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178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1780U
CN208941780U CN201821006503.XU CN201821006503U CN208941780U CN 208941780 U CN208941780 U CN 208941780U CN 201821006503 U CN201821006503 U CN 201821006503U CN 208941780 U CN208941780 U CN 208941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air inlet
shell
cooking apparatus
trache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06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金炬
何国营
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065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1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1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1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外壳和内锅,内锅内形成用于盛放食材的烹饪腔体,外壳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连通进气口和烹饪腔体;气泵,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进气通道上,以通过进气口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烹饪时间或者减少开盖等待时间,并且避免抽入烹饪腔体的气体存在异味。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压力锅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尤其是煮粥,在完成加热之后,不能直接排气,不然会出现溢锅的现象。上述不能直接排气的冷却过程,需要用户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开盖。市面上虽然有水冷的降压电压力锅,仍然需要较长时间,不能达到快速冷却开盖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烹饪时间或者减少开盖等待时间,并且避免抽入烹饪腔体的气体存在异味的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外壳和内锅,内锅内形成用于盛放食材的烹饪腔体,外壳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连通进气口和烹饪腔体;气泵,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进气通道上,以通过进气口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锅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气泵通过上述进气口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新鲜的空气抽入至烹饪腔体内,进而实现加速烹饪或者快速开盖。由于进气口设置在外壳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这样使得进入烹饪腔体的空气来源于烹饪器具外,这样可以避免从锅体内抽入的气体存在异味问题。
进一步地,气泵设置在外壳内,气泵通过第一气管与进气口连通,通过第二气管与烹饪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气口设置在第一侧壁上,气泵设置在临近外壳的第二侧壁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第一气管沿外壳的内壁延伸设置,第一气管包括弯曲段,弯曲段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第一气管外套设有保护套。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气口设置在底壁上并临近第一侧壁,气泵设置在临近外壳的第二侧壁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进气口处设置有格栅。
进一步地,进气口处设置有接头,第一气管通过接头与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外壳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接头通过连接柱固定在进气口处。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压力锅还包括锅盖,气泵通过第二气管连接至锅盖上,并通过锅盖上的连通口与烹饪腔体连通;外壳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气泵的气泵支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气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烹饪器具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图6的烹饪器具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进气口;13、外壳;131、气泵支架;14、接头;15、连接柱;30、气泵;31、第一气管;311、弯曲段;50、保护套;55、卡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烹饪时间或者减少开盖等待时间的烹饪器具。具体地,在烹饪器具煮粥,稀饭等粘稠食物时,由于极易产生泡沫和溢出,所以,在烹饪过程中,加热阶段有长时间的等待阶段,否则,压力一旦上升,会产生溢锅的风险,因而造成烹饪时间长,达不到快速烹饪的效果。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通过向具有压力的烹饪腔体内注入加压的冷空气,并使冷空气与烹饪腔体内的气体混合,再同步或随后排出热量气体。由于热量的排出,食材表面温度降低,一方面能够控制泡沫的形成,另外一方面,在烹饪腔体保持一定的压力,通过间歇性的或连续性的排气动作,会使腔体内泡沫减少,压力出现下降,所以,此时可以增加加热的频率,减少烹饪中非加热等待时间,加快食材的烹饪过程,可以大幅缩短烹饪时间。
在烹饪间歇加热过程中,利用气泵向烹饪腔体内冲入外部空气,外部气体需克服密闭腔体压力,外部空气进入烹饪腔体,气流冲击泡沫后,在维持密闭腔体压力不变或缓慢变化的状态下,从排气口处的限压阀排出。在整个过程中,食材沸腾产生的泡沫在降温和压力变化,气流冲击的过程中,消除和减少了溢锅的现象,因此,可以排气完成后,继续加热,从而减少烹饪时间,实现煮粥等食物的快速性。
本申请的烹饪器具还能够实现快速开盖。实现快速开盖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进入排气阶段时,密闭的烹饪腔体内维持一定的压力和大于100度的温度。此时,如果直接将排气口处的限压阀打开并长排气,会使内锅内食材激烈沸腾,并从限压阀排出,造成安全隐患。由于密闭的烹饪腔体的压力与温度的对应关系,通过气泵将外部的冷气充入密闭的烹饪腔体,需要克服密闭腔体的压力,在维持密闭腔体压力不变或缓慢变化的状态下,快速通过限压阀排气,可以将密闭腔体内温度和压力降低。而且,通过冷空气的进入再到限压阀的持续排出,还可以实现食材的快速冷却,从而在密闭腔体压力下降时,不会产生食材沸腾,进而无需间歇排气,不会导致时间过长的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开盖。
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和锅盖之间优选设置有锁合结构,该锁合结构防止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时产生安全隐患。该锁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内锅上的锅牙和设置在锅盖上的盖牙。气泵能够在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处于5KPA至120KPA之间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需要说明的是:常压为0KPA。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冷空气是指比烹饪腔体内温度低的空气,一般情况为常温空气。
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进气通道、气泵30以及排气口。其中,锅体10包括外壳13和内锅(图中未示出),内锅内形成用于盛放食材的烹饪腔体。外壳1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进气通道连通进气口11和烹饪腔体。气泵30设置在外壳13内并位于进气通道上,以通过进气口11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锅体10上设置有进气口11,气泵30通过上述进气口11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新鲜的空气抽入至烹饪腔体内,进而实现加速烹饪或者快速开盖。由于进气口11设置在外壳13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这样使得进入烹饪腔体的空气来源于烹饪器具外,这样可以避免从锅体10内抽入的气体存在异味问题。
