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4976U - 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4976U
CN208864976U CN201721615293.XU CN201721615293U CN208864976U CN 208864976 U CN208864976 U CN 208864976U CN 201721615293 U CN201721615293 U CN 201721615293U CN 208864976 U CN208864976 U CN 208864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ort
tracheal catheter
snake bell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52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广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6152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4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4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4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气管导管包括一具挠性的管体,该管体依其使用状态,区分为预先挠曲成形的插入段以及一相对插入段较为平直的露出段,该插入段的端部处设置有一气囊,一连设于气囊的充气管;一轴向连设于该露出段端部的转接结构,该转接结构供连设至一呼吸器。该转接结构具有暂时定型的结构特性,因此在医疗的过程中,可依医师的需要改变连接呼吸器的方向,提供气管导管使用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体的转接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运用于医疗领域之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之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对于许多危急或是开刀患者而言(尤其是无法自主呼吸者),确实是一救命的最后防线。请参阅如第1图所示,现有之气管导管A主要包括一管体10,管体10为一预先塑形,并具有挠性之结构体,管体10相异之两端依其功能分别定为插入端与连接端,其中,插入端设置有一气囊11,而连接端则套接设有连接头12。当使用时,插入端直接置入患者的气管中,并使气囊11膨胀而定位管体10,在连接头12套接于呼吸器(图中未示)上,即可利用呼吸器来帮助重症患者呼吸,以进行后续的手术及治疗。
然而,现有的气管导管A确实有其先天的问题点,几乎无法克服。承前所述,管体10为一预先塑形结构体,因此,习用气管导管A相对于患者的露出端有一定的方向性,然而,当患者的手术部位为脸部或邻近处时,外露的管体10 对于医师在治疗上将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干涉;而管体10又因膨胀的气囊11而定位无法任意扭转,确实是一相当棘手的问题。
于是便有业者将习用的气管导管在制作时预先弯成不同方向的形态制作,因此可视医疗的需求选择气管导管外露部分的延伸方向,以提高使用方便性并顺利解决前述习用气管导管对于治疗上可能产生干涉的问题。然而,这样结构形态的气管导管同样有其先天上待解决之处。概因为了能更顺利救治高、矮、胖、瘦、男、女、老、少等各种不同身型的患者,气管导管本来就必需同时准备各种不同长度或外径的规格,备料压力已经够沉重了,若是再预先制作成不同的延伸方向,两端不同规格相乘的情况下,对于气管导管的备料压力瞬间倍增,不仅库存压力大亦是一项无形的经济负担。
基于前述习用气导导管之各项缺失,于是便又有相关业者开发出可万向挠曲变形之气管导管,如第2图所示,其主要于气管导管B之管体20内安装一类似弹簧的挠性变形结构21来提供气管导管B之露出段可万向变形弯曲之功能,气管导管B虽可解决前述各气管导管之缺失,然而其造价相当昂贵,不仅会加深医疗单位备料的负担,且非一般病患所能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管导管,包括一具挠性的管体,管体依其使用状态,区分为预先挠曲成形之插入段以及一相对插入段较为平直的露出段,插入段的端部处设置有一气囊,一连设于气囊之充气管;以及一轴向连设于露出段端部的转接结构,转接结构供连设至一呼吸器;转接结构包括一轴向连设于露出段端部的蛇腹管,蛇腹管的两端分别轴向伸设有一第一端口以及一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插置于露出段的端部;以及一轴向连设于蛇腹管之转接头,转接头供连设至一呼吸器,转接头伸设有一连接结构,而第二端口则套设于连接结构。
