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2743U - 一种换热部件及废气余热回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部件及废气余热回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52743U CN208952743U CN201821339908.5U CN201821339908U CN208952743U CN 208952743 U CN208952743 U CN 208952743U CN 201821339908 U CN201821339908 U CN 201821339908U CN 208952743 U CN208952743 U CN 2089527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sh air
- waste
- exhaust gas
- waste discharge
- radiating f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部件,包括若干排废气管和若干散热翅片,各排废气管沿排废气管的侧向间隔排列,散热翅片固定于各排废气管的外管壁并与该外管壁导热连接,排废气管用于供废气通过,散热翅片位于相邻两排废气管的间隔内,该间隔被散热翅片分隔成供新鲜空气通过的若干新风通道。工作时,废气从排废气管的内部通过,通过散热翅片固定于各排废气管的外管壁并与该外管壁导热连接,使得废气的热量通过排废气管传递给各散热翅片,由于散热翅片与新风通道内的新鲜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使得新鲜空气能够迅速地吸收散热翅片的热量,提高了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器,其能够提高废气余热的回收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废气的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部件及废气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时往往产生大量的热废气,并直接排入外界环境中,这些热废气未经过余热回收就排入外界环境中,浪费了大量能量。
如申请号为CN201120350925.0的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锂电池厂涂布机热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芯体、芯体固定架、热废气入口、热废气出口、新鲜空气入口及出口,所述的热废气入口及热废气出口分别设于所述的芯体的两侧;所述的芯体内设有一组热交换管,形成芯体内垂直相隔的管程通道和壳程通道,所述的芯体内还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设于所述的热交管中间,所述的新鲜空气进出口垂直设置在所述的芯体的一侧;所述的芯体固定架架设在所述的芯体外。工作时,废气通过该余热回收装置,同时对位于余热回收装置的芯体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新鲜空气再送到涂布机,减少了热废气的能量浪费。
但是,该余热回收装置对热废气余热的回收率较低,因此,提高热废气余热的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换热部件,其能够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废气余热的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器,其能够提高废气余热的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换热部件,包括若干排废气管和若干散热翅片,各排废气管沿排废气管的侧向间隔排列,散热翅片固定于各排废气管的外管壁并与该外管壁导热连接,所述排废气管用于供废气通过,所述散热翅片位于相邻两所述排废气管的间隔内,所述间隔被散热翅片分隔成供新鲜空气通过的若干新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排废气管包括管壁、位于管壁内部的内腔通道和设于所述管壁内部的隔板,所述隔板自排废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内腔通道用于供废气通过,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内腔通道分隔成相对于所述内腔通道更小的各个内腔分道。
进一步地,所述排废气管呈扁平长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具有沿排废气管轴向排布的若干凹口,所述凹口与排废气管的外管壁围合形成所述新风通道。
进一步地,各所述排废气管相互平行排列,所述新风通道垂直于排废气管。
进一步地,每个排废气管的两侧部均配有所述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的截面轮廓呈波浪状,相邻散热翅片的波峰间形成所述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矩形框体、以及若干所述的换热部件,各换热部件沿新风通道的延伸方向衔接排布,位于换热部件两侧的散热翅片与框体的内壁围成另一所述新风通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内腔的密闭的壳体,所述换热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废气入口、废气出口以及相对设置的新风入口、新风出口,所有所述排废气管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所述废气入口、废气出口,所有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所述新风入口、新风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壳心、废气锥台、新风锥台,所述壳心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壳心的其中一对相对两侧面均设有废气锥台,另一对相对两侧面均设有新风锥台,所述废气入口、废气出口分别设于各所述废气锥台上,所述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分别设于各所述新风锥台上,且各所述废气锥台和各所述新风锥台靠近所述壳心一端的端口均大于其远离所述壳心的另一端的端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换热器部件包括若干排废气管和若干散热翅片,各排废气管沿排废气管的侧向间隔排列,散热翅片固定于各排废气管的外管壁并与该外管壁导热连接,排废气管用于供废气通过,散热翅片位于相邻两排废气管的间隔内,该间隔被散热翅片分隔成供新鲜空气通过的若干新风通道。