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7071U - 风管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管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87071U
CN208887071U CN201821236488.8U CN201821236488U CN208887071U CN 208887071 U CN208887071 U CN 208887071U CN 201821236488 U CN201821236488 U CN 201821236488U CN 208887071 U CN208887071 U CN 208887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insulation
sound
insulation cavity
pipe typ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64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润泽
徐效翠
常洪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64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87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87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87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噪音较大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机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音部件,所述隔音部件形成有隔音腔体或者所述隔音部件和所述壳体形成隔音腔体,其中,所述机体中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隔音腔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隔音腔体的设置,使得降低了蒸发器管组中的冷媒声和水泵的工作噪音传导至外部,从而达到了降低噪音的目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风管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管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风管式空调器利用冷媒制取的热量或者冷量将新风加热或冷却并与回风混合后送入室内。如果没有新风,则只将回风冷却或加热。风管式空调器安装隐蔽且与装修能很好地结合等优点,适用于面积比较小的单位工程。
由于风管式空调器完全靠冷媒循环来达到制冷/制热的效果,因此在空调运转过程中蒸发器管组中的冷媒声和水泵的工作噪音会传导到室内环境中,产生的环境噪音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制热/制冷量越大,冷媒声和水泵的工作噪音就会越大。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降噪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由于风管式空调器中冷媒声和水泵的工作噪音较大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器,所述风管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机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音部件,所述隔音部件形成有隔音腔体或者所述隔音部件和所述壳体形成隔音腔体,其中,所述机体中的至少一部分部件容纳于所述隔音腔体内。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包括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其中,所述蒸发器管组和所述水泵容纳于所述隔音腔体内。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腔体包括第一隔音腔体和第二隔音腔体,所述蒸发器管组和所述水泵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隔音腔体和所述第二隔音腔体,所述第一隔音腔体和所述第二隔音腔体相互独立或者彼此连接。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腔体包括第三隔音腔体,其中,所述第三隔音腔体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隔音腔体和所述第二隔音腔体均位于所述第三隔音腔体内。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腔体包括第四隔音腔体,其中,所述第四隔音腔体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蒸发器管组和所述水泵均容纳于所述第四隔音腔体内。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与室内空间接触的暴露部分,隔音部件中至少有一部分靠近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与该靠近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的部分之间设置有隔音结构。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结构为涂覆于所述靠近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和/或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上的隔音层。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结构为填充于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与该靠近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的部分之间的隔音层。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层为板状结构;其中,所述板状结构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隔音部件连接;或者所述板状结构以不连接的方式夹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隔音部件之间。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层为EPS泡沫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机体中的至少一部分部件容纳于隔音腔体内,对机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增设了一层阻挡,与噪音直接穿过壳体传递到室内空间的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降低了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将蒸发器管组和水泵所在的区域容纳于隔音腔体内。这是因为,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属于产生噪声比较突出的部件,且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在制冷过程中没有方位的要求,如必须对准某个部件,而且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较为简单,如可以通过在隔音腔体的壁上设置相应的孔即可实现。因此通过将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封闭在隔离腔体内,可以明显降低空调器整机的噪音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降噪水平,可以在隔音腔体靠近壳体直接暴露于室内空间的暴露部分的外侧增设隔音层。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风管式空调器的室内机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在上盖板被移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室内机;11、壳体;111、暴露部分;12、机体;121、蒸发器管组;122、水泵;3、隔音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例是以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处于一个隔音腔体来描述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给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分别配置一个隔音腔体等。此外除了蒸发器管组和水泵,还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将其他可能产生噪音的部件也设置在隔音腔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在上盖板被移除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风管式空调器主要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1,室内机1主要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机体12,机体12主要包括风机、蒸发器和水泵等,室内空间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经壳体上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并经蒸发器冷却或者加热后重新送入室内空间以达到制冷或者制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在壳体内构建出隔音腔体,然后将机体中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前述的隔音腔体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降低该部分的工作噪音传导到外部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由于在风管式空调器正常工作时,机体内的蒸发器管组内的冷媒流动时可能发生的涡流或压力变化,水泵运转会引起机械振动以及水流通过时可能发生的涡流或压力变化,使得蒸发器管组和水泵产生的工作噪音使得用户体验较差。因此主要针对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在其所在的区域设置隔音腔体以便降低工作时蒸发器管组的冷媒声和水泵的噪音传递至外部。下面以机体中的蒸发器管组和水泵位于隔音腔体内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隔音腔体在机体内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蒸发器管组121和水泵122所在的区域设置隔音腔体,两者均容纳于该隔音腔体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工作时蒸发器管组和水泵产生的噪音可以被阻挡在隔音腔体内,从而达到降低环境噪音的目的。如在环境温度与舒适温度相差不大需要的制冷或者制热量不大情形时。
