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565U - 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0565U
CN208920565U CN201821375408.7U CN201821375408U CN208920565U CN 208920565 U CN208920565 U CN 208920565U CN 201821375408 U CN201821375408 U CN 201821375408U CN 208920565 U CN208920565 U CN 208920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device
annular
fixed mechanism
piece
vibration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54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明基
张立智
刘丙磊
赵继斌
徐永伟
秦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54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0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0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0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新风装置设于室内机内一端部,室内机包括罩壳和骨架,新风装置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罩壳和骨架上,固定机构包括:嵌件,一端嵌入新风装置的壳体;橡胶防振垫,套设在嵌件外端且与罩壳或骨架上的固定孔相适配;和螺钉,螺纹连接在嵌件外端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由于在新风装置和骨架及罩壳的固定连接处设置橡胶防振垫,实现新风装置与骨架和罩壳的柔性连接,因此能够有效吸收新风装置内风机转动产生的共振,从而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机械电器产品已经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空调更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而室内的室内机机对降噪要求较高,如何对自家空调降噪,使其在工作状态下产生噪音更小是每个空调厂家都要考虑的问题,而室内空调机内加装的新风装置,往往硬性固定在室内机壳体骨架和罩壳上,当室内机内加装的新风装置的风机运行时会产生振动,振动会传递到室内机骨架和罩壳上引起共振,从而产生噪音,严重时会使室内机机发出异响,影响人们的生活。
且由于风机带动空调机壳体骨架和罩壳的振动,也会导致固定新风装置的螺钉或螺母的松动和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以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对新风装置减振、降噪。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增强新风装置与室内机的连接强度。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新风装置设于室内机内一端部,室内机包括罩壳和骨架,新风装置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罩壳和骨架上,固定机构包括:
嵌件,一端嵌入新风装置的壳体;
橡胶防振垫,套设在嵌件外端且与罩壳或骨架上的固定孔相适配;和
螺钉,螺纹连接在嵌件外端头。
优选地,橡胶防振垫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防振片、第二环形防振片、连接段和通孔;
通孔贯穿连接段,第一环形防振片和第二环形防振片分别设置在连接段两端;
第一环形防振片和第二环形防振片的外径相等且大于连接段外径。
优选地,橡胶防振垫的连接段从罩壳或骨架上的固定孔内穿过,且第一环形防振片和第二环形防振片在固定孔的两侧边。
优选地,第一环形防振片、第二环形防振片和连接段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一环形防振片和第二环形防振片外端面均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
优选地,通孔内侧壁等间隔设置有弧形通槽。
优选地,通孔两端均设置有倾角。
优选地,嵌件包括嵌入部和固定在嵌入部上的连接部;
嵌入部固定在新风装置壳体上或和新风装置壳体一体成型;
连接部为内设螺纹孔的柱体。
优选地,嵌入部和连接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由于在新风装置和骨架及罩壳的固定连接处设置橡胶防振垫,实现新风装置与骨架和罩壳的柔性连接,因此能够有效吸收新风装置内风机转动产生的共振,从而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嵌件的嵌入部能够固定在新风装置壳体上或和新风装置壳体一体成型,能够通过固定连接部实现对新风装置的牢靠固定,增强新风装置与室内机的连接强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装置与室内机固定连接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新风装置与室内机固定连接去除罩壳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E-E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橡胶防振垫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橡胶防振垫的主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橡胶防振垫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长时间在封闭状态下使用空调器,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如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为了改善室内环境,在原有室内机上加装新风装置已成为比较流行的方式,当室内环境下降时,新风装置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但是,一般地,室内空调机内加装的新风装置,往往硬性固定在室内机壳体骨架和罩壳上,当室内机内加装的新风装置的风机运行时会产生振动,振动会传递到室内机骨架和罩壳上引起共振,从而产生噪音,严重时会使室内机机发出异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减振降噪的新风装置固定机构300。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装置20与室内机10固定连接的示意性结构图。新风装置20设于室内机10内一端部,其优选设于远离控制面板的一端,使新风装置20的出风口201更接近于室内机10进风口101。室内机10一般性地包括罩壳100和骨架200,新风装置20通过固定机构300固定在罩壳100和骨架200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20通过前端的A和B两处固定机构300与室内机10罩壳100固定。
图2是图1的新风装置20与室内机10固定连接去除罩壳100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可知新风装置20通过后端的C和D两处固定机构300固定在室内机10的骨架200上。
图3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E-E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可知通过A、B、C和D四处固定机构300实现了新风装置20的固定。
图4是图3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固定机构300包括嵌件310、橡胶防振垫320和螺钉330。其中,嵌件310一端嵌入新风装置20壳体21,橡胶防振垫320套设在嵌件310外端且与罩壳100或骨架200上的固定孔(图中未示出)相适配;螺钉330通过螺纹连接在嵌件310外端头。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装置20的固定机构300,由于在新风装置20和骨架200及罩壳100的固定连接处设置橡胶防振垫320,实现新风装置20与骨架200和罩壳100的柔性连接。因此能够有效吸收新风装置20内风机22转动产生的共振,从而降低噪音。