一种气管导管之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气管导管包括一具挠性的管体,管体依其使用状态,区分为插入段以及一露出段;转接结构包括:
一蛇腹管,蛇腹管的两端分别轴向伸设有一第一端口以及一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供连设于管体露出段的端部上;以及
一轴向连设于蛇腹管的转接头,转接头供连设至一呼吸器,转接头伸设有一连接结构,而第二端口则套设于连接结构。
借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提供气管导管连接呼吸器的方向任意调整的功能,因此在临床使用上可达到降低插管患者面部手术或医疗程序上之干涉,另由于转接结构的模块化,可降低气管导管购置与生产的成本,造福病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现有气管导管之侧视图。
图2是第二种现有气管导管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管横向剖面之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局部分解剖视图。
图9至10是本实用新型转接结构弯曲转向之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所述气管导管包括一具挠性的管体30,管体30依其使用状态区分为预先挠曲成形的插入段31以及一相对插入段31较为平直的露出段32,插入段31的端部处设置有一气囊33,一贯穿露出段32并延伸至气囊33的充气管34;一连设于露出段32端部的转接结构40,转接结构40供连设至一呼吸器(图中未示)。转接结构40在不受力的状态下具有暂时定型的结构特性,因此在医疗的过程中可依医师的需要改变连接呼吸器的方向,如图8、9所示,提供气管导管使用之方便性。
如图4、5、6、7、8所示,转接结构40包括一连设于露出段32端部的蛇腹管41以及一连设于蛇腹管41的转接头42,其中转接头42供连设至呼吸器。蛇腹管41的两端分别轴向伸设有一第一端口411及一第二端口412,又转接头 42伸设有一连接结构421;其中第一端口411连设于露出段32的端部,第二端口412则套设于转接头42的连接结构421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一连接管50,连接管50装设于管体30与转接结构 40之间,且连接管50为一朝向管体30渐缩之锥状结构。连接管50之第一端轴向插置于管体30露出段32的端部,而其第二端则向外设置有一环形肋51,环形肋51避免连接管50完全没入管体30的露出段32中,造成日后拆卸时的困扰,蛇腹管41之第一端口411插置于连接管50的第二端中。连接管50异于蛇腹管41之一端内壁上轴项延伸有一对补强结构52,该对补强结构52分别位于连接管50同一直径的两端,且使用时分别对应于患者的左右两侧,借以避免互相插组织连接管50与管体30因患者的咬合动作而变形。此外,请参阅如图6、 8所示,通过补强结构52之设置,会使得连接管50内之通道产生一断面差,令每一补强结构52朝向蛇腹管41之一端分别形成有一肩部53,两肩部53可确实防止蛇腹管41的第一连接部411过度延伸插置于连接管50中,令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组装皆可一次到位,争取抢救病患的黄金时间。
当病患有插管的医疗需求时,首先将管体30的插入段31延伸进入病患的气管中并延伸至适当深度后,利用充气管34对气囊33充气,使其膨胀并抵靠于患者气管内壁而达定位气管导管之目的。最后再将转接头42连设于呼吸器,即可帮助无法自主呼吸的病患提供呼吸的功能;或是针对需氧量较高(血氧浓度过低)的患者,将含氧浓度较高的气体直接送入患者的肺部当中。
再者,当病患手术的部位在面部时,连接呼吸器的气管导管往往会造成医疗上的诸多不便(已详述于先前技术的段落中,故不再赘述)。利用本实用新型蛇腹管41的结构特性,可以在手术或是医疗的过程中任意改变气管导管连接呼吸器的方向,请参阅图8、9所示。当患者需要手术的部位在下巴附近时,即可利用蛇腹管41将气管导管连接呼吸器的方向往上调,如图8所示;而当患者需要手术的部位在鼻腔附近时,即可利用蛇腹管41将气管导管连接呼吸器的方向往下调,如图9所示,如此即可克服现有气管导管之各项缺失,且蛇腹管41的造价低廉,不仅不会造成医疗机构库存或备料的压力,且人人都消费得起。