工作时,废气从排废气管的内部通过,通过散热翅片固定于各排废气管的外管壁并与该外管壁导热连接,使得废气的热量通过排废气管传递给各散热翅片,由于散热翅片与新风通道内的新鲜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使得新鲜空气能够迅速地吸收散热翅片的热量,并使散热翅片温度降低,从而利于散热翅片通过排废气管源源不断地吸收废气的余热,因此,本换热部件能够提高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废气余热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部件的排废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器(省略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废气余热回收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00、换热部件;110、排废气管;111、隔板;112、内腔通道;120、散热翅片;130、新风通道;200、废气余热回收器;210、矩形框体;211、废气入口;212、废气出口;213、新风入口;214、新风出口;215、壳心;216、废气锥台;217、新风锥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换热部件,包括若干排废气管110和若干散热翅片120,各排废气管110沿排废气管110的侧向间隔排列,散热翅片120固定于各排废气管110的外管壁并与该外管壁导热连接,排废气管110用于供废气通过,散热翅片120位于相邻两排废气管110的间隔内,间隔被散热翅片120分隔成供新鲜空气通过的若干新风通道130。工作时,废气从排废气管110的内部通过,通过散热翅片120固定于各排废气管110的外管壁并与该外管壁导热连接,使得废气的热量通过排废气管110传递给各散热翅片120,由于散热翅片120与新风通道130内的新鲜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使得新鲜空气能够迅速地吸收散热翅片120的热量,并使散热翅片120温度降低,从而利于散热翅片120通过排废气管110源源不断地吸收废气的余热,因此,本换热部件100能够提高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废气余热的回收率。
排废气管110包括管壁、位于管壁内部的内腔通道112和设于管壁内部的隔板111,隔板111自排废气管11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内腔通道112用于供废气通过,隔板111用于将内腔通道112分隔成相对于内腔通道112更小的各个内腔分道。工作时,高温的废气会从排废气管110的内腔通道112通过,由于隔板111的设置,气流被分隔开来,因而会更加紊乱,使得废气与排废气管110的内壁充分接触,即排废气管110能够充分地吸收废气的热量,从而提高了散热翅片120将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即提高了本换热部件100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更具体地,排废气管110呈扁平长条状,扁平长条状的结构便于同体积的换热部件100能够设置有更多的排废气管110,从而扩大了排废气管110的总表面结,使得废气能够更加充分地与排废气管110接触,并扩大了散热翅片120与排废气管110的总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换热部件100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进一步地,由于排废气管110具有长条状的特征,使得高温的废气排放通畅,避免高温废气排放不及时而造成不期望的危险现象。更进一步地,排废管的截面的外轮廓可以呈椭圆形、矩形或圆角矩形结构等,扩大了排废气管110与散热翅片120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本换热部件100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
参见图1,散热翅片120具有沿排废气管110轴向排布的若干凹口,凹口与排废气管110的外管壁围合形成新风通道130,从而将气流分隔在各个新风通道130内,使得新风通道130内的新鲜空气更加紊乱,并充分地与散热翅片120和排废气管110的外管壁接触,从而进一步地本换热部件100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
进一步地,各排废气管110相互平行排列,新风通道130垂直于排废气管110,使得新风通道130内或排废气管110内的气流保持畅通,避免气流滞留,以便于维系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本换热部件100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
更进一步地,散热翅片120的截面轮廓呈波浪状,相邻散热翅片120的波峰间形成所述凹口,波浪状的散热翅片120能够更大面积地与新风通道130内的新鲜空气接触,且导热效果更佳,进一步提高了本换热部件100将废气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
