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7433U - 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7433U
CN208947433U CN201821350633.5U CN201821350633U CN208947433U CN 208947433 U CN208947433 U CN 208947433U CN 201821350633 U CN201821350633 U CN 201821350633U CN 208947433 U CN208947433 U CN 208947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cabin
steering
double
flat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06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亮
徐世超
王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ix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ix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ix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ix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06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7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7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7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包括:框架;第一驾驶室,设在所述框架的第一端;第二驾驶室,设在所述框架的第二端;和液压系统,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内部;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驾驶室和所述第二驾驶室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驾驶室和所述第二驾驶室双向驾驶。在框架的第一端设置第一驾驶室,在框架的第二端设置第二驾驶室,液压系统分别与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连接,实现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双向驾驶,因此,不受工作场所条件限制,无需掉头即可使用,使用灵活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煤炭行业自动化设备的运用越来越多,许多传统的生产运输方式已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煤炭开采过程中许多的设备、材料等物品需要源源不断的运到煤矿工作巷道之中,现有运输车辆采用较多的是无轨胶轮车或者有轨运输车辆以及专用运输车辆三大类。
这几种运输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专用运输车辆和无轨胶轮车因结构限制,受工作场所条件限制,掉头需要较大空间,使用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解决使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包括:框架;第一驾驶室,设在所述框架的第一端;第二驾驶室,设在所述框架的第二端;和液压系统,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内部;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驾驶室和所述第二驾驶室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驾驶室和所述第二驾驶室双向驾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框架的下部安装有转向轮胎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主泵,所述主泵与行走驱动马达组连接,所述行走驱动马达组与所述转向轮胎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向轮胎组行走,所述主泵与前进控制阀、后退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向轮胎组的前后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行走驱动马达组包括第一行走驱动马达、第二行走驱动马达、第三行走驱动马达和第四行走驱动马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行走驱动马达、所述第二行走驱动马达均与驻车控制阀连接,所述驻车控制阀与所述转向轮胎组连接,以使得手动刹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三行走驱动马达、所述第四行走驱动马达均与所述第一驾驶室内的第一刹车阀、所述第二驾驶室内的第二刹车阀连接,所述第一刹车阀、所述第二刹车阀与所述转向轮胎组连接,用于刹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转向控制泵,所述转向控制泵与多个转向控制阀连接,所述转向控制阀与转向油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平板车转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泵,所述控制泵与所述驻车控制阀、所述第一刹车阀、所述第二刹车阀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油门控制阀,所述油门控制阀与所述控制泵连接,所述油门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刹车阀、所述第二刹车阀、多个所述转向控制阀、所述驻车控制阀连接,所述油门控制阀与油门控制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框架的下部设有动力仓,所述液压系统安装于所述动力仓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框架的第一端设置第一驾驶室,在框架的第二端设置第二驾驶室,液压系统分别与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连接,实现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双向驾驶,因此,不受工作场所条件限制,无需掉头即可使用,使用灵活便捷。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框架;
