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9022U -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9022U
CN208949022U CN201821392398.8U CN201821392398U CN208949022U CN 208949022 U CN208949022 U CN 208949022U CN 201821392398 U CN201821392398 U CN 201821392398U CN 208949022 U CN208949022 U CN 208949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dsorption tank
adsorption
waste wat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23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介川
黄旭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Yu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Yu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Yu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Yu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923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9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9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90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柜、过滤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机柜分为上层和下层;下层设有内腔,内腔中紧密布置有反应槽、曝气槽、第一吸附槽以及至少一个药剂槽;上层设有主控安装座、第二吸附槽、压滤安装架和超滤安装架;过滤系统包括压滤机、曝气槽、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和超滤管,反应槽、压滤机、曝气槽、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和超滤管按照废水输送方向通过泵和管道依次连接,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中设有使废水在槽内形成内循环的第一、第二导流机构。这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能够满足小型生产企业对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需求,提高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主要应用于书籍、杂质等印刷品、瓦楞纸、复合纸包装等纸箱包装及印刷行业。在进行相关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水性油墨的更换、印刷设备的清洗等各种原因,产生含有一定量水性油墨成分的废水。水性油墨本身具有多种色彩,使得在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具有非常复杂的化学成分,水性油墨废水不易分层或者褪色,浓度、色度、COD(化学需氧量)值都非常高,并且废水着色力强、水质差别大,导致水性油墨废水的可生化性差,难以得到更好的处理。
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生产企业,除了上述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问题之外,还存在废水量少和处理频率低的情况。小型生产企业受到其自身生产规模的限制,单次生产所产生的水性油墨废水量相对较少,而由于水性油墨废水本身的成分和性质,导致企业的废水处理成本高。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通常进行多次生产后才对废水进行处理,废水的处理频率低,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生产场地有限,无法采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废水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导致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这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能够满足小型生产企业对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需求,提高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柜、过滤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分为上层和下层;下层设有内腔,内腔中紧密布置有反应槽、曝气槽、第一吸附槽以及至少一个药剂槽;上层设有主控安装座、第二吸附槽、压滤安装架和超滤安装架,压滤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柜下层的柜壁上,超滤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第二吸附槽的外壁上;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压滤机、曝气槽、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和超滤管,压滤机安装在压滤安装架上,超滤管安装在超滤安装架上,反应槽、压滤机、曝气槽、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和超滤管按照废水输送方向通过泵和管道依次连接,药剂槽通过泵和管道与反应槽连接,各个泵设置在下层的内腔中;第一吸附槽中设有使废水在槽内形成内循环的第一导流机构,第二吸附槽中设有使废水在槽内形成内循环的第二导流机构。
