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0760U - 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 Google Patents

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0760U
CN208910760U CN201820726663.5U CN201820726663U CN208910760U CN 208910760 U CN208910760 U CN 208910760U CN 201820726663 U CN201820726663 U CN 201820726663U CN 208910760 U CN208910760 U CN 208910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rod
plate body
mobile member
moto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266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家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266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0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0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0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多板体设备的板体升降装置,其包含马达、伸缩杆、限位板以及抬升机构。马达设置于多板体设备的基座上,而伸缩杆一侧枢设于基座上并连接马达以受马达推动而伸缩,另一侧则具有移动构件。限位板连接多板体设备上的一板体,并且具有槽孔供移动构件穿过。抬升机构设置于基座上,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其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抬升机构抬升移动构件,使限位板及限位板所连接的板体受连动而升起。由此,多板体设备的板体可更顺畅地升降。

Description

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使多板体设备的板体顺畅地升降的板体升降装置以及应用此板体升降装置的升降床。
背景技术
电动升降床常见于医疗或复健领域,其床面由多个板体组成,而板体下方可设置升降装置将板体分别抬升,以支撑使用者的背部或腿部以便使用者改变姿势。板体升降装置具有伸缩杆以及连动件,两者呈相对配置。举例来说,抬升使用者腿部的板体下方的伸缩杆于靠近床尾处枢接升降床的基座,连动件则于靠近使用者躺于升降床时的臀部位置枢接升降床的基座,而伸缩杆以及连动件可活动的一侧则互相连接。伸缩杆于枢接基座的一侧可连接马达,而由马达可控制伸缩杆伸出或缩入。
当使用者要调升升降床的腿部高度,可通过控制器控制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其伸出,而伸出的伸缩杆推挤连动件,使得连动件与伸缩杆朝向远离基座的方向旋转而两者的连接处向上移动,进而推动位于伸缩杆及连动件上方的板体向上移动。由此,可令升降床床尾部分的板体上升以支撑使用者腿部。
若升降床的床尾本来已经有升高,当使用者要更进一步调升床尾的板体时,由于伸缩杆与连动件已经向上偏斜,因此马达推动伸缩杆的作用力的垂直分力较大,致使床尾调升较不费力。然而,若升降床原本处于完全水平的状态,当使用者要调升床尾的板体时,马达推动推动伸缩杆的作用力几乎只有水平分力,此时调升困难并且由于伸缩杆与连动件互相推挤而可能造成升降机构受损。
此外,与升降床功能近似且使用相似抬升机制的多板体设备也可能面临上述状况。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板体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体升降装置,可用于多板体设备中并顺畅地调升多板体设备的板体。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体升降装置包含马达、伸缩杆、限位板以及抬升机构,其中马达可设置于多板体设备的基座上,伸缩杆枢设于基座上,限位板连接多板体设备上的多个板体中的一者,抬升机构设置于基座上。伸缩杆一侧连接马达且另一侧具有移动构件,其可受马达推动而伸缩。限位板具有槽孔可供移动构件穿过,因此限位板以及限位板所连接的板体与移动构件连动。抬升机构的位置对应移动构件,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伸缩杆的移动构件与抬升机构接触并受其抬升,致使限位板以及限位板所连接的板体受移动构件连动而升起。
其中,抬升机构包含斜坡,斜坡具有斜面朝向伸缩杆的方向。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移动构件可沿斜面向上移动而受斜面抬升。
其中,抬升机构包含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上的固定轮,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移动构件推动固定轮转动,且固定轮转动而抬升移动构件。
其中,移动构件包含滚轮,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滚轮于抬升机构上向上滚动。
其中,移动构件包含滑动件,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滑动件于抬升机构上向上滑动。
其中,板体升降装置进一步包含连动件,连动件一侧枢接于基座且另一侧连接移动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水平状态可顺畅调升的升降床。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床包含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多个板体以及设置于基座与板体间的板体升降装置。板体升降装置可包含马达、伸缩杆、限位板以及抬升机构,其中马达可设置于基座上,伸缩杆枢设于基座上,限位板连接多个板体中的一者,抬升机构设置于基座上。伸缩杆一侧连接马达且另一侧具有移动构件,其可受马达推动而伸缩。限位板具有槽孔可供移动构件穿过,因此限位板以及限位板所连接的板体与移动构件连动。抬升机构的位置对应移动构件,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伸缩杆的移动构件与抬升机构接触并受其抬升,致使限位板以及限位板所连接的板体受移动构件连动而升起。
其中,抬升机构包含斜坡,斜坡具有斜面朝向伸缩杆的方向。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移动构件可沿斜面向上移动而受斜面抬升。
