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3597U -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3597U
CN208923597U CN201821772433.9U CN201821772433U CN208923597U CN 208923597 U CN208923597 U CN 208923597U CN 201821772433 U CN201821772433 U CN 201821772433U CN 208923597 U CN208923597 U CN 208923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dy
wind
assembling set
partition board
pow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24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攀登
熊禹斌
冯亚
孟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7724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3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3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35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包括:柜体、集风室、防尘隔板;所述前面板设置在柜体前侧的上部,且前面板与柜体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力仪表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嵌入安装在前面板上;所述指示灯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嵌入安装在前面板上,且指示灯位于电力仪表的下方;所述电源开关嵌入安装在前面板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柜体上部两侧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力开关柜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合理利用物理自然风的流动特点,气流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入柜体内、进风量大,内腔空气循环速度快,散热效果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背景技术
开关柜是一种电气设备,开关柜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开关柜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
现有的电力开关柜主要是依靠底部的进气孔与上部两侧的出气孔进行柜体内外的气体流通,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上述开关柜受其结构的影响,整体散热效果较为一般,并且灰尘容易随着空气的流动进入柜体内,存在安全隐患,且不便于清理,而借助排风扇等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的方式会造成电力消耗,较为浪费,实用性不强。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力开关柜主要是依靠底部的进气孔与上部两侧的出气孔进行柜体内外的气体流通,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上述开关柜受其结构的影响,整体散热效果较为一般,并且灰尘容易随着空气的流动进入柜体内,存在安全隐患,且不便于清理,而借助排风扇等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的方式会造成电力消耗,较为浪费,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包括:柜体、前面板、电力仪表、指示灯、电源开关、出风口、柜门、集风室、防尘隔板、防尘网、隔板框架;所述前面板设置在柜体前侧的上部,且前面板与柜体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力仪表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嵌入安装在前面板上;所述指示灯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嵌入安装在前面板上,且指示灯位于电力仪表的下方;所述电源开关嵌入安装在前面板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柜体上部两侧的外壁上,且出风口与柜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柜门安装在柜体的前侧,且柜门与柜体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集风室嵌入安装在柜体的底部,且集风室与柜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尘隔板嵌入安装在集风室的后端部;所述防尘隔板由防尘网、隔板框架组成;所述防尘网嵌入安装在隔板框架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所述柜体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柜体底部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集风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所述集风室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集风室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集风室的后端部为贯通式设置,并且集风室的前端及两侧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呈阵列状分布的长圆形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所述集风室后部上端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的槽底嵌入设置在集风室后部下端的内壁上,防尘隔板嵌入安装在所述矩形槽的内侧,防尘隔板与集风室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所述隔板框架的中间位置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防尘网嵌入安装在所述槽的内侧,并且隔板框架的侧视面呈“「”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所述出风口为长条形结构,且出风口的侧视面呈扇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柜体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柜体底部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集风室的设置,覆盖面积广,气流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入集风室从而进入柜体内部,合理利用物理自然风的流动特点,达到柜体内腔循环散热目的。
2、本实用新型集风室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集风室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集风室的后端部为贯通式设置,并且集风室的前端及两侧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呈阵列状分布的长圆形槽的设置,进风口分布面积大,增大进风量,提高柜体内气体的交换速度,促进内腔空气循环,提高散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集风室后部上端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的槽底嵌入设置在集风室后部下端的内壁上,防尘隔板嵌入安装在所述矩形槽的内侧,防尘隔板与集风室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的设置,防尘隔板的安装有效减少灰尘进入量,便于清理,便于后期维护,并且气流穿过防尘隔板后会大大降低速度,避免一侧的集风室进入另一侧的集风室流出的现象发生。
4、本实用新型隔板框架的中间位置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防尘网嵌入安装在所述槽的内侧,并且隔板框架的侧视面呈“「”形的设置,方便抽拉,便于清理与更换。
5、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力开关柜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合理利用物理自然风的流动特点,气流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入柜体内、进风量大,内腔空气循环速度快,散热效果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风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风室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柜体1、前面板2、电力仪表3、指示灯4、电源开关5、出风口6、柜门7、集风室8、防尘隔板9、防尘网901、隔板框架9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包括:柜体1、前面板2、电力仪表3、指示灯4、电源开关5、出风口6、柜门7、集风室8、防尘隔板9、防尘网901、隔板框架902;前面板2设置在柜体1前侧的上部,且前面板2与柜体1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电力仪表3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嵌入安装在前面板2 上;指示灯4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嵌入安装在前面板2上,且指示灯4位于电力仪表3的下方;电源开关5嵌入安装在前面板2上;出风口6设置在柜体1上部两侧的外壁上,且出风口6与柜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柜门7安装在柜体1的前侧,且柜门7与柜体1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集风室8嵌入安装在柜体1的底部,且集风室8与柜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防尘隔板9嵌入安装在集风室8的后端部;防尘隔板9由防尘网901、隔板框架902组成;防尘网 901嵌入安装在隔板框架902的中间位置。
