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6040U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6040U
CN208876040U CN201820959480.8U CN201820959480U CN208876040U CN 208876040 U CN208876040 U CN 208876040U CN 201820959480 U CN201820959480 U CN 201820959480U CN 208876040 U CN208876040 U CN 208876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ware
bottom wall
matrix
ric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594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康
刘小凯
李兴航
曹达华
蒋坤朋
杨玲
李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594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6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6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6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用于烹饪器具,锅具包括:锅具基体,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锅具基体包括底壁和侧壁,且底壁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0.2mm至3.5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通过设置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使其具有导热快,受热均匀且便于加工成型的优点;通过使设置底壁的内表面为非平面,且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在0.2mm至3.5mm之间,可使得在炊煮过程中,锅具底壁及侧壁形成的气泡不易聚集,避免形成大气泡,且有利于气泡脱离底壁向上移动,确保锅具内部米饭均匀翻滚,烹饪结束后米饭上表面平整性好。

Description

锅具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避免粘锅问题,一般会在铝内锅、铁内锅的内表面做不粘涂层处理,在炊煮过程中,由于发热源大多设置在内锅的底部或侧壁的中下部,锅内表面形成的气泡多数会沿不粘涂层迁移,进而推动内锅上部边缘处的米饭向中心区域强烈翻滚,导致锅内边缘处的米饭高度较矮,中心处的米饭高度较高,米饭上表面的平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具,用于烹饪器具,锅具包括:锅具基体,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锅具基体包括底壁和侧壁,且底壁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0.2mm至3.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通过设置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一方面具有导热快,受热均匀的优点,热量可从锅具的底部快速传递到锅具的中上部,对锅具内位于中上部的米饭及时补偿热量,进而避免米饭因浸泡时间过长而破裂;另一方面炭质基体有利于储存热量,在烹饪结束后,锅具基体内仍然具有大量热释放,其侧壁储存的热量能够对位于锅具中上部的米饭补充热量,有利于该处米饭的烘干,从而提高米饭口感与饱满度。另外,设置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也有利于锅具基体的成型加工,无需像铝内锅及不锈钢内锅那样拉伸成型,而导致整体壁厚基本一致,炭质基体可通过压制、CNC等加工成型,加工方便,适合制备结构复杂且不等厚的锅具。
此外,通过设置炭质基体的底壁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在0.2mm至3.5mm之间,也就是说,内表面为非平面,存在上下起伏的部分,进而在炊煮过程中,气泡可在向上凸起的内表面的阻挡作用下离开底壁,向上浮起,气泡脱离底壁的位置不仅仅在底壁的边沿部位而沿侧壁移动,还可在底壁的其他位置脱离底壁,使得气泡在锅具内分布更广,增加锅具内米饭在炊煮过程中的翻滚区域,有利于锅具内部米饭均匀翻滚,使得烹饪结束后米饭上表面平整性好,避免底壁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过小,小于0.2mm而导致米饭平整性差,也避免上述高度差过大,大于3.5mm,而由于炭质底壁受热效果好,气泡会快速且集中地在底壁上高度较高的位置脱离底壁,此时会极大减少米饭边缘部位的翻滚,影响气泡的均匀分布,影响烹饪效果。另外,设置炭质基体的底壁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在0.2mm至3.5mm之间,在向上凸起的内表面的阻挡作用下,气泡也不易聚集,可有效避免大气泡的产生,进一步确保烹饪过程中,锅具内的米饭各处均匀翻滚。优选地,底壁的内表面为中心向锅具内部凹陷的第一弧形面,进而气泡在沿底壁的中心向侧壁所在位置移动时,气泡会沿底壁下移,有助于气泡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更早脱离底壁;或优选地,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为平面和围绕该平面分布的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的高度从侧壁所在方向至该平面所在方向逐渐增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0.5mm至2.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炭质基体的底壁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在0.5mm至2.5mm之间时,使得气泡在锅具内分布更广,增加锅具内米饭在炊煮过程中的翻滚区域,使得锅具内部米饭翻滚更加均匀,确保烹饪结束后米饭上表面的平整性。