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2112U -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82112U
CN208882112U CN201821358500.2U CN201821358500U CN208882112U CN 208882112 U CN208882112 U CN 208882112U CN 201821358500 U CN201821358500 U CN 201821358500U CN 208882112 U CN208882112 U CN 20888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iece
lock tongue
locking
station
accommodat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85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增先
徐登峰
胡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 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 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 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 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85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8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8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82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该抛投装置,包括:抛架,抛架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第一开口;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凹槽状锁定槽;可相对于抛架沿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的锁定件,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锁定件一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用以驱动锁定件动作的驱动单元;锁舌,锁舌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枢接于第二侧壁,当锁舌处于锁定工位且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锁舌,且使锁舌封堵锁定槽开口;当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锁定件复位至容纳腔内以解除对锁舌限位。该抛投装置通过简化自身结构,利于提升对物品抛投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且无人飞行器广泛应用于监视及救援运输。其中,无人机抛投器是一种无人机飞行器负载,它可以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器,通过无人机飞行到特定位置进行救援运输物品投放。
但是,现有的一些抛投器进行物品抛投时操作繁琐,且挂钩不能完全开启,物品抛投的成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上述抛投装置通过简化自身结构,利于提升对物品抛投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投装置,包括:
抛架,所述抛架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抛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部位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
可相对于所述抛架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定件的一端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
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以驱动所述锁定件动作的驱动单元;
锁舌,所述锁舌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侧壁,当所述锁舌处于锁定工位、且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舌的自由端背离所述底壁的表面与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所述锁舌,且使所述锁舌封堵所述锁定槽的开口;当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时,所述锁定件复位至所述容纳腔内以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
上述抛投装置中,抛投装置包括抛架、锁定件、驱动单元以及锁舌,其中,抛架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且抛架具有第二侧壁和底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以及底壁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锁定件与驱动单元设于容纳腔内部,且驱动单元用以驱动锁定件动作,以使锁定件的一端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而锁舌通过固定端枢接于第二侧壁,当锁舌与锁定件均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封堵锁定槽的开口。
具体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时,通过驱动单元驱动锁定件沿第一侧壁指向第二侧壁方向滑动,以使锁定件的一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直至锁舌的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锁定锁舌,使得锁舌与锁定件均处于锁定工位。此时,连接被抛投物的挂绳套于锁舌,且由于锁舌封堵锁定槽的开口,因而,挂绳不会自锁舌的自由端滑落。
当需要抛投装置进行抛投操作时,可通过驱动单元控制锁定件沿第二侧壁指向第一侧壁方向移动,以使锁定件自第一开口探出容纳腔的一端逐渐向容纳腔内部收缩,直至锁定件复位至容纳腔内、解除对锁舌的限位,当锁定件对锁舌的限位解除时,锁舌的自由端绕固定端与第二侧壁的连接枢轴的轴心线旋转,锁定槽的开口被打开,置于锁舌上的挂绳从锁舌的自由端脱离锁定槽,抛投装置实现对被抛投物的抛投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简化了自身结构,通过锁定件与锁舌配合,使得锁定件解除对锁舌的限位后,依靠被抛投物品或锁舌的自重即可实现自由端相对枢轴的旋转,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抛投,提升了装置抛投的成功率,避免了锁定件解除限位后锁舌无法打开的现象发生,且在锁舌的自由端绕固定端转动的过程中,锁定件伸出容纳腔的部分随锁定件移动,可避让自由端的转动轨迹,从另一方面提升了装置抛投的成功率。此外,当锁舌与锁定件均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的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此结构增加了锁舌与锁定件连接关系的稳固性,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的承重能力,使得锁舌上悬挂的物品质量范围扩大。
