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3858U - 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 Google Patents

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83858U
CN208883858U CN201821502303.3U CN201821502303U CN208883858U CN 208883858 U CN208883858 U CN 208883858U CN 201821502303 U CN201821502303 U CN 201821502303U CN 208883858 U CN208883858 U CN 208883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substrate
platform
adjusting ro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23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飞
倪鸣
魏栋
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GI Lif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GI Lif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GI Lif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GI Lif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15023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83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83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83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所述平台机构包括基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安装板设有一调平区域,所述平台机构还包括平面调节机构,所述平面调节机构包括:定高单元,设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调节杆,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高度,使得所述安装板以所述定高单元为支点改变与基板之间的角度,直至所述安装板的调平区域与一预设的参照面的平行度在预设范围内。上述的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通过在安装板和基板之间设置定高单元,从而可以减少平台调节机构暴露于安装板上的部件。

Description

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设备,尤其是一种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测序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新的测序平台和产品也代次更迭,朝着低成本和高通量的趋势迅猛发展。以目前最常用的边合成边测序方法为例,通过捕捉新合成的末端的标记来确定DNA的序列。主要技术方案包括:1)测序文库制备,将DNA随机打断成小片段;2)PCR/RCA扩增,产生成千上万重复片段;3)不同碱基添加不同的荧光标记,荧光信号通过成像系统采集,最终被CCD/CMOS等图像传感器进行记录。基于二代测序的原理,光学成像为完成测序的核心检测系统。通常,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是,四种碱基或者其中两种碱基对应的荧光信号会被同时激发。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经过显微镜成像镜头后,再经过分色镜分开,分别被不同的图像传感器采集。成像拍照过程中,镜头会贴近芯片极近的距离(10um-20um)沿着整张芯片平面XY方向移动拍照并在Z轴方向有一定微量移动(微米级),为防止刮伤芯片、避免引入更多的像差,需要严格控制芯片(生物样本载体)与拍照物镜的平面度。现有的平台机构在基板和安装板之间设置牵引弹簧将安装板朝向基板的方向预紧。安装板上设有三个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安装板上的螺纹孔连接,并且穿过该螺纹孔抵触于基板上,通过配合转动三个调节螺栓可以调整安装板的平行度。然而,由于调节螺栓的端部凸出于安装板,运动调试的安全性较低,而且对平台的调试过程也较为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以降低暴露于平台之上的平面调节机构的部件。
一种平台机构,包括基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安装板设有一调平区域,所述平台机构还包括平面调节机构,所述平面调节机构包括:
定高单元,设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用于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形成一支点;
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并且端部抵触于所述基板;
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并且端部抵触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所述定高单元不在同一直线,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高度,使得所述安装板以所述定高单元为支点改变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角度,直至所述安装板的调平区域与一预设的参照面的平行度在预设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
所述第一基座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对应的锥形的凹陷区,在所述第一调节杆抵触于所述凹陷区时,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处的高度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定高单元处的高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设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
所述第二基座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有“V”形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端部为弧面状并且移动地抵触于所述安装槽内,在所述第一调节杆抵触于所述凹陷区后,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长度时,所述第二调节杆沿所述安装槽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硬度大于所述基板的硬度。