2、第一驾驶;
3、转向轮胎组;
4、动力仓;
5、第二驾驶室;
6、主泵;
7、转向控制泵;
8、控制泵;
9、前进控制阀;
10、后退控制阀;
11、第一行走驱动马达;
12、第二行走驱动马达;
13、第三行走驱动马达;
14、第四行走驱动马达;
15、第一转向控制阀;
16、第二转向控制阀;
17、驻车控制阀;
18、第三转向控制阀;
19、第四转向控制阀;
20、第一刹车阀;
21、第二刹车阀;
22、油门控制阀;
23、第一转向油缸;
24、第二转向油缸;
25、第三转向油缸;
26、第四转向油缸;
27、油门控制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任何的序列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进行的区分。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由于目前平板车使用不够灵活的问题,本申请给出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等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包括:框架1,第一驾驶室2设在所述框架1的第一端,第二驾驶室5设在所述框架1 的第二端,液压系统安装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实现双向驾驶。
在所述框架1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驾驶室2,在所述框架1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驾驶室5,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连接,实现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双向驾驶,因此,不受工作场所条件限制,无需掉头即可使用,使用灵活便捷,并且不受场地路面状况、空间大小限制,不受物料、设备大小限制,将所需物料、设备运到指定工作位置。
当然,所述框架1的尺寸与矿井的直径相适配,避免平板车出现卡住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框架1为不锈钢材质。
可选地,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的结构相同,与现有的驾驶室基本没有区别,都是用于驾驶平板车使用,不受工作场所条件限制,无需掉头即可使用,且使用灵活便捷。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驾驶室2包括第一手刹拉杆、第一油门踏板和第一方向盘,所述第一手刹拉杆与所述驻车控制阀17连接,所述第一油门踏板与所述油门控制阀22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盘与所述转向轮胎组3的转向轴连接,通过拉动所述第一手刹拉杆给所述控制泵8一个信号,所述控制泵8 控制所述驻车控制阀17开启,促使所述转向轮胎组3停止工作,完成手动刹车。通过所述第一油门踏板给所述控制泵8一个信号,所述控制泵8控制所述油门控制阀22开启,完成加油减油。通过所述第一方向盘带动转向轴转动促使所述转向轮胎组改变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驾驶室5包括第二手刹拉杆、第二油门踏板和第二方向盘,所述第二手刹拉杆与所述驻车控制阀17连接,所述第二油门踏板与所述油门控制阀22连接,所述第二方向盘与所述转向轮胎组3的转向轴连接,通过拉动所述第二手刹拉杆给所述控制泵8一个信号,所述控制泵8 控制所述驻车控制阀17开启,促使所述转向轮胎组3停止工作,完成手动刹车。通过所述第二油门踏板给所述控制泵8一个信号,所述控制泵8控制所述油门控制阀22开启,完成加油减油。通过所述第二方向盘带动转向轴转动促使所述转向轮胎组改变方向。
实施例2: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新增加的设计。如图1所示,可选地,在所述框架1的下部安装有转向轮胎组3。其中,所述转向轮胎组3包括第一转向轮胎、第二转向轮胎、第三转向轮胎和第四转向轮胎,转向轮胎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转向轮胎、所述第二转向轮胎、所述第三转向轮胎和所述第四转向轮胎均为现有的转向轮胎。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主泵6,所述主泵6与行走驱动马达组连接,所述行走驱动马达组与所述转向轮胎组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向轮胎组3行走,给所述转向轮胎组3提供动力,所述主泵6与前进控制阀9、后退控制阀1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向轮胎组3的前后移动。
其中,所述主泵6为现有的泵,现有汽车中常用的泵均可使用,已知的型号均可使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进控制阀9为现有的前进控制,所述后退控制阀10连接为现有的后退控制阀。
实施例4: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新增加的设计。如图2所示,可选地,所述行走驱动马达组包括第一行走驱动马达11、第二行走驱动马达12、第三行走驱动马达13和第四行走驱动马达14。其中,所述第一行走驱动马达11、所述第二行走驱动马达12、所述第三行走驱动马达13和所述第四行走驱动马达 14均为现有的行走驱动马达。
实施例5: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新增加的设计。如图2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一行走驱动马达11、所述第二行走驱动马达12均与驻车控制阀17连接,所述驻车控制阀17与所述转向轮胎组3连接,实现手动刹车。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驻车控制阀17为现有的驻车控制阀。