另外,炭质基体的底壁的内表面上下起伏的幅度较大,可有效阻挡气泡聚集,避免大气泡的产生,进一步确保烹饪过程中,锅具内的米饭各处均匀翻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具还包括:多个凸出部,多个凸出部设置在底壁上,或设置在底壁和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具还具有多个凸出部,仅设置在底壁上,或同时设置在底壁上和侧壁上,多个凸出部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炭质基体的底部的凹凸程度,除底壁的内表面的上下起伏之外,还具有额外设置的多个凸出部,进一步促使气泡均匀分布,使得大量的气泡在底部的多个相对凸出的位置,即高度较高的位置脱离底壁,有利于米饭在烹饪过程中均匀翻滚,避免气泡聚集而形成大气泡,提高烹饪后米饭的平整度及食用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凸出部在底壁上呈点状分布或呈环状连续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凸出部在炭质基体的底壁上呈点状分布时,优选地,多个凸出部在底壁上围绕锅具的中心线均匀分布,此时,大量的气泡在多个凸出部的阻挡下,会提前脱离锅具底部而上移,有利于气泡均匀分布,有利于锅具内部米饭的均匀翻滚。多个凸出部在炭质基体的底壁上呈环形连续分布时,可仅形成一个环形,也可形成多个环形,在气泡沿锅具基体的底壁的中心向侧壁所在方向移动时,会受到环形连续分布的多个凸出部的阻隔,使得大量的气泡在环形分布的多个凸出部的阻隔下,提前脱离锅具底部而上移,进而有利于锅具内米饭均匀翻滚。优选地,多个凸出部在底壁上围绕锅具的中心线呈环形连续分布。当然,多个凸出部也可同时在侧壁上点状分布或在侧壁上呈环形连续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凸出部的高度范围为0.1mm至4mm;和/或每个凸出部沿底壁的径向方向的宽度范围为0.2mm至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凸出部的高度在0.1mm至4mm之间,每个凸出部沿底壁的径向方向的宽度在0.2mm至5mm之间,确保凸出部具有足够的高度来阻隔底壁上产生的气泡,避免大气泡的产生,也确保凸出部具有足够的宽度,使得气泡在凸出部上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锅具底部而上移,从而有利于气泡的均匀分布,有利于米饭均匀翻滚区域,而使得烹饪后米饭的上表面平整度好,且增加食用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凸出部的高度范围为0.5mm至2mm;和/或每个凸出部沿底壁的径向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mm至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每个凸出部的高度在0.5mm至2mm之间,每个凸出部沿底壁的径向方向的宽度在1mm至3mm之间,一方面设定每个凸出部具有适宜的高度和宽度,方便凸出部的设置,另一方面每个凸出部在上述高度和宽度区间内,阻挡气泡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气泡在凸出部上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锅具底部而上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凸出部与锅具基体一体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多个凸出部与锅具基体一体成型,方便成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且确保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地,锅具基体和凸出部的成型过程为:以高纯的细微炭粉或石墨粉,以及粘结剂作为原料,置于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模具中,加载一定的压力并保温一段时间,制备出毛坯锅体,再将毛坯锅体置于真空烧结炉内,按特定温度曲线烧结,并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最终的锅具。由于是模具压制成型,可以在模具表面设计相应的微观结构,确保得到特定结构的炭锅。另一种制备过程是将高纯的细微炭粉或石墨粉,以及粘接剂作为原料,采用等静压挤压、浸渍和真空烧结等工艺制备出炭的块状坯体,再采用CNC加工将炭的块状坯体制备出所需结构特征的锅具,加工方便,且有利于制备结构复杂且不等厚的锅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具还包括:不粘层,覆盖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覆盖不粘层,有效避免锅具内食材出现粘锅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包括过渡部和主体部,过渡部与底壁相连接,主体部与过渡部相连接,主体部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侧壁的主体部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由于炭质基体具导热性好,且有利于储存热量,进而较厚的侧壁的主体部可对锅具内中上部的米饭及时补偿热量,避免米饭因浸泡时间过长而破裂,且在烹饪结束后,锅具基体内仍然具有大量热释放,其侧壁多储存的热量能够对位于锅具中上部的米饭补充热量,有利于该处米饭的烘干,从而提高米饭口感与饱满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锅具,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炖锅或其他炊具等,且在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时,锅具为电饭煲的内胆。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锅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锅具,122底壁,124侧壁,126主体部,128过渡部,14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12,用于烹饪器具,锅具12包括:锅具基体,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锅具基体包括底壁122和侧壁124,且底壁122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0范围为0.2mm至3.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12,通过设置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一方面炭质基体具有导热快,受热均匀的优点,热量可从锅具12的底部快速传递到锅具12的中上部,对锅具12内位于中上部的米饭及时补偿热量,进而避免米饭因浸泡时间过长而破裂;另一方面炭质基体有利于储存热量,在烹饪结束后,锅具基体内仍然具有大量热释放,其侧壁124储存的热量能够对位于锅具12中上部的米饭补充热量,有利于该处米饭的烘干,从而提高米饭口感与饱满度。另外,设置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也有利于锅具基体的成型加工,无需像铝内锅及不锈钢内锅那样拉伸成型,而导致整体壁厚基本一致,炭质基体可通过压制、CNC等加工成型,加工方便,适合制备结构复杂且不等厚的锅具12。