优选地,所述定高单元包括滚珠、第一定高槽和定高基座,所述第一定高槽设于所述安装板的朝向所述基板的侧面,所述定高基座设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并且所述定高基座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有第二定高槽,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一定高槽和第二定高槽形成的容腔内,并且抵触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基板,使得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高度时,所述安装板以所述滚珠为支点改变与所述基板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定高单元位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位置,并且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相对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连接件的端部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平台机构还包括定位浮动机构,所述定位浮动机构包括:
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基板连接;
锥形台,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并且小端朝向所述基板,大端抵触于所述定位杆的端部;
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定位杆并且位于所述锥形台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基板的方向挤压所述锥形台时,所述锥形台挤压所述密封圈使得所述密封圈扩张并抵触所述定位孔的内壁。
一种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包括芯片台以及上述的平台机构,所述芯片台设于所述安装板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侧面,并且凸出于所述平台机构的安装板,所述调平区域位于所述芯片台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侧面。
一种基因测序仪,包括拍照镜头和上述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所述参照面为所述拍照镜头的拍摄面,调节所述生物芯片定位平台的平面调节机构以调整所述调平区域相对所述拍照镜头的拍摄面的平行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的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通过在安装板和基板之间设置定高单元,定高单元在所述安装板和基板之间形成一支点,通过分别调节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高度以调节所述安装板的调平区域与一预设的参照面的平行度,从而可以减少平台调节机构暴露于安装板上的部件,结构简单,平台调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平台机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平台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旋转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2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下方"、"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图1是平台机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平台机构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平台机构包括基板1、安装板2、平面调节机构、定位浮动机构6和连接组件5。
基板1具有一平面,安装板2呈平板状,平铺在所述基板1的平面上。所述安装板2设有用于放置检测对象的调平区域3,该调平区域3位于安装板2的远离基板1的侧面。平面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安装板2相对基板1之间的倾斜度使得安装板2的调平区域3相对一预设的参照面的平行度在预设范围内。
图3是图2中A-A处的旋转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平面调节机构包括定高单元7、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定高单元7、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可以定义一平面。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中,定高单元7位于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且位于安装板2的宽度方向的中点位置。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分别位于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的相对所述定高单元7的端部位置,并且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与定高单元7的距离相等,使得第一调节单元41、第二调节单元42和定高单元7在安装板2上形成一等腰三角形。使用时,定高单元7的高度不变,作为安装板2和基板1之间的支点,通过改变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使得安装板2可以以定高单元7为支点相对基板1倾斜,以调节安装板2相对基板1的倾斜度,直至安装板2的调平区域3相对一预设的参照面之间的平行度达到预设范围,这样调节变量较少,操作更为方便。
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调节单元41包括第一调节杆411和第一基座41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杆411可以为螺杆,旋转面设有外螺纹,靠近基板1的端部为弧面状,远离基板1的端部设有“一”字形或者“十”字形的凹槽。所述安装板2设有第一螺纹孔22,第一调节杆411的旋转面的螺纹与第一螺纹孔22的螺纹配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调节杆411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22抵触于所述第一基座412上。第一基座412设于所述基板1的朝向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并且所述第一基座412的朝向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设有一锥形的凹陷区4121。凹陷区4121的形状与第一调节杆411的端部的弧面对应,使得所述第一调节杆411的端部可以抵触于所述第一基座412的凹陷区4121内,而不会相对第一基座412移动。
