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4916U - 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4916U
CN208904916U CN201821468610.4U CN201821468610U CN208904916U CN 208904916 U CN208904916 U CN 208904916U CN 201821468610 U CN201821468610 U CN 201821468610U CN 208904916 U CN208904916 U CN 208904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ube
bridge arm
control switch
redundanc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86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亚辉
常乐
楚金甫
陈西山
汪世伟
古伟鹏
王勇
王键珲
刘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en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en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en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en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686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4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4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49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属于开绕组电机控制技术领域。驱动电路中设置有冗余桥臂和冗余电感,当某一相绕组或者某一桥臂出现开路故障时,出现故障的绕组或者桥臂停止工作,冗余电感以及冗余桥臂投入运行,实现容错控制。因此,即便在故障情况下,对电机绕组的接法没有限制,只要把本来应发到故障桥臂的开关驱动信号转发到冗余桥臂而已,控制简单,且安全可靠。因此,即便某一相出现故障,电路仍旧可以正常运行,实现正常驱动,提升逆变电路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属于开绕组电机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薄弱环节,逆变器的功率管极易出现故障,逆变器出现故障会影响电动汽车的正常行驶。因此,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容错技术,以维护系统的稳定性。但多数此类技术均以单一一种容错结构为主体,缺乏一定的可靠性,或是降低了系统的性能,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用以解决现有的开绕组电机的容错系统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绕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应用对象为开绕组电机,所述开绕组电机具有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直流电接口以及第一逆变电路和第二逆变电路,所述直流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和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所述第一逆变电路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第二逆变电路包括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所述第一桥臂上串设有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二桥臂上串设有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三桥臂上串设有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所述第五桥臂上串设有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所述第六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所述第七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一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一相绕组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二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二相绕组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三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三相绕组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一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一冗余桥臂和/或所述第二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二冗余桥臂,所述第一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所述第二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所述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一冗余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二冗余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七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八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的连接点。
首先,本方案提供的开绕组电机的驱动电路结构简单,主要是增加了冗余桥臂和冗余电感,虽然相较于传统的逆变电路,结构上并没有做很大改动,但是,设计却十分合理,功率器件数量和成本增加有限,性价比较高,相应地控制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产生的共模电压和零序电流对电子器件及电机造成危害。电路正常工作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运行,给电机绕组供电,第一冗余桥臂和/或第二冗余桥臂不工作,各对应的控制开关也不工作,直流电源通过该电路能够实现驱动功能。当第一逆变电路中的某一相绕组或者某一桥臂出现开路故障时,出现故障的绕组或者桥臂停止工作,而与该故障绕组或者桥臂对应的控制开关以及第一冗余桥臂投入运行,构成该故障绕组或者桥臂的冗余电路投入运行,实现容错控制。当第二逆变电路中的某一相绕组或者桥臂出现开路故障时,出现故障的绕组或者桥臂停止工作,而与该故障绕组或者桥臂对应的控制开关以及第二冗余桥臂投入运行,构成该故障绕组或者桥臂的冗余电路投入运行,实现容错控制。即便在故障情况下,对电机绕组的接法没有限制,只要把本来应发到故障桥臂的开关驱动信号转发到第一冗余桥臂或第二冗余桥臂而已,控制简单,且安全可靠。因此,即便某一相出现故障,电路仍旧可以正常运行,实现正常驱动,提升逆变电路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一电源开关,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二电源开关。