上述反应槽通常设有搅拌装置,用于对废水和药剂进行混合搅拌反应,反应槽的槽壁设有废水进水口;上述药剂槽用于储存废水反应所需的各种药剂。
上述压滤机用于过滤掉水性油墨废水中的大颗粒杂物,使大颗粒杂物形成污泥进行外排,压滤机可采用现有的板框式压滤机,可在板框式压滤机的一侧设置用于吹干污泥的吹风机,加快污泥的干燥。
上述曝气槽用于对经过大颗粒杂物压滤后的废水进行曝气,曝气槽内设有曝气设备,曝气设备可采用现有的曝气机,曝气过程在可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使污水中的中小颗粒杂物形成絮状浮渣。
上述第一吸附槽和第二吸附槽用于对完成曝气的废水进行二次吸附,槽中设有常用的吸附物质,比如由活性炭、铁碳、石英砂等组成的具有强吸附性的混合物,用于吸附对完成过滤的废水的微小杂质;上述第一、第二导流机构使废水在槽内形成内循环,是指废水在吸附槽中通过吸附物进行吸附后,在导流装置的导向下,回到吸附槽的进水口处,形成在吸附槽内不断进行吸附作用的内循环,以加强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导流机构均可采用潜水泵或者其他能够进行水流导向的现有设备构成。
上述设备腔用于各个槽所需要的废水处理装置,比如计量泵、曝气机等。
上述主控安装座用于安装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的相关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比如单片机或PLC)、操作面板、显示装置、报警装置以及相关的控制电路等,各个控制电路可沿柜壁进行布线连接到各个槽所需要的废水处理装置。
由于受到小型生产企业本身的生产场地限制,以及小型生产企业水性油墨废水水量少的特点,本设备采用上下两层的双层结构设计,保留了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过程中最基本的药剂混合反应、压滤、曝气、二次吸附、超滤的处理流程,并且将各个处理槽和处理设备进行分层设置,处于下层的各个槽紧密布置在下层的内腔中,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废水输送均通过泵与管道连接进行,用于废水输送的各个泵也设置在下层的内腔中,使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在机柜的上下层之间进行输送,改变了传统废水处理设备根据处理过程所采用直排式布置方式,在满足小型生产企业进行废水处理需求的基础上,极大降低整个废水处理所需设备的占地面积,使废水处理能够集中在一台设备上统一进行。
而由于设备体积缩小,在两个吸附槽内设置使废水在槽内形成内循环的导流装置,使废水在吸附槽中通过吸附物进行吸附后,在导流装置的导向下回到吸附槽的进水口处,形成在吸附槽内不断进行吸附作用的内循环,从而提高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吸附槽与所述压滤安装架并列设置,所述主控安装座设置在第二吸附槽的一侧并且处在第二吸附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药剂槽设置在第二吸附槽的下方,所述内腔在第二吸附槽下方并且处于药剂槽一侧的部分作为放置所述各个泵的设备腔;所述反应槽、曝气槽和第一吸附槽并排设置在所述压滤安装架的下方。将处于同一层的各个槽或设备采用并排并列的设置方式,同时将设备腔设置在第二吸附槽下方的空间并且与药剂槽并排,进一步优化机柜结构,降低机柜的占地面积。
另外,由于水性油墨废水在搅拌混合反应的过程可能不止采用一种药剂,所述药剂槽的数量通常不止一个,多个药剂槽通常也采用并排设置并处于所述第二吸附槽的下方。
另外,各个槽所需要的废水处理装置(比如计量泵、曝气机等)通常采用小规格装置,占用空间小,可将设备腔分隔为多个分腔,可供放置更多的装置,节省更多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吸附槽通过隔板分隔出主滤槽、一次吸附槽、二次吸附槽和二次曝气槽;第一吸附槽的进水口设置在主滤槽中,第一吸附槽的出水口设置在二次吸附槽中;主滤槽、一次吸附槽、二次吸附槽和二次曝气槽的底部均相通;第一导流机构包括第一导流装置和第二导流装置,第一导流装置设置在二次吸附槽中,第二导流装置设置在二次曝气槽中。
废水进入主滤槽,依次经过主滤槽的过滤和一次吸附槽、二次吸附槽的吸附,去除掉一定的杂质和色素之后,受到二次吸附槽中第一导流装置的引流作用,废水从二次吸附槽流向二次曝气槽,进行二次曝气;完成二次曝气之后,废水受到二次曝气槽中的第二导流装置的引流作用,从二次曝气槽流向一次吸附槽,再次受到一次吸附槽的吸附作用,进一步吸附废水中的杂质和色素,从而在整个过滤吸附槽内部形成一个对废水不断的进行吸附、曝气、再次吸附、再次曝气的内循环,进一步提高废水的过滤吸附效果。
上述主滤槽中设有用于过滤已曝气废水中所含的中小型颗粒的过滤网或过滤袋等,滤网(滤袋)的孔径可根据实际的过滤需求调整。
上述一次吸附槽和二次吸附槽中设有常用的吸附物质,比如由活性炭、铁碳、石英砂等组成的具有强吸附性的混合物,用于吸附对完成过滤的废水的微小杂质。
上述二次曝气槽中同样设有曝气设备,曝气设备可采用现有的曝气机。
上述第一导流装置用于将废水从二次吸附槽引流至二次曝气槽中,第二导流装置用于将废水从二次曝气槽引流至一次吸附槽中;第一导流装置和第二导流装置均可采用潜水泵,或者其他能够进行水流导向的现有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吸附槽内设有由多块板状吸附件并列设置而成的吸附通道;第二导流机构包括使废水在吸附通道内外循环流动的第三导流装置。废水进入第二吸附槽之后从吸附通道的一侧进入,经过多块吸附件的吸附作用之后在吸附通道的另一侧流出,然后第三导流装置的引流下,废水回到原先进入吸附通道的一侧,从而在第二吸附槽内也形成一个不断经过吸附通道的内循环,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吸附效果,使废水中的细小颗粒得到更彻底的吸附。
上述板状吸附件同样可由活性炭、铁碳、石英砂等组成的具有强吸附性的混合物构成。上述第三导流装置可采用现有的潜水循环泵。