此外,通过设置炭质基体的底壁122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0在0.2mm至3.5mm之间,也就是说,内表面为非平面,存在上下起伏的部分,进而在炊煮过程中,气泡可在向上凸起的内表面的阻挡作用下离开底壁122,向上浮起,气泡脱离底壁122的位置不仅仅在底壁122的边沿部位而沿侧壁124移动,还可在底壁122的其他位置脱离底壁122,使得气泡在锅具12内分布更广,增加锅具12内米饭在炊煮过程中的翻滚区域,有利于锅具12内部米饭均匀翻滚,使得烹饪结束后米饭上表面平整性好,避免底壁122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0过小,小于0.2mm而导致米饭平整性差,也避免上述高度差H0过大,大于3.5mm,而由于炭质底壁122受热效果好,气泡会快速且集中地在底壁122上高度较高的位置脱离底壁122,此时会极大减少米饭边缘部位的翻滚,影响气泡的均匀分布,影响烹饪效果。另外,设置炭质基体的底壁122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0在0.2mm至3.5mm之间,在向上凸起的内表面的阻挡作用下,气泡也不易聚集,可有效避免大气泡的产生,进一步确保烹饪过程中,锅具12内的米饭各处均匀翻滚。优选地,底壁122的内表面为中心向锅具12内部凹陷的第一弧形面,进而气泡在沿底壁122的中心向侧壁124所在位置移动时,气泡会沿底壁122下移,有助于气泡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更早脱离底壁122;或优选地,底壁122的内表面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为平面和围绕该平面分布的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的高度从侧壁124所在方向至该平面所在方向逐渐增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0范围为0.5mm至2.5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炭质基体的底壁122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0在0.5mm至2.5mm之间时,使得气泡在锅具12内分布更广,增加锅具12内米饭在炊煮过程中的翻滚区域,使得锅具12内部米饭翻滚更加均匀,确保烹饪结束后米饭上表面的平整性。另外,炭质基体的底壁122的内表面上下起伏的幅度较大,可有效阻挡气泡聚集,避免大气泡的产生,进一步确保烹饪过程中,锅具12内的米饭各处均匀翻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锅具12还包括:多个凸出部14,多个凸出部14设置在底壁122上,或设置在底壁122和侧壁124上。
在该实施例中,锅具12还具有多个凸出部14,仅设置在底壁122上,或同时设置在底壁122上和侧壁124上,多个凸出部14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炭质基体的底部的凹凸程度,除底壁122的内表面的上下起伏之外,还具有额外设置的多个凸出部14,进一步促使气泡均匀分布,使得大量的气泡在底部的多个相对凸出的位置,即高度较高的位置脱离底壁122,有利于米饭在烹饪过程中均匀翻滚,避免气泡聚集而形成大气泡,提高烹饪后米饭的平整度及食用口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凸出部14在底壁122上呈点状分布或呈环状连续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凸出部14在炭质基体的底壁122上呈点状分布时,优选地,多个凸出部14在底壁122上围绕锅具12的中心线均匀分布,此时,大量的气泡在多个凸出部14的阻挡下,会提前脱离锅具12底部而上移,有利于气泡均匀分布,有利于锅具12内部米饭的均匀翻滚。多个凸出部14在炭质基体的底壁122上呈环形连续分布时,可仅形成一个环形,也可形成多个环形,在气泡沿锅具基体的底壁122的中心向侧壁124所在方向移动时,会受到环形连续分布的多个凸出部14的阻隔,使得大量的气泡在环形分布的多个凸出部14的阻隔下,提前脱离锅具12底部而上移,进而有利于锅具12内米饭均匀翻滚。优选地,多个凸出部14在底壁122上围绕锅具12的中心线呈环形连续分布。当然,多个凸出部14也可同时在侧壁124上点状分布或在侧壁124上呈环形连续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每个凸出部14的高度H1范围为0.1mm至4mm;和/或每个凸出部14沿底壁122的径向方向的宽度W1范围为0.2mm至5mm。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凸出部14的高度H1在0.1mm至4mm之间,每个凸出部14沿底壁122的径向方向的宽度W1在0.2mm至5mm之间,确保凸出部14具有足够的高度来阻隔底壁122上产生的气泡,避免大气泡的产生,也确保凸出部14具有足够的宽度,使得气泡在凸出部14上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锅具12底部而上移,从而有利于气泡的均匀分布,有利于米饭均匀翻滚区域,而使得烹饪后米饭的上表面平整度好,且增加食用口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个凸出部14的高度H1范围为0.5mm至2mm;和/或每个凸出部14沿底壁122的径向方向的宽度W1范围为1mm至3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每个凸出部14的高度H1在0.5mm至2mm之间,每个凸出部14沿底壁122的径向方向的宽度W1在1mm至3mm之间,一方面设定每个凸出部14具有适宜的高度和宽度,方便凸出部14的设置,另一方面每个凸出部14在上述高度和宽度区间内,阻挡气泡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气泡在凸出部14上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锅具12底部而上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凸出部14与锅具基体一体成型。
在该实施例中,可将多个凸出部14与锅具基体一体成型,方便成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且确保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地,锅具基体和凸出部14的成型过程为:以高纯的细微炭粉或石墨粉,以及粘结剂作为原料,置于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模具中,加载一定的压力并保温一段时间,制备出毛坯锅体,再将毛坯锅体置于真空烧结炉内,按特定温度曲线烧结,并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最终的锅具12。由于是模具压制成型,可以在模具表面设计相应的微观结构,确保得到特定结构的炭锅。