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2885U - 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2885U
CN208932885U CN201821301395.9U CN201821301395U CN208932885U CN 208932885 U CN208932885 U CN 208932885U CN 201821301395 U CN201821301395 U CN 201821301395U CN 208932885 U CN208932885 U CN 20893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lever
hinged
frame
rotating member
upp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13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俊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zheng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Zhangjiak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zheng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Zhangjiak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zheng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Zhangjiak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zheng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Zhangjiak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013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2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属于升降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下框架、与下框架相对设置的上框架、设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用于使上框架升降的执行组件和与执行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执行组件运动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与执行组件相连接直线驱动器以及用于控制直线驱动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通过动力组件来驱动设于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的执行组件运动,进而来支撑上框架上升或者下降,动力组件包括直线驱动器和控制直线驱动器工作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实现控制直线驱动器驱动执行组件的运动,可靠性高,并且控制直线驱动器的运动的更为精确,达到上框架上升或者下降位移的精确控制。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作过程中使用升降机时,多采用简易的控制开关来控制升降机的上升或者下降,根据工作人员的目测或者工作经验来确定升降机的上升或者下降的高度,无法做到精确地控制升降机上升或者下降的位移,在一些需要较高精准度的工作环境下,一般的升降机无法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升降机控制精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包括下框架、与所述下框架相对设置的上框架、设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之间用于使所述上框架升降的执行组件和与所述执行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执行组件运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执行组件相连接直线驱动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直线驱动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铰接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框架滑动铰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下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框架滑动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靠近所述上框架的一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为矩形框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杆、第二侧杆、第三侧杆以及第四侧杆,所述第一侧杆的两侧端均与所述上框架铰接,所述第二侧杆、所述第四侧杆远离所述第一侧杆的一端均与所述下框架滑动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第二侧杆和/或所述第四侧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杆、所述四侧杆均沿背离所述第三侧杆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均与所述上框架铰接,所述第二侧杆、所述四侧杆均沿背离所述第一侧杆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均与所述下框架滑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件为矩形框架,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五侧杆、第六侧杆、第七侧杆以及第八侧杆,所述第五侧杆的两侧端均与所述下框架铰接,所述第六侧杆、所述第八侧杆远离所述第五侧杆的一端均与所述上框架滑动铰接,所述第二侧杆与所述第六侧杆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所述第四侧杆与所述第八侧杆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侧杆、所述八侧杆均沿背离所述第七侧杆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三凸起部均与所述下框架铰接,所述第六侧杆、所述第八侧杆均沿背离所述第五侧杆的方向延伸形成第四凸起部,两个所述第四凸起部均与所述上框架滑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为矩形框架,所上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凸起部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第四凸起部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滚轮,所述下框架为