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3353U - 移动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3353U
CN208923353U CN201821931743.0U CN201821931743U CN208923353U CN 208923353 U CN208923353 U CN 208923353U CN 201821931743 U CN201821931743 U CN 201821931743U CN 208923353 U CN208923353 U CN 208923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antenna
mobi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17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红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317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3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3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3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和天线,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金属壳和第二金属壳,所述第二金属壳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壳的开口端处,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天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之间绝缘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天线之间形成耦合。通过将第二金属壳与第一金属壳之间绝缘连接,第二金属壳与天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天线之间形成耦合,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作为天线辐射体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越来越受市场欢迎,然而伴随着在市场上被热捧的同时,用户对移动终端设备的要求越来越多,包括小型化和外壳金属化,其中小型化会使得移动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越来越小,天线布设区域越来越受限,进而使得移动终端设备的天线性能较差,而外壳金属化,会遮挡天线辐射能量和接收外界的能量,而进一步影响移动终端设备的天线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旨在提高移动终端设备的天线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设备,包括:
壳体,包括第一金属壳和第二金属壳,所述第二金属壳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壳的开口端处;
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天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之间绝缘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天线之间形成耦合。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为腕带式终端;
所述第一金属壳其中之一为金属底壳,另一为连接所述腕带式终端的腕带与所述金属底壳的金属连接板。
可选地,所述腕带式终端为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壳具有位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所述第一金属壳的两侧端部均设有绝缘安装座;
所述第二金属壳的两端部对应安装于所述两个绝缘安装座,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之间绝缘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壳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安装槽;
所述两个绝缘安装座对应嵌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中。
可选地,所述绝缘安装座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之间采用注塑成型结合或者采用金属注射成形结合。
可选地,所述绝缘安装座包括:
座底;以及,
两个安装板,沿着所述座底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在所述座底上,且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限定出容纳槽;
所述第二金属壳的端部对应容设于所述绝缘安装座的容纳槽中,且通过穿设所述第二金属壳的端部和所述两个安装板的连接柱,将所述第二金属壳的端部与所述绝缘安装座组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之间邻近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能够形成耦合;或者,
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点导接,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能够形成耦合。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塑胶盖板,所述塑胶盖板盖合于所述第一金属壳的开口端;
所述第二金属壳设于所述塑胶盖板的外侧;
所述天线设于所述塑胶盖板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天线具有两个两个馈点,所述两个馈点分别在接通时,使得所述天线形成两个不等的谐振,每一所述馈点通过一导电柱与所述电路板导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金属壳与第一金属壳之间绝缘连接,第二金属壳与天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天线之间形成耦合,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作为天线辐射体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设备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移动终端设备移除腕带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塑胶盖板倒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面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移动终端设备 3 天线
1 壳体 31 馈点
11 第一金属壳 4 绝缘安装座
1a 金属底壳 41 座底
12 第二金属壳 42 安装板
1b 金属连接板 5 连接柱
1c 腕带 6 塑胶盖板
2 电路板 7 导电柱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该移动终端设备为带有天线的产品,具体地,该移动终端设备可以腕带式终端,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产品,该等移动终端设备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然而为了方便携带,用户对该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该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尺寸做得尽可能小且同时不影响使用性能,然而,随着该等移动终端设备小型化发展,其空间越来越受限,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一个核心元件即天线其布设越来越受限,如此会影响移动终端设备的天线性能,并且,用户还需要移动终端设备具有较好的外观,而要求外壳金属化,金属化外壳会遮挡天线辐射能量和接收外界的能量,而进一步影响移动终端设备的天线性能。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改善天线性能。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包括壳体1、电路板2和天线3,其中,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金属壳11和第二金属壳12,所述第二金属壳12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壳11的开口端处,所述电路板2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天线3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2,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第一金属壳11之间绝缘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天线3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天线3之间形成耦合。
所述壳体1主要由所述第一金属壳11和所述第二金属壳12组成,如此构成了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的金属化外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二金属壳12与第一金属壳11之间绝缘连接,第二金属壳12与天线3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天线3之间形成耦合,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12作为天线3辐射体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天线3性能。
由前述可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可为腕带式终端,显然,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不限于为腕带式终端,还可以是其他的通讯终端,例如智能音箱,在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为腕带式终端,相应得,所述第一金属壳11其中之一为金属底壳1a,另一为连接所述腕带式终端的腕带1c与所述金属底壳1a的金属连接板1b,将所述金属底壳1a和所述金属连接板1b其中之一与所述天线3耦合,而作为天线3辐射体的一部分,可以提升腕带式终端的天线3性能。进一步地,因为在佩戴时,所述金属底壳1a靠近用户的手臂设置,而所述金属连接板1b背对用户的手臂设置,为此,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金属连接板1b设置为与所述天线3耦合,以减小人体对天线3性能的影响。
