石油管直连型内螺纹接头
CN108301789B (zh) 套管起拔装置及套管起拔方法
CN201068761Y (zh) 井下打捞工具
CN204804733U (zh) 梭形通井规工具
CN207160975U (zh) 一种超短半径造斜钻具的长度补偿钻杆装置
CN203796182U (zh) 一种煤矿坑道钻孔排渣用三角凸棱体钻杆
CN204040941U (zh) 打捞套管专用扶正工具
CN206158645U (zh) 液压主动式夹持打捞工具
CN208870538U (zh) 一种耐高温螺杆泵专用油管补偿器
CN206035392U (zh) 螺纹连接钻杆
CN205503069U (zh) 一种回接筒顶部修整短节及管柱组合
CN101139915B (zh) 油井用套铣打捞接头
CN202140035U (zh) 直连式固井套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