如图4所示,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矩形框体210、以及若干如上述的换热部件100,各换热部件100沿新风通道130的延伸方向衔接排布,各换热部件100均设于框体内,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废气余热回收器200对废气余热的回收率。位于换热部件100两侧的散热翅片120与框体的内壁围成另一新风通道130,使得位于换热部件100两侧的散热翅片120的热量能够被新鲜空气充分地吸收,进一步提高了该废气余热回收器200对废气余热的回收。进一步地,框体上设有固定孔,换热部件100的排废气管110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框体上对置的固定孔内。
具体地,该废气余热回收器200还包括具有内腔的密闭的壳体,换热部件100位于壳体内,壳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废气入口211、废气出口212以及相对设置的新风入口213、新风出口214,所有排废气管110的两端分别接通至废气入口211、废气出口212,所有新风通道130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新风入口213、新风出口214,使得本废气余热回收器200便于连接其他进气或排气的管道,且各管道互不干涉。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废气入口211、废气出口212以及相对设置的新风入口213、新风出口214利于气体的流通,避免气体滞留,从而提高了废气余热回收器200对废气余热的回收率。
更具体地,壳体包括壳心215、废气锥台216、新风锥台217,壳心215呈长方体结构,换热部件100位于壳心215内,废气锥台216和新风锥台217均呈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台结构,壳心215的其中一对相对两侧面均设有废气锥台216,另一对相对两侧面均设有新风锥台217,废气入口211、废气出口212分别设于各废气锥台216上,新风入口213和新风出口214分别设于各新风锥台217上,且各废气锥台216和各新风锥台217靠近壳心215一端的端口均大于其远离壳心215的另一端的端口,即废气锥台216、新风锥台217上与壳心215连接的端口均大于其上远离壳心215的端口,废气入口211、废气出口212、新风入口213、新风出口214分别对应位于远离壳心215的各废气锥台216和各新风锥台217的端口上。因此,壳心215尺寸可以根据换热部件100的尺寸而改变,当换热部件100尺寸越大,换热效率越高,废气余热的回收率越高,而废气入口211、废气出口212、新风入口213、新风出口214却可以设置得较小,因而与废气入口211、废气出口212、新风入口213、新风出口214连接的用于进气或排气的管道的口径可以设置得相对小,从而减少管道的制造成本。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废气入口211、废气出口212、新风入口213、新风出口214均可以设置有法兰盘,以便于其与管道连接。优选地,新风入口213处设置有一个补风机,由于相邻两排废气管110的间隔被散热翅片120分隔成供新鲜空气通过的若干新风通道130,使得新风通道130阻力大,且常温的新鲜空气的气压较高,流速慢,不利于新鲜空气流通,因此,容易造成新鲜空气滞留在新风入口213处,通过补风机往新风入口213补入新鲜空气,从而加快新鲜空气依次通过新风入口213、新风通道130和新风出口214,使得新鲜空气充分吸收散热翅片120的热量,从而提高废气余热的回收率。
进一步地,该废气余热回收器200特别适合与锂电池涂布机的烘干箱配合使用,工业生产锂电池的过程中,锂电池的隔膜需要在涂布机上进行喷涂有机溶剂,然后在烘干箱内对锂电池进行烘干,烘干过程温度一般在120℃左右,并且烘干过程中有机溶剂气体的浓度会不断升高,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需要对烘干箱进行排气并补充新鲜空气。因此,通过本废气余热回收器200与锂电池涂布机的烘干箱配合使用(如图5所示),将烘干箱的排废气的接口与本废气余热回收器200的废气入口211连接,并将本废气余热回收器200的新风出口214与烘干箱的补充新鲜空气的接口连接,即可将烘干箱的废气的热量传递给需要补充的新鲜空气上,从而避免了烘干箱消耗更多能量对新鲜空气进行加温的现象,实现了对废气余热的回收。
更进一步地,该废气余热回收器200采用铝制材料制成,导热效果好,能够提高将废气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效率,从而提高废气余热的回收率,并且铝制材料耐腐性强,不容易受废气的腐蚀,延长了本废气余热回收器200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排废气管和若干散热翅片,各排废气管沿排废气管的侧向间隔排列,散热翅片固定于各排废气管的外管壁并与该外管壁导热连接,所述排废气管用于供废气通过,所述散热翅片位于相邻两所述排废气管的间隔内,所述间隔被散热翅片分隔成供新鲜空气通过的若干新风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气管包括管壁、位于管壁内部的内腔通道和设于所述管壁内部的隔板,所述隔板自排废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内腔通道用于供废气通过,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内腔通道分隔成相对于所述内腔通道更小的各个内腔分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气管呈扁平长条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具有沿排废气管轴向排布的若干凹口,所述凹口与排废气管的外管壁围合形成所述新风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排废气管相互平行排列,所述新风通道垂直于排废气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排废气管的两侧部均配有所述散热翅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的截面轮廓呈波浪状,相邻散热翅片的波峰间形成所述凹口。
