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6320U -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6320U
CN208956320U CN201822198267.2U CN201822198267U CN208956320U CN 208956320 U CN208956320 U CN 208956320U CN 201822198267 U CN201822198267 U CN 201822198267U CN 208956320 U CN208956320 U CN 208956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electric conductor
magnet
magnetic circuit
large ampli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82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冠宏
邱士嘉
刘志永
沈振宇
韩立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ttop 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ttop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ttop 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ttop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82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6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6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6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振动元件和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靠近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音圈,所述音圈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音圈与磁路系统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极性相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扁平化音圈,替代传统长型音圈悬浮于磁间隙方案,通过注塑方式将硅胶振膜、球顶、音圈、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形成一体件,将磁路系统去掉导磁极板,使磁力线向音圈方向发散,由于音圈不再深入磁音隙之间,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振动元件在大振幅时,音圈因为摇摆倾斜碰到磁路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器件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穿戴设备的扬声器的要求体积要小,传输声音要大,而要想获得大的声压,只有通过加大扬声器振膜的振动幅度来获得。传统的动圈型扬声器由于振动系统存在摇摆运动,往往会造成大振幅时音圈倾斜碰到磁铁,产生异音,影响听音的感受和产品的可靠性。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要抑制微型扬声器大振幅音圈摇摆现象,会采用在音圈上增加定型支片方案,如专利CN 207354586 U所述,采用FPCB定型支片定位音圈,以达到抑制音圈在大振幅时倾斜擦碰磁铁现象,但此方案在振动系统上增加FPCB,会造成振动系统质量增加,降低声输出功率,且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善音圈倾斜擦碰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另外一种方案,如专利CN 206894886 U所述,在音圈底部增加第二音膜,以达到抑制音圈摇摆振动的目的,但此方案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第二音膜会加重振动系统的质量,降低声压输出效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振幅音圈擦碰磁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音圈不再深入磁音隙之间,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振动元件在大振幅时,音圈因为摇摆倾斜碰到磁路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振动元件和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靠近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音圈,所述音圈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音圈与磁路系统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极性相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呈扁平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由漆包线绕制而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连接有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硅胶振膜。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硅胶振膜内部,所述第二导电体位于硅胶振膜内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电体为三段式弯折或两段式弯折,所述第二导电体为三段式弯折或两段式弯折。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第一焊盘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与第二焊盘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球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与磁路系统之间的距离大于0.05mm,所述音圈长度方向的尺寸是其高度方向尺寸的2倍以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扁平化音圈,替代传统长型音圈悬浮于磁间隙方案,通过注塑方式将硅胶振膜、球顶、音圈、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形成一体件,将磁路系统去掉导磁极板,使磁力线向音圈方向发散,以增加音圈电磁感应强度,为音圈提供足够强度的磁力,由于音圈不再深入磁音隙之间,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振动元件在大振幅时,音圈因为摇摆倾斜碰到磁路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中音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中音圈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中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中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胶振膜;2-球顶;3-第一导电体;4-音圈;5-第二导电体;6-外壳;7-第一磁体;8-第二磁体;9-磁罩;10-第一焊盘;11-第二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6、振动元件和磁路系统。所述外壳6的形状为矩形框。
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硅胶振膜1和球顶2。
如附图2、3所示,所述振动元件靠近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音圈4。所述音圈4与磁路系统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音圈4与磁路系统之间的距离为0.05mm。
具体的,所述音圈4由漆包线绕制而成。
所述音圈4呈扁平状,所述音圈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音圈4长度方向的尺寸是其高度方向尺寸的2倍以上。