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天线3之间的耦合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两者形成耦合,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12作为天线3辐射体一部分,进行能量的辐射和接收,例如,可以是,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天线3之间邻近设置(当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天线3之间的距离足够近时,所述天线3的能量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壳12进行辐射),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天线3能够形成耦合,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电路板2的接地点导接(可以通过设置接电柱与所述电路板2的接地点导接),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天线3能够形成耦合。
所述第一金属壳11与所述第二金属壳12之间的绝缘连接结构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壳11具有位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所述第一金属壳11的两侧端部均设有绝缘安装座4,所述第二金属壳12的两端部对应安装于所述两个绝缘安装座4,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12与所述第一金属壳11之间绝缘连接。通过在所述第一金属壳11上设置绝缘安装座4供所述第二金属壳12绝缘安装,安装结构牢靠且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壳11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安装槽(未标号),所述两个绝缘安装座4对应嵌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中,从而可以避免所述绝缘安装座4影响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外观金属化。
所述绝缘安装座4与所述第二金属壳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可以是通过固定件固定,对于设置所述安装槽的情况,可以是绝缘安装座4与所述安装座之间采用干涉固定,在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安装座4与所述金属底壳1a之间采用注塑成型结合或者采用金属注射成形结合,为此使得所述绝缘安装座4与所述第二金属壳12连接为一体,结构紧凑且固定牢靠。
所述绝缘安装座4的具体结构构造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安装座4包括座底41和两个安装板42,所述两个安装板42沿着所述座底4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在所述座底41上,且所述两个安装板42之间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第二金属壳12的端部对应容设于所述绝缘安装座4的容纳槽中,且通过穿设所述第二金属壳12的端部和所述两个安装板42的安装柱,将所述第二金属壳12的端部与所述绝缘安装座4组接。通过安装柱穿设所述第二金属壳12的端部和所述两个安装板42进行组装,装卸都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还包括塑胶盖板6,所述塑胶盖板6盖合于所述第一金属壳11的开口端,以与所述第一金属壳11围合形成密封的腔体,上述各种电器件容设在该密封的腔体内,所述第二金属壳12设于所述塑胶盖板6的外侧,所述天线3设于所述塑胶盖板6的内侧。
并且,具体地,一并参阅图4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3具有两个两个馈点31,所述两个馈点31分别在接通时,使得所述天线3形成两个不等的谐振,每一所述馈点31通过一导电柱7与所述电路板2导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第一金属壳和第二金属壳,所述第二金属壳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壳的开口端处;
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天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之间绝缘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天线之间形成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为腕带式终端;
所述第一金属壳其中之一为金属底壳,另一为连接所述腕带式终端的腕带与所述金属底壳的金属连接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式终端为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壳具有位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所述第一金属壳的两侧端部均设有绝缘安装座;
所述第二金属壳的两端部对应安装于所述两个绝缘安装座,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之间绝缘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壳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安装槽;
所述两个绝缘安装座对应嵌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安装座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之间采用注塑成型结合或者采用金属注射成形结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安装座包括:
座底;以及,
两个安装板,沿着所述座底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在所述座底上,且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限定出容纳槽;
所述第二金属壳的端部对应容设于所述绝缘安装座的容纳槽中,且通过穿设所述第二金属壳的端部和所述两个安装板的连接柱,将所述第二金属壳的端部与所述绝缘安装座组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之间邻近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能够形成耦合;或者,
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点导接,以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壳与所述天线能够形成耦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塑胶盖板,所述塑胶盖板盖合于所述第一金属壳的开口端;
所述第二金属壳设于所述塑胶盖板的外侧;
所述天线设于所述塑胶盖板的内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具有两个两个馈点,所述两个馈点分别在接通时,使得所述天线形成两个不等的谐振,每一所述馈点通过一导电柱与所述电路板导接。
CN201821931743.0U 2018-11-22 2018-11-22 移动终端设备 Active CN208923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1743.0U CN208923353U (zh) 2018-11-22 2018-11-22 移动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1743.0U CN208923353U (zh) 2018-11-22 2018-11-22 移动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3353U true CN208923353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1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1743.0U Active CN208923353U (zh) 2018-11-22 2018-11-22 移动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3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6874B (zh) 具有天线结构的可穿戴设备
US5359340A (en) Helical antenna for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S20060251281A1 (en) Actuator modul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KR101931019B1 (ko)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커넥터 조립체
CN109713431B (zh) 馈电耦合式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9301479B (zh) 具有天线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8923353U (zh) 移动终端设备
CN208226091U (zh) 一种高隔离度2.4g双天线的pcb天线
CN101826652A (zh) 具有集成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电路板折叠偶极子
WO2008082088A1 (en) A multi-layered internal antenna
CN21849836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7967161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1063999A (zh) 天线、移相馈电装置及腔体结构
KR20200029423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CN206401517U (zh) 移动终端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544706A (zh) 连接终端壳体的内部天线
CN205194842U (zh) 无线对讲机的壳体式天线构造
CN211126071U (zh) 天线及传输网络装置
CN208904205U (zh) 一种具有天线结构的可穿戴设备
CN209313003U (zh) 移动终端设备
CN211126072U (zh) 天线、移相馈电装置及腔体结构
CN212162082U (zh) 外置天线
CN110176664A (zh) 模拟兼公网双模外置对讲机天线
CN221009256U (zh) 天线系统及摄像头
CN111864346A (zh) 蓝牙天线结构及蓝牙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