上述吸附通道的两侧可用隔板进行分隔,使废水循环流向更加明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反应控制模块、压滤控制模块、曝气控制模块、第一吸附控制模块和第二吸附控制模块,反应控制模块、压滤控制模块、曝气控制模块、第一吸附控制模块和第二吸附控制模块分别通过相关的控制电路与主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主控安装座上,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操作面板、显示单元、时钟单元和报警单元,操作面板、显示单元、时钟单元和报警单元均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操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输入各个控制模块的指令,所输入的指令通常包括废水水量、药剂用量、各个废水处理环节中各种设备的运行时间等等;中央处理单元获取所输入指令后进行分析处理,并对各个控制模块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各个控制模块获取相应的控制信号后对废水进行相应环节的处理;当发生故障时各个控制模块会发送相应的报警信号给中央处理单元,并通过报警单元进行警报响应,使操作人员及时得知并尽快处理故障;整个处理过程只需通过操作人员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预设置,便能够实现对整个处理环节中的自动控制,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上述主控制模块中,中央处理单元可采用单片机或者PLC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显示单元可采用现有的显示屏,也可与操作面板合并采用现有的触摸屏同时实现操作和显示功能;时钟单元可采用现有的计时器;报警单元可采用现有的蜂鸣器等。
上述压滤控制模块通常包括压滤机,压滤机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时钟单元控制压滤时间;另外还可设置滤渣告警单元,用于当板框内的滤渣达到一定量时发出报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及时清理。
上述曝气控制模块通常包括曝气机,曝气机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同样可通过所述时钟单元控制曝气时间;由于在曝气过程中通常根据废水成分的不同添加各种混凝剂或絮凝剂,还可另外设置混凝剂或絮凝剂的添加控制器和剂量告警器(均采用现有设备),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反应控制模块包括废水泵、多个药剂泵、搅拌装置、水位监控器和pH检测器,废水泵、多个药剂泵、搅拌装置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水位监控器和pH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反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反应槽中废水和药剂的反应,废水泵用于向反应槽内输送水性油墨废水,多个药剂泵用于对反应槽内添加供废水进行反应的各种药剂,废水和药剂在反应槽内混合并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进一步加快废水与药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水位监控器用于监控反应槽内的水位高度,当水位到达处理要求时发送信号给中央处理单元,并通过报警单元进行水位报警;pH检测器用于检测反应槽内废水的pH值变化,一旦反应槽内废水的pH值超出正常范围,pH检测器发送含有废水pH值数据的信号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相应药剂所属的药剂泵,通过添加不同的药剂,确保废水的pH值处于正常范围内(通常为6~8)。
上述废水泵和药剂泵可采用现有的计量泵,方便对废水和药剂进行计量;上述搅拌装置和pH检测器均可采用现有设备;上述水位监控器可采用现有的液位计或者接近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吸附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水质检测单元、第一循环控制单元和二次曝气单元,第一水质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循环控制单元和二次曝气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水质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第一吸附槽内废水的循环吸附处理情况;第一循环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导流机构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并可通过时钟单元设置循环时间;二次曝气单元用于控制在第一吸附槽内进行二次曝气,提高废水在第一吸附槽中的吸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吸附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水质检测单元和第二循环控制单元,第二水质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循环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水质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第二吸附槽内废水的循环吸附处理情况;第二循环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导流机构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并同样可通过时钟单元设置循环时间。