实施例6: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新增加的设计。如图2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三行走驱动马达13、所述第四行走驱动马达14均与所述第一驾驶室内2的第一刹车阀20、所述第二驾驶室内5的第二刹车阀21连接,所述第一刹车阀20、所述第二刹车阀21与所述转向轮胎组3连接,用于刹车。
其中,所述第一刹车阀20、所述第二刹车阀21均为现有的刹车阀。
实施例7: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新增加的设计。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转向控制泵7,所述转向控制泵7与多个转向控制阀连接,所述转向控制阀与转向油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平板车转向。
其中,多个所述转向控制阀分别为第一转向控制阀15、第二转向控制阀16、第三转向控制阀18、第四转向控制阀19。多个所述转向油缸分别为第一转向油缸23、第二转向油缸24、第三转向油缸25、第四转向油缸26。所述第一转向控制阀15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3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控制阀 16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24连接,所述第三转向控制阀18与所述第三转向油缸25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控制阀19与所述第四转向油缸26。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转向控制阀15、所述第二转向控制阀16、所述第三转向控制阀18、所述第四转向控制阀19均为现有的转向控制阀,多种型号均可使用。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3、所述第二转向油缸24、所述第三转向油缸25、所述第四转向油缸26均为现有的转向油缸,多种型号均可使用。
实施例8: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新增加的设计。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泵8,所述控制泵8与所述驻车控制阀17、所述第一刹车阀 20、所述第二刹车阀21连接。其中,所述控制泵8为现有的泵,现有汽车中常用的泵均可使用,已知的型号均可使用。
实施例9: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新增加的设计。如图2所示,可选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油门控制阀22,所述油门控制阀22与所述控制泵8连接,所述油门控制阀22与所述第一刹车阀20、所述第二刹车阀21、多个所述转向控制阀、所述驻车控制阀17连接,所述油门控制阀22与油门控制缸 27连接。其中,所述油门控制阀22为现有的油门控制阀,所述油门控制缸 27为现有的油门控制缸。
实施例10: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新增加的设计。如图1所示,可选地,所述框架1的下部设有动力仓4,所述液压系统安装于所述动力仓4的内部。
具体使用时:
此平板车采用全液压驱动控制,发动机带动一组串联泵。
1、所述主泵6带动所述第一行走驱动马达11、所述第二行走驱动马达 12、所述第三行走驱动马达13和所述第四行走驱动马达14,控制车辆的行驶,通过车辆的所述前进控制阀9、所述后退控制阀10连接,控制车辆的前进与后退;
2、所述转向控制泵7,其通过所述第一转向控制阀15、所述第二转向控制阀16、所述第三转向控制阀18、所述第四转向控制阀19控制各自连接的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3、所述第二转向油缸24、所述第三转向油缸25、所述第四转向油缸26,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轮胎、所述第二转向轮胎、所述第三转向轮胎和所述第四转向轮胎连接,控制车辆转向;
3、所述控制泵8为车辆制动及油门控制,通过所述驻车控制阀17控制驻车功能,所述第一刹车阀20、所述第二刹车阀21分别分布在两个驾驶室,控制刹车功能,所述油门控制阀22控制油门大小调节油缸,控制车速。
4、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分别放置一套操控控制箱,当进入所述第一驾驶室2时,激活所述第一驾驶室2里面的所述控制箱,同时自动锁定所述第二驾驶室5里面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系统由操作箱和人机交互界面组成,其中操作箱由操作手柄和状态按钮组成,其中操作手柄的功能是控制车辆的前进后退和转向,状态控制旋钮的功能分别是:钥匙开关、紧急停止、驻车制动、转向调节、夸你慢速调节、防打滑调节控制。其中人机交互界面采用自主研发的总线通讯显示屏,车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主要功能保护:运行状态的显示、系统故障报警、运行过程中重要参数的记录功能等作用。操作箱和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工业总线和车辆中心控制单元进行通讯,以完成数据的传输和控制功能。在机车启动之前,首先打开驻车制动旋钮,人机界面显示“N”之后,推动操作箱的万向手柄实现车辆的前进后退和转向功能,人机交互界面显示“D”、“R”代表车辆的前进和后退。转向的时候,车辆的转向灯亮起,同时人机交互界面的转向状态监控灯亮起,停车时候,手柄回复到零位,车辆停车,下车前将驻车制动旋钮旋转到关闭状态,人机交互界面显示“P”。
此时所述第一转向控制阀15与所述第二转向控制阀16激活,控制车辆前轮转向功能,所述第三转向控制阀18、所述第四转向控制阀19锁闭,所述转向轮胎组3处于0角度位置,可正常控制车辆的转弯功能。
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内分布有所述第一刹车阀20、所述第二刹车阀21,当进入所述第一驾驶室2时,踩动所述第一驾驶室2 内的所述第一刹车阀20,即可控制车辆刹车功能,脚松开刹车踏板,刹车失去作用。同理进入所述第二驾驶室5工作模式相同。
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的驻车手柄产生电信号,可操作所述驻车控制阀17,完成驻车作用;当进入所述第一驾驶室2,其内的驻车手柄被激活,所述第二驾驶室5内的驻车手柄被锁闭。
