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8253U - 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8253U
CN208868253U CN201821487445.7U CN201821487445U CN208868253U CN 208868253 U CN208868253 U CN 208868253U CN 201821487445 U CN201821487445 U CN 201821487445U CN 208868253 U CN208868253 U CN 208868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shaft
sea chest
conductive
insulation
posi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874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宇星
庄肖波
李垣江
姜丽
丁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Qilin Shipp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Qilin Shipp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Qilin Shipp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Qilin Shipp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874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8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8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8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vention Of Electric Corro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海底门内中心轴上设置有一旋转轴;阳电极由若干电极棒组成,若干电极棒间隔排列组成一个圆形阵列;叶轮设置在滤板和阳电极之间,叶轮中心转动设置在旋转轴上;金属板设置在海底门出口和阳电极之间,金属板中心连接在旋转轴上,金属板上轴向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电机设置在海底门第二端外侧,电机的转动轴贯穿海底门第二端侧壁与金属板中心绝缘连接;恒电流仪配置有两个正极输出端,其中第一正极输出端与阳电极连接,第二正极输出端与旋转轴连接,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海底门外壳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在海底门中海水静止而导致电极被覆盖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防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环境中的船体、钢结构以及海水管路和海水冷却系统都要受到海水腐蚀和海生物污损的双重危害。在海水介质中存在严重的电化学腐蚀,需要采取一定的腐蚀防护措施。涂料防护技术使用涂料在被保护构件表面成膜,起到腐蚀防护的作用,是腐蚀防护的有效方法,被应用广泛。但由于受到成膜涂料自身的完整性影响,比如涂装缺陷,碰撞破损,老化,涂层毛细孔渗透等,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腐蚀影响,危及船体,钢结构等的安全,且影响到后续的维护成本。因此,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附加保护措施。
海生物在海水管道和冷却系统中附着和生长,会缩小海水冷却管道和热交换器冷凝管道的有效直径,减小海水流量,降低冷却效率;管道内的附着生物一旦脱落,还会堵塞阀门和冷却器的管口,严重时管道被完全堵死,造成停机和停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海生物污损还可能增加船舶航行阻力;促进腐蚀和导致缝隙腐蚀;使海水中的仪表和器械失灵;吸收声能,使声学仪器减效或失效;增加海中建筑物桩、柱的截面积,加大波浪和海流的冲击力;改变水雷等水中浮体的定深;堵塞网孔;与养殖的贝、藻类争夺附着基和饵料。因此,人类自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以来,一直为海生物附着所引起的污损问题所困扰。
目前主要通过物理法来防除海洋生物污损。具体的,物理法通常是采用外加电流法,即电解重金属如铜、铝,电解海水等,其原理是通过电化学方法所产生的离子来杀死、抑制海生物,或者化学离子重新结合形成一定的胶状保护层,减缓腐蚀速度。但目前这种方法的防污能力和处理能力都有限,同时无法进行快速的水处理以达到使用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配置有同步转动的铝电极和旋转轴,使得海水与铝电极充分接触,产生更多的铝离子,提高对海水的处理能力,同时,随着铝电极,起到了对铝电极表面的自动除污作用,防止铝电极表面在静止状态下被覆盖而降低电解活性,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在海底门中海水静止而导致电极被覆盖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包括:
海底门,其内中心轴上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为导电金属,所述海底门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海底门轴向第一端,所述海底门的出口设置在海底门轴向第二端,所述海底门的入口处安装有一滤板,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滤板中心,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滤板绝缘连接;
阳电极,其由若干电极棒组成,若干所述电极棒间隔排列组成一个圆形阵列,所述旋转轴外周同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圆形阵列,各个所述圆形阵列之间导电间隔连接,最内侧的所述圆形阵列绝缘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
叶轮,其设置在所述滤板和阳电极之间,所述叶轮中心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绝缘连接;
金属板,其设置在所述海底门出口和阳电极之间,所述金属板中心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金属板上轴向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
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海底门第二端外侧,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贯穿所述海底门第二端侧壁与所述金属板中心绝缘连接;以及