因此,上述抛投装置通过简化自身结构,利于提升对物品抛投的成功率。
优选地,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抛架之间通过滑槽和滑轨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设于所述容纳腔、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解锁工位移动至锁定工位的第一驱动组件;
置于所述容纳腔、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锁定工位移动至解锁工位的第二驱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锁定件包括延伸方向平行于自身滑动方向的滑动主体以及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滑动主体的延伸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抛架的马达以及设于所述马达输出端的凸轮,所述凸轮的周面与所述锁定件的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表面相抵接,且当所述凸轮的突出部与所述延伸部相抵接时,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动作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弹性复位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抵设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锁定件之间的弹簧。
优选地,当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锁定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侧面、背离所述锁定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侧面,且所述锁舌的自由端端面形成有第一斜面,沿所述第一侧面指向所述第二侧面方向,所述第一斜面距所述固定端的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锁定件用于伸出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的端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且沿所述底壁指向所述锁定槽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斜面距所述第二侧壁的距离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形成有用于挂接物品的挂载面,且当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沿所述自由端至所述固定端方向,所述挂载面距所述底壁的距离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抛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装载物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中锁舌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中锁定件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中又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中又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标:1-抛架;2-锁定件;3-第一驱动组件;4-第二驱动组件;5-锁舌;6- 物品;7-第一斜面;8-第二斜面;9-挂载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抛投装置,包括:
抛架1,抛架1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抛架1位于第一侧壁背离容纳腔的部位形成有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
可相对于抛架1沿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容纳腔内的锁定件2,锁定件2处于锁定工位时,锁定件2的一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
安装于容纳腔内以驱动锁定件2动作的驱动单元;
锁舌5,锁舌5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通过枢轴枢接于第二侧壁,当锁舌5处于锁定工位、且锁定件2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5的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2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锁舌5,且使锁舌5封堵锁定槽的开口;当锁定件2处于解锁工位时,锁定件2复位至容纳腔内以解除对锁舌5的限位。
上述抛投装置中,抛投装置包括抛架1、锁定件2、驱动单元以及锁舌5,其中,抛架1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且抛架1具有第二侧壁和底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以及底壁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锁定件2与驱动单元设于容纳腔内部,且驱动单元用以驱动锁定件2动作,以使锁定件2的一端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而锁舌5通过固定端枢接于第二侧壁,当锁舌5与锁定件2均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5封堵锁定槽的开口。
具体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时,通过驱动单元驱动锁定件 2沿第一侧壁指向第二侧壁方向滑动,以使锁定件2的一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直至锁舌5的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2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锁定锁舌5,使得锁舌5与锁定件2均处于锁定工位。请参考图1,此时,连接被抛投物的挂绳套于锁舌5,且由于锁舌5封堵锁定槽的开口,因而,挂绳不会自锁舌5的自由端滑落。
当需要抛投装置进行抛投操作时,可通过驱动单元控制锁定件2沿第二侧壁指向第一侧壁方向移动,以使锁定件2自第一开口探出容纳腔的一端逐渐向容纳腔内部收缩,直至锁定件2复位至容纳腔内、解除对锁舌5的限位,如图 2中所示,当锁定件2对锁舌5的限位解除时,锁舌5的自由端绕固定端与第二侧壁的连接枢轴的轴心线旋转,锁定槽的开口被打开,置于锁舌5上的挂绳从锁舌5的自由端脱离锁定槽,抛投装置实现对被抛投物的抛投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简化了自身结构,通过锁定件2与锁舌5配合,使得锁定件2解除对锁舌5的限位后,依靠被抛投物品6或锁舌5的自重即可实现自由端相对枢轴的旋转,从而实现对物品6的抛投,提升了装置抛投的成功率,避免了锁定件2解除限位后锁舌5无法打开的现象发生,且在锁舌5的自由端绕固定端转动的过程中,锁定件2伸出容纳腔的部分随锁定件2移动,可避让自由端的转动轨迹,从另一方面提升了装置抛投的成功率。此外,当锁舌5与锁定件2均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5的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 2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此结构增加了锁舌5与锁定件2连接关系的稳固性,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的承重能力,使得锁舌5上悬挂的物品6质量范围扩大。