图5是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调节单元42包括第二调节杆421和第二基座422。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杆421可以为螺杆,旋转面设有外螺纹,靠近基板1的端部为弧面状,远离基板1的端部设有“一”字形或者“十”字形的凹槽。所述安装板2设有第二螺纹孔21,第二调节杆421的旋转面的螺纹与第二螺纹孔21的螺纹配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调节杆421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21抵触于所述第二基座422。所述第二基座422设于所述基板1的朝向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并且所述第二基座422的朝向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设有横截面为“V”形的安装槽4221,所述第二调节杆421的弧面状的端部抵触于所述安装槽4221内。
在平面调节机构调节调平区域的平行度时,转动第一调节杆411使得第一调节杆411沿安装板2的第一螺纹孔22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调节杆411抵触于所述凹陷区4121时,所述基板1和所述安装板2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41处的高度与所述基板1和所述安装板2在所述定高单元7处的高度相等。然后,转动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调节杆421,以调节安装板2相对基板1的倾斜度。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杆421位于所述基板1和所述安装板2之间的长度时,所述第二调节杆421还可以沿所述安装槽4221移动。这样,第二调节单元42可以与第一调节单元41配合调节安装板2相对基板1的倾斜度,直至调平区域3与参照面的平行度在预设范围内。而且,在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调节杆421转动时可沿所述安装槽4221移动,使得调平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余量,以避免第一调节单元41、第二调节单元42和定高单元7之间相互干涉。
图6是图3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和图6所示,定高单元7设于所述基板1和所述安装板2之间,包括滚珠71、第一定高槽23和定高基座15。滚珠71优选精密钢珠,其各个方向的直径在极小的允许误差内。所述第一定高槽23设于所述安装板2的朝向所述基板1的侧面。所述定高基座15安装于所述基板1的朝向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并且所述定高基座15的朝向所述第一定高槽23的侧面设有第二定高槽151,所述滚珠71位于所述第一定高槽23和第二定高槽151形成的容腔内以控制滚珠71的活动范围,并且滚珠71抵触于所述安装板2和所述基板1,使得基板1和安装板2之间在滚珠71的支撑下具有一定的间隙。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座412、第二基座422和定高基座15均优选采用硬度较大的材料制作,以防止调平过程中受力而容易形变。由于第一基座412、第二基座422和定高基座15采用硬度较大的材料制作,使得基板1可以采用铝等硬度较小但轻质的材料制作,在满足平面调节机构的硬度要求下,还可以整体上降低平台机构的重量。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定位浮动机构6设置在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且分别位于安装板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图7是图2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平台机构具有两个定位浮动机构6,定位浮动机构6可以连接基板1和安装板2,以防止安装板2相对基板1沿基板1的平面方向移动。
图8是图7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8所示,所述定位浮动机构6包括定位杆10、锥形台8和密封圈9。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定位孔24,所述定位孔24为贯穿所述安装板2的通孔。所述基板1的朝向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设有定位凸台11,定位凸台11上设有螺纹孔。定位凸台11凸出于基板1的朝向安装板2的侧面,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定位孔24内。定位杆10穿过所述定位孔24与所述基板1的定位凸台11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锥形台8为锥形环,按照靠近基板1的端部小,远离基板1的端部大的方向套设于所述定位杆10上。定位杆10穿过所述锥形台8并且锥形台8的大端抵触于定位杆10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杆10可以是螺钉,一端部的旋转面具有外螺纹,另外一端部具有螺帽,锥形台8的大端抵触于所述螺帽。密封圈9可以采用橡胶或高分子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的弹性。密封圈9套设于所述定位杆10并且位于所述锥形台8与所述基板1之间,所述定位杆10沿靠近所述基板1的方向移动所述锥形台8时,所述锥形台8挤压密封圈9使得所述密封圈9扩张并抵触所述定位孔24的内壁。这样,安装板2相对基板1沿基板1的平面方向具有一定的弹性度,当安装板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基板1沿基板1平面方向移动时,密封圈9在锥形台8和定位孔24的内壁之间被挤压而发生形变。当外力被撤销时,密封圈9的回复力能够复位所述安装板2。
在使用时,将定位浮动机构6安装后,再调节平面调节机构的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使得安装板2可以以定位浮动机构6的定位杆10为基点浮动,即安装板2不会相对基板1沿基板1的平面方向移动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调节安装板2的倾斜度,调平操作更为便利。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5为四个,分别设于安装板2的四个角落位置。图9为图2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件25和弹性件26。所述连接件25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2连接所述基板1,所述弹性件26抵触于所述连接件25和所述安装板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5可以是一螺钉,弹性件26优选为波形弹簧,在连接件25的端部套设有垫片27,弹性件26抵触在垫片27与安装板2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平面调节机构的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抵触在基板1和安装板2之间,而连接组件5可以向安装板2施加朝向基板1的作用力,使得连接组件5和平面调节机构相互配合,防止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松动,提高平台机构的稳定性。而且,由于弹性件26可能会出现老化、损伤而导致连接组件5的弹力不一致或者倾斜的情况,使得安装板2在使用过程中会相对基板1发生倾斜。通过定位浮动机构6对安装板2的弹性定位,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安装板2因连接组件5的弹力变化使得安装板2相对基板1产生倾斜时损伤安装板2。本实施方式中,该平台机构还包括若干连接螺栓33(如图1所示),连接螺栓33用于连接基板1和安装板2,优选设置在安装板2的四个角落并且靠近所述连接组件5。具体的,安装板2设有若干通孔(图中未示出),连接螺栓33穿过该通孔与基板1通过螺纹连接。
