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2865U - 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2865U
CN208952865U CN201821412069.5U CN201821412069U CN208952865U CN 208952865 U CN208952865 U CN 208952865U CN 201821412069 U CN201821412069 U CN 201821412069U CN 208952865 U CN208952865 U CN 208952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ending
measuring device
angle
measured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20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20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2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2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2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定位尺、测量尺、连接件,其中,所述定位尺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部与所述测量尺的一端部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臂的一端部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臂与所述测量尺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二臂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臂和被测工件的一弯折部均形成相互垂直时抵触该弯折部,在与所述第一臂形成共线时贴合被测工件的一弯折部;所述测量尺配置为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另一弯折部相贴合。该测量装置可通过定位尺和测量尺的不同配置方式,间接或直接获得被测工件的弯折角角度,而且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与测量需求变得越来多,而且对测量的精度要求也变得越来越精确,精确的测量可以让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对所需要测量的物体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更方便地使用被测量的物体。但是由于物体的结构的多样性,在对一些物体进行测量时总是不能够实现方便快捷地测量,特别是对弯折角度的测量时,由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限制,让测量操作变得十分麻烦,如对于较厚板材(板材厚度≥5mm)形成的折弯件,在折弯角度内侧使用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时,由于折弯圆角的存在,万能角度尺的测量面常常无法实现与被测平面(折弯边)的密切贴合,造成折弯角度无法测量或测量不准确;而在折弯角度外侧使用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时,通常会增加起吊作业工作量,难以实现便捷测量。
现有的折弯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两个相邻的支柱,支柱上固定两个横放的圆柱,两个圆柱等高平行,两个圆柱之间放置待测的折弯工件,工件的外侧面与圆柱贴合,工件中心放置一个中心圆柱,底座上还设置高度计用于测量中心圆柱的高度。以标准块的高度为准,测量时若高度尺寸变小,则折弯角度偏小,若高度尺寸变大,则折弯角度偏大,方便初步评判,便于后续折弯工艺的控制。
但是现有的折弯角度测量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麻烦;而且不能够通过一次间接测量获得被测件的折弯角度,并直接读取出测量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结构复杂,在进行测量时操作麻烦,而且不能够通过一次间接测量获得被测工件的折弯角度,并获取测量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包括:
定位尺、测量尺、连接件,其中,
所述定位尺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
所述第一臂的一端部与所述测量尺的一端部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臂的一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臂与所述测量尺之间的角度;
所述第二臂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臂和被测工件的一弯折部均形成相互垂直时抵触该弯折部,在与所述第一臂形成共线时贴合被测工件的一弯折部;
所述测量尺配置为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另一弯折部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可转动连接;
所述定位尺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一臂转动后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使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相互垂直或者相互共线。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撑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分布在所述第二臂上,所述限位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限位撑件的另一端卡接在凹槽内;
或,
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撑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分布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限位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臂上,所述限位撑件的另一端卡接在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刻度盘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和指针,所述角度刻度线的零刻度线与所述第一臂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指针设置在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上;
或,
所述刻度盘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和指针,所述角度刻度线的零刻度线与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指针设置在所述第一臂的中心线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可在所述被测工件的弯折部上滑行的第一凸起。
可选的,所述测量尺的自由端设置有可在所述被测工件的弯折部上滑行的第二凸起。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为半球形或球形的滚动体。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铰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中,通过测量装置的定位尺和测量尺的不同配置方式,即定位尺的第二臂在与第一臂和被测工件的一弯折部均形成相互垂直时抵触该弯折部,在该第二臂与第一臂形成共线时贴合被测工件的一弯折部,且测量装置的测量尺与被测装置的另一弯折部相贴合,并通过刻度盘指示第一臂与测量尺之间的角度,间接或直接获得被测工件的弯折角角度。将该测量装置放置完成后,测量装置的第一臂和与第二臂抵触或贴合的弯折部相平行,测量尺和与其相贴合的另一弯折部相平行,此时,第一臂与测量尺之间的角度就与被测工件的弯折角的角度相同,然后用刻度盘指示第一臂与测量尺之间的角度就可以间接或直接获得被测工件的弯折角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装置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臂与第二臂,并且在定位尺上设置有限位件,并且通过调整该限位件使所述定位尺的第一臂与第二臂相互垂直或者相互共线。此时,可以在被测工件的内部或外部实现对被测工件的弯折角的直接测量,这样进一步增加了该测量装置的测量操作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的第三种工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实施例如下:
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定位尺1、测量尺2、连接件3。其中,定位尺1包括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而且,定位尺1的第一臂11的一端部111和测量尺2的一端部21通过连接件3可旋转连接,该第一臂11的另一端部112与该定位尺1的第二臂12的一端部122连接。此外,连接件3上设置有刻度盘4,该刻度盘4用于指示第一臂11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尺1和测量尺2在连接后,两者总体上共处于同一平面,而测量尺2就可在定位尺1和测量尺2共处的平面内转动。在工作时,该定位尺1的第二臂12有两种不同的配置,一种为该第二臂12与第一臂11和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均形成相互垂直时抵触该弯折部,即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放置在被测工件的内部,让该第二臂12在与第一臂11保持垂直的情况下,同时和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保持垂直,并且让该第二臂12的端部121与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内侧相抵触;第二种为该第二臂12在与第一臂11共线时贴合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即让第二臂12在与第一臂11保持共线的情况下,同时与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保持共线,并且让第二臂12的侧面与被测工件5的另一弯折部内侧或者外侧相贴合,此时,本实施例中的测量装置可以放置在被测工件5的内部,也可以放在被测工件5的外部。在第二臂12为上述两种配置的任意配置方式时,测量尺2都需要配置为与被测工件5的另一弯折部相贴合,即测量尺2的侧面与被测工件5的外侧或内侧侧面相贴合。上述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共线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0度;另一种是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要实现本实施例测量装置不同的结构,需要让第一臂11,第二臂12可转动连接,此时,需在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连接处安装一个有转动功能的连接件。此外,在测量装置的定位尺1上还需要设置有限位件13和固定装置14,该限位件1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该定位尺1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上,其中,需要将该限位件13的一端连接在定位尺1的任意一臂上,另一端与设置在另一臂上的固定装置14配合。然后通过转动第二臂11可对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控,具体的是,转动第一臂11后,然后通过固定装置14来固定该限位件13,使定位尺1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相互垂直或相互共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限位件13为限位撑件,上述固定装置14包括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分布在第二臂12上,限位撑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臂11上,限位撑件的另一端可卡接在不同的凹槽内。当然,固定装置14的多个凹槽也可分布在第一臂11上,此时,限位撑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臂12上,限位撑件的另一端可卡接在不同的凹槽内。限位撑件卡接在不同的三个凹槽内时,第一臂11可与第二臂12之间形成相互共线或相互垂直。再参照图1,以多个凹槽分布在第二臂12上,限位撑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臂11上的情况为例,另一种情况的具体工作方式与该情况相同。此时,将限位撑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臂11的中上部,将另一端卡接在设置在第二臂12中上部的不同的凹槽内。具体是,通过设置在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连接处的连接件转动第二臂12,在第二臂转动过程中会带动通过限位件13,然后控制该限位件13与不同的凹槽进行卡接来控制第一臂11与第二臂12之间相互垂直或者相互共线。与该其中,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相互共线时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即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两者构成一个连接长臂,此时由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共同构成的长臂与测量尺之间的角度与第一臂11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相同;第二种是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0度,即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两者相互重合,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二者相互重合后的重合臂与测量尺之间的角度与第一臂11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通过转动第二臂12带动限位件13,该限位件13应该为具有一定伸缩性的器件,即用弹性材料支持该限位件13或者将该限位件直尺可折叠的器件。此外,上述多个凹槽可以为塑料凹槽,也可以为合金凹槽,限位件13卡接在距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连接处最近的凹槽内时,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卡接在中间位置的凹槽内时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相互垂直,限位件13卡接在距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连接处最远的凹槽内时,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0度。
上述测量装置的三种不同结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相互垂直;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夹角为180度共线;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夹角为0度共线),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工作方式:第一种是当第一臂11和所述第二臂12相互垂直时,即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90度,此时,需要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测量装置的放置在被测工件5的内部,通过将该测量装置的测量尺2和定位尺1的第二臂12分别与被测工件5的不同弯折部贴合来间接获得被测工5的弯折角角度。具体参照图2,其出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结构示意图。将第二臂12的自由端部121用于与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内侧抵触且让第二臂12与该弯折部保持垂直,将测量尺2和第一臂11有连接件3的一端111用于与被测工件5的另一弯折部贴合。在贴合后,该测量装置的第一臂11和与第二臂12的自由端部121相抵触的弯折部平行,测量尺2和与其自身相贴合的弯折部平行,此时,第一臂11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就与被测工件5的弯折角的角度相同,然后用刻度盘4指示第一臂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就可以间接获得被测工件5的弯折角的角度。
第二种是,当第一臂11和所述第二臂12相互共线时,即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或0度时,由于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或0度时测量装置的工作方式相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给出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的情况,0度时参照180度的情况。第二种需要将该测量装置置于被测工件5的内侧,参照图3,其出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结构示意图。此时,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测量装置的放置在被测工件5的内部,并需要将测量要确保定位尺1的与第一臂11共线后的第二臂12与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内侧相贴合,即第二臂12和第一臂11同时与该弯折部形成贴合,然后让测量尺2与被测工件5的另一弯折部内侧相贴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臂12与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内侧贴合,所以第二臂12和与其自身贴合的弯折部平行,由于测量尺与被测工件5的另一弯折部内侧贴合,测量尺2也和与其自身贴合的弯折部平行,于是,第一臂11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就与被测工件5的弯折角的角度相同,然后用刻度盘4指示第一臂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就可以直接获得被测工件5的弯折角的角度。