矩形框架,所下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所述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侧杆和所述第四侧杆之间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杆和所述第四侧杆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传动杆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远离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框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包括横杆和垂直于所述横杆向下延伸的竖杆,所述横杆设于所述第二侧杆和所述第四侧杆之间,并且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杆和所述第四侧杆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竖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的步进电机,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所述步进电机来控制所述直线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通过动力组件来驱动设于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的执行组件运动,进而来支撑上框架上升或者下降,动力组件包括直线驱动器和控制直线驱动器工作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实现控制直线驱动器驱动执行组件的运动,可靠性高,并且控制直线驱动器的运动的更为精确,达到上框架上升或者下降位移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下框架;11-滑槽;12-滚轮;13-底座;2-上框架;21-支撑板;3-执行组件;31-第一转动件;311-第一侧杆;312-第二侧杆;313-第三侧杆;314-第四侧杆;315-第二凸起部;32-第二转动件;321-第五侧杆;322-第六侧杆;323-第七侧杆;324-第八侧杆;325-第四凸起部;33-传动杆;331-横杆;332-竖杆;4-动力组件;41-直线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进行说明。一种升降装置,包括下框架1、与下框架1相对设置的上框架2、设于上框架2和下框架1之间用于使上框架2升降的执行组件3和与执行组件3相连接用于驱动执行组件3运动的动力组件4,动力组件4包括与执行组件3相连接直线驱动器41以及用于控制直线驱动器41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动力组件4来驱动设于下框架1和上框架2之间的执行组件3运动,进而来支撑上框架2上升或者下降,动力组件4包括直线驱动器41和控制直线驱动器41工作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实现控制直线驱动器41驱动执行组件3的运动,可靠性高,并且控制直线驱动器41的运动的更为精确,达到上框架2上升或者下降位移的精确控制。
可在上框架2上设置专门用于支撑物体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四周设有将支撑板21围设形成容放空间的侧板,方便在施工过程中上框架2上放置工作用品;同时可设置底座13,使下框架1固定于底座13上,使整个升降装置稳定的工作,同时可在底座13上设置行走轮,方便升降装置移动。直线驱动器41可采用电动推杆或者气缸等可达到直线驱动的动力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执行组件3包括第一转动件31和与第一转动件31铰接的第二转动件32,第一转动件31的一端与上框架2铰接,另一端与下框架1滑动铰接;第二转动件32的一端与下框架1铰接,另一端与上框架2滑动铰接;直线驱动器41与第一转动件31靠近上框架2的一侧铰接,设置第一转动件31,设置第一转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上框架2和下框架1铰接,并且与下框架1滑动连接,第二转动件32的两端分别与上框架2和地板铰接,并且与上框架2滑动连接,使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32可以分别一端定点转动,另一端既转动,又滑动,因此可以支撑起上框架2上升或者下降,同时设置第一转动件31与第二转动件32交叉设置,并且相铰接与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32的中间位置,使在直线驱动器41驱动第一转动件31时,可带动第二转动件32一同完成上升或者下降。直线驱动器41铰接于第一转动件31靠近上框架2的一侧,在直线驱动器41驱作用于第一转动件31时,对第一转动件31的两端产生扭矩,使第一转动件31一端绕上框架2转动,另一端既绕下框架1转动又沿下框架1移动,使第一转动件31达到上升或者下降的目的,并且由于第二转动件32与第一转动件31铰接,因此第二转动件32的一端绕下框架1转动,另一端既绕上框架2铰接又沿上框架2移动,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32共同实现对上框架2的上升或者下降。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转动件31为矩形框架,第一转动件3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杆311、第二侧杆312、第三侧杆313以及第四侧杆314,第一侧杆311的两侧端均与上框架2铰接,第二侧杆312、第四侧杆314远离第一侧杆31的一端均与下框架1滑动铰接,直线驱动器41与第二侧杆312和/或第四侧杆314铰接,将第一转动件31设为矩形框架,其中第一侧杆311的两端共同铰接于上框架2上,第二侧杆312、第四侧杆314远离第一侧杆311的一端分别滑动铰接于下框架1上,稳定性更高。在直线驱动器41驱动第一转动件31运动时,第一侧杆311与第三侧杆313受到力矩,由于第一侧杆311与上框架2铰接,第三侧杆313与下框架1滑动铰接,因此,第三侧杆313水平靠近或者远离第一侧杆311,且发生转动,使上框架2实现上升或者下降。直线驱动器41驱动第二侧杆312或者第四侧杆314均可实现该目的,或者直线驱动器41同时驱动第而侧杆或者第四侧杆314,达到上框架2上升或者下降的目的。第一侧杆311、第二侧杆312、第三侧杆313以及第四侧杆314均可采用镀锌方管。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侧杆312、四侧杆314均沿背离第三侧杆313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凸起部,两个第一凸起部均与上框架2铰接,第二侧杆312、四侧杆314均沿背离第一侧杆31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凸起部315,两个第二凸起部315均与下框架滑动铰接,