上述第一、第二水质检测单元可采用现有的水质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采用上下两层的双层结构设计,由于受到小型生产企业本身的生产场地限制,以及小型生产企业水性油墨废水水量少的特点,保留了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过程中最基本的药剂混合反应、压滤、曝气、二次吸附、超滤的处理流程,并且将各个处理槽和处理设备进行分层设置,处于下层的各个槽紧密布置在下层的内腔中,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废水输送均通过泵与管道连接进行,用于废水输送的各个泵也设置在下层的内腔中,使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在机柜的上下层之间进行输送,改变了传统废水处理设备根据处理过程所采用直排式布置方式,在满足小型生产企业进行废水处理需求的基础上,极大降低整个废水处理所需设备的占地面积,使废水处理能够集中在一台设备上统一进行;而由于设备体积缩小,在两个吸附槽内设置使废水在槽内形成内循环的导流装置,使废水在吸附槽中通过吸附物进行吸附后,在导流装置的导向下回到吸附槽的进水口处,形成在吸附槽内不断进行吸附作用的内循环,从而提高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过滤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一吸附槽的结构简示图;
图7为图1中第二吸附槽的结构简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中的标示分别为:A-废水输送流向,B-第一吸附槽中废水的内循环流向,C-第二吸附槽中废水的内循环流向,1-下层内腔,2-反应槽,3-曝气槽,4-第一吸附槽,401-主滤槽,402-一次吸附槽,403-二次吸附槽,404-二次曝气槽,405-第一吸附槽隔板,406-第一导流机构,4061-第一导流装置,4062-第二导流装置,407-二次曝气槽中的曝气机,5-第二吸附槽,501-板状吸附件,502-吸附通道,503-第二吸附槽隔板,504-第二导流机构(即第三导流装置),6-压滤安装架,7-压滤机,8-超滤安装架,9-超滤管,10-主控安装座,11-设备腔,1101-设备腔的分腔,12-药剂槽,13-搅拌装置,14-废水泵,15-药剂泵,16-主控制模块,1601-中央处理单元,1602-操作面板,1603-显示单元,1604-时钟单元,1605-报警单元,17-反应控制模块,18-水位监控器,19-pH检测器,20-压滤控制模块,2001-滤渣告警单元,21-曝气控制模块,2101-曝气槽中的曝气机,2102-添加控制器,2103-剂量告警器,22-第一吸附控制模块,2201-第一水质检测单元,2202-第一循环控制单元,2203-二次曝气单元,23-第二吸附控制模块,2301-第二水质检测单元,2302-第二循环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柜、过滤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如图1至图4所示,机柜本体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设有主控安装座10、第二吸附槽5、压滤安装架6和超滤安装架8,第二吸附槽5与压滤安装架6并列设置,主控安装座10设置在第二吸附槽5的一侧并且处在第二吸附槽5的长度方向上,压滤安装架6固定安装在机柜下层的柜壁上,压滤安装架6上安装有压滤机7,超滤安装架8固定安装在第二吸附槽5的外壁底部上,超滤安装架8上安装有超滤管9;下层设有内腔1,内腔1中紧密布置有反应槽2、曝气槽3、第一吸附槽4以及多个药剂槽12,多个药剂槽12并排设置在第二吸附槽5的下方,内腔1在第二吸附槽5下方并且处于药剂槽12一侧的部分作为设备腔11,设备腔11自下至上分隔为多个分腔1101,反应槽2、曝气槽3和第一吸附槽4并排设置在压滤安装架6的下方;
如图5所示,过滤系统包括上述压滤机7、曝气槽3、第一吸附槽4、第二吸附槽5和超滤管9,反应槽2、压滤机7、曝气槽3、第一吸附槽4、第二吸附槽5和超滤管9通过泵和管道按照废水流向A依次连接;废水从外部通过废水泵14输送进入反应槽2,药剂槽12通过泵和管道与反应槽2连接,泵设置在设备腔11的各个分腔1101中,管道可根据具体实施需要,布置在内腔1中的适合位置;压滤机7用于过滤掉水性油墨废水中的大颗粒杂物,使大颗粒杂物形成污泥进行外排,压滤机7可采用现有的板框式压滤机;曝气槽3用于对经过大颗粒杂物压滤后的废水进行曝气,曝气槽3处设有曝气机(可采用现有设备),曝气过程在可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使污水中的中小颗粒杂物形成絮状浮渣;
如图5、图6所示,第一吸附槽4通过隔板405分隔为过滤吸附部(图中未标示)和二次曝气槽404,过滤吸附部再由隔板按照废水流向A分隔出主滤槽401、一次吸附槽402和二次吸附槽403;第一吸附槽4的进水口设置在主滤槽401中,第一吸附槽4的出水口设置在二次吸附槽403中,主滤槽401、一次吸附槽402、二次吸附槽403和二次曝气槽404的底部均相通;主滤槽401中设有用于过滤已曝气废水中所含的中小型颗粒的过滤网或过滤袋等,滤网(滤袋)的孔径可根据实际的过滤需求调整;一次吸附槽402和二次吸附槽403中设有常用的吸附物质,比如由活性炭、铁碳、石英砂等组成的具有强吸附性的混合物,用于吸附对完成过滤的废水的微小杂质;第一导流机构406包括第一导流装置4061和第二导流装置4062,第一导流装置4061设置在二次吸附槽403中并用于将废水从二次吸附槽403引流至二次曝气槽404中,第二导流装置4062设置在二次曝气槽404中并用于将废水从二次曝气槽404引流至一次吸附槽402中,从而使废水在第一吸附槽4内形成一个不断进行吸附、曝气、再次吸附、再次曝气的内循环B;第一导流装置4061和第二导流装置4062均可采用潜水泵(其他能够进行水流导向的现有设备),二次曝气槽404处设有曝气机407(同样可采用现有设备);
如图5、图7所示,第二吸附槽5内设有由多块板状吸附件501并列设置而成的吸附通道502,吸附通道502的两侧可用隔板503进行分隔,板状吸附件501同样可由活性炭、铁碳、石英砂等组成的具有强吸附性的混合物构成;第二吸附槽5内还设有使废水在吸附通道502内外循环流动的第二导流机构504,第二导流机构504包括第三导流装置,使废水在第二吸附槽5内也形成一个不断经过吸附通道502的内循环C,第三导流装置可采用现有的潜水循环泵。
如图8所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16、反应控制模块17、压滤控制模块20、曝气控制模块21、第一吸附控制模块21和第二吸附控制模块23,反应控制模块17、压滤控制模块20、曝气控制模块21、第一吸附控制模块21和第二吸附控制模块23分别通过相关的控制电路与主控制模块16电连接;