第三种情况是,也以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情况时为例,此时,需要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测量装置的放置在被测工件5的外部,参照图4,其出示了其出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的第三种工作结构示意图。此时,要确保定位尺1的与第一臂11共线后的第二臂12与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外侧贴合,即第二臂12和第一臂11同时与该弯折部形成贴合,然后让测量尺2与被测工件5的另一弯折部外侧贴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臂12与被测工件5的一弯折部外侧贴合,所以第二臂12和与其自身贴合的弯折部平行,由于测量尺与被测工件5的另一弯折部外侧贴合,测量尺2也和与其自身贴合的弯折部平行,于是,第一臂11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就与被测工件5的弯折角的角度相同,然后用刻度盘4指示第一臂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就可以直接获得被测工件5的弯折角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上述三种结构在工作时,第二臂12和一弯折部相互平行,以及确保测量尺2和另一弯折部也能相互平行,需要在第二臂12的自由端设置可在被测工件5的弯折部上滑行的第一凸起,以及在测量尺2的自由端22设置可在被测工件5的弯折部上滑行的第二凸起。两个凸起可以保证第二臂12和测量尺2的中心线分别平行于被测工件的两弯折部的中心线。这两个凸起可为半球形或球形的滚动体,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运用来设置。
本实施提供的测量装置测度盘4上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和指针,并且可以有选择地将该刻度盘上的角度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置为与第一臂11的中心线重合,此时,指针对应设置在测量尺2的中心线上;或者,将该刻度盘上的角度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置为与测量尺2的中心线重合,此时,指针对应设置在第一臂11的中心线上。不论上述哪种设置方式,都可以让该刻度盘4用于指示第一臂11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指针对应的角度刻度线的值就是第一臂11与测量尺2之间的角度,也是被测工件5的弯折角的角度值,即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指示被测工件5的弯折角角度值。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3为铰链但不限于铰链,只要是能够满足与铰链相同的作用的器件都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3。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尺、测量尺、连接件,其中,
所述定位尺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
所述第一臂的一端部与所述测量尺的一端部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臂的一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臂与所述测量尺之间的角度;
所述第二臂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臂和被测工件的一弯折部均形成相互垂直时抵触该弯折部,在与所述第一臂形成共线时贴合被测工件的一弯折部;
所述测量尺配置为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另一弯折部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可转动连接;
所述定位尺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一臂转动后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使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相互垂直或者相互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撑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分布在所述第二臂上,所述限位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限位撑件的另一端卡接在凹槽内;
或,
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撑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分布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限位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臂上,所述限位撑件的另一端卡接在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和指针,所述角度刻度线的零刻度线与所述第一臂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指针设置在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上;
或,
所述刻度盘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和指针,所述角度刻度线的零刻度线与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指针设置在所述第一臂的中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可在所述被测工件的弯折部上滑行的第一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的自由端设置有可在所述被测工件的弯折部上滑行的第二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为半球形或球形的滚动体。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弯折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铰链。
CN201821412069.5U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Active CN208952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2069.5U CN208952865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2069.5U CN208952865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2865U true CN208952865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6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2069.5U Active CN208952865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28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8697A (zh) * 2019-11-04 2019-12-2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测距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8697A (zh) * 2019-11-04 2019-12-2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测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53931A1 (en) Form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m measur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203643450U (zh) 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装置
CN200989782Y (zh) 电子罗盘的测试治具
CN105571567B (zh) 岩心裂缝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208952865U (zh) 一种弯折角度测量装置
CN105115407A (zh) 便携式多功能平面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306307B1 (ko) 클리노미터 장치
CN102506902A (zh) 全站仪无棱镜测距的准确度评估装置及方法
CN204301670U (zh) 可调式节气门板平面度测量仪
CN106568369B (zh) 新型螺旋元件高度与相位角度同步测量装置
CN201293630Y (zh) 一种用于测量空间交点到面之间距离的测具
CN205642396U (zh) 一种基于正弦定理的高精度水平尺检定装置
CN104501850B (zh) 校准凸轮轴测量仪器用标准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13563B (zh) 角度测量装置
CN203274663U (zh) 便携式平面度测量仪
CN110514162A (zh) 一种台阶深度测量工具
CN209371953U (zh) 线圈端头长度测量装置
CN109539956A (zh) 平面检测仪
CN204269088U (zh) 一种线纹零位定位装置
CN210570433U (zh) 一种新型工况角度尺
CN109405723B (zh) 一种圆管直线度测量检测装置
CN213208929U (zh) 一种圆弧砂轮修整器笔尖旋转半径测量仪
CN109900187A (zh) 一种铸造件壁厚专用测量装置
CN203298667U (zh) 一种轴承外圈垂直差测量仪
CN209416253U (zh) 一种万能角度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2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A, 1 Qian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3

Address after: No.66210, 3rd floor, Pudong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A, 1 Qian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