因此,上述抛投装置通过简化自身结构,利于提升对物品6抛投的成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案,锁定件2与抛架1之间通过滑槽和滑轨滑动配合。
具体的,请参考图1至图3,锁定件2设有沿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排列方向的延伸的滑槽,而抛架1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案,驱动单元包括:
设于容纳腔、用于驱动锁定件2由解锁工位移动至锁定工位的第一驱动组件3;
置于容纳腔、用于驱动锁定件2由锁定工位移动至解锁工位的第二驱动组件4。
具体的,在使用时,第一驱动组件3控制锁定件2由解锁工位移动至锁定工位,即控制锁定件2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滑动,使得锁定件2的一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第二驱动件控制锁定件2由锁定工位移动至解锁工位,即控制锁定件2沿第二侧壁至第一侧壁方向滑动,使得锁定件2自第一开口探出容纳腔的一端逐渐向容纳腔内部收缩,直至锁定件2复位至容纳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锁定件2包括延伸方向平行于自身滑动方向的滑动主体以及延伸方向垂直滑动主体的延伸部;
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设于抛架1的马达以及设于马达输出端的凸轮,凸轮的周面与锁定件2的延伸部朝向第一开口一侧表面相抵接,且当凸轮的突出部与延伸部相抵接时,锁定件2处于解锁工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第一驱动组件3内的马达开启后,马达的输出端转动,此时输出端带动与马达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凸轮转动。由于凸轮的周面始终与锁定件2的延伸部朝向第一开口的一侧表面抵接,因而,当凸轮由平缓部与延伸部抵接逐渐转动至突出部与延伸部抵接时,锁定件2由锁定工位切换至解锁工位,当马达继续转动,凸轮由突出部与延伸部抵接旋转至平缓部与延伸部抵接,此时第二驱动组件4驱动锁定件2由解锁工位切换至锁定工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组件3动作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第一驱动组件3信号连接。
具体的,控制组件可控制马达的开启与关闭操作,且可控制马达的转动时间。
例如:马达顺时针旋转,带动凸轮旋转,使得锁定件2由锁定工位切换至解锁工位,锁定槽的开口打开,锁舌5的自由端相对枢轴的轴线心转动,物品 6从锁舌5的自由端滑落,实现抛投装置对物品6的抛投。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马达停止转动,控制组件可控制马达停顿时间在1~3 秒,之后控制马达反向旋转,使得凸轮逆时针复位至初始状态,以使锁定件2 在第二驱动组件4的作用下由解锁工位切换至锁定工位,为下一次挂装物品6 做准备,为使用者的操作提供了便捷性,如图2至图3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次抛投操作完成后,锁定件2一般处于锁定工位,此时,锁定槽的开口打开,锁舌5未进行封堵,在操作人员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进行下一次抛投操作时,操作人员将新的物品6悬挂于锁定槽,并将锁舌5的自由端绕枢轴的轴心线转动,推动锁定件2,使其沿第二侧壁至第一侧壁方向移动直接锁舌5的自由端沿旋转轨迹旋转至可被锁定件2锁定的位置,之后松开锁定件2即可实现锁定件2与锁舌5的锁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二驱动组件4为弹性复位件。
具体的,当第一驱动组件3驱动锁定件2由锁定工位切换至解锁工位过程中,弹性复位件被不断的蓄能,当第一驱动组件3使得锁定件2切换至解锁工位后,例如:当马达继续转动,凸轮由突出部与延伸部抵接旋转至平缓部与延伸部抵接,此时,弹性复位件在释能的过程中驱动锁定件2由解锁工位切换至锁定工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弹性复位件包括抵设于容纳腔和锁定件2之间的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4,当锁定件2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5朝向锁定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侧面、背离锁定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侧面,且锁舌5的自由端端面形成有第一斜面7,沿第一侧面指向第二侧面方向,第一斜面7距固定端的距离逐渐增大;
锁定件2用于伸出第一开口的部分的端面形成有与第一斜面7配合的第二斜面8,且沿底壁指向锁定槽的开口方向,第二斜面8距第二侧壁的距离逐渐增大。
具体的,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投装置的控制组件上只需控制第一驱动组件3在抛投物品6时的操作(即锁定件2对锁舌5限位状态的解除);再次挂装物品6挂绳时则无需再操作控制组件,只需将挂绳放置锁定槽后把锁舌5相对锁定件2按压即可完成挂载操作(如:锁舌5的第一斜面7对锁定件 2的第二斜面8进行挤压,使锁定件2在第二驱动组件4的作用力下往复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侧面形成有用于挂接物品6的挂载面9,挂载面9可为图5中的平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设置:当锁定件2 处于锁定工位时,沿自由端至固定端方向,挂载面9距底壁的距离逐渐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中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锁定件2处于锁定工位时,沿自由端至固定端方向,挂载面9距底壁的距离逐渐增大,因而挂载面 9为斜面,当锁舌5处于锁定工位时,挂绳可沿挂载面9滑动至靠近固定端的位置,该结构增强了锁定件2对锁舌5限位状态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锁舌5的固定端受力最大,自由端受力最小,可实现小驱动力即可使自由端绕枢轴的轴心线转动,因而使得锁定件2解除对锁舌5的限位后,依靠被抛投物品6或锁舌5的自重即可实现自由端相对枢轴的旋转,从而实现对物品6的抛投,提升了装置抛投的成功率,避免了锁定件2解除限位后锁舌5无法打开的现象发生。
且,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最大可负载9KG的物品6,当然,可通过优化锁舌5与锁定件2的结构进一步提升负载的最大重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抛投装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抛架,所述抛架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抛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部位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
可相对于所述抛架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定件的一端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
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以驱动所述锁定件动作的驱动单元;