8.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体、以及若干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部件,各换热部件沿新风通道的延伸方向衔接排布,位于换热部件两侧的散热翅片与框体的内壁围成另一所述新风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内腔的密闭的壳体,所述换热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废气入口、废气出口以及相对设置的新风入口、新风出口,所有所述排废气管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所述废气入口、废气出口,所有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所述新风入口、新风出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气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心、废气锥台、新风锥台,所述壳心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壳心的其中一对相对两侧面均设有废气锥台,另一对相对两侧面均设有新风锥台,所述废气入口、废气出口分别设于各所述废气锥台上,所述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分别设于各所述新风锥台上,且各所述废气锥台和各所述新风锥台靠近所述壳心一端的端口均大于其远离所述壳心的另一端的端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39908.5U CN208952743U (zh) | 2018-08-17 | 2018-08-17 | 一种换热部件及废气余热回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39908.5U CN208952743U (zh) | 2018-08-17 | 2018-08-17 | 一种换热部件及废气余热回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52743U true CN208952743U (zh) | 2019-06-07 |
Family
ID=6673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3990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52743U (zh) | 2018-08-17 | 2018-08-17 | 一种换热部件及废气余热回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5274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7393A (zh) * | 2020-08-21 | 2020-11-17 | 胡斌 | 一种化工用废弃气体降温处理设备 |
CN111964081A (zh) * | 2020-09-27 | 2020-11-20 | 江苏华宇印涂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燃烧炉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
-
2018
- 2018-08-17 CN CN201821339908.5U patent/CN2089527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7393A (zh) * | 2020-08-21 | 2020-11-17 | 胡斌 | 一种化工用废弃气体降温处理设备 |
CN111964081A (zh) * | 2020-09-27 | 2020-11-20 | 江苏华宇印涂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燃烧炉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48721U (zh) | 蒸发式冷却器 | |
CN208952743U (zh) | 一种换热部件及废气余热回收器 | |
CN206362169U (zh) | 一种带气水双重冷却装置的气氛保护辊道窑 | |
CN203443287U (zh) | 一种可尾气余热回收的气流干燥机 | |
CN103344100A (zh) | 一种可尾气余热回收的气流干燥机 | |
CN206618305U (zh) | 一种节能型高效换热器 | |
CN104128074B (zh) | 一种压缩空气干燥吸附系统 | |
CN207353325U (zh) |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3100497U (zh) | 锂电型涂布机热废气两侧强化传热余热回收器 | |
CN203642762U (zh) | 湿热废气回收利用轮式换热器 | |
CN110715518A (zh) | 一种用于挂面烘干的系统装置 | |
CN212822621U (zh) | 铝合金铸件强冷装置 | |
CN202973806U (zh) | 节能型烘干装置 | |
CN212930890U (zh) | 一种新型颗粒流间壁导热式干燥装置 | |
CN205425773U (zh) | 一种烘房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1012172U (zh) | 一种用于挂面烘干的系统装置 | |
CN212585331U (zh) | 余热回收式太阳能烘干发电系统 | |
CN114279249A (zh) | 一种双通道套管式换热储热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1575952U (zh) | 一种离心喷雾干燥机风冷夹套热能回收装置 | |
CN104128075B (zh) | 一种压缩空气干燥吸附装置 | |
CN210045222U (zh) | 一种烷基化反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6540167U (zh) | 一种减少热量散失的空气预热器 | |
CN207922797U (zh) | 一种调味料制粒烘干机 | |
CN203971706U (zh) | 一种压缩空气干燥吸附装置 | |
CN112066702A (zh) | 一种新型颗粒流间壁导热式干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