主控制模块16设置在上述主控安装座10上,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601、操作面板1602、显示单元1603、时钟单元1604和报警单元1605,操作面板1602、显示单元1603、时钟单元1604和报警单元1605均与中央处理单元1601电连接;中央处理单元1601可采用单片机或者PLC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显示单元1603可采用现有的显示屏,也可与操作面板1602合并采用现有的触摸屏同时实现操作和显示功能,时钟单元1604可采用现有的计时器,报警单元1605可采用现有的蜂鸣器等;
反应控制模块17用于控制反应槽2中废水和药剂的反应,包括废水泵14、多个药剂泵15、搅拌装置13、水位监控器18和pH检测器19,废水泵14、多个药剂泵15、搅拌装置13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160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水位监控器18和pH检测器19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160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废水泵14和药剂泵15可采用现有的计量泵,方便对废水和药剂进行计量,搅拌装置13和pH检测器19均可采用现有设备,水位监控器18可采用现有的液位计或者接近开关;废水泵14和多个药剂泵15安装在上述设备腔11的各个分腔1101中;
压滤控制模块20包括上述压滤机7以及滤渣告警单元2001,,压滤机7的控制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160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并通过时钟单元1604控制压滤时间;滤渣告警单元2001用于当板框内的滤渣达到一定量时发出报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及时清理,滤渣告警单元2001可集成在压滤机7中,也可采用独立的现有设备;
曝气控制模块21包括曝气机2101、以及混凝剂或絮凝剂的添加控制器2102和剂量告警器2103,曝气机2101设置在上述曝气槽3处,曝气机2101可采用现有的潜水曝气机,曝气机2101的控制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160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并同样可通过时钟单元1604控制曝气时间,混凝剂或絮凝剂的添加控制器2102和剂量告警器2103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1601电连接,用于控制混凝剂或絮凝剂的添加和剂量告警,同样均采用现有设备;
第一吸附控制模块21和第二吸附控制模块23分别用于控制上述第一吸附槽4、第二吸附槽5中废水的杂质吸附情况;第一吸附控制模块21包括第一水质检测单元2201、第一循环控制单元2202和二次曝气单元2203,第二吸附控制模块23包括第二水质检测单元2301和第二循环控制单元2302,第一水质检测单元2201和第二水质检测单元230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160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循环控制单元2202、二次曝气单元2203和第二循环控制单元2302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160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水质检测单元2201、第二水质检测单元2301可采用现有的水质传感器;第一循环控制单元2202包括上述第一导流装置4061、第二导流装置4062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废水在第一吸附槽4中的内循环B;第二循环控制单元2302包括上述第三导流装置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废水在第二吸附槽5中的内循环C;二次曝气单元2203包括上述二次曝气槽404中的曝气设备407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柜、过滤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分为上层和下层;下层设有内腔,内腔中紧密布置有反应槽、曝气槽、第一吸附槽以及至少一个药剂槽;上层设有主控安装座、第二吸附槽、压滤安装架和超滤安装架,压滤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柜下层的柜壁上,超滤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第二吸附槽的外壁上;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压滤机、曝气槽、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和超滤管,压滤机安装在压滤安装架上,超滤管安装在超滤安装架上,反应槽、压滤机、曝气槽、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和超滤管按照废水输送方向通过泵和管道依次连接,药剂槽通过泵和管道与反应槽连接,各个泵设置在下层的内腔中;第一吸附槽中设有使废水在槽内形成内循环的第一导流机构,第二吸附槽中设有使废水在槽内形成内循环的第二导流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槽与所述压滤安装架并列设置,所述主控安装座设置在第二吸附槽的一侧并且处在第二吸附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药剂槽设置在第二吸附槽的下方,所述内腔在第二吸附槽下方并且处于药剂槽一侧的部分作为放置所述各个泵的设备腔;所述反应槽、曝气槽和第一吸附槽并排设置在所述压滤安装架的下方。