其中,抬升机构包含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上的固定轮,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移动构件推动固定轮转动,且固定轮转动而抬升移动构件。
其中,移动构件包含滚轮,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滚轮于抬升机构上向上滚动。
其中,移动构件包含滑动件,当马达推动伸缩杆使伸缩杆自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滑动件于抬升机构上向上滑动。
其中,板体升降装置进一步包含连动件,连动件一侧枢接于基座且另一侧连接移动构件。
由此,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于升降床水平状态时顺畅地调升板体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升降床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升降床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抬升机构抬升移动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抬升机构抬升移动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的板体升降装置抬升板体至一定高度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2、3、4、5升降床
10、20、30、40、50基座
12、22、32、42、52板体
14、24、34、44、54板体升降装置
100、200、300、400、500可动框架组
102辅助杆
140、240、340、440、540马达
141、241、341、441、541伸缩杆
142、242、342、442、542限位板
143、243、343、443、543抬升机构
144、244、344、444、544移动构件
145、245、345、445、545连动件
1420、2420、3420、4420、5420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1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升降床1的部分示意图,图3则为图1的升降床1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升降床1包含基座10、多个板体12以及板体升降装置14,其中板体12设置于基座10之上,而板体升降装置14则设置于基座10与板体12之间。图2为了图面简洁起见,省略了部分的板体12。请注意,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升降床1并不限于医疗或复健用的电动升降床,任何具有相似结构或功能的多板体设备均为升降床1的适用范围。
如图3所示,板体升降装置14具有马达140、伸缩杆141、限位板142以及抬升机构143,其中马达140及抬升机构143设置于基座10上,且伸缩杆141一侧枢接于基座10上并连接马达140。马达140于实务中可受到控制器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控制,并推动伸缩杆141使其伸出或缩回。伸缩杆141的另一侧具有移动构件144。限位板142连接多个板体12中的一者,详言之,基座10上具有可动框架组100,各板体12分别设于可动框架组100的不同部位,而限位板142则连接至其中一板体12所在的可动框架组100的部位上。限位板142上形成有一槽孔1420,而移动构件144则可穿过槽孔1420。此外,板体升降装置14还可具有连动件145,其一侧枢接基座10而另一侧连接移动构件144。于实务中,连动件145也可形成一槽孔供移动构件144通过。连动件145与移动构件144连接的一侧可连接或抵靠上述限位板142所在的可动框架组100的部分上。由此,当马达140推动伸缩杆141使其伸出或缩回时,伸缩杆141及移动构件144可与限位板142、连动件145、可动框架组100以及位于可动框架组100上的板体12一起连动。
抬升机构143设于基座10之上,并且其位置对应移动构件144。伸缩杆141具有一初始状态,亦即伸缩杆141未被抬升的状态,于此状态下,升降床1的板体12位于水平状态。当升降床1的板体12位于水平状态且马达140受到控制而推动伸缩杆141伸出时,移动构件144接触抬升机构143并受其抬升。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移动构件144可为滚轮而抬升机构143可为具有斜面的斜坡,通过滚轮于斜面上滚动可达到抬升效果。请一并参照图3至图5,图4及图5为图3的抬升机构143抬升移动构件144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3至图5所示,当马达140开始推动伸缩杆141时,滚轮接触斜坡的斜面。接着,马达140继续推动伸缩杆141使移动构件144前进,而前进的移动构件144(滚轮)会在抬升机构143的斜面滚动并朝斜坡上方移动。移动构件144于斜坡向上移动,与移动构件144连动的限位板142以及连动件145同样会向上抬升,故可顶抵可动框架组100以及板体12使两者向上移动。因此,即使升降床1的板体12处于水平状态且马达140开始推动伸缩杆141时,马达140对伸缩杆141所施加的作用力部分被抬升机构143转为垂直分力,使板体12可顺畅地升起。
此外,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可动框架组100还可具有两端分别枢接于可动框架组100及基座10上的辅助杆102,其中,辅助杆102的设置位置是位于邻近限位板142所连接的板体12的另一板体12(如图4中最左侧的板体12)的下方,换言之,辅助杆102设于对应伸缩杆141的一侧。如图3至图5所示,当马达140推动伸缩杆141使限位板142及连动件145一同向上抬升时,位于右侧的可动框架组100及板体12会同时被顶抵而抬升。可动框架组100的右侧部分与左侧部分互相枢接,因此右侧的可动框架组100于被抬升时拉动左侧的可动框架组100,同时辅助杆102也被带动而立起。辅助杆102可维持被抬升的可动框架组100的稳定,并可支撑可动框架组100及板体12。
如前所述,当升降床1的板体12位于水平状态时,板体12的抬升可受到抬升机构143的导引而更顺畅地升起。另一方面,当板体12抬升到一定程度时,马达140推动伸缩杆141的作用力已具备相当程度的垂直分力,因此抬升机构143可不需再进行导引。请参照图5及图6,图6为图3的板体升降装置14抬升板体12至一定高度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5及图6所示,当马达140推动伸缩杆141至移动构件144沿抬升机构143的斜面爬升至最高点时,若马达140再继续推动伸缩杆141,此时马达140推动伸缩杆141的作用力已具备相当程度的垂直分力,故板体12由导引式抬升转换为摇臂式抬升。