恒电流仪,其配置有两个正极输出端,其中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阳电极连接,第二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海底门外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板内侧壁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滤板绝缘设置,所述旋转轴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滤板中心,所述旋转轴由钛基体及覆盖在钛基体外表面的陶瓷金属氧化物涂层构成。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电极的具体结构包括:
导电连接座,其包括若干同心配置的导电环体和导电连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电环体之间支撑件,所述导电环体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导电连接扣,最外侧的所述导电环体外周同心间隔设置有一导电接触环,所述导电接触环与所述导电连接座导电连接;
绝缘连接扣,其同心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座的中心,所述绝缘连接扣与最内侧的所述导电环体连接,所述绝缘连接扣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至少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连接座,各个所述导电连接座上的导电连接扣一一对应;以及
电极棒,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电连接扣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两端的所述导电连接座上,两侧的所述导电环体及其之间连接的所述电极棒构成一个所述圆形阵列。
优选的,所述电极棒和支撑件由铝制成,所述电极棒的长度小于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所述阳电极和与所述海底门内壁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导电连接座对应的所述海底门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一导电接触头,所述导电接触环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包括导电杆和导电靴,所述导电杆垂直贯穿所述海底门侧壁,且所述导电杆与所述海底门侧壁绝缘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导电杆外侧端连接,所述导电靴设置在所述导电杆内侧端上,所述导电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导电接触环滑动配合的导槽,所述导槽中设置有一导电接触部,所述导电接触部通过一弹性件与所述导槽底部导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海底门径向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二导电接触头,位于所述滤板和阳电极之间的所述旋转轴上凸出设置有一环体凸起,所述环体凸起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导电滑动接触,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的结构一致。
优选的,所述叶轮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所述旋转轴第一端绝缘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叶轮中心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叶轮中心设置有一轴孔座,所述叶轮通过所述轴孔座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上,所述叶轮上的叶片自所述轴孔座向外延伸,每个所述叶片外侧端设置有一挡流片,所述挡流片向所述叶轮径向外侧倾斜,所述挡流片与叶片之间的夹角在100°~180°之间。
优选的,所述金属板的材质与所述旋转轴的材质一致,所述金属板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一绝缘隔垫设置在所述海底门第二端外侧壁上,且所述旋转轴第二端设置有一绝缘连接座,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依次贯穿所述绝缘隔垫、海底门第二端侧壁与所述绝缘连接座固定,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海底门第二端外侧壁之间通过绝缘滑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配置有同步转动的铝电极和旋转轴,使得海水与铝电极充分接触,产生更多的铝离子,提高对海水的防腐防海生物处理效率,实现快速取水;
2、铝电极和旋转轴同步快速转动,提高对铝电极和旋转轴自身表面的自动除污能力,防止铝电极和旋转轴表面在静止状态下被覆盖而降低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海水的处理效率;
3、优化电场分布,在海底门中同时设置有带正电的旋转轴,海底门外壳接负电,起到了对海底门阴极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海水对海底门的腐蚀;
4、铝电极同时作为阳电极,相对于带负电势的外壳,相当于构建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进一步提高海底门的防腐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阳电极侧视图;
图4为第一导电接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第一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包括:海底门10及其内部构件、电机90以及恒电流仪。恒电流仪采用海水防腐领域中常用的型号即可,无特殊要求。
其中,海底门10的入口设置在海底门10的轴向第一端,出口14设置在海底门10的轴向第二端,海底门10设置成具有一定的轴向长度,使得海水在海底门10中流经充分距离,保证海水在海底门10中与阳电极充分接触,提高对海水的处理效率。
海底门10内中心轴上设置有一旋转轴40,所述旋转轴40为导电金属,所述海底门10的入口处安装有一滤板11,对海水进行初步过滤,所述旋转轴40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滤板11中心,且所述旋转轴40与所述滤板11绝缘连接。具体的,所述滤板11内侧壁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111,所述第一轴承111与所述滤板11绝缘设置,所述旋转轴40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111转动连接在所述滤板11中心。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40同时作为阴极保护系统中的辅助阳极,对海底门10的外壳进行阴极保护,因此旋转轴40由钛基体及覆盖在钛基体外表面的陶瓷金属氧化物涂层构成,陶瓷金属氧化物涂层可以由氧化钌、氧化铱、氧化钯铂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钽非贵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阳电极30由若干电极棒35组成,所述阳电极30的具体结构包括:
导电连接座,其包括若干同心配置的导电环体34和导电连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电环体34之间支撑件32,使得各个导电环体34之间相互导电连接,且各个导电环体34与旋转轴40同心设置;所述导电环体34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导电连接扣31,导电连接扣31可以是导电抱箍或者导电搭扣、卡扣等,最外侧的所述导电环体34外周同心间隔设置有一导电接触环341,所述导电接触环341与所述导电连接座导电连接,起到导电连接座与电源之间连接的作用;
绝缘连接扣33,其同心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座的中心,具体的,所述绝缘连接扣33与最内侧的所述导电环体34连接,所述绝缘连接扣33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0的外周,使得导电连接座与旋转轴40绝缘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旋转轴40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连接座,亦可以在旋转轴40中心位置也设置一个导电连接座,各个所述导电连接座上的导电连接扣31一一对应;
电极棒35,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电连接扣31连接在所述旋转轴40两端的所述导电连接座上,使得电极棒35与导电连接座成为一体式的导电结构,也就是说,两侧的导电环体34上间隔排列有若干电极棒35,两侧的所述导电环体34及其之间连接的所述电极棒35构成一个圆形阵列,所述旋转轴40外周同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圆形阵列,具体可根据海底门10的内部尺寸来调整圆形阵列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共同心设置有4个圆形阵列,各个圆形阵列之间导电间隔设置,每个圆形阵列上的电极棒35之间间隔设置,各个圆形阵列的中心通过绝缘连接扣33绝缘设置在旋转轴40外周,从而形成立体的、具有流通空隙的阳极结构。阳电极30沿轴向设置在海底门10内部,海底门10入口设置在阳电极30第一端,海底门10出口设置在阳电极30第二端,因此,海水在流经海底门10的过程中,必须从阳电极30的轴向第一端流经轴向第二端,从而增加了海水与阳电极30有效接触距离,提高阳电极30对海水的电解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棒35和支撑件32由铝制成,从而使得阳电极30构成一个具有立体结构的铝电极,所述电极棒35的长度小于所述旋转轴40的长度,所述阳电极30和与所述海底门10内壁间隔设置,旋转轴第二端位置处的所述导电连接座对应的所述海底门10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一导电接触头12,所述导电接触环341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12与恒电流仪的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使得第一阳电极30上的电位在0.5V~8V之间。
通过对铝电极施加正电压,对海水进行电解反应,在海水中生产铝离子絮状物,附着在容器、设备、管道表面,以起到防腐保护效果。海水在海底门10中与立体结构的铝电极充分接触,提高铝电极对海水的电解处理效率,有效提高了对设备的防腐保护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12包括导电杆121和导电靴122,所述导电杆121垂直贯穿所述海底门10侧壁,且所述导电杆121与所述海底门10侧壁绝缘连接,恒电流仪的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导电杆121外侧端连接,所述导电靴122设置在所述导电杆121内侧端上,也就是位于海底门内,所述导电靴122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导电接触环341滑动配合的导槽126,所述导槽126中设置有一导电接触部125,所述导电接触部125通过一弹性件127与所述导槽126底部导电连接,在阳电极30的旋转过程中,阳电极30通过导电接触环341和第一导电接触头12与恒电流仪的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导电接触环341通过导电接触部125及弹性件127与导电杆121连接,弹性件127吸收了在阳电极30的旋转过程中的振动或径向位移,使得阳电极30与第一导电接触头12滑动导电接触,提高阳电极30转动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海底门径向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二导电接触头43,位于所述滤板和阳电极之间的所述旋转轴上凸出设置有一环体凸起13,所述环体凸起13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43导电滑动接触,从而使得旋转轴40与第二导电接触头43导电连接。所述旋转轴40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的结构一致。
在所述海底门10出口和阳电极30之间设置有一金属板42,该金属板42中心连接在所述旋转轴40上,使得金属板42与旋转轴40形成一体式的导电结构,所述金属板42的材质与所述旋转轴40的材质一致,所述金属板42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所述金属板42上轴向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421,用于为海水提供流通通道,同时也优化了海水在海底门中的流通路径,均衡海水流速,特别是增加了海底门内壁附近海水的流速,避免海水在海底门内壁附近沉积而使得海生物富集,造成对海底门的附着和腐蚀。所述旋转轴40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43与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使得旋转轴40上的电位在0.8V~2V之间。海底门10为阴极,从而形成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优化电场分布,起到了对海底门10阴极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海水对海底门10的腐蚀。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90通过一绝缘隔垫91设置在所述海底门10第二端外侧壁上,且所述旋转轴40第二端设置有一绝缘连接座93,所述电机90的转动轴92依次贯穿所述绝缘隔垫91、海底门10第二端侧壁、与所述绝缘连接座93固定,从而使得电机与第二阳电极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海底门10第二端外侧壁之间通过绝缘滑环94连接。