可以理解的是,隔音腔体还可以是其他的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合理地调整,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如可以是,在蒸发器管组121外设置第一隔音腔体,水泵122外设置第二隔音腔体,第一隔音腔体和第二隔音腔体相互独立或者彼此连接,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风管式空调器中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处的安装空间而定。如安装空间足够时可将第一隔音腔体和第二隔音腔体分别独立设置隔开两个噪音源分别控制。通过这样的设置,以免两个噪音源在同一个隔音腔体内发生噪音叠加而产生更大的噪音源。如在环境温度与舒适温度相差较大需要适量的制冷或者制热量情形时。
如还可以是,在前述的第一隔音腔体和第二隔音腔体外增设第三隔音腔体。如第一隔音腔体和第二隔音腔体相互独立。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将穿透第一隔音腔体和第二隔音腔体的噪音阻挡在第三隔音腔体中,进一步阻挡了噪音向外传递。如在极端环境情形,调节环境温度至舒适温度需要非常大的制冷或者制热量时。
在机体内的噪声源区域设置隔音腔体以阻挡噪音往外传递的基础上,还可以在隔音腔体的外部增设隔音结构来进一步阻隔噪音外传至室内空间从而改善降噪效果。如隔音结构为隔音层。
继续参照图3,如图3所示,壳体11包括与室内空间接触的暴露部分111,隔音部件3中有一部分靠近暴露部分111的内壁,在暴露部分111的内壁与隔音部件3中靠近暴露部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音层。通过这样的设置,在通过隔音腔体对噪音进行第一层阻挡的基础上,通过隔音层对噪音进行了第二层阻挡,这样一来,通过双重阻挡的方式有效地阻挡了工作噪音向外传递至室内空间,从而达到了降低噪音的目的。如,隔音层可以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可以为EPS泡沫板,还可以为其他具有隔音吸音功能的材料或者其与EPS泡沫板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调整,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具体而言,板状结构与壳体和/或隔音部件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相当于在噪音源(蒸发器管组和水泵)的外部设置了双层的隔音层,噪音通过双层隔音层后明显降低,可以有效提高隔音效果。如可以通过涂胶的方式将板状结构与壳体粘接在一起使得壳体自身具备了隔音功能;如还可以通过模压的方式将板状结构与隔音部件压制在一起以便获得材料更重、具有更强阻尼性的隔音结构,而根据质量定律:材料越重(面密度越大)隔音效果越好,从而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获得隔音效果更好地隔音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板状结构还可以以与隔音部件不连接的方式夹置于壳体和隔音部件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相当于在隔音层和隔音部件之间形成了空气层,由于空气层的弹性层作用,可以使得总的隔音量超过质量定律从而获得更好地隔音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隔音层还可以以其他的方式填充于暴露部分的内壁与该靠近暴露部分的内壁的部分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少噪音外传从而获得良好的隔音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用填充的方式设置隔音层可以根据需要填充于需要加强隔音效果的位置,安装便利。如隔音层为隔音棉。
如还可以是,隔音层涂覆于靠近暴露部分的内壁和/或暴露部分的内壁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壳体内壁全部或部分涂覆有隔音层,使得壳体或暴露部分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具有隔音效果的微粒子,可以有效减少透射的声波能量,从而起到吸音隔音的作用。如,隔音层为隔音涂料。
需要说明的是,隔音腔体可以设置在机体内任一噪声源的外部,隔音层在在靠近暴露部分的内壁和/或暴露部分的内壁的设置方式也可以灵活选择。举例而言,在蒸发器管组和水泵所在的区域设置隔音腔体,在暴露部分的内壁上涂覆有隔音层。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式只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合理地调整,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由隔音部件形成隔音腔体,并将容易产生噪音的蒸发器管组和水泵容纳于该隔音腔体内。通过隔音腔体的阻挡,有效地减少了蒸发器管组中的冷媒声和水泵的工作噪音向室内空间的传递,从而达到了降低噪音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在壳体和隔音部件之间增设隔音层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噪音。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机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音部件,所述隔音部件形成有隔音腔体或者所述隔音部件和所述壳体形成隔音腔体,
其中,所述机体中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隔音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蒸发器管组和水泵,
其中,所述蒸发器管组和所述水泵容纳于所述隔音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腔体包括第一隔音腔体和第二隔音腔体,所述蒸发器管组和所述水泵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隔音腔体和所述第二隔音腔体,
所述第一隔音腔体和所述第二隔音腔体相互独立或者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腔体包括第三隔音腔体,
其中,所述第三隔音腔体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隔音腔体和所述第二隔音腔体均位于所述第三隔音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腔体包括第四隔音腔体,
其中,所述第四隔音腔体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蒸发器管组和所述水泵均位于所述第四隔音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与室内空间接触的暴露部分,隔音部件中至少有一部分靠近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与该靠近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的部分之间设置有隔音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结构为涂覆于所述靠近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和/或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上的隔音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结构为填充于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与该靠近所述暴露部分的内壁的部分之间的隔音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为板状结构;
其中,所述板状结构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隔音部件连接;或者
所述板状结构以不连接的方式夹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隔音部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为EPS泡沫板。
CN201821236488.8U 2018-08-01 2018-08-01 风管式空调器 Active CN208887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6488.8U CN208887071U (zh) 2018-08-01 2018-08-01 风管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6488.8U CN208887071U (zh) 2018-08-01 2018-08-01 风管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87071U true CN208887071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7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6488.8U Active CN208887071U (zh) 2018-08-01 2018-08-01 风管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87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6672B2 (en) Air treatment and sound reduction system
JPH11287471A (ja) 空調装置
JP4494807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EP1300635A2 (en)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of outdoor unit of large-sized air conditioner
CN110285495A (zh) 一种隔振吸音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JP5277735B2 (ja) 冷凍装置
CN208887071U (zh) 风管式空调器
EP3702697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KR20070053950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의 덕트
JP2007170739A (ja) ダクト部品
JP2743696B2 (ja) 送風装置
JP2020518510A (ja) Hvacシステム用の多孔性空気入口ダクト
KR200154185Y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소음방지장치
CN209706228U (zh) 一种高效减噪的风机盘管
JP7466076B2 (ja) 換気装置
JP2000085339A (ja) 空調装置
JP2503215B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17172845A (ja) 風路筐体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215175535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8328411U (zh) 空调器
KR20060122351A (ko) 일체형 공기 조화기
KR20150130572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3893053B2 (ja) 通気型遮音壁構造
CN219913236U (zh) 风管机
JPH0412692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