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9834U -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9834U
CN208949834U CN201821477873.1U CN201821477873U CN208949834U CN 208949834 U CN208949834 U CN 208949834U CN 201821477873 U CN201821477873 U CN 201821477873U CN 208949834 U CN208949834 U CN 208949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fish slot
slot
bank protection
prot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778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伟
林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a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a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a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a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778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9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9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98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岸结构,涉及护岸结构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斜坡,斜坡上设有石料加固层,石料加固层上堆叠设有多个鱼槽,鱼槽为一个横侧面为直角梯形的箱体,鱼槽的倾斜面位于迎水面处并设置有开口,多个鱼槽在迎水面处堆叠成斜面,鱼槽左右两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连通孔,鱼槽通过连通孔与左右相邻的鱼槽连通,鱼槽在靠近开口处放置设有生态袋,生态袋上种植有水生植物,达到增强河岸的抗冲刷能力,并提供鱼类繁衍、栖息环境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岸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生态护岸是指能在防止河岸坍方之外,还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有一定自然景观效果的河道护坡形式。
近年来,生态护岸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河岸带绿化、景观、亲水以及增强河道自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有的生态护岸结构侧重于植被和景观效果,缺少考虑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两栖动物提供了栖息地、繁衍地和避难所,不利于为水下动物提供生存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护岸结构,满足护岸的抗冲刷性能,并通过鱼槽提供鱼类繁衍、栖息的环境,有利于水体中鱼类资源的保护与维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斜坡,所述斜坡上设有石料加固层,所述石料加固层上堆叠设有多个鱼槽,所述鱼槽为一个横侧面为直角梯形的箱体,所述鱼槽的倾斜面位于迎水面处并设置有开口,多个所述鱼槽在迎水面处堆叠成斜面,所述鱼槽左右两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鱼槽通过连通孔与左右相邻的鱼槽连通所述鱼槽在靠近开口处放置设有生态袋,所述生态袋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流水对斜坡的冲刷时,鱼槽的结构能有效减少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同时生态袋上的水生植物也进一步增强河岸的抗冲刷能力,鱼槽可为鱼类等水下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生态袋上的水生植物能给鱼类产卵良好的附着环境,同时也为河岸营造良好的景观效应,通过连通孔使位于同一排的鱼槽相连通,增加鱼类进出的路径,并增加鱼槽内河水的流通性,为鱼类栖息提供良好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鱼槽位于背水面的端部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斜坡上集聚的雨水通过透水孔排到河岸,有效保持河岸水土的连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鱼槽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鱼槽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凹槽卡接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与第一凹槽卡接,加强上下鱼槽的连接强度,同时通过卡块和第一凹槽的位置设定,能快速调整位置,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斜坡底部设有位于鱼槽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连接设有插入地下的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座和锚杆,对鱼槽有支撑作用,有效减少鱼槽下沉或者滑移,避免护岸结构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若干与卡块卡接的第二凹槽,若干所述第二凹槽成一直线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通过第二凹槽与鱼槽的卡块卡接,增强底座与鱼槽的连接强度,并有效防止鱼槽在底座上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鱼槽内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立柱,若干所述立柱排列成一平面,所述立柱形成排列成的平面垂直于鱼槽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起到提升鱼槽承载能力的作用,有效减少鱼槽受压破坏的发生,同时立柱的排列可隔档大鱼,对鱼槽划分了大小鱼的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若干所述立柱均匀排列,若干所述立柱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5厘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定若干立柱之间的间距,进一步限定能通过立柱间距的鱼类尺寸,有效防止体型大于立柱间距的鱼类通过立柱,为幼鱼或小型鱼类提供躲避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若干所述连通孔的孔径分为大孔径、中孔径、小孔径,大孔径为100mm-120mm,中孔径为50mm-99mm,小孔径为20-49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体型大的鱼类可以从大孔径或中孔径的连通孔进出,小孔径的连通孔便于幼鱼或小型鱼类躲避大鱼捕食,并且小孔劲的连通孔兼具产卵孔洞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鱼槽、水生植物达到护岸的抗冲刷、景观性需求,满足鱼类等水生生物安全繁衍生息的需要,达到对水生动物群落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2、通过卡块与第一凹槽卡接组装鱼槽,使鱼槽能快速定位,安装方便简单;
3、通过立柱和连通孔,限制大型鱼类的活动空间,为幼鱼或小型鱼类提供躲避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鱼槽和底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1、斜坡;2、石料加固层;3、鱼槽;31、开口;32、卡块;33、第一凹槽;34、透水孔;35、连通孔;4、生态袋;5、水生植物;6、底座;61、锚杆;62、第二凹槽;7、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斜坡1,在斜坡1的坡面上填装有石料加固层2,在石料加固层2上堆叠有多个鱼槽3,鱼槽3为一个横侧面为直角梯形的箱体,鱼槽3的倾斜面位于迎水面处并设置有开口31,鱼槽3在石料加固层2上成阶梯状堆叠,鱼槽3的一部分重量由石料加固层2进行支撑,另一部分的重量由下方的鱼槽3进行支撑,多个鱼槽3在迎水面处堆叠成斜面。
鱼槽3左右两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连通孔35,若干连通孔35的孔径分为大孔径、中孔径、小孔径,大孔径为100mm-120mm,中孔径为50mm-99mm,小孔径为20-49mm,鱼槽3通过连通孔35与左右相邻的鱼槽3连通,连通孔35便于鱼类的进出,并且加强鱼槽3内河水的流动性,鱼槽3位于背水面的尾端侧壁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透水孔34,在下雨时,斜坡1的集水通过斜坡1的集水过滤,通过透水孔34用排到河道里。