在船舶取用海水时,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同时,旋转轴与阳电极之间同步连接,从而使得铝电极和旋转轴同步转动,使得海水与铝电极充分接触,产生更多的铝离子,提高对海水的防腐防海生物处理效率,实现快速取水。而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海水事先放置在海底门中经过长时间的处理,才能取用,费时费力,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快速取水,现取现用。
同时,随着铝电极和旋转轴同步快速转动,提高对铝电极和旋转轴自身表面的自动除污能力,因为海生物等杂质不易富集在快速运动的铝电极和旋转轴上,附着不稳定的海生物在高速转动下也能脱离,实现自清除功能,防止铝电极和旋转轴表面在静止状态下被覆盖而降低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海水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优化了电场分布,具体的,在海底门10中同时设置有带正电的旋转轴40,所述海底门外壳与所述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构成阴极体,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的输出电流在15A~40A之间,阴极体上的电位在-0.5V~-1.2V之间。海底门10外壳接负电,起到了对海底门10阴极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海水对海底门10的腐蚀。并且,铝电极同时作为阳电极,相对于带负电势的外壳,也相当于构建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进一步提高海底门10的防腐能力。
第二实施例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海底门10入口处设置有一叶轮41,所述叶轮41位于所述滤板11和阳电极30之间,且所述叶轮41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所述旋转轴40第一端绝缘设置有第二轴承411,所述叶轮41中心通过所述第二轴承411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40上。
所述叶轮41中心设置有一轴孔座413,所述叶轮41通过所述轴孔座413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411上,所述叶轮上的叶片412自所述轴孔座413向外延伸,每个所述叶片412外侧端设置有一挡流片414,所述挡流片414向所述叶轮径向外侧倾斜,所述挡流片414与叶片412之间的夹角在100°~180°之间,本实施例中,挡流片414与叶片412之间的夹角为110°。
在取水过程中,随着海水流入至海底门中,海水经过会带动叶轮41旋转,叶轮41的面积分布与海底门的整个径向截面基本相同,进入的海水经过叶片412进入到海底门内,从而带动叶轮41旋转,将海水均匀的带入到海底门中,起到了对海水的均流作用,优化了海水在海底门中的流通路径,均衡海水流速,特别是增加了海底门内壁附近海水的流速,避免海水在海底门内壁附近沉积而使得海生物富集,造成对海底门的附着和腐蚀。同时,随着叶片412的转动,海水经过叶片412时,叶片412外侧的海水被挡流片414导向海底门的内侧壁,使得一部分海水沿着海底门内侧壁向出口方向流动,进一步增加了海底门内壁附近海水的流速,避免造成对海底门内侧壁的附着和腐蚀。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配置有同步转动的铝电极和旋转轴,使得海水与铝电极充分接触,产生更多的铝离子,提高对海水的防腐防海生物处理效率,实现快速取水;同时,铝电极和旋转轴同步快速转动,提高对铝电极和旋转轴自身表面的自动除污能力,防止铝电极和旋转轴表面在静止状态下被覆盖而降低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海水的处理效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优化电场分布,在海底门中同时设置有带正电的旋转轴,海底门外壳接负电,起到了对海底门阴极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海水对海底门的腐蚀;并且铝电极同时作为阳电极,相对于带负电势的外壳,相当于构建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进一步提高海底门的防腐能力。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海底门,其内中心轴上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为导电金属,所述海底门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海底门轴向第一端,所述海底门的出口设置在海底门轴向第二端,所述海底门的入口处安装有一滤板,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滤板中心,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滤板绝缘连接;
阳电极,其由若干电极棒组成,若干所述电极棒间隔排列组成一个圆形阵列,所述旋转轴外周同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圆形阵列,各个所述圆形阵列之间导电间隔连接,最内侧的所述圆形阵列绝缘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
叶轮,其设置在所述滤板和阳电极之间,所述叶轮中心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绝缘连接;
金属板,其设置在所述海底门出口和阳电极之间,所述金属板中心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金属板上轴向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
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海底门第二端外侧,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贯穿所述海底门第二端侧壁与所述金属板中心绝缘连接;以及
恒电流仪,其配置有两个正极输出端,其中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阳电极连接,第二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恒电流仪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海底门外壳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内侧壁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滤板绝缘设置,所述旋转轴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滤板中心,所述旋转轴由钛基体及覆盖在钛基体外表面的陶瓷金属氧化物涂层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电极的具体结构包括:
导电连接座,其包括若干同心配置的导电环体和导电连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电环体之间支撑件,所述导电环体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导电连接扣,最外侧的所述导电环体外周同心间隔设置有一导电接触环,所述导电接触环与所述导电连接座导电连接;
