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7125U - 柔性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7125U
CN208957125U CN201821067914.XU CN201821067914U CN208957125U CN 208957125 U CN208957125 U CN 208957125U CN 201821067914 U CN201821067914 U CN 201821067914U CN 208957125 U CN208957125 U CN 208957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ortion
fixed part
support portion
hole
suppor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79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明�
陶齐平
王庆彦
吕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lo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lo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lo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lo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679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7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7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7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固定部以及承接部,支撑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承接部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支撑部长边的两侧,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支撑部的一短边,两组承接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部,两个安装部相互重叠,位于外侧的安装部为第一安装部,位于内侧的安装部为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一安装部远离第二安装部的一侧焊接有螺母,螺母的孔径与第三通孔重合;螺母内连接有螺栓。通过扳手转动螺栓时,在螺栓的挤压作用下支撑部可以向外侧弯曲,从而达到调整支撑部角度的效果,在支撑部发生下垂的情况时,方便将支撑部调整为水平状态,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Description

柔性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面支撑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室内设计中,经常用到墙面支撑装置代替四个桌腿来支撑一个桌面,便于清洁和室内空间利用。
目前室内常用的支撑装置,通常都是采用膨胀类螺钉锁紧并固定在墙体上,还有通过螺钉和螺母与膨胀件配合固定在墙体上。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长时间使用支撑装置后,很容易由于螺钉松动等原因造成支撑装置倾斜的现象,而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在倾斜下垂或是发生形变后难以恢复原状,从而影响使用体验。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可以调节支撑装置角度的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无法调整角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固定部以及承接部,所述支撑部呈矩形片状结构,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承接部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长边的两侧,所述承接部与所述支撑部的长边固定连接且所述承接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一短边,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承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所在平面的同一侧;
两组所述承接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部,并且所述安装部位于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两组所述承接部的所述安装部相互重叠,位于外侧的所述安装部为第一安装部,位于内侧的所述安装部为第二安装部;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通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孔径与所述第三通孔重合;所述螺母内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杆以及头部,所述螺杆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所述第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所述固定部、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安装部均为同一块金属板材经裁切和弯折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呈矩形形状,并且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承接部的底端齐平,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并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间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角以及所述第二夹角为直角,并且所述安装部垂直于所述承接部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的,在所有所述第二通孔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为腰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空心厚壁钢管,所述空心厚壁钢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支撑部一侧的表面,所述固定部开设有与所述空心厚壁钢管相通的第五通孔,所述空心厚壁钢管上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种与所述空心厚壁钢管配合使用的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由螺纹部和端部组成,所述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种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扳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种与所述支撑部配合使用的台面,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以将所述台面与所述支撑部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可以通过调节螺母的位置来改变支撑部的角度,在支撑部发生倾斜、下垂的情况时,方便将支撑部调整为水平状态,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腰形孔,在将柔性支撑装置固定在墙体上时,可以通过腰形孔调整柔性支撑装置的位置,方便安装;