对于任意一个逆变电路,直流电接口与该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均串设有电源开关,当需要对该逆变电路进行检修时,断开对应的电源开关,无需对逆变电路带电操作,提升了检修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不管哪一个逆变电路出现故障,只需断开对应的电源开关,检修灵活性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熔断器。
当设置有冗余桥臂的逆变电路中某一桥臂出现短路故障时,对应桥臂上的功率管、该桥臂上的两个熔断器与直流电源就形成回路,两个熔断器因为过流被熔断,该桥臂从电路中断开,短路故障自动转化为开路故障,再进行容错控制。所以,增加熔断器,用于在功率管发生短路故障时,快速将相应的桥臂从电路中断开,保护电路其他元件不被损坏,并实现容错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五控制开关、第六控制开关、第七控制开关、第八控制开关和第九控制开关均为双向晶闸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第八功率管、第九功率管、第十功率管、第十一功率管、第十二功率管、第十三功率管、第十四功率管、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均为IGBT,并且均反向并联有相应的二极管。
一种开绕组电机系统,包括开绕组电机和驱动电路,所述开绕组电机具有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直流电接口以及第一逆变电路和第二逆变电路,所述直流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和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所述第一逆变电路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第二逆变电路包括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所述第一桥臂上串设有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二桥臂上串设有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三桥臂上串设有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所述第五桥臂上串设有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所述第六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所述第七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一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一相绕组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二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二相绕组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三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三相绕组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一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一冗余桥臂和/或所述第二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二冗余桥臂,所述第一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所述第二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所述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一冗余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二冗余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七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八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的连接点。
首先,本方案提供的开绕组电机系统结构简单,主要是增加了冗余桥臂和冗余电感,虽然相较于传统的逆变电路,结构上并没有做很大改动,但是,设计却十分合理,功率器件数量和成本增加有限,性价比较高,相应地控制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产生的共模电压和零序电流对电子器件及电机造成危害。电路正常工作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运行,给电机绕组供电,第一冗余桥臂和/或第二冗余桥臂不工作,各对应的控制开关也不工作,直流电源通过该电路能够实现驱动功能。当第一逆变电路中的某一相绕组或者某一桥臂出现开路故障时,出现故障的绕组或者桥臂停止工作,而与该故障绕组或者桥臂对应的控制开关以及第一冗余桥臂投入运行,构成该故障绕组或者桥臂的冗余电路投入运行,实现容错控制。当第二逆变电路中的某一相绕组或者桥臂出现开路故障时,出现故障的绕组或者桥臂停止工作,而与该故障绕组或者桥臂对应的控制开关以及第二冗余桥臂投入运行,构成该故障绕组或者桥臂的冗余电路投入运行,实现容错控制。即便在故障情况下,对电机绕组的接法没有限制,只要把本来应发到故障桥臂的开关驱动信号转发到第一冗余桥臂或第二冗余桥臂而已,控制简单,且安全可靠。因此,即便某一相出现故障,电路仍旧可以正常运行,实现正常驱动,提升逆变电路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一电源开关,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二电源开关。
对于任意一个逆变电路,直流电接口与该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均串设有电源开关,当需要对该逆变电路进行检修时,断开对应的电源开关,无需对逆变电路带电操作,提升了检修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不管哪一个逆变电路出现故障,只需断开对应的电源开关,检修灵活性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熔断器。
当设置有冗余桥臂的逆变电路中某一桥臂出现短路故障时,对应桥臂上的功率管、该桥臂上的两个熔断器与直流电源就形成回路,两个熔断器因为过流被熔断,该桥臂从电路中断开,短路故障自动转化为开路故障,再进行容错控制。所以,增加熔断器,用于在功率管发生短路故障时,快速将相应的桥臂从电路中断开,保护电路其他元件不被损坏,并实现容错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五控制开关、第六控制开关、第七控制开关、第八控制开关和第九控制开关均为双向晶闸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第八功率管、第九功率管、第十功率管、第十一功率管、第十二功率管、第十三功率管、第十四功率管、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均为IGBT,并且均反向并联有相应的二极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绕组电机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绕组电机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绕组电机系统某一个桥臂发生开路故障时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开绕组电机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绕组电机系统,包括开绕组电机和驱动电路,开绕组电机为开绕组三相电机,该驱动电路的控制对象为开绕组三相电机,本实施例中,开绕组三相电机具体为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该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电机绕组相互独立,分别为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分别对应图1中的绕组C、绕组B和绕组A。