设置两个第一凸起部与上框架2铰接,在上框架2上设置两个分别对应各第一凸起部的凹槽,第一凸起部设于凹槽内,且相互铰接,使安装更为方便、更为牢固,同时在第二侧杆312、四侧杆314背离第一侧杆311的方向分别设置第二凸起部315,两个第二凸起部315分别滑动铰接于下框架1上,两个第二凸起部315凸伸于第一转动件31的一侧,使第一转动件31与下框架1安装时,更为简便,不受其他结构的影响。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转动件32为矩形框架,第二转动件3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五侧杆321、第六侧杆322、第七侧杆323以及第八侧杆324,第五侧杆321的两侧端均与下框架1铰接,第六侧杆322、第八侧杆324远离第五侧杆321的一端均与上框架2滑动铰接,第二侧杆312与第六侧杆322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第四侧杆314与第八侧杆324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将第二转动件32设为矩形框架,其中第五侧杆321的两端共同铰接于下框架1上,第六侧杆322和第八侧杆324远离第五侧杆321的一端分别滑动铰接于上框架2上,这种连接方式在第二转动件32运动时稳定性更高,同时第一转动件31与第二转动件32相铰接,即第二侧杆312与第六侧杆322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第四侧杆314与第八侧杆324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在直线驱动器41驱动第一转动件31运动时,第二侧杆312和第三侧杆313的移动,带动第五侧杆321和第七侧杆323的移动,共同上升或者下降,共同支撑上框架2的上升或者下降,使上框架2可以平稳地载设工作用品,承载力和稳定性更好。第五侧杆321、第六侧杆322、第七侧杆323以及第八侧杆324均可采用镀锌方管。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六侧杆322、第八侧杆324均沿背离第七侧杆323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凸起部,两个第三凸起部均与下框架1铰接,第六侧杆322、第八侧杆324均沿背离第五侧杆32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四凸起部325,两个第四凸起部325均与上框架2滑动铰接,在第六侧杆322、八侧杆324背离第七侧杆323一侧均设置第三凸起部与下框架1铰接,可在下框架1上设置两个分别对应各第三凸起部的凹槽,第三凸起部设于凹槽内,且相互铰接,使安装更为方便、更为牢固,同时第六侧杆322、第八侧杆324沿背离第五侧杆321的方向均设置第四凸起部325,两个第四凸起部325分别滑动铰接于上框架2上,两个第四凸起部325凸伸于第二转动件32的一侧,使第二转动件32与上框架2安装更为简便,工作人员施工不受第二转动件32其他结构的影响。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框架2为矩形框架,所上框架2上设有与第四凸起部325滑动连接的滑槽11,第四凸起部325的自由端设有与滑槽11滑动配合的滚轮12,下框架1为矩形框架,所下框架1上设有与第二凸起部315滑动连接的滑槽11,第二凸起部315的自由端设有与滑槽11滑动配合的滚轮12,上框架2设为矩形框架,并在矩形框架上分别与两个第四凸起部325滑动铰接且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面上开设滑槽11,两个第四凸起部325上设有与滑槽11滑动配合的滚轮12,使两个第四凸起部325沿上框架2滑动时更顺畅,摩擦力减小,同样的,下框架1也设为矩形框架,并在矩形框架上分别与两个第二凸起部315滑动铰接且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面上开设滑槽11,两个第二凸起部315上均设有与滑槽11滑动配合的滚轮12,使两个第二凸起部315沿上框架2滑动时,摩擦力减小,滑动过程更顺畅。滚轮12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上框架2与下框架1可设滑槽11的结构采用镀锌槽钢,滚轮12在镀锌槽钢内的槽内滑动,上框架2或者下框架1的其他部分采用镀锌方管。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转动件31还包括设于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之间的传动杆33,传动杆3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铰接,直线驱动器41与传动杆33铰接,直线驱动器41远离传动杆33的一端与上框架2铰接,在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之间设置传动杆33,使直线驱动器41传动连接于传动杆33上,直线驱动器41首先作用与传动杆33上,传动杆33再同时使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共同运动,达到顶起上框架2或者使上框架2下降的效果,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同时作用于上框架2上,提高了上框架2工作的稳定性,而且只使用一个直线驱动器41,节约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安装难度。传动杆33采用镀锌方管。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动杆33包括横杆331和垂直于横杆331向下延伸的竖杆332,横杆331设于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之间,并且横杆3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铰接,直线驱动器41与竖杆332铰接,设置横杆331设置于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且横杆33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侧杆312和第四侧杆314上,并且设置竖杆332与直线驱动器41相连接,直线驱动器41驱动位于横杆331下方的竖杆332,横杆331受到力矩的作用,进而第一转动件31的第一侧杆311和第三侧杆313受到力矩的作用,最后由第一侧杆311和第三侧杆313来支撑上框架2完成上升或者下降的目的,传动杆33作为直线驱动器41与第一转动件31之间的连接件,在升降装置长期工作后,传动杆33在直线驱动器41的作用下会受一定的损伤,然后可直接更换传动杆33即可,无需对第一转动件31进行更换。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动力组件4还包括设于直线驱动器41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的步进电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来控制直线驱动器4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来控制直线驱动器41的运动,由于步进电机的精度高,误差小,可以精确的控制直线驱动器41的运动,进而达到精确控制上框架2上升或者下降的目的,同时在步进电机上设置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通过控制脉冲的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从而使直线驱动器41准确定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架、与所述下框架相对设置的上框架、设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之间用于使所述上框架升降的执行组件和与所述执行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执行组件运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执行组件相连接直线驱动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