以下描述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平台机构的安装调平过程。
首先,定位浮动机构6的定位杆10穿过所述定位孔24与所述基板1的定位凸台11的螺纹孔连接,在定位杆10沿靠近所述基板1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定位杆10挤压所述锥形台8,使得所述锥形台8挤压密封圈9使得所述密封圈9扩张并抵触所述定位孔24的内壁,从而可以从基板1的平面方向固定安装板2。
接着,将连接组件5的垫片27和弹性件26套设于连接件25,连接件25穿过安装板2与基板1螺纹连接并压缩所述弹性件26,优选为将弹性件26的弹性形变压缩为一半的位置。
然后,通过平面调节机构调整调平区域3相对参照面的平行度。具体的,转动第一调节杆411使得第一调节杆411沿安装板2的第一螺纹孔22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调节杆411抵触于所述凹陷区4121时,所述基板1和所述安装板2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41处的高度与所述基板1和所述安装板2在所述定高单元7处的高度相等。然后,转动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调节杆421,以调节安装板2相对基板1的倾斜度。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杆421位于所述基板1和所述安装板2之间的长度时,所述第二调节杆421还可以沿所述安装槽4221移动。这样,第二调节单元42可以与第一调节单元41配合调节安装板2相对基板1的倾斜度,直至调平区域3与参照面的平行度在预设范围内。
最后,锁紧连接在安装板2和基板1之间的多个连接螺栓33,完成平台机构的调平安装过程。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平台机构尤其适合应用于生物领域、光学领域、机械自动化等领域中,配合光学测距仪器,其调平精度可达微米级别。
图10是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范围内,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具体方案也可以相应的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中,为节省篇幅及避免重复起见,在此就不再赘述。如图10所示,该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包括芯片台31以及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平台机构。所述芯片台31设于所述安装板2的远离所述基板1的侧面,并且凸出于所述平台机构的安装板2,所述调平区域3位于所述芯片台31的远离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这样,当外部部件(例如机械手)在安装板2的上方来回移动时不会触碰到平面调节机构,提高了外部部件和生物芯片定位平台的安全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芯片台31可以通过多个螺钉32连接于所述安装板2。使用时,可以在调节调平区域3相对一参照面的平行度后,将芯片安装在芯片台31上。
此外,实施方式中还涉及一种基因测序仪,该基因测序仪包括拍照镜头和上述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所述拍照镜头具有一拍摄面,以拍照镜头的拍摄面为参照面,配合高精度红外测距工具,调节所述生物芯片定位平台的平面调节机构以调整所述调平区域3与所述拍照镜头的拍摄面的平行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同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平台机构,包括基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有一调平区域,所述平台机构还包括平面调节机构,所述平面调节机构包括:
定高单元,设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用于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形成一支点;
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并且端部抵触于所述基板;
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并且端部抵触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所述定高单元不在同一直线,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高度,使得所述安装板以所述定高单元为支点改变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角度,直至所述安装板的调平区域与一预设的参照面的平行度在预设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
所述第一基座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对应的锥形的凹陷区,在所述第一调节杆抵触于所述凹陷区时,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处的高度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定高单元处的高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设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