驱动电路包括直流电接口以及第一逆变电路(以下称为逆变器1)和第二逆变电路(以下称为逆变器2),该直流电接口用于连接直流电源(比如车载蓄电池或者动力电池),该直流电接口连接逆变器1的直流侧和逆变器2的直流侧。
直流电接口与逆变器1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一电源开关,对应图1中的电源开关K2,直流电接口与逆变器2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二电源开关,对应图1中的电源开关K1。当需要对某一个逆变器进行检修时,断开对应的电源开关即可,避免带电操作,提升了检修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逆变器1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逆变器2包括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分别对应图1中的桥臂1、桥臂2、桥臂3、桥臂5、桥臂6和桥臂7。其中,各桥臂的正极均和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负极均和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第一桥臂上串设有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第二桥臂上串设有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第三桥臂上串设有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第五桥臂上串设有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第六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第七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九功率管、第十功率管、第十一功率管、第十二功率管、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分别对应图1中的功率管Q1、功率管Q2、功率管Q3、功率管Q4、功率管Q5、功率管Q6、功率管Q9、功率管Q10、功率管Q11、功率管Q12、功率管Q13和功率管Q14。功率管Q1和功率管Q2的连接点通过第一连接线路连接功率管Q13和功率管Q14的连接点,第一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绕组C的第一接口,其中,第一控制开关对应图1中的双向晶闸管TR6;功率管Q3和功率管Q4的连接点通过第二连接线路连接功率管Q11和功率管Q12的连接点,第二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绕组B的第二接口,其中,第二控制开关对应图1中的双向晶闸管TR5;功率管Q5和功率管Q6的连接点通过第三连接线路连接功率管Q9和功率管Q10的连接点,第三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绕组A的第三接口,其中,第三控制开关对应图1中的双向晶闸管TR4。
而且,逆变器1还包括第一冗余桥臂和/或逆变器2还包括第二冗余桥臂,也就是说,这两个逆变器中,可以只有一个逆变器中设置有冗余桥臂,也可以这两个逆变器中均设置有冗余桥臂。
对于第一冗余桥臂:第一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一冗余电感的一端,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控制开关连接功率管Q13和功率管Q14的连接点,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控制开关连接功率管Q11和功率管Q12的连接点,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控制开关连接功率管Q9和功率管Q10的连接点。
对于第二冗余桥臂:第二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二冗余电感的一端,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七控制开关连接功率管Q1和功率管Q2的连接点,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八控制开关连接功率管Q3和功率管Q4的连接点,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控制开关连接功率管Q5和功率管Q6的连接点。
第一冗余电感或者第二冗余电感为电机绕组的冗余绕组。由于第一冗余桥臂及其对应的电路结构(即冗余电感和控制开关)与第二冗余桥臂及其对应的电路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相同,以下以只有一个逆变器中设置有冗余桥臂为例,具体以逆变器1中包括第一冗余桥臂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一冗余桥臂对应桥臂4,第一冗余电感对应电感L1,第一冗余桥臂上的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对应图1中的功率管Q7和功率管Q8,第四控制开关对应图1中的双向晶闸管TR1,第五控制开关对应图1中的双向晶闸管TR2,第六控制开关对应图1中的双向晶闸管TR3。也就是说,电感L1连接于功率管Q7和功率管Q8的连接点和双向晶闸管TR1、双向晶闸管TR2和双向晶闸管TR3之间,与电机绕组A、B、C是并联关系。
当然,上述中的各控制开关还可以是其他种类的控制开关,比如IGBT。
本实施例中,功率管Q1~Q14均以IGBT为例,均反向并联有体二极管。
为了实现控制,驱动电路还包括控制部分,当然,该控制部分还可以是系统原本就存在的控制设备,不属于该驱动电路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控制部分为系统控制器,其中,功率管Q1~Q14的栅极均与系统控制器相连,由系统控制器输入触发或断开驱动信号,双向晶闸管TR1、TR2、TR3、TR4、TR5和TR6的控制极均与系统控制器相连,由系统控制器输入或断开触发信号。
电路无故障正常运行时,如图2所示,仅桥臂1、桥臂2、桥臂3、桥臂5、桥臂6和桥臂7给电机三相绕组A、B、C供电,双向晶闸管TR4、TR5和TR6投入运行。而桥臂4和双向晶闸管TR1、TR2和TR3不工作,直流电源通过两个逆变器控制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实现驱动功能。
当逆变器1中的桥臂1、桥臂2和桥臂3中的某一桥臂或者电机三相绕组A、B、C中的某一相绕组出现开路故障时,系统控制器运用一定的控制策略,断开该故障桥臂中的两个功率管的驱动信号,并断开对应连接线路上的双向晶闸管,该连接线路上的绕组退出,并且,触发导通与电感L1连接的对应的双向晶闸管,电感L1替换退出的电机绕组,将故障桥臂的驱动信号对应控制桥臂4中的两个功率管,由被触发的双向晶闸管、电感L1和桥臂4构成的冗余电路投入运行,代替被断开的故障桥臂,实现故障情况下的冗余运行。
以C相绕组出现开路故障为例,如图3所示,系统控制器断开功率管Q1和功率管Q2的驱动信号,控制双向晶闸管TR6断开,并控制双向晶闸管TR1导通,将本来用于功率管Q1和功率管Q2的驱动信号转向控制功率管Q7和功率管Q8,使双向晶闸管TR1、桥臂4及电感L1构成绕组C的冗余电路投入运行,实现容错控制。直流电源仍然通过逆变电路控制开绕组三相电机实现驱动功能,电机各项性能指标和故障发生前一样。