所述音圈4连接有第一导电体3和第二导电体5。所述第一导电体3位于音圈4一侧,所述第二导电体5位于音圈4另一侧。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体3为金属导线。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电体5为金属导线。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体3为三段式弯折,所述第二导电体5为三段式弯折,以减小振动时第一导电体3和第二导电体5的局部应力,避免断线风险。
如附图4所示,所述外壳6上设有第一焊盘10和第二焊盘11,所述第一导电体3与第一焊盘10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5与第二焊盘11通过点焊连接,实现音圈4与外界的电连接。
如附图5、6所示,所述音圈4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电体3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电体5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电体3位于硅胶振膜1内部,所述第二导电体5位于硅胶振膜1内部。
具体的,外壳6、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被硅胶振膜1注塑成为一体件。
生产时,在模具中放入外壳6,并将顺线后的音圈4放入模具,将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通过点焊方案与第二导电体5、第二焊盘11连接。
然后将球顶2放入模具之中,并通过硅胶模具将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外壳6连接成为一体件。
具体的,硅胶振膜1的一端与外壳6通过部分包裹的方式连接,硅胶振膜1另一端与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通过完全包裹的方式连接,从而形成一体件。
具体的,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包裹于硅胶振膜1之中,其截面形状与硅胶振膜1折环弧形一致,第一焊盘10和第二焊盘11上的焊点位置被硅胶完全包裹。
如附图7所示,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罩9、第一磁体7和第二磁体8,所述第一磁体7和第二磁体8设置于磁罩9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磁体7与第二磁体8极性相反。
具体的,所述第二磁体8的数量为四件,所述第二磁体8的形状为长条形,四件第二磁体8设置于磁罩9中央部位。所述,所述第一磁体7的数量为四件,所述第一磁体7的形状为长条形,四件第一磁体7位于磁罩9边缘部位。所述第一磁体7与第二磁体8一一对应设置。
当然,为增加磁场强度,磁路系统也可以使用3磁路或5磁路方案。
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6、振动元件和磁路系统。所述外壳6的形状为矩形框。
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硅胶振膜1和球顶2。
如附图2、3所示,所述振动元件靠近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音圈4。所述音圈4与磁路系统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音圈4与磁路系统之间的距离为0.5mm。
具体的,所述音圈4由漆包线绕制而成。
所述音圈4呈扁平状,所述音圈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音圈4长度方向的尺寸是其高度方向尺寸的2倍以上。
所述音圈4连接有第一导电体3和第二导电体5。所述第一导电体3位于音圈4一侧,所述第二导电体5位于音圈4另一侧。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体3为FPCB。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电体5为 FPCB。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体3为两段式弯折,所述第二导电体5为两段式弯折,以减小振动时第一导电体3和第二导电体5的局部应力,避免断线风险。
如附图4所示,所述外壳6上设有第一焊盘10和第二焊盘11,所述第一导电体3与第一焊盘10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5与第二焊盘11通过点焊连接,实现音圈4与外界的电连接。
如附图5、6所示,所述音圈4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电体3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电体5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电体3位于硅胶振膜1内部,所述第二导电体5位于硅胶振膜1内部。
具体的,外壳6、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被硅胶振膜1注塑成为一体件。
生产时,在模具中放入外壳6,并将顺线后的音圈4放入模具,将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通过点焊方案与第二导电体5、第二焊盘11连接。
然后将球顶2放入模具之中,并通过硅胶模具将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外壳6连接成为一体件。
具体的,可选方案中,硅胶振膜1一端与外壳6通过完全包裹的方式连接,硅胶振膜1另一端与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通过部分包裹的方式连接,从而形成一体件。
具体的,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部分被硅胶包裹,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与外界连接端漏出于硅胶振膜1,漏出部分的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可以自由弯折,以方便适应不同焊接位置的焊接需求。
如附图8所示,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罩9、第一磁体7和第二磁体8,所述第一磁体7和第二磁体8设置于磁罩9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磁体7与第二磁体8极性相反。
所述第二磁体8的数量为一件,所述第二磁体8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磁体8设置于磁罩9中央部位。所述,所述第一磁体7的数量为四件,所述第一磁体7的形状为长条形,四件第一磁体7位于磁罩9边缘部位。所述第一磁体7与第二磁体8的边一一对应设置。
当然,为增加磁场强度,磁路系统也可以使用3磁路或5磁路方案。
实施例3:如附图1所示,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6、振动元件和磁路系统。所述外壳6的形状为矩形框。
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硅胶振膜1和球顶2。
如附图2、3所示,所述振动元件靠近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音圈4。所述音圈4与磁路系统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音圈4与磁路系统之间的距离为1mm。
具体的,所述音圈4由漆包线绕制而成。
所述音圈4呈扁平状,所述音圈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音圈4长度方向的尺寸是其高度方向尺寸的2倍以上。
所述音圈4连接有第一导电体3和第二导电体5。所述第一导电体3位于音圈4一侧,所述第二导电体5位于音圈4另一侧。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体3为导电胶带。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电体5为导电胶带。
具体的,当然第一导电体3和第二导电体5也可以为一段式弯折。
如附图4所示,所述外壳6上设有第一焊盘10和第二焊盘11,所述第一导电体3与第一焊盘10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5与第二焊盘11通过点焊连接,实现音圈4与外界的电连接。
如附图5、6所示,所述音圈4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电体3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电体5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电体3位于硅胶振膜1内部,所述第二导电体5位于硅胶振膜1内部。