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槽通过隔板分隔出主滤槽、一次吸附槽、二次吸附槽和二次曝气槽;第一吸附槽的进水口设置在主滤槽中,第一吸附槽的出水口设置在二次吸附槽中;主滤槽、一次吸附槽、二次吸附槽和二次曝气槽的底部均相通;第一导流机构包括第一导流装置和第二导流装置,第一导流装置设置在二次吸附槽中,第二导流装置设置在二次曝气槽中。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槽内设有由多块板状吸附件并列设置而成的吸附通道;第二导流机构包括使废水在吸附通道内外循环流动的第三导流装置。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反应控制模块、压滤控制模块、曝气控制模块、第一吸附控制模块和第二吸附控制模块,反应控制模块、压滤控制模块、曝气控制模块、第一吸附控制模块和第二吸附控制模块分别通过相关的控制电路与主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主控安装座上,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操作面板、显示单元、时钟单元和报警单元,操作面板、显示单元、时钟单元和报警单元均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控制模块包括废水泵、多个药剂泵、搅拌装置、水位监控器和pH检测器,废水泵、多个药剂泵、搅拌装置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水位监控器和pH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水质检测单元、第一循环控制单元和二次曝气单元,第一水质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循环控制单元和二次曝气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水质检测单元和第二循环控制单元,第二水质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循环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CN201821392398.8U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9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2398.8U CN208949022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2398.8U CN208949022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9022U true CN208949022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6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239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9022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9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04026U (zh) 一种新型高效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CN208949022U (zh)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CN213446542U (zh) 一种印染废水微絮凝变孔隙直接过滤装置
CN105600989B (zh) 水晶加工污水处理一体机
CN107224877A (zh) 一种集装式超滤净水装置
CN207076349U (zh) 一种集装式超滤净水装置
CN214088026U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
CN115770433A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管式超滤膜预处理过滤装置
CN114477594A (zh) 一种饮用水的桶箱过滤设备
CN108249632A (zh) 一种服装厂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9989174U (zh) 一种含磷工业废水的零排放自动处理系统
CN207699335U (zh) 一种智能化快速污水处理装置
CN208949048U (zh)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的过滤系统
CN208949024U (zh)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的机柜
CN106277205A (zh) 一种利用浸没式超滤膜进行水体净化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76673A (zh) 一种微污染水处理设备及利用其处理水的方法
CN208949023U (zh)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
US637625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amount of chemical substrates in a liquid
CN206632750U (zh) 一种排屑过滤一体机
CN206666280U (zh) 一种化工废水净化装置
CN2067209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5249971U (zh)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设备
CN21896904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215087224U (zh)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收集装置
CN218058645U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