鱼槽3内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立柱7,若干立柱7均匀排列成一平面,立柱7形成排列成的平面垂直于鱼槽3内壁,若干立柱7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5厘米,通过设定立柱7的排列和间距,使立柱7除用于支撑鱼槽3外,还能限制大型鱼类通过立柱7,为幼鱼或小型鱼类提供躲避空间。
鱼槽3在顶部靠近尾端处设置有第一凹槽33,鱼槽3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33卡接的卡块32,上下的鱼槽3通过第一凹槽33与卡块32卡接组装,能快速定位,加快安装速度,在斜坡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鱼槽3下方的底座6,底座6连接设有插入地下的锚杆61,锚杆61增强底座6及护岸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底座6上设置若干与卡块32卡接的第二凹槽62,若干第二凹槽62成一直线排列,鱼槽3通过卡块32与第二凹槽62卡接开始安装在底座6上。
如图3所示,鱼槽3在靠近开口31处放置设有生态袋4,鱼槽3的开口31底端高于鱼槽3底壁,能有效防止生态袋4被流水冲刷带走,生态袋4上种植有水生植物5,水生植物5能为河岸营造良好的景观效应,并增强护岸的抗冲刷能力,在鱼槽3的底壁放置鹅卵石,增加鱼类产卵的附着物。
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
首先对斜坡1进行整平,在斜坡1底部施工底座6,依据鱼槽3上卡块32的大小和位置来设置第二凹槽62,并在底座6上施工锚杆61插入底座6下的土地;
然后在护岸迎水面上设置石料加固层2,将鱼槽3安装至底座6上,开始从下至上安装鱼槽3,鱼槽3通过第一凹槽33和卡块32卡接,快速定位安装,一边安装鱼槽3,一边调整石料加固层2与鱼槽3配合;
最后将种植有水生植物5的生态袋4放置在鱼槽3开口31处,并往鱼槽3内放置鹅卵石。

Claims (8)

1.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斜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1)上设有石料加固层(2),所述石料加固层(2)上堆叠设有多个鱼槽(3),所述鱼槽(3)为一个横侧面为直角梯形的箱体,所述鱼槽(3)的倾斜面位于迎水面处并设置有开口(31),多个所述鱼槽(3)在迎水面处堆叠成斜面,所述鱼槽(3)左右两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连通孔(35),所述鱼槽(3)通过连通孔(35)与左右相邻的鱼槽(3)连通,所述鱼槽(3)在靠近开口(31)处放置设有生态袋(4),所述生态袋(4)上种植有水生植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槽(3)位于背水面的尾端侧壁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透水孔(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槽(3)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33),所述鱼槽(3)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凹槽(33)卡接的卡块(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1)底部设有位于鱼槽(3)下方的底座(6),所述底座(6)连接设有插入地下的锚杆(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设置若干与卡块(32)卡接的第二凹槽(62),若干所述第二凹槽(62)成一直线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槽(3)内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立柱(7),若干所述立柱(7)排列成一平面,所述立柱(7)形成排列成的平面垂直于鱼槽(3)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立柱(7)均匀排列,若干所述立柱(7)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5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通孔(35)的孔径分为大孔径、中孔径、小孔径,大孔径为100mm-120mm,中孔径为50mm-99mm,小孔径为20-49mm。
CN201821477873.1U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9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7873.1U CN208949834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7873.1U CN208949834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9834U true CN208949834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7787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9834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98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786A (zh) * 2019-07-03 2019-11-19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护岸结构
CN112281910A (zh) * 2020-10-09 2021-01-29 杭州华耕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具有闭环生态链的阶梯式退让挡墙
CN113802521A (zh) * 2021-08-25 2021-12-17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鱼槽石生态护岸及其建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786A (zh) * 2019-07-03 2019-11-19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护岸结构
CN110468786B (zh) * 2019-07-03 2021-02-19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护岸结构
CN112281910A (zh) * 2020-10-09 2021-01-29 杭州华耕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具有闭环生态链的阶梯式退让挡墙
CN113802521A (zh) * 2021-08-25 2021-12-17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鱼槽石生态护岸及其建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49834U (zh)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CN202603390U (zh) 十字插板型多功能人工鱼礁
CN108487180A (zh) 植物生态浮式防波堤
CN107593552A (zh) 一种双柱柔性浅海养殖围网
CN204753487U (zh) 具有养殖型功能的防波堤
JP4247238B2 (ja) 人工魚礁
CN107912348A (zh) 一种固定浮球式浮鱼礁
CN207452823U (zh) 一种生态型护岸海堤
CN205133351U (zh) 一种组合式的河岸生物净化系统
CN204810220U (zh) 一种渔光互补形式的水上光伏组件连接装置
CN213740835U (zh) 一种用于增加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消浪促淤装置
CN108729406A (zh) 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消落带生态的方法
CN107711657A (zh) 一种错口双柱柔性浅海养殖围网
CN204728266U (zh) 具有双层消浪板的养殖型防波堤
KR102084488B1 (ko) 에너지 저감형 생태방틀
CN107299618B (zh) 一种内河斜坡式生态护岸结构
CN108589639A (zh) 一种钢板桩护岸生态仓
CN214783665U (zh) 一种景观生态驳岸
CN204540104U (zh) 外挂式水生植物种植槽
CN208480486U (zh) 一种适用于淤泥底质的框架型人工鱼礁
KR200392536Y1 (ko) 해중림 조성용 하우스형 인공어초
CN208870000U (zh) 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及采用该护岸体的护岸结构
KR101191099B1 (ko) 식생 호안블럭
CN208501614U (zh) 一种钢板桩护岸生态仓
CN201574397U (zh) 直立挡墙式生态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