请再参照图2,图2中仅绘示出一个滚轮以及一个斜坡,但于实务中,移动构件144可包含两个滚轮,分别设置于伸缩杆141一端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同样地,抬升机构143也可包含两个斜坡分别对应两个滚轮。因此,马达140推动伸缩杆141时,两个滚轮可同时于两个斜坡的斜面向上滚动,使得抬升动作更为稳固。但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即便移动构件仅包含一个滚轮且抬升机构仅包含一个斜坡,仍然可达到顺畅地抬升板体的功效。
另一方面,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抬升机构143为具有斜面的斜坡,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任何可于抬升过程中对移动构件起到导引抬升效果的结构都可采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抬升机构。
请参照图7以及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2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3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上一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抬升机构243是具有弧面的斜坡,移动构件244则可于抬升机构243的弧面向上滚动,故同样可达到导引抬升的效果。请注意,本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2的其他构件与上一具体实施例的相对应构件大致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抬升机构并不限定为斜坡,也可为其他可产生导引抬升效果的构件。如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抬升机构343包含固定轮。抬升机构343的固定轮的轴心固设于基板30之上,并且可以此轴心进行旋转。当马达340推动伸缩杆341使伸缩杆341自初始状态伸出时,移动构件344接触并推挤固定轮的轮面,接着固定轮被带动旋转使移动构件344可沿着固定轮的圆周向上移动,因此抬升过程将更为顺畅。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移动构件344可包含滚轮,且于抬升过程中滚轮的轮面与固定轮接触产生相对的旋转。此外,移动构件344也可包含固定件,于抬升过程中固定件与固定轮接触,通过固定轮的旋转将固定件进行抬升。
于前述各具体实施例中,移动构件为滚轮而可于抬升机构的斜面、弧面或轮面上滚动,但于实务中并不限定于滚动形式。请参照图9以及图10,图9及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4、5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移动构件444、544为滑动件,当马达440、540推动伸缩杆441、541使伸缩杆441、541自初始状态伸出时,移动构件444、544分别接触抬升机构443、543的斜面,并沿着斜面向上滑动进而达到抬升板体42的效果。请注意,图9及图10的具体实施例的升降床4、5的其他构件与前述具体实施例的相对应构件大致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前述各具体实施例的板体升降装置是使用于升降床中,但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于实务中,任何具有多个板体的多板体设备,都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板体升降装置达到前述将板体由水平状态顺畅地抬升的效果。
由上述的各种具体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板体升降装置通过位于伸缩杆上的移动构件以及配合移动构件的抬升机构,可顺畅地将升降床等多板体设备上的板体由水平状态顺畅地抬升,并可避免抬升过程中构件互相推挤而受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是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板体升降装置,用于一多板体设备,该多板体设备包含一基座以及设于该基座上的多个板体,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升降装置包含:
一马达,设置于该基座上;
一伸缩杆,枢设于该基座上,该伸缩杆一侧连接该马达以受该马达推动而伸缩,且另一侧具有一移动构件;
一限位板,连接该多板体设备的所述板体中的一者,该限位板具有一槽孔供该移动构件穿过;以及
一抬升机构,设置于该基座上,其中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一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抬升机构接触并抬升该移动构件,致使该限位板及该限位板所连接的该板体受该移动构件连动而升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抬升机构包含一斜坡,该斜坡具有一斜面朝向该伸缩杆的方向,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该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移动构件沿该斜面向上移动而受该斜面抬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抬升机构包含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上的一固定轮,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该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移动构件推动该固定轮转动,且该固定轮转动而抬升该移动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移动构件包含一滚轮,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该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滚轮于该抬升机构上向上滚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移动构件包含一滑动件,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该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滑动件于该抬升机构上向上滑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连动件,该连动件一侧枢接于该基座且另一侧连接该移动构件。