发明人在研发工作中发现,上述提到的异味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烹饪器具在前几次使用时,由于其加热装置的线圈盘温升会升高,会产生异味。这样,如果将锅体内的气体充入至烹饪腔体内时,气体会异味,会使食物存在有异味的风险。所以通过将进气口11设置外壳13的侧壁上,进而将烹饪器具外的空气充入烹饪腔体内,这样充入的空气是干净的,没有异味的。
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将进气口11设置在外壳13的侧壁上还有一些好处,一方面是设置在侧壁上不容易被异物堵住,比如桌面上放着的抹布等异物。进气口11堵住会造成气泵30不能正常吸气,造成机器故障,影响烹饪效果。将进气口11设置在侧壁上能大大减少被异物堵住的风险,且用户可以容易地看到进气口11,在进气口11位置设置提示语,提醒消费者注意异物阻挡进气口11,并保持清洁,实现气泵30的正常工作。为了避免被异物堵塞进气口,可以在进气口处设置防堵罩等结构,防堵罩能够拆下清洗更佳。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2所示,进气口11处设置有格栅。设置格栅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异物堵住进气口1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气泵30设置在外壳13内,气泵30通过第一气管31与进气口11连通,通过第二气管(图中未示出)与烹饪腔体连通。上述设置能够合理利用外壳13内的空间。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外壳1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气口11设置在第一侧壁上,气泵30设置在临近外壳13的第二侧壁的位置处。上述结构使得进气口11和气泵30距离较近,布局合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为烹饪器具的后侧,也就是远离用户的一侧,这样设置方便第二气管的布置。
为了便于第一气管31在锅体10内的布置,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气管31沿外壳13的内壁延伸设置,第一气管31包括弯曲段311,弯曲段311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连接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管31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套50,用于对第一气管31起到保护作用。考虑到降低成本,保护套50的材质为塑料。优选地,上述塑料可以与现有技术中食品用的吸管材质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50通过挤塑成型工艺制成。当然,保护套50也可以为弹簧。弹簧相对塑料而言成本稍微高一些。
在实施例一中,进气口11处设置有接头14,第一气管31通过接头14与进气口11连通。接头14的设置使得第一气管31的固定更加容易,连接也更加稳定。
优选地,如图5所示,外壳13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15,接头14通过连接柱15固定在进气口11处。连接柱15便于加工,并且连接稳定。
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压力锅还包括锅盖,气泵30通过第二气管连接至锅盖上,并通过锅盖上的连通口与烹饪腔体连通。外壳13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气泵30的气泵支架131。气泵支架131和卡扣结构55配合实现了气泵30在外壳13内的固定。
如图6至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进气口11的设置位置,实施例二的进气口11也是设置在外壳13上的,但是实施例二的进气口11设置在底壁上。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外壳13的完整性,外观美观,同样可以将烹饪器具外的新鲜干净的空气引入至烹饪腔体内。
在实施例二中,外壳1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气口11设置在底壁上并临近第一侧壁,气泵30设置在临近外壳13的第二侧壁的位置处。上述结构布局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所述锅体(10)包括外壳(13)和内锅,所述内锅内形成用于盛放食材的烹饪腔体,所述外壳(13)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
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烹饪腔体;
气泵(30),设置在所述外壳(13)内并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上,以通过所述进气口(11)将所述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所述烹饪腔体内;
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烹饪腔体连通,以使所述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30)设置在所述外壳(13)内,所述气泵(30)通过第一气管(31)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烹饪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气口(1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气泵(30)设置在临近所述外壳(13)的第二侧壁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31)沿所述外壳(13)的内壁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气管(31)包括弯曲段(311),所述弯曲段(311)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31)外套设有保护套(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气口(11)设置在所述底壁上并临近第一侧壁,所述气泵(30)设置在临近所述外壳(13)的第二侧壁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处设置有格栅。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处设置有接头(14),所述第一气管(31)通过接头(14)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15),所述接头(14)通过所述连接柱(15)固定在所述进气口(11)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所述电压力锅还包括锅盖,所述气泵(30)通过所述第二气管连接至所述锅盖上,并通过所述锅盖上的连通口与所述烹饪腔体连通;所述外壳(13)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气泵(30)的气泵支架(131)。
CN201821006503.XU 2018-06-27 2018-06-27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941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6503.XU CN208941780U (zh) 2018-06-27 2018-06-27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6503.XU CN208941780U (zh) 2018-06-27 2018-06-27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1780U true CN208941780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06503.XU Active CN208941780U (zh) 2018-06-27 2018-06-27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1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1756U (zh) 烹饪器具
CN109363520A (zh) 压力烤箱
CN209610827U (zh) 多功能压力锅
CN209346739U (zh) 压力烤箱
CN104545559A (zh) 早餐一体机
CN211242962U (zh) 一种蒸汽旋风烤锅
CN203597771U (zh) 兼具光波烘烤功能的电煮锅
CN208764974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灶及系统
CN208941780U (zh) 烹饪器具
CN208941747U (zh) 烹饪器具
CN109527983A (zh) 多功能压力锅
CN209153109U (zh) 烹饪器具
CN208463631U (zh) 烹饪器具
CN208957680U (zh) 烹饪器具
CN210077355U (zh) 烹饪器具
CN211324317U (zh) 一种用于卤煮猪蹄的锅及其组件
CN105919399A (zh) 快速加热式养生壶
CN206745219U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205234264U (zh) 智能配餐电蒸锅
CN208740717U (zh) 多功能陶瓷慢炖锅
CN209450323U (zh) 用于糕点制品的烹饪设备
CN207369971U (zh) 一种栗香红薯烤箱
CN207898385U (zh) 一种智能多波段烤箱
CN206137851U (zh) 快速加热式养生壶
CN208941748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