在实际应用中,橡胶防振垫的洛氏硬度值在30~50之间,既能起到较稳固的固定连接作用,又能将噪音降低到最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是图4所示的橡胶防振垫320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橡胶防振垫320的主视图,图7是图4所示的橡胶防振垫320的侧视图。橡胶防振垫32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防振片321、第二环形防振片322、连接段323和通孔324;具体地,通孔324贯穿连接段323,第一环形防振片321和第二环形防振片322分别设置在连接段323两端;其中通孔324两端均设置倾角,便于安装时定位螺钉330位置。
如图5所示,第一环形防振片321和第二环形防振片322的外径相等且大于连接段323外径。第一环形防振片321和第二环形防振片322之间形成的间隙,固定新风装置20的壳体。
在实际安装时,橡胶防振垫320的连接段323从罩壳100和骨架200上的固定孔内穿过,且第一环形防振片321和第二环形防振片322在固定孔的两侧边。
第一环形防振片321、第二环形防振片322和连接段323一体成型,如图6所示,第一环形防振片321和第二环形防振片322外端面均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325。凸起325为半球形凸起,凸起325的设置增大了橡胶防振垫320与螺钉330的钉帽内侧面和新风装置20壳体接触面之间的回弹间隙,使固定机构300在新风装置20工作时能够很好的起到缓冲减振的效果,进而降低新风装置20内风机运行的噪音。
如图6和7所示,通孔324内侧壁等间隔设置有弧形通槽326,弧形通槽326的设置增大了通孔324的可变形量,使其能够套设在嵌件310外端,在受到罩壳100和骨架200上的固定孔内侧冲击时,连接段323能够有较好的变形回弹间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嵌件310包括嵌入部311和固定在嵌入部311上的连接部312,嵌入部311固定在新风装置20上或和新风装置20一体成型,连接部312为内设螺纹孔的柱体。
嵌入部311和连接部312一体成型,嵌件310的设置使新风装置20通过嵌件310、橡胶防振垫320和螺钉330的配合,能够通过固定连接部312实现对新风装置20的牢靠固定,增强新风装置20与室内机10的连接强度,牢固地将新风装置20固定在室内机10的骨架200和罩壳100上。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所述新风装置设于室内机内一端部,所述室内机包括罩壳和骨架,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罩壳和骨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嵌件,一端嵌入所述新风装置的壳体;
橡胶防振垫,套设在所述嵌件外端且与所述罩壳或所述骨架上的固定孔相适配;和
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嵌件外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防振垫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防振片、第二环形防振片、连接段和通孔;
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环形防振片和所述第二环形防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段两端;
所述第一环形防振片和所述第二环形防振片的外径相等且大于连接段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防振垫的连接段从所述罩壳或所述骨架上的固定孔内穿过,且所述第一环形防振片和所述第二环形防振片在所述固定孔的两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防振片、所述第二环形防振片和所述连接段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防振片和所述第二环形防振片外端面均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内侧壁等间隔设置有弧形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两端均设置有倾角。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件包括嵌入部和固定在所述嵌入部上的连接部;
所述嵌入部固定在所述新风装置壳体上或和所述新风装置壳体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部为内设螺纹孔的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入部和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CN201821375408.7U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Active CN208920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5408.7U CN208920565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5408.7U CN208920565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0565U true CN208920565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4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5408.7U Active CN208920565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0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47518U (zh) 一种空调外机的支架
CN205207512U (zh) 空调器、电机组件及其减振结构
CN203272058U (zh) 用于空调压缩机的减振装置
CN209689088U (zh) 一种降噪空调箱体
CN208920565U (zh) 一种新风装置的固定机构
CN201326683Y (zh) 一种用于吊顶式空调机组风机的减震器
CN206222539U (zh) 吊顶式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减振结构
CN109004789B (zh) 电机减振垫、机座组件和料理机
CN200952544Y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或者水泵中使用的双级减震器
US20220136522A1 (en) Axial flow fan,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2619158U (zh) 涡环发生装置及空调器
CN208348129U (zh) 风机及空调器
EP3850275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0128424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1062594Y (zh) 低噪声节能离心通风机
CN210977986U (zh) 离心式通风机机壳
CN20417679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1018342Y (zh) 中央空调电机用气囊式安装套
CN208720369U (zh) 用于安装空调外机的固定组件
CN104964354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用隔振装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5633612U (zh) 一种压缩机及装备其的冰箱
CN218033435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降噪装置
CN211345505U (zh) 一种低噪音天花机
CN205783662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06959206U (zh)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