三、空心厚壁钢管可以穿设在墙体内,与固定部上的螺钉配合,共同固定柔性支撑装置,提高了柔性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柔性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柔性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柔性支撑装置的平面展开图;
图4为另一种柔性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柔性支撑装置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6为柔性支撑装置与台面配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支撑部;101、第一通孔;20、固定部;201、第二通孔;30、承接部;301、第一安装部;302、第二安装部;303、第三通孔;31、螺母;40、螺栓;50、空心厚壁钢管;501、第四通孔;51、第一螺钉;60、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为柔性支撑装置的正视图,图2所示为一种柔性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柔性支撑装置主要用于支撑桌板或台面等物体,并且适合安装在墙体上,以节省空间。具体的,柔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10、固定部20以及承接部30,支撑部10、固定部20以及承接部30均可以由金属板材制成,但不仅限于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支撑部10呈矩形片状结构,支撑部10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01;被支撑的物体可以安装在支撑部10上,并从第一通孔101处安装螺钉来固定。
承接部30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支撑部10长边的两侧,承接部30与支撑部10的长边固定连接且承接部30所在的平面与支撑部10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优选为直角。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承接部30的形状近似为直角三角形,其斜边为向内凹的弧线,需要说明的是,承接部30采用此形状是为了节省材料、造行美观并且提高稳定性,本实施例仅做示例说明,承接部30也可以为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对承接部30的形状做任何限定。
固定部20固定连接在支撑部10的一短边,固定部20与承接部30设置在支撑部10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固定部20为矩形形状,并且固定部20的长边延伸至与支撑部10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固定部20所在的平面与支撑部10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优选为直角。固定部20上设置有若干组第二通孔201;在安装时,通过膨胀螺丝从第二通孔201拧入墙体,使固定部20贴合在墙体上并与墙体固定。
每一组承接部30靠近固定部20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部,并且安装部位于远离支撑部10的一端;两个承接部30的安装部相互重叠,位于外侧的安装部为第一安装部301,位于内侧的安装部为第二安装部302;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的大小和形状都相等。第一安装部301与固定部20的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并且,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上均开设有大小相同的第三通孔303,两个第三通孔303同心设置,第一安装部301远离第二安装部302的一侧焊接有螺母31,螺母31内部安装有螺栓40,螺栓40由螺杆和头部组成,螺杆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的第三通孔303,也即螺栓40的头部位于固定部20所在平面和第一安装部301所在平面之间。
当使用扳手旋转螺栓40时,螺栓40可以在垂直于第一安装部301的方向移动,当螺栓40向固定部20一侧移动时,螺栓40的头部抵接在固定部20上,继续转动螺栓40可以使支撑部10向远离固定部20一侧弯曲,固定部20与支撑部10之间的夹角变大,从而达到调整柔性支撑装置角度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以桌板为例,桌板固定在支撑部10上,并且柔性支撑装置整体通过固定部20固定在墙体上,在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桌板造成桌板下垂或倾斜时,可以通过扳手转动螺栓40,在螺栓40的挤压作用下,支撑部10远离墙体的一端向上抬起,直到支撑部10恢复水平状态。
可选的,固定部20的底端可以位于承接部30以内,也可以与承接部30底部齐平,也可以位于承接部30之外。当固定部20的底端位于承接部30内部时,也即固定部20的长度比承接部30短时,由于固定部20贴合在墙体上,通过扳手转动螺栓40时,螺栓40的头部直接抵接墙体,也可以起到调节支撑部10角度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柔性支撑装置。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1的描述。如图3所示为柔性支撑装置的平面展开图。本实施例对柔性支撑装置的生产过程和柔性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3所示,支撑部10、固定部20、承接部30以及安装部均为同一块金属板材经裁切和弯折而成。不仅方便生产,一体成型结构使本柔性支撑装置更加稳定。在生产时先将金属板材裁切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然后在按照图示位置进行打孔,即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201和第三通孔303。打孔之后先将金属板材上的承接部30进行弯折,使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重合,然后将螺母31焊接在第一安装部301外,将螺栓40拧入螺母31内,最后再将固定部20弯折。
更具体的,在固定部20上的若干个第二通孔201中,至少有两个第二通孔201为腰形孔。使得在将柔性支撑装置安装到墙体上时,在腰形孔中穿设螺钉后,仍然可以调整固定部20的位置,当固定部20的位置调整好之后,再将腰形孔内的螺钉拧紧可以避免螺钉拧入墙体时的位置出现偏差时无法调整固定部20的位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柔性支撑装置。图4为另一种柔性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图5所示柔性支撑装置安装状态示意图。相关之处可以参考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固定部20上加入了空心厚壁钢管50,从而使柔性支撑装置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增加了柔性支撑装置的承重能力,提高了柔性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具体的,继续参照图4所示,空心厚壁钢管50的一端焊接在固定部20远离支撑部10一侧上,并且,固定部20上还开设有与空心厚壁钢管50连通的第五通孔(被遮挡没有示出)。空心厚壁钢管50上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通孔501。第五通孔内还设置有与空心厚壁钢管50配合使用的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由螺纹部和端部组成,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五通孔的内径。
