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3792U - 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 Google Patents

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3792U
CN208953792U CN201821693257.XU CN201821693257U CN208953792U CN 208953792 U CN208953792 U CN 208953792U CN 201821693257 U CN201821693257 U CN 201821693257U CN 208953792 U CN208953792 U CN 208953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velcro
flexible
glasses
auxiliary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932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懿聪
丁颖
丁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6932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3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3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37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包括眼镜本体、两端分别固定在眼镜本体左右两侧的弹性带;所述眼镜本体的中部下端设有鼻梁支撑体,所述鼻梁支撑体内壁呈“八”字形,且鼻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壁的顶端平滑过渡连接呈倒置的“V”形结构;与人体眼睛周围皮肤接触的眼镜本体的边缘设有柔性带;所述柔性带为一条并环绕眼镜本体的边缘呈环形设置,此时,柔性带的首尾两端分别位于鼻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或所述柔性带为至少两条,相邻两个柔性带上相向设置的两个端部间隔设置构成间隙。

Description

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AR技术与3D重建技术的快速发展,AR技术与3D重建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在高校教学中,基于AR技术与3D重建技术构建的高校地学教育系统已广泛开展并应用于高校各类教学中,通过该系统学生或教师通过AR眼镜可以随时随地扫描教材上内容,而后即可实时显示三维地质教学内容(三维地质模型,文字介绍,讲解视频等),而通过该系统在教学时,学生和老师需要长时间(30-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地佩戴AR眼镜方可完成教学,现在来说,目前所使用的AR眼镜的体积较大,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这样在长时间的佩戴中给鼻梁长时间的压迫,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包括眼镜本体、两端分别固定在眼镜本体左右两侧的弹性带;所述眼镜本体的中部下端设有鼻梁支撑体,所述鼻梁支撑体内壁呈“八”字形,且鼻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壁的顶端平滑过渡连接呈倒置的“V”形结构;
与人体眼睛周围皮肤接触的眼镜本体的边缘设有柔性带;所述柔性带为一条并环绕眼镜本体的边缘呈环形设置,此时,柔性带的首尾两端分别位于鼻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或所述柔性带为至少两条,相邻两个柔性带上相向设置的两个端部间隔设置构成间隙。
还包括辅助带,所述辅助带的前端与眼镜本体的顶端中部连接,辅助带的尾端与弹性带的中部连接。
所述辅助带的前端内侧固定有前部第一魔术贴,靠近前部第一魔术贴处的辅助带的前端外侧固定有与前部第一魔术贴匹配并可与前部第一魔术贴粘接的前部第二魔术贴,所述眼镜本体的顶端中部固定有呈[形的连接柄,所述辅助带的前端穿过连接柄后反向回折后通过前部第一魔术贴与前部第二魔术贴粘接。
所述辅助带的尾端内侧固定有尾部第一魔术贴,所述弹性带的尾端外侧固定有与尾部第一魔术贴匹配并可与尾部第一魔术贴粘接的尾部第二魔术贴,所述辅助带的尾端通过尾部第一魔术贴和尾部第二魔术贴的粘接实现与弹性带的连接。
所述辅助带上设有呈弧形的卡板,所述卡板倒扣设置,且卡板的中部与辅助带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为塑料板。
所述辅助带为弹性布袋。
所述柔性带由柔性的海绵或具有摩擦系数的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佩戴舒适,通过本设计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可以很好提高目前AR眼镜佩戴时的舒适性,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计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设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参见图1,图2。
本设计的AR眼镜它包括眼镜本体1、两端分别固定在眼镜本体1左右两侧的弹性带2,通过弹性带其AR眼镜可佩戴在使用者的眼睛上(以上为现有技术)。
为解决现有AR眼镜自身较重长时间压迫鼻梁不适的问题,同时,解决学生长时间佩戴眼部压迫不适的问题,本设计首先在所述眼镜本体1的中部下端设有鼻梁支撑体5,所述鼻梁支撑体5内壁呈“八”字形,且鼻梁支撑体5的左右两侧壁的顶端平滑过渡连接呈倒置的“V”形结构,通过鼻梁支撑体5左右两侧壁增加与鼻梁接触的面积,降低鼻梁某一处长时间受力对鼻梁造成的不适感,同时,本设计的鼻梁支撑体5能够更加人性化,与鼻梁可有效的接触,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
其次,本设计在与人体眼睛周围皮肤接触的眼镜本体的边缘设有柔性带3,所述柔性带3由柔性的海绵或具有摩擦系数的硅胶制成,通过柔性带3与眼部皮肤接触可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避免出现现有AR眼镜硬质塑料边框直接与皮肤接触导致的不适感,本设计中的所述柔性带3可以为一条并环绕眼镜本体的边缘呈环形设置,此时,柔性带的首尾两端分别位于鼻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此情况下柔性带可环绕眼睛四周与皮肤接触,但这是眼睛将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密闭的环境中,此时,长时间佩戴眼睛亦将感到不适,此时情况下的所述柔性带优选的为多条,此时,相邻两个柔性带上相向设置的两个端部间隔设置构成间隙4,此间隙在佩戴AR眼镜时可允许眼睛与外部气流接触,提高舒适感,而为避免间隙过大造成漏光现象,本设计中的间隙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其间隙保持带1-3mm之间的间隙即可(附图仅为解释说明和参考,附图中的间隙并不代表具有附图所示的宽度),而间隙不宜过多,其柔性带使用3-4个即可。
进一步的,本设计它还包括辅助带8,所述辅助带为弹性布袋,所述辅助带8的前端与眼镜本体1的顶端中部连接,辅助带8的尾端与弹性带的中部连接;具体的,所述辅助带8的前端内侧固定有前部第一魔术贴10,靠近前部第一魔术贴处的辅助带的前端外侧固定有与前部第一魔术贴匹配并可与前部第一魔术贴10粘接的前部第二魔术贴,而所述眼镜本体的顶端中部固定有呈[形的连接柄7,所述辅助带8的前端穿过连接柄后反向回折后通过前部第一魔术贴与前部第二魔术贴粘接;同理,所述辅助带的尾端内侧固定有尾部第一魔术贴9,所述弹性带的尾端外侧固定有与尾部第一魔术贴9匹配并可与尾部第一魔术贴粘接的尾部第二魔术贴,所述辅助带的尾端通过尾部第一魔术贴和尾部第二魔术贴的粘接实现与弹性带的连接。