另一种制备过程是将高纯的细微炭粉或石墨粉,以及粘接剂作为原料,采用等静压挤压、浸渍和真空烧结等工艺制备出炭的块状坯体,再采用CNC加工将炭的块状坯体制备出所需结构特征的锅具12,加工方便,且有利于制备结构复杂且不等厚的锅具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锅具12还包括:不粘层,覆盖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覆盖不粘层,有效避免锅具12内食材出现粘锅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侧壁124包括过渡部128和主体部126,过渡部128与底壁122相连接,主体部126与过渡部128相连接,主体部126的厚度大于底壁122的厚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侧壁124的主体部126的厚度大于底壁122的厚度,由于炭质基体具导热性好,且有利于储存热量,进而较厚的侧壁124的主体部126可对锅具12内中上部的米饭及时补偿热量,避免米饭因浸泡时间过长而破裂,且在烹饪结束后,锅具基体内仍然具有大量热释放,其侧壁124多储存的热量能够对位于锅具12中上部的米饭补充热量,有利于该处米饭的烘干,从而提高米饭口感与饱满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锅具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锅具12,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炖锅或其他炊具等,且在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时,锅具12为电饭煲的内胆。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具,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
锅具基体,所述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
所述锅具基体包括底壁和侧壁,且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0.2mm至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高点与所述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0.5mm至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还包括:
多个凸出部,所述多个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出部在所述底壁上呈点状分布或呈环状连续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凸出部的高度范围为0.1mm至4mm;和/或
每个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底壁的径向方向的宽度范围为0.2mm至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凸出部的高度范围为0.5mm至2mm;和/或
每个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底壁的径向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mm至3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出部与所述锅具基体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还包括:
不粘层,覆盖在所述锅具基体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包括过渡部和主体部,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底壁相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过渡部相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底壁的厚度。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
CN201820959480.8U 2018-06-21 2018-06-21 锅具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876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9480.8U CN208876040U (zh) 2018-06-21 2018-06-21 锅具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9480.8U CN208876040U (zh) 2018-06-21 2018-06-21 锅具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6040U true CN208876040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59480.8U Active CN208876040U (zh) 2018-06-21 2018-06-21 锅具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6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04121A (en) Controlled heating baking pan
CN206314970U (zh) 一种自动恒温锅具
CN106235864A (zh) 一种导磁陶瓷锅及其制备工艺
CN208876040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105534319B (zh) 一种ih电饭煲的陶瓷内胆及其制备方法
CN207940630U (zh) 一种复合锅
CN201668267U (zh) 一种无油烟不粘锅
CN105433764B (zh) 一种多用炒锅
CN204245951U (zh) 一种复合锅底
CN1107271A (zh) 电饭煲
CN206761341U (zh) 锅具
CN110089925A (zh) 一种电饭锅
CN205947638U (zh) 一种复合材料内锅及具有其的电加热烹饪器具
CN208925840U (zh) 一种电饭锅
CN108634763A (zh) 可用于电磁炉的快速导热、耐干烧陶瓷锅、制造工艺及陶瓷涮锅
CN2472611Y (zh) 一种复合陶罐
CN208017393U (zh) 一种铝矽合金蛋糕烤盘
CN211155139U (zh) 烹饪器具
KR100394832B1 (ko) 알루미늄 도금강판을 이용한 프라이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838480Y (zh) 直包底不锈钢锅
CN208925842U (zh) 一种电饭锅
CN206560263U (zh) 一种电热锅
CN205018859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CN201234915Y (zh) 少油烟不锈铁锅
CN205285954U (zh) 一种多用炒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