进一步地,桥臂1、桥臂2、桥臂3、桥臂5、桥臂6和桥臂7的两端均设置有熔断器,涉及到的熔断器有熔断器F1、F2、F3、F4、F5、F6、F7、F8、F9、F10、F11和F12,本实施例中,这十二个熔断器均为快速熔断器。那么,如图1所示,桥臂1由快速熔断器F1、功率管Q1、功率管Q2和快速熔断器F2组成,桥臂2由快速熔断器F3、功率管Q3、功率管Q4和快速熔断器F4组成,桥臂3由快速熔断器F5、功率管Q5、功率管Q6和快速熔断器F6组成,桥臂5由快速熔断器F7、功率管Q9、功率管Q10和快速熔断器F8组成,桥臂6由快速熔断器F9、功率管Q11、功率管Q12和快速熔断器F10组成,桥臂7由快速熔断器F11、功率管Q13、功率管Q14和快速熔断器F12组成。
这样的话,除了上述开路故障之外,当桥臂1、桥臂2、桥臂3、桥臂5、桥臂6和桥臂7中的某一桥臂的其中一个功率管出现短路故障时,对应桥臂上的互补功率管、该桥臂上的两个熔断器与直流电源就形成回路,两个熔断器因为过流被熔断,该桥臂从电路中断开,短路故障自动转化为开路故障,再利用上述功率管开路故障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所以,桥臂1、桥臂2、桥臂3、桥臂5、桥臂6和桥臂7增加了熔断器,用于在功率管发生短路故障时,快速将相应的桥臂从电路中断开,保护电路其他元件不被损坏,并实现容错控制。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结构简单,在现有的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基础上做出修改,主要是增加了冗余桥臂和冗余电感,虽然相较于传统的逆变电路,结构上并没有做很大改动,但是,设计却十分合理,功率器件数量和成本增加有限,性价比较高,相应地控制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产生的共模电压和零序电流对电子器件及电机造成危害。
开绕组电机驱动电路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绕组电机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可以单独保护,由于该驱动电路在上述开绕组电机系统实施例中已给出了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就不再具体说明。

Claims (10)

1.一种开绕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应用对象为开绕组电机,所述开绕组电机具有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直流电接口以及第一逆变电路和第二逆变电路,所述直流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和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
所述第一逆变电路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第二逆变电路包括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所述第一桥臂上串设有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二桥臂上串设有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三桥臂上串设有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所述第五桥臂上串设有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所述第六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所述第七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一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一相绕组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二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二相绕组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三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三相绕组的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一冗余桥臂和/或所述第二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二冗余桥臂,所述第一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所述第二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所述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一冗余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二冗余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七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八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的连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绕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一电源开关,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二电源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绕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熔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绕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五控制开关、第六控制开关、第七控制开关、第八控制开关和第九控制开关均为双向晶闸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绕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第八功率管、第九功率管、第十功率管、第十一功率管、第十二功率管、第十三功率管、第十四功率管、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均为IGBT,并且均反向并联有相应的二极管。
6.一种开绕组电机系统,包括开绕组电机和驱动电路,所述开绕组电机具有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直流电接口以及第一逆变电路和第二逆变电路,所述直流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和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