锁舌,所述锁舌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侧壁,当所述锁舌处于锁定工位、且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舌的自由端背离所述底壁的表面与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所述锁舌,且使所述锁舌封堵所述锁定槽的开口;当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时,所述锁定件复位至所述容纳腔内以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抛架之间通过滑槽和滑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设于所述容纳腔、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解锁工位移动至锁定工位的第一驱动组件;
置于所述容纳腔、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锁定工位移动至解锁工位的第二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件包括延伸方向平行于自身滑动方向的滑动主体以及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滑动主体的延伸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抛架的马达以及设于所述马达输出端的凸轮,所述凸轮的周面与所述锁定件的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表面相抵接,且当所述凸轮的突出部与所述延伸部相抵接时,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动作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弹性复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抵设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锁定件之间的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锁定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侧面、背离所述锁定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侧面,且所述锁舌的自由端端面形成有第一斜面,沿所述第一侧面指向所述第二侧面方向,所述第一斜面距所述固定端的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锁定件用于伸出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的端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且沿所述底壁指向所述锁定槽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斜面距所述第二侧壁的距离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形成有用于挂接物品的挂载面,且当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沿所述自由端至所述固定端方向,所述挂载面距所述底壁的距离逐渐增大。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抛投装置。
CN201821358500.2U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Active CN20888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8500.2U CN208882112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8500.2U CN208882112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82112U true CN208882112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8500.2U Active CN208882112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8211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715A (zh) * 2019-06-11 2019-09-17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抛投装置及无人机
CN112046749A (zh) * 2020-09-18 2020-12-08 胡苏鸣 一种用于无人机牵挂和投放套绳的装置
CN113650785A (zh) * 2021-09-09 2021-11-16 镇泰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远程遥控投放系统、无人机
CN114455086A (zh) * 2021-12-30 2022-05-10 哈瓦国际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查打一体云台及无人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715A (zh) * 2019-06-11 2019-09-17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抛投装置及无人机
CN112046749A (zh) * 2020-09-18 2020-12-08 胡苏鸣 一种用于无人机牵挂和投放套绳的装置
CN112046749B (zh) * 2020-09-18 2021-11-12 胡苏鸣 一种用于无人机牵挂和投放套绳的装置
CN113650785A (zh) * 2021-09-09 2021-11-16 镇泰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远程遥控投放系统、无人机
CN114455086A (zh) * 2021-12-30 2022-05-10 哈瓦国际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查打一体云台及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82112U (zh)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CN207601483U (zh) 一种双向快速锁紧装置
CN107000843B (zh) 救生物品投放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105620571B (zh) 一种攀爬机器人机构
CN109690165B (zh) 支架附件、支架组件及遥控器
CN108406727A (zh) 一种搬运机械手装置
CN204175040U (zh) 一种箱包密码锁
CN109910033A (zh) 一种机械手
CN204736904U (zh) 一种改良的婴儿车提篮架
CN106837013B (zh) 一种行李箱提手锁及行李箱
CN203995979U (zh) 一种车用扶手结构
CN208070025U (zh) 一种无人机投放脱钩装置
EA017488B1 (ru) Фикс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9337461U (zh) 一种车间生产用半自动运输车
CN104314376A (zh) 一种箱包密码锁
CN108858125A (zh) 一种机器人
CN206139400U (zh) 油漆喷涂用辅助固定装置
CN207920340U (zh) 一种闭窗器
CN208585942U (zh) 一种大型ito靶材生产用吊装转运装置
CN208375318U (zh) 一种工业搬运机器人
CN216240156U (zh) 一种嵌入式平面锁
CN216991934U (zh) 一种在水下和陆地可以自由高速运动的高清拍摄机器人
CN212385500U (zh) 一种具有被动自由度的自适应机械爪
CN205908575U (zh) 一种装饰工程用转角锁扣
CN220734696U (zh) 一种用于经济农业管理的手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