绝缘连接扣,其同心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座的中心,所述绝缘连接扣与最内侧的所述导电环体连接,所述绝缘连接扣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至少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连接座,各个所述导电连接座上的导电连接扣一一对应;以及
电极棒,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电连接扣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两端的所述导电连接座上,两侧的所述导电环体及其之间连接的所述电极棒构成一个所述圆形阵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棒和支撑件由铝制成,所述电极棒的长度小于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所述阳电极和与所述海底门内壁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导电连接座对应的所述海底门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一导电接触头,所述导电接触环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包括导电杆和导电靴,所述导电杆垂直贯穿所述海底门侧壁,且所述导电杆与所述海底门侧壁绝缘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导电杆外侧端连接,所述导电靴设置在所述导电杆内侧端上,所述导电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导电接触环滑动配合的导槽,所述导槽中设置有一导电接触部,所述导电接触部通过一弹性件与所述导槽底部导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门径向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第二导电接触头,位于所述滤板和阳电极之间的所述旋转轴上凸出设置有一环体凸起,所述环体凸起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导电滑动接触,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头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头的结构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所述旋转轴第一端绝缘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叶轮中心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中心设置有一轴孔座,所述叶轮通过所述轴孔座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上,所述叶轮上的叶片自所述轴孔座向外延伸,每个所述叶片外侧端设置有一挡流片,所述挡流片向所述叶轮径向外侧倾斜,所述挡流片与叶片之间的夹角在100°~180°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材质与所述旋转轴的材质一致,所述金属板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导电连接座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一绝缘隔垫设置在所述海底门第二端外侧壁上,且所述旋转轴第二端设置有一绝缘连接座,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依次贯穿所述绝缘隔垫、海底门第二端侧壁与所述绝缘连接座固定,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海底门第二端外侧壁之间通过绝缘滑环连接。
CN201821487445.7U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Active CN208868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7445.7U CN208868253U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7445.7U CN208868253U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8253U true CN208868253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87445.7U Active CN208868253U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8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29298A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防腐防海生物装置
CN101532147B (zh) 一种纳米晶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6621A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海水处理装置
CN208789911U (zh) 一种电动导管式喷水推进器
CN208868253U (zh) 一种具有海水防腐处理功能的海底门装置
CN204735478U (zh) 用于深水网箱的旋转射流式网衣清洗机
CN108545810A (zh) 大流量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的电解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820169A (zh) 一种电动导管式喷水推进器
CN206635123U (zh) 一种电化学水处理除垢器
CN208733232U (zh) 一种用于船舶海水管系防海生物和腐蚀的装置
CN102139747B (zh) 一种用于船舶螺旋桨防污的系统和方法
KR100246555B1 (ko) 해수,염수및 담수 중의 구조물의 오염 및(또는)부식 방지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CN103695979A (zh) 一种镁合金表面处理的新方法
CN106347602B (zh) 一种解决舰船螺旋桨污损问题的方法
CN109159885A (zh) 一种船舶用海水提取及防护装置
JP3191315U (ja) 金属の電解回収装置
CN104947117B (zh) 电防蚀系统、海水泵及海水淡化装置
CN215170836U (zh) 一种消防泵
JP2016036762A (ja) 液体活性化・電解装置及び液体活性化・電解方法
CN109538497B (zh) 一种干定子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
CN102645119A (zh) 一种换热管内复合转子
CN209481845U (zh) 一种电镀液冷却装置
CN208632672U (zh) 一种铬盐电镀系统
CN207157466U (zh) 一种紧凑型整体式水下机器人
CN207581434U (zh) 电絮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