继续参照图5所示,在安装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时,首先需要在墙体上钻孔,然后将空心厚壁钢管50插入墙体上的孔内,此时固定部20与墙体贴合;然后再通过第五通孔向空心厚壁钢管50内灌装胶结剂,胶结剂为粘接材料,胶结剂可以通过第四通孔501流入墙体,当胶结剂灌满空心厚壁钢管50时,空心厚壁钢管50可以通过胶结剂与墙体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最后通过第一螺钉堵在第五通孔外,密封空心厚壁钢管50内地胶结剂,使胶结剂固化。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柔性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与支撑部配合使用的台面,如图6所示为柔性支撑装置与台面配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台面60固定在支撑部10上,第二螺钉(图中未示出)穿设于第一通孔101(图中为示出)以将台面60与支撑部10固定。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固定部以及承接部,所述支撑部呈矩形片状结构,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承接部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长边的两侧,所述承接部与所述支撑部的长边固定连接且所述承接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一短边,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承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所在平面的同一侧;
两组所述承接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部,并且所述安装部位于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两组所述承接部的所述安装部相互重叠,位于外侧的所述安装部为第一安装部,位于内侧的所述安装部为第二安装部;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通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孔径与所述第三通孔重合;所述螺母内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杆以及头部,所述螺杆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所述第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所述固定部、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安装部均为同一块金属板材经裁切和弯折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呈矩形形状,并且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承接部的底端齐平,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并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角以及所述第二夹角为直角,并且所述安装部垂直于所述承接部所在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有所述第二通孔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为腰型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空心厚壁钢管,所述空心厚壁钢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支撑部一侧的表面,所述固定部开设有与所述空心厚壁钢管相通的第五通孔,所述空心厚壁钢管上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种与所述空心厚壁钢管配合使用的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由螺纹部和端部组成,所述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种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扳手。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种与所述支撑部配合使用的台面,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以将所述台面与所述支撑部固定。
CN201821067914.XU 2018-07-06 2018-07-06 柔性支撑装置 Active CN208957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7914.XU CN208957125U (zh) 2018-07-06 2018-07-06 柔性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7914.XU CN208957125U (zh) 2018-07-06 2018-07-06 柔性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7125U true CN208957125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48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7914.XU Active CN208957125U (zh) 2018-07-06 2018-07-06 柔性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7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7841B (zh) 一种薄壁管内支撑工装
CN208957125U (zh) 柔性支撑装置
CN204176275U (zh) 一种便携电子设备的支架
CN209876332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三角支架
EP1475487A1 (en) Point-joint type mounting for glass curtain wall
CN109931686A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的固定支架
CN211995034U (zh) 一种可调节拖车球座
CN21080042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管道固定装置
US20220290703A1 (en) Apparatuses for securing a mount to a substrate
CN209617144U (zh) 一种多功能实用高铁座椅桌板
CN208601065U (zh) 一种棒型材承托装置
CN207777355U (zh) 一种固定连接组件
CN207366068U (zh) 一种麦克风固定装置及汽车噪声测试设备
CN209621794U (zh) 水平调整装置
CN209062847U (zh) 一种大薄板平磨夹具
CN208851153U (zh) 一种挂钩
CN215126204U (zh) 一种可调节水平的台面支架件及其应用
CN215604612U (zh) 一种柔性薄膜材料的支撑架
CN211288343U (zh) 一种能够改变整体使用形态的特殊性能钢材
CN220891306U (zh) 一种管道悬吊保护装置
CN206712865U (zh) 悬挂式室内手机支架
CN217353705U (zh) 一种用于支撑墙体的支撑结构
CN210689651U (zh) 激光投线仪
CN215484331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装饰板固定装置
CN216736686U (zh) 一种可调式放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