当AR眼镜长时间的佩戴在使用者面部上时,由于AR眼镜具有一定的重量,其AR 眼镜的重量较我们普通佩戴的眼镜质量大的多,此时若长时间的佩戴,其AR眼镜自重必回压迫鼻梁,因此,为降低AR眼镜自重对鼻梁的压迫,在穿戴后可将上述的辅助带8 的两端分别与弹性带的中部及连接柄7连接,这样在佩戴好AR眼镜时,其辅助带可穿戴在使用者的头顶处,此时通过辅助带可以给AR眼镜一个拉力,避免AR眼镜过多的重力压迫在鼻梁上,而通过上述魔术贴的设计,本辅助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的使用。
当在使用辅助带的情况下,由于使用者头部的形状具有差异性,特别是对于头顶较尖的人来说,佩戴后的辅助带极易向头部的左侧或右侧偏移,此时,使用者需要用手不短的调整辅助带的位置,给使用带来了不便,为此,本设计的所述辅助带上设有呈弧形的卡板11,所述卡板11倒扣设置,且卡板11的中部与辅助带8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板11为塑料板,通过卡板倒扣至头顶可对辅助带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包括眼镜本体、两端分别固定在眼睛本体左右两侧的弹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本体的中部下端设有鼻梁支撑体,所述鼻梁支撑体内壁呈“八”字形,且鼻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壁的顶端平滑过渡连接呈倒置的“V”形结构;
与人体眼睛周围皮肤接触的眼镜本体的边缘设有柔性带;所述柔性带为一条并环绕眼镜本体的边缘呈环形设置,此时,柔性带的首尾两端分别位于鼻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或所述柔性带为至少两条,相邻两个柔性带上相向设置的两个端部间隔设置构成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带,所述辅助带的前端与眼镜本体的顶端中部连接,辅助带的尾端与弹性带的中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带的前端内侧固定有前部第一魔术贴,靠近前部第一魔术贴处的辅助带的前端外侧固定有与前部第一魔术贴匹配并可与前部第一魔术贴粘接的前部第二魔术贴,所述眼镜本体的顶端中部固定有呈[形的连接柄,所述辅助带的前端穿过连接柄后反向回折后通过前部第一魔术贴与前部第二魔术贴粘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带的尾端内侧固定有尾部第一魔术贴,所述弹性带的尾端外侧固定有与尾部第一魔术贴匹配并可与尾部第一魔术贴粘接的尾部第二魔术贴,所述辅助带的尾端通过尾部第一魔术贴和尾部第二魔术贴的粘接实现与弹性带的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带上设有呈弧形的卡板,所述卡板倒扣设置,且卡板的中部与辅助带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为塑料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带为弹性布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带由柔性的海绵或具有摩擦系数的硅胶制成。
CN201821693257.XU 2018-10-18 2018-10-18 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53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3257.XU CN208953792U (zh) 2018-10-18 2018-10-18 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3257.XU CN208953792U (zh) 2018-10-18 2018-10-18 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3792U true CN208953792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2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9325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53792U (zh) 2018-10-18 2018-10-18 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37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3810A (zh) * 2020-08-20 2020-11-24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ar教学的眼镜装置
CN113910540A (zh) * 2021-10-29 2022-01-11 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r眼镜框架结构制作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3810A (zh) * 2020-08-20 2020-11-24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ar教学的眼镜装置
CN113910540A (zh) * 2021-10-29 2022-01-11 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r眼镜框架结构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1893B2 (en) Smart wearable device
CN208953792U (zh) 基于ar技术构建的地学教育平台教学用ar眼镜
KR101285364B1 (ko) 입체 영상용 안경
CN201752480U (zh) 一种健眼器
CN203502683U (zh) 头戴式通用眼镜架
CN204758920U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CN104306105A (zh) 一种多功能眼罩
CN105078723A (zh) 一种组合气压式眼睛疲劳恢复仪
CN207380386U (zh) 矫治防为一体的智能近视降度镜
CN205485057U (zh) 智能虚拟现实运动帽
CN202605653U (zh) 一种新型游泳镜
CN207427401U (zh) 一种辅助睡眠的vr眼镜
CN206788478U (zh) Vr眼镜
CN209167699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vr眼镜
CN205787391U (zh) 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
CN208872965U (zh) 新型聚能感应防近视眼镜
CN207867139U (zh) 一种便于装戴的vr设备
JP3149021U (ja) テレビやパソコン等を見るとき目が疲れにくい円筒形状の筒2連フレーム。
CN206039043U (zh)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及其头戴机构
CN203745741U (zh) 一种便于带眼镜颈椎病人卧姿观看的套式眼镜
CN215729130U (zh) 一种眼科用助视器
CN206321892U (zh) 一种用于治疗屈光不正的新型眼镜
CN206757195U (zh) 新型vr眼镜
CN215193497U (zh) 具有语音提示的盲人避障眼镜
CN210872851U (zh) 一种非接触式角膜塑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