具体的,外壳6、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被硅胶振膜1注塑成为一体件。
生产时,在模具中放入外壳6,并将顺线后的音圈4放入模具,将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通过点焊方案与第二导电体5、第二焊盘11连接。
然后将球顶2放入模具之中,并通过硅胶模具将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外壳6连接成为一体件。
具体的,硅胶振膜1的一端与外壳6通过部分包裹的方式连接,硅胶振膜1另一端与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球顶2通过完全包裹的方式连接,从而形成一体件。
具体的,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包裹于硅胶振膜1之中,其截面形状与硅胶振膜1折环弧形一致,第一焊盘10和第二焊盘11上的焊点位置被硅胶完全包裹。
如附图7所示,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罩9、第一磁体7和第二磁体8,所述第一磁体7和第二磁体8设置于磁罩9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磁体7与第二磁体8极性相反。
具体的,所述第二磁体8的数量为四件,所述第二磁体8的形状为长条形,四件第二磁体8设置于磁罩9中央部位。所述,所述第一磁体7的数量为四件,所述第一磁体7的形状为长条形,四件第一磁体7位于磁罩9边缘部位。所述第一磁体7与第二磁体8一一对应设置。
当然,为增加磁场强度,磁路系统也可以使用3磁路或5磁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扁平化音圈4,替代传统长型音圈4悬浮于磁间隙方案,通过注塑方式,将硅胶振膜1、球顶2、音圈4、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5形成一体件,将磁路系统去掉导磁极板,使磁力线向音圈4方向发散,以增加音圈4电磁感应强度,为音圈4提供足够强度的磁力,由于音圈4不再深入磁音隙之间,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振动元件在大振幅时,音圈4因为摇摆倾斜碰到磁路的风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振动元件和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靠近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音圈(4),所述音圈(4)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音圈(4)与磁路系统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体(7)和第二磁体(8),所述第一磁体(7)与第二磁体(8)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4)呈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4)由漆包线绕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4)连接有第一导电体(3)和第二导电体(5),所述第一导电体(3)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电体(5)与振动元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硅胶振膜(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3)位于硅胶振膜(1)内部,所述第二导电体(5)位于硅胶振膜(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3)为三段式弯折或两段式弯折,所述第二导电体(5)为三段式弯折或两段式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上设有第一焊盘(10)和第二焊盘(11),所述第一导电体(3)与第一焊盘(10)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5)与第二焊盘(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其中之一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球顶(2)。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8其中之一所述的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4)与磁路系统之间的距离大于0.05mm,所述音圈(4)长度方向的尺寸是其高度方向尺寸的2倍以上。
CN201822198267.2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Active CN208956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8267.2U CN208956320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8267.2U CN208956320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6320U true CN208956320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8267.2U Active CN208956320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63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2753A (zh) * 2019-08-26 2019-12-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78482A (zh) * 2021-04-29 2022-11-01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及扬声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2753A (zh) * 2019-08-26 2019-12-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78482A (zh) * 2021-04-29 2022-11-01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及扬声器
WO2022227433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及扬声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69296U (zh) 一种扬声器
US10979821B2 (en) Sound generator
CN104581580A (zh) 具有改良型结构的受话器
CN206365029U (zh) 扬声器
CN105681977B (zh) 扬声器
CN210016629U (zh) 电声器件
CN208956320U (zh)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CN104581579A (zh) 改进型小体积受话器
CN205987359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KR101222416B1 (ko) 듀얼 서스펜션 스피커
CN104506988A (zh) 新型骨传导受话器
KR101052622B1 (ko) 보이스코일용 터미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피커
CN210202086U (zh) 骨传导振子与骨传导听音装置
CN106101964A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04442681U (zh) 具有大振动力电枢的受话器
WO2020134375A1 (zh) 发声器件
CN206993397U (zh) 振动组件以及包括该振动组件的发声器
CN206611571U (zh) 扬声器
CN204442618U (zh) 新型骨传导受话器
CN209545864U (zh) 一种改良型扬声器结构
CN205142501U (zh) 微型发声器
CN211959530U (zh) 发声器
CN101803403B (zh) 超薄型声换能器
CN104507026A (zh) 具有大振动力电枢的受话器
CN207410478U (zh) 电声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