所述第一逆变电路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第二逆变电路包括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所述第一桥臂上串设有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二桥臂上串设有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三桥臂上串设有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所述第五桥臂上串设有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所述第六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所述第七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一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一相绕组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二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二相绕组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的连接点通过第三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开关和用于接入第三相绕组的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一冗余桥臂和/或所述第二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二冗余桥臂,所述第一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所述第二冗余桥臂上串设有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所述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一冗余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十三功率管和第十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十一功率管和第十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九功率管和第十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二冗余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七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八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冗余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和第六功率管的连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绕组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一电源开关,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设有第二电源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开绕组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和第七桥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熔断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开绕组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五控制开关、第六控制开关、第七控制开关、第八控制开关和第九控制开关均为双向晶闸管。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开绕组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第八功率管、第九功率管、第十功率管、第十一功率管、第十二功率管、第十三功率管、第十四功率管、第十五功率管和第十六功率管均为IGBT,并且均反向并联有相应的二极管。
CN201821468610.4U 2018-09-06 2018-09-06 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04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8610.4U CN208904916U (zh) 2018-09-06 2018-09-06 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8610.4U CN208904916U (zh) 2018-09-06 2018-09-06 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4916U true CN208904916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86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04916U (zh) 2018-09-06 2018-09-06 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49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536A (zh) * 2018-09-06 2019-03-05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536A (zh) * 2018-09-06 2019-03-05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8536A (zh) 一种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CN107026577B (zh) 一种可切断直流短路故障电流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CN105790236B (zh) 一种直流电流关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78865B (zh) 一种三电平四桥臂t型容错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47131B (zh) 基于微损耗组合机械式直流断路器的故障隔离与恢复方法
CN103731059B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双嵌位子模块结构电路
CN10625379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容错双可靠性保险电机驱动器
WO2021135459A1 (zh) 具有断流能力的混联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07689A (zh) 一种级联型变频器、功率单元及其旁路模块
CN208433927U (zh) 一种开绕组三相电机系统及容错驱动电路
CN106849635B (zh) 级联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失控强制旁路电路
CN108322056A (zh) 一种模块化高压直流变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95834A (zh)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07947132B (zh) 一种具有重合闸功能的微损耗组合机械式直流断路器
CN106786349A (zh) 一种辅助换流模块及高压直流断路器
CN109713738A (zh) 一种集成驱动和充电功能的容错电路
CN208316611U (zh) 一种双三相电机系统及容错驱动电路
CN208904916U (zh) 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CN214314555U (zh) 一种多端口直流断路器
CN204392076U (zh) 一种相冗余型三相逆变器容错电路
CN109713650A (zh) 一种适用于架空线型直流电网的低成本直流断路器
CN109327016A (zh) 一种直流极间分断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494241A (zh) 一种双三相电机系统及故障容错电路
CN20831637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容错充电电路
CN106788104A (zh) 电动驱动容错装置、多相电机、功率变换器以及电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