所述第二基座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有“V”形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端部为弧面状并且移动地抵触于所述安装槽内,在所述第一调节杆抵触于所述凹陷区后,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长度时,所述第二调节杆沿所述安装槽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硬度大于所述基板的硬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高单元包括滚珠、第一定高槽和定高基座,所述第一定高槽设于所述安装板的朝向所述基板的侧面,所述定高基座设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并且所述定高基座的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有第二定高槽,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一定高槽和第二定高槽形成的容腔内,并且抵触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基板,使得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高度时,所述安装板以所述滚珠为支点改变与所述基板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高单元位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位置,并且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相对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连接件的端部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平台机构还包括定位浮动机构,所述定位浮动机构包括:
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基板连接;
锥形台,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并且小端朝向所述基板,大端抵触于所述定位杆的端部;
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定位杆并且位于所述锥形台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基板的方向挤压所述锥形台时,所述锥形台挤压所述密封圈使得所述密封圈扩张并抵触所述定位孔的内壁。
9.一种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台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台机构,所述芯片台设于所述安装板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侧面,并且凸出于所述平台机构的安装板,所述调平区域位于所述芯片台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侧面。
10.一种基因测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拍照镜头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所述参照面为所述拍照镜头的拍摄面,调节所述生物芯片定位平台的平面调节机构以调整所述调平区域相对所述拍照镜头的拍摄面的平行度。
CN201821502303.3U 2018-09-13 2018-09-13 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Active CN208883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2303.3U CN208883858U (zh) 2018-09-13 2018-09-13 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2303.3U CN208883858U (zh) 2018-09-13 2018-09-13 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83858U true CN208883858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12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2303.3U Active CN208883858U (zh) 2018-09-13 2018-09-13 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838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6322A (zh) * 2023-04-12 2023-05-12 广州诺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陶瓷基板外观自动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6322A (zh) * 2023-04-12 2023-05-12 广州诺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陶瓷基板外观自动检测装置
CN116106322B (zh) * 2023-04-12 2023-08-29 广州诺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陶瓷基板外观自动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90093853A (ko) 프로브 카드의 기울기 조정 방법, 프로브 카드의 기울기 검출 방법 및 프로브 카드의 기울기 검출 방법을 기록한 프로그램 기록 매체
CN208883858U (zh) 平台机构、生物芯片定位平台和基因测序仪
CN109036495B (zh) 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的z向纳米位移定位平台
CN110618516B (zh) 用于超高真空中的反射镜无应力夹持及面形调整装置
CN103206603B (zh) 支撑台的调平方法
CN109605296A (zh) 调心调平装置
CN103543372A (zh) 光学检测装置
CN208538115U (zh) 指纹模组测试工装和指纹模组测试系统
CN108955543B (zh) 基于悬臂梁应变的f-p微位移测量系统线性度比对装置和方法
CN102590974B (zh) 位置微调装置及应用其的物镜
US7999564B2 (en) Replaceable probe apparatus for probing semiconductor wafer
CN203069858U (zh) 一种投影物镜差分微调装置
JP2006292584A (ja) 厚み測定装置および厚み測定方法
CN108217587B (zh) 用于mems微结构动态特性测试的四轴式底座激励装置
CN108151991B (zh) 一种用于mems微结构动态特性测试的四轴式压电陶瓷激励装置
CN208921061U (zh) 一种基板变形量的检测治具
CN107894315B (zh) 一种可对mems微结构加载冲击载荷的四轴式激励装置
CN210051433U (zh) 一种节流器法向随机微振动的测量装置
CN108225700A (zh) 一种由压电陶瓷驱动的mems微结构四轴式激励装置
CN107389983B (zh) 定位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电学检测系统
CN108020392A (zh) 一种基于逆压电效应的mems微结构四轴式片外激振装置
CN208780131U (zh) 一种影像测量装置
CN214137358U (zh)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可调平成型基板与成型基板调平系统
CN108168817A (zh) 一种基于底座激励方法的mems微结构三轴式激振装置
CN105529294B (zh) 一种卡盘的水平调节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对卡盘进行水平调节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