直线驱动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铰接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框架滑动铰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下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框架滑动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靠近所述上框架的一侧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为矩形框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杆、第二侧杆、第三侧杆以及第四侧杆,所述第一侧杆的两侧端均与所述上框架铰接,所述第二侧杆、所述第四侧杆远离所述第一侧杆的一端均与所述下框架滑动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第二侧杆和/或所述第四侧杆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杆、所述四侧杆均沿背离所述第三侧杆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均与所述上框架铰接,所述第二侧杆、所述四侧杆均沿背离所述第一侧杆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均与所述下框架滑动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为矩形框架,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五侧杆、第六侧杆、第七侧杆以及第八侧杆,所述第五侧杆的两侧端均与所述下框架铰接,所述第六侧杆、所述第八侧杆远离所述第五侧杆的一端均与所述上框架滑动铰接,所述第二侧杆与所述第六侧杆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所述第四侧杆与所述第八侧杆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侧杆、所述八侧杆均沿背离所述第七侧杆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三凸起部均与所述下框架铰接,所述第六侧杆、所述第八侧杆均沿背离所述第五侧杆的方向延伸形成第四凸起部,两个所述第四凸起部均与所述上框架滑动铰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为矩形框架,所上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凸起部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第四凸起部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滚轮,所述下框架为矩形框架,所下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所述滚轮。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侧杆和所述第四侧杆之间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杆和所述第四侧杆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传动杆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远离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框架铰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横杆和垂直于所述横杆向下延伸的竖杆,所述横杆设于所述第二侧杆和所述第四侧杆之间,并且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杆和所述第四侧杆铰接,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竖杆铰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直线驱动器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的步进电机,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所述步进电机来控制所述直线驱动器。
CN201821301395.9U 2018-08-13 2018-08-13 升降装置 Active CN20893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1395.9U CN208932885U (zh) 2018-08-13 2018-08-13 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1395.9U CN208932885U (zh) 2018-08-13 2018-08-13 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2885U true CN208932885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7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1395.9U Active CN208932885U (zh) 2018-08-13 2018-08-13 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2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67467U (zh) 交叉臂式电动玻璃升降器总成
CN206263947U (zh) 六自由度机器人并联结构
CN102059195A (zh) 多轴多头半自动点胶机
CN103615635B (zh) 液晶显示屏升降一体机
CN112027969A (zh) 升降装置及换电机器人
CN208846038U (zh) 一种电动升降双向调节多媒体显示器
CN208932885U (zh) 升降装置
CN209207512U (zh) 一种升降装置及机器人
CN209273434U (zh) 一种机械臂位移装置
CN209551607U (zh) 一种轴承装配工装
CN208614774U (zh) 一种驱动平行布置的两转动一移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8373920U (zh) 一种联动折弯机的升降调平机构
CN108453195B (zh) 汽车零件针脚折弯装置
CN207747013U (zh) 一种大行程精密对位平台
CN104149087B (zh) 并联式机器人及线性并联式机构
CN109108945A (zh) 一种多方位角度调节的机械臂
CN202438998U (zh) 操作手爪及应用该操作手爪的机械手
CN202037455U (zh) 一种五坐标定位机构
CN210383417U (zh) 一种产品设计用对比装置
CN208760021U (zh) 具有3d打印机的悬臂塔架及3d打印设备
CN209292982U (zh) 一种蓄能电站用闸门提升装置
CN105477824A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08557477U (zh) 一种机器人用线性移动机构
CN203852428U (zh) 平衡式升降吊塔及其导向装置
CN219132245U (zh) 一种平台微调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