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1318U -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1318U
CN208931318U CN201821629392.8U CN201821629392U CN208931318U CN 208931318 U CN208931318 U CN 208931318U CN 201821629392 U CN201821629392 U CN 201821629392U CN 208931318 U CN208931318 U CN 208931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carrying shell
motor shaf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93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程
凌德茂
李双抢
陈丽萍
代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tar Electric Dr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tar Electric Dr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tar Electric Dr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tar Electric Dr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93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1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1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1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包括承载壳体和分别置于其两端的左桥壳和右桥壳,承载壳体内设置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电机轴贯穿变频电机设置,电机轴内开设有通孔,承载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左桥壳的左半轴和贯穿右桥壳与通孔的右半轴,左半轴和右半轴之间设置有与电机轴啮合传动的差减速器,承载壳体内设置有制动装置。行车时,变频电机带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通过差减速器带动左半轴和右半轴同步转动;制动时,制动装置限制电机轴转动,通过差减速器再将制动作用力传递到左半轴和右半轴。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轴通过差减速器的扭矩放大作用,使得左半轴和右半轴有效锁死,从而快速制动。

Description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推广阶段,其中也包括重载型新能源汽车,重载型新能源汽车驻车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惯性大,导致原有的制动系统难以快速的对车轮进行制动。
现有的制动方式都是在半轴上安装制动器,制动时,壳体上的制动装置与半轴上的制动装置相互作用,是车轮和半轴直接抱死,实现驻车制动。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上的载重较大的物流车,直接制动半轴时,由于制动半径小,导致制动力矩有限,有时无法有效的进行制动,从而使得汽车滑行距离过长,在道路行车中十分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直接制动半轴导致制动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其具有制动效果好、速度快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包括承载壳体和分别置于其两端的左桥壳和右桥壳,所述承载壳体内设置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电机轴贯穿所述变频电机设置,所述电机轴沿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承载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左桥壳的左半轴和贯穿所述右桥壳与所述通孔的右半轴,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轴啮合传动的差减速器,所述承载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制动所述电机轴的制动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行车时,变频电机带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通过差减速器带动左半轴和右半轴同步转动;制动时,制动装置限制电机轴转动,通过差减速器再将制动作用力传递到左半轴和右半轴。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轴通过差减速器的扭矩放大作用,实现大速比调节,对电机轴采用最小的控制力实现对左半轴和右半轴最大的制动效果,使得左半轴和右半轴可有效锁死,起到快速制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差减速器包括固定置于所述承载壳体内部的内齿环和活动置于所述内齿环内部的行星架,所述行星架周侧转动设置多组同轴固定连接的主行星轮和从行星轮,所述从行星轮和所述内齿环内壁啮合,所述电机轴朝向所述左桥壳的一端同轴套设有与所述主行星轮啮合的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内设置有与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同时啮合的差速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轴将动力通过太阳轮传递给主行星轮,主行星轮和从行星轮同步转动,从行星轮带动行星架在内齿环中转动,行星架通过差速齿轮带动左半轴和右半轴同步转动。经过多个齿轮的传递,增加了制动力矩。
进一步的,所述左半轴远离所述承载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左车轮,所述右半轴远离所述承载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右车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半轴最终将动力传递到左车轮,右半轴最终将动力传递到右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电机轴外部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内铰接连接有两个用于抱刹所述电机轴的制动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制动板启动后将抱紧电机轴,从而实现制动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板朝向所述电机轴的一侧设置有制动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制动鼓增加了制动板与电机轴夹紧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制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壳体靠近所述变频电机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所述承载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端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承载壳体端部的端盖拆卸后便于取出承载壳体内部的变频电机,对承载壳体内部器件进行维护和保养。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壳体内于所述电机轴周侧设置有旋变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变器可对电机轴的转速进行监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差减速器增加了制动力矩,制动板启动后电机轴锁死,通过差减速器的扭矩放大作用使得左半轴和右半轴也有效锁死,从而实现快速制动的目的,制动效果好且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承载壳体;2、左桥壳;3、右桥壳;4、变频电机;5、电机轴;6、通孔;7、左半轴;8、右半轴;9、端盖;10、旋变器;100、差减速器;11、行星架;12、太阳轮;13、主行星轮;14、从行星轮;16、内齿环;17、差速齿轮;200、制动装置;21、定位环;22、制动板;23、制动鼓;30、左车轮;31、右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承载壳体1,承载壳体1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承载壳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端盖9,端盖9通过螺栓与承载壳体1固定连接。承载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桥壳2和右桥壳3,左桥壳2和右桥壳3同轴设置,左桥壳2与承载壳体1固定连接,右桥壳3与端盖9固定连接。承载壳体1端部的端盖9拆卸后便于取出承载壳体1内部的器件,从而对承载壳体1内部器件进行维护和保养。