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的油门踏板产生电信号,可操作所述油门控制阀22,通过所述油门控制油缸27,控制油门大小,调节车辆行驶速度。当进入第一驾驶室2,其内的油门踏板被激活,第二驾驶室5内的油门踏板被锁闭。
所述第一驾驶室2和所述第二驾驶室5内有车辆前进后退档把,产生电信号,控制车辆的前进与后退。当进入所述第一驾驶室2,其内的前进后退手柄被激活,所述第二驾驶室5内的前进后退手柄被锁闭。当第一驾驶室2 前进后退档把打到前进档时,车辆向前走,打到后退档时,车辆后退。当进入所述第二驾驶室5时,因车辆行驶方向前后倒置,此时的前进信号作用到所述车辆后退控制阀10,控制车辆行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第一驾驶室,设在所述框架的第一端;
第二驾驶室,设在所述框架的第二端;和
液压系统,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内部;
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驾驶室和所述第二驾驶室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驾驶室和所述第二驾驶室双向驾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的下部安装有转向轮胎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主泵,所述主泵与行走驱动马达组连接,所述行走驱动马达组与所述转向轮胎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向轮胎组行走,所述主泵与前进控制阀、后退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向轮胎组的前后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驱动马达组包括第一行走驱动马达、第二行走驱动马达、第三行走驱动马达和第四行走驱动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行走驱动马达、所述第二行走驱动马达均与驻车控制阀连接,所述驻车控制阀与所述转向轮胎组连接,以使得手动刹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行走驱动马达、所述第四行走驱动马达均与所述第一驾驶室内的第一刹车阀、所述第二驾驶室内的第二刹车阀连接,所述第一刹车阀、所述第二刹车阀与所述转向轮胎组连接,用于刹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转向控制泵,所述转向控制泵与多个转向控制阀连接,所述转向控制阀与转向油缸连接,用于控制平板车转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泵,所述控制泵与所述驻车控制阀、所述第一刹车阀、所述第二刹车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油门控制阀,所述油门控制阀与所述控制泵连接,所述油门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刹车阀、所述第二刹车阀、多个所述转向控制阀、所述驻车控制阀连接,所述油门控制阀与油门控制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的下部设有动力仓,所述液压系统安装于所述动力仓的内部。
CN201821350633.5U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Active CN208947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0633.5U CN208947433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0633.5U CN208947433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7433U true CN208947433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5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0633.5U Active CN208947433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7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8398B (zh) 电牵引齿轨卡轨车
CN103287491B (zh) 巷道无轨轮式液压动力车组柔性转向控制系统
CN100556727C (zh) 具有改进的牵引控制的流体传动装置
CN201907552U (zh) 车辆双向行驶驾驶台
CN102785694B (zh) 一种控制车辆实现双向行驶的液压系统
CN104724166A (zh) 液压悬挂重载运输车
CN103935934A (zh) 小吨位电瓶电控叉车
CN203581098U (zh) 四轮全驱汽车原地转向系统
CN109278875A (zh) 一种应用于煤碳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CN104500465B (zh) 多功能农用机车液压底盘驱动系统
CN208947433U (zh) 一种应用于煤炭行业的具有双驾驶室的平板车
CN202016394U (zh) 矿用双向驾驶防爆柴油运输车
CN102079331A (zh) 轮式车辆多种行驶转向方式液压控制装置
CN201161631Y (zh) 井下无轨胶轮车
CN103522857B (zh) 一种飞行汽车的动力转换系统
CN113978493B (zh) 支持本地与遥控双模式操作的电动矿车
CN102963251B (zh) 煤矿井下防爆胶轮车双向驾驶的油门操纵装置
CN105459992A (zh) 一种轮式液压工程车的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1281184U (zh) 公铁两用布料车的多模式转向控制系统
CN114030452A (zh) 电动轮式矿用自卸车及其无人驾驶系统
CN203293915U (zh) 电控液压行走设备的紧急驱动装置
CN105882397A (zh) 一种货车半挂车自助行走驱动装置
CN202783346U (zh) 控制车辆实现双向行驶的液压系统
CN205149843U (zh) 一种轮式液压工程车的驻车控制装置
CN204492201U (zh) 一种工程底盘混凝土喷射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