7.一种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
多个板体,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及
一板体升降装置,设置于该基座以及所述板体之间,该板体升降装置进一步包含:
一马达,设置于该基座上;
一伸缩杆,枢设于该基座上,该伸缩杆一侧连接该马达以受该马达推动而伸缩,且另一侧具有一移动构件;
一限位板,连接该升降床的所述板体中一者,该限位板具有一槽孔供该移动构件穿过;以及
一抬升机构,设置于该基座上,其中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一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抬升机构接触并抬升该移动构件,致使该限位板及该限位板所连接的该板体受该移动构件连动而升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抬升机构包含一斜坡,该斜坡具有一斜面朝向该伸缩杆的方向,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该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移动构件沿该斜面向上移动而受该斜面抬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抬升机构包含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上的一固定轮,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该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移动构件推动该固定轮转动,且该固定轮转动而抬升该移动构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移动构件包含一滚轮,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该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滚轮于该抬升机构上向上滚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移动构件包含一滑动件,当该马达推动该伸缩杆使该伸缩杆自该初始状态开始伸出时,该滑动件于该抬升机构上向上滑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板体升降装置进一步包含一连动件,该连动件一侧枢接于该基座且另一侧连接该移动构件。
CN201820726663.5U 2018-05-15 2018-05-15 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Active CN208910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6663.5U CN208910760U (zh) 2018-05-15 2018-05-15 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6663.5U CN208910760U (zh) 2018-05-15 2018-05-15 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0760U true CN208910760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26663.5U Active CN208910760U (zh) 2018-05-15 2018-05-15 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0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2695A (zh) * 2019-08-05 2019-11-08 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纱筒抬升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2695A (zh) * 2019-08-05 2019-11-08 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纱筒抬升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1755B1 (en) Elevating apparatus of table
US20200078238A1 (en) Lifting device and lifting bed having the same
JP6329336B2 (ja) Xリンク式昇降機構
CN208910760U (zh) 板体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JP2022186990A (ja) ベッド装置
CN111956454A (zh) 一种康复健身床
CN107440869A (zh) 一种病床
TWM564445U (zh) Plate lifting device and lifting bed
JP2004129932A (ja) 什器等の昇降装置
TWI657813B (zh) 板體升降裝置及升降床
CN209106707U (zh) 升降装置及升降床
US11173086B2 (en) Plate lifting device and lifting bed having the same
CN212439299U (zh) 一种康复健身床
KR200465048Y1 (ko) 치과용 엑스선 촬영기의 신축 컬럼 유니트
CN216130550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人型梯
KR100330661B1 (ko) 테이블의 높이 조절장치
CN107854285A (zh) 一种康复训练器
CN113057847A (zh) 一种腰腹运动辅助方法及装置
TWM568698U (zh) Lifting device and lifting bed
KR20220098929A (ko) 필라테스용 레더바렐
CN207394305U (zh) 一种脚架
CN10491316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3395034B2 (ja) 昇降式担架
CN214964002U (zh) 用于电动床架的腿部板组件
CN219764419U (zh) 一种康复器材的摇臂训练的上下高度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