承载壳体1内靠近端盖9的一端固定有变频电机4,其中,变频电机4的电机轴5贯穿变频电机4设置,电机轴5沿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6,变频电机4以平键形式带动电机轴5转动。承载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左桥壳2的左半轴7和贯穿右桥壳3与通孔6的右半轴8,左半轴7长度短于右半轴8,左半轴7和右半轴8同轴设置。左半轴7远离承载壳体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左车轮30,右半轴8远离承载壳体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右车轮31。左半轴7最终将动力传递到左车轮30,右半轴8最终将动力传递到右车轮31。承载壳体1内于电机轴5周侧设置有旋变器10,旋变器10与承载壳体1固定。通过旋变器10可对电机轴5的转速进行监控。
如图1所示,左半轴7和右半轴8之间设置有与电机轴5啮合传动的差减速器100。差减速器100包括固定置于承载壳体1内部的内齿环16,内齿环16位于承载壳体1靠近左桥壳2的一端,内齿环16呈环状且内壁设置有齿纹,内齿环16内部活动设置有行星架11,行星架11周侧转动设置多组同轴固定连接的主行星轮13和从行星轮14,主行星轮13的直径大于从行星轮14的直径,主行星轮13和从行星轮14优选为三组,从行星轮14外壁与内齿环16内壁啮合。电机轴5朝向左桥壳2的一端同轴套设有与主行星轮13啮合的太阳轮12,行星架11内固定有与左半轴7和右半轴8同时啮合的差速齿轮17。电机轴5将动力通过太阳轮12传递给主行星轮13,主行星轮13和从行星轮14同时转动,从行星轮14带动行星架11在内齿环16内转动,行星架11通过差速齿轮17同时带动左半轴7和右半轴8的转动。差减速器100经过多个齿轮的传递,增加了制动力矩,保障了驻车效果。
承载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制动电机轴5的制动装置200,制动装置200包括套设于所述电机轴5外部的定位环21,定位环21位于承载壳体1内靠近右车轮31的一端,定位环21内铰接连接有两个用于抱刹电机轴5的制动板22,两个制动板22远离其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制动气缸。制动板22启动后将抱紧电机轴5,从而实现制动作用。制动板22朝向电机轴5的一侧固定有制动鼓23。通过制动鼓23增加了制动板22与电机轴5夹紧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制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行车时,变频电机4启动后,带动电机轴5转动,电机轴5通过差减速器100带动左半轴7和右半轴8同步转动,实现行车;制动时,变频电机4停止工作,制动板22抱紧电机轴5从而限制电机轴5的转动,电机轴5再通过差减速器100将制动作用力传递到左半轴7和右半轴8,实现停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差减速器100内部齿轮传动的作用,增加了制动力矩,驻车过程中电机轴5锁死时,电机轴5通过差减速器100的扭矩放大作用,使得左半轴7和右半轴8同样有效锁死,从而实现了汽车的快速制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机轴5采用最小的控制力实现对左半轴7和右半轴8最大的制动效果,制动效果好,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壳体(1)和分别置于其两端的左桥壳(2)和右桥壳(3),所述承载壳体(1)内设置有变频电机(4),所述变频电机(4)的电机轴(5)贯穿所述变频电机(4)设置,所述电机轴(5)沿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6),所述承载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左桥壳(2)的左半轴(7)和贯穿所述右桥壳(3)与所述通孔(6)的右半轴(8),所述左半轴(7)和所述右半轴(8)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轴(5)啮合传动的差减速器(100),所述承载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制动所述电机轴(5)的制动装置(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减速器(100)包括固定置于所述承载壳体(1)内部的内齿环(16)和活动置于所述内齿环(16)内部的行星架(11),所述行星架(11)周侧转动设置多组同轴固定连接的主行星轮(13)和从行星轮(14),所述从行星轮(14)和所述内齿环(16)内壁啮合,所述电机轴(5)朝向所述左桥壳(2)的一端同轴套设有与所述主行星轮(13)啮合的太阳轮(12),所述行星架(11)内设置有与所述左半轴(7)和所述右半轴(8)同时啮合的差速齿轮(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7)远离所述承载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左车轮(30),所述右半轴(8)远离所述承载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右车轮(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200)包括套设于所述电机轴(5)外部的定位环(21),所述定位环(21)内铰接连接有两个用于抱刹所述电机轴(5)的制动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板(22)朝向所述电机轴(5)的一侧设置有制动鼓(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体(1)靠近所述变频电机(4)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所述承载壳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端盖(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体(1)内于所述电机轴(5)周侧设置有旋变器(10)。
CN201821629392.8U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Active CN208931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9392.8U CN208931318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9392.8U CN208931318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1318U true CN208931318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2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9392.8U Active CN208931318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1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2097B (zh)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CN208544105U (zh) 集成双转子电机的车用电驱动桥
CN105110221B (zh) 一种起重机用差动行星减速机
WO2019124648A1 (ko) 전동식 지게 차량의 싱글 드라이브 액슬
CN102059940A (zh) 一种汽车油电全混合动力系统
CN104245380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及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942135A (zh) 一种绞盘钢丝绳的储绳筒结构
CN108544918A (zh) 一种电动轮及车辆
CN105109470A (zh) 节能型车辆制动装置
CN208931318U (zh) 一种中置式电机停车驻动机构
CN108544917A (zh) 一种电动轮及车辆
CN103641011B (zh) 一种高性能的自由落钩卷扬机构
CN109968931A (zh) 一种飞行汽车
CN201833862U (zh) 电动车电机与后驱动桥连接结构
CN204506526U (zh) 电动车辆的同步驱动轮组
CN205298315U (zh) 一种齿轮减速器的手动离合装置
CN204828401U (zh) 一种定钳盘式电子驻车制动器及汽车
CN104948618B (zh) 一种定钳盘式电子驻车制动器及汽车
CN204873654U (zh) 一种起重机用差动行星减速机
CN203682959U (zh) 一种高性能的自由落钩卷扬机构
CN205573495U (zh) 一种安全小型汽车后桥结构
CN209466973U (zh) 一种同轴电动汽车后桥总成
CN210461592U (zh) 差速器、轮毂式差速器及有轮毂式差速器的边三轮摩托车
CN203078225U (zh) 挖掘机转向驱动前桥
CN105774513B (zh) 动力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