具体的,柜体1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柜体1底部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集风室8,覆盖面积广,气流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入集风室8从而进入柜体1内部,合理利用物理自然风的流动特点,达到柜体1内腔循环散热目的。
具体的,集风室8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集风室8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集风室8的后端部为贯通式设置,并且集风室8的前端及两侧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呈阵列状分布的长圆形槽,进风口分布面积大,增大进风量,提高柜体1 内气体的交换速度,促进内腔空气循环,提高散热效果。
具体的,集风室8后部上端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槽底嵌入设置在集风室8后部下端的内壁上,防尘隔板9嵌入安装在矩形槽的内侧,防尘隔板9与集风室8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防尘隔板9的安装有效减少灰尘进入量,便于清理,便于后期维护,并且气流穿过防尘隔板9后会大大降低速度,避免一侧的集风室8进入另一侧的集风室8流出的现象发生。
具体的,隔板框架902的中间位置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防尘网901嵌入安装在槽的内侧,并且隔板框架902的侧视面呈“「”形,方便抽拉,便于清理与更换。
具体的,出风口6为长条形结构,且出风口6的侧视面呈扇形。
具体实施步骤:
物理自然风的流动是不规则的,而该新型电力开关柜底部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集风室8,覆盖面积广,气流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入集风室8从而进入柜体1内部,有效提高了物理自然风的收集量,气流通过集风室8进入柜体时会穿过防尘隔板9,气流穿过防尘隔板9后会大大降低速度,避免一侧的集风室8进入另一侧的集风室8流出的现象发生,此时柜体1上部的热空气会通过出风口6流出,达到柜体1内腔空气循环的目的,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并且该新型电力开关柜完全依靠物理自然风实现循环散热,节能环保。
综上所述:该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通过柜体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柜体底部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集风室的设置,覆盖面积广,气流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入集风室从而进入柜体内部,合理利用物理自然风的流动特点,达到柜体内腔循环散热目的;通过集风室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集风室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集风室的后端部为贯通式设置,并且集风室的前端及两侧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呈阵列状分布的长圆形槽的设置,进风口分布面积大,增大进风量,提高柜体内气体的交换速度,促进内腔空气循环,提高散热效果;通过集风室后部上端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的槽底嵌入设置在集风室后部下端的内壁上,防尘隔板嵌入安装在所述矩形槽的内侧,防尘隔板与集风室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的设置,防尘隔板的安装有效减少灰尘进入量,便于清理,便于后期维护,并且气流穿过防尘隔板后会大大降低速度,避免一侧的集风室进入另一侧的集风室流出的现象发生;通过隔板框架的中间位置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防尘网嵌入安装在所述槽的内侧,并且隔板框架的侧视面呈“「”形的设置,方便抽拉,便于清理与更换;通过对电力开关柜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合理利用物理自然风的流动特点,气流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入柜体内、进风量大,内腔空气循环速度快,散热效果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包括:柜体(1)、前面板(2)、电力仪表(3)、指示灯(4)、电源开关(5)、出风口(6)、柜门(7)、集风室(8)、防尘隔板(9)、防尘网(901)、隔板框架(9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2)设置在柜体(1)前侧的上部,且前面板(2)与柜体(1)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力仪表(3)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嵌入安装在前面板(2)上;所述指示灯(4)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嵌入安装在前面板(2)上,且指示灯(4)位于电力仪表(3)的下方;所述电源开关(5)嵌入安装在前面板(2)上;所述出风口(6)设置在柜体(1)上部两侧的外壁上,且出风口(6)与柜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柜门(7)安装在柜体(1)的前侧,且柜门(7)与柜体(1)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集风室(8)嵌入安装在柜体(1)的底部,且集风室(8)与柜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尘隔板(9)嵌入安装在集风室(8)的后端部;所述防尘隔板(9)由防尘网(901)、隔板框架(902)组成;所述防尘网(901)嵌入安装在隔板框架(902)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柜体(1)底部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集风室(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室(8)的整体外观呈四棱柱状,且集风室(8)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集风室(8)的后端部为贯通式设置,并且集风室(8)的前端及两侧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呈阵列状分布的长圆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室(8)后部上端的外壁上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的槽底嵌入设置在集风室(8)后部下端的内壁上,防尘隔板(9)嵌入安装在所述矩形槽的内侧,防尘隔板(9)与集风室(8)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框架(902)的中间位置贯通设置有矩形槽,且防尘网(901)嵌入安装在所述槽的内侧,并且隔板框架(902)的侧视面呈“「”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6)为长条形结构,且出风口(6)的侧视面呈扇形。
CN201821772433.9U 2018-10-30 2018-10-30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23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2433.9U CN208923597U (zh) 2018-10-30 2018-10-30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2433.9U CN208923597U (zh) 2018-10-30 2018-10-30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3597U true CN208923597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1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24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23597U (zh) 2018-10-30 2018-10-30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3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39765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3839768U (zh) 一种强力散热配电箱
CN107069497B (zh) 一种户外节能散热型电气柜
CN104180435A (zh) 空调壁挂机
CN202328607U (zh) 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
CN107069484A (zh) 一种通风散热开关柜
CN207801173U (zh) 一种新型电力柜
CN208923597U (zh) 基于物理自然风内腔循环散热的电力开关柜
CN211183061U (zh) 一种具有除湿结构的高压柜
CN210537227U (zh) 一种节能散热电气柜
CN205830250U (zh) 一种散热机柜及采用所述散热机柜的逆变器主电路设备
CN209184930U (zh) 一种电气工程散热装置
CN109038274B (zh) 一种配网电气柜及其控制系统
CN219535372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输变电成套设备
CN208675101U (zh) 一种应用于变频器上的通风冷却系统
CN205304041U (zh) 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配电柜
CN213272935U (zh) 空调
CN209105538U (zh) 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拉链控制箱
CN211481804U (zh) 一种高铁变流器柜辅助散热系统
CN107769006B (zh) 一种内部循环散热配电柜
CN203286656U (zh) 空调壁挂机
CN209896448U (zh) 一种户外自散热安全配电房
CN207833311U (zh) 一种综合节能管理控制装置
CN209517812U (zh) 一种机电设备供电装置涡轮散热器
CN207744329U (zh) 一种交换机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