本实用新型除前述之优点外,尚有因结构上略为改变后所进一步衍生出的其他无法预期之功效。如先前技术的段落中所述,为了能更顺利救治高、矮、胖、瘦、男、女、老、少等各种不同身型的患者,气管导管本来就必需同时准备各种不同长度或外径的规格。再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性而言,可将蛇腹管 41的第一端口411由外而内依序定义为一导入段及一插置区间,且插置区间为一朝自由端渐缩的锥状结构,如此即可将转接结构40的第一端口411与具不同内径的管体30连接,扩大转接结构40的适用范围,故转接结构40可以因此而模块化,降低整组气管导管生产/购置的成本。且蛇腹管41本身就具有轴向延伸的结构特性,因此可改变气管导管的总长度,对于气管导管的临床使用上同样具有功能上的增进。此外,尚可将蛇腹管41的第二端口412与转接头42之连接结构421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或是同时将第一端口411一体成型于连接管50的端部。如此可缩短插管程序的临床作业时间,可为分秒必争的急诊或重症患者争取一点救命的时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蛇腹管41与管体30之外径比设置在1比1至1.5比1 之间,而经实际使用后,将蛇腹管41与管体30之外径比设定为1.2比1时,最能将本实用新型的诸多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再者,管体30通常都有其标准规格,而限制蛇腹管41外径的用意即在降低患者插管治疗时,其呼吸道中所产生死腔(气体无法排出之空间)的容积。就一般正常成人而言,因肺活量较大,故死腔容积与其肺活量相差甚巨,因此,死腔对于一般成人而言通常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是对于肺活量相对较小的婴幼儿而言,就必需要特别注意了。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主要通过蛇腹管之创新独特结构形态、技术特征与全新的应用范畴,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结构而言,可提供气管导管连接呼吸器的方向任意调整之功能,再者转接结构可与不同内径之管体互相插接,因此在临床使用上可达到降低插管患者面部手术或医疗程序上之干涉,且可缩短插管之作业时间,另由于转接结构的模块化,可降低气管导管购置与生产的成本,造福病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具挠性的管体,该管体依其使用状态,区分为插入段以及一露出段,该插入段的端部处设置有一气囊与一连设于该气囊的充气管;以及
一轴向连设于露出段端部的转接结构,转接结构供连设至一呼吸器;转接结构包括:
一连设于露出段端部的蛇腹管,蛇腹管在不受力的状态下具有暂时定位结构特性;蛇腹管的两端分别轴向伸设有一第一端口以及一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连设于露出段的端部;以及
一轴向连设于蛇腹管的转接头,转接头供连设至一呼吸器,转接头伸设有一连接结构,而第二端口则连设于连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连接管,连接管装设于管体与转接结构之间,且连接管为一朝向管体渐缩的锥状结构;连接管的第一端轴向插置于管体露出段的端部,且蛇腹管的第一端口插置于连接管的第二端中;连接管异于蛇腹管的一端内壁上轴项延伸有一对补强结构,该对补强结构分别位于连接管同一直径的两端,且使用时分别对应于患者的左右两侧;通过该对补强结构的设置,会使得连接管内的通道产生一断面差,令每一补强结构朝向蛇腹管之一端分别形成有一肩部,两肩部可确实防止蛇腹管的第一连接部过度延伸插置于连接管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连接管的第二端向外设置有一环形肋,环形肋避免连接管完全没入管体的露出段中。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蛇腹管的第一端口设置为朝自由端渐缩的锥状结构;第一端口由外而内依序定义为一导入段及一插置区间,且插置区间为一朝自由端渐缩的锥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蛇腹管与管体外径比设置在1比1至1.5比1之间。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蛇腹管的第二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口一体成型于连接管的端部。
8.一种气管导管之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气管导管包括一具挠性的管体,管体依其使用状态,区分为插入段以及一露出段;转接结构包括:
一蛇腹管,蛇腹管的两端分别轴向伸设有一第一端口以及一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供连设于管体露出段的端部上;以及
一轴向连设于蛇腹管的转接头,转接头供连设至一呼吸器,转接头伸设有一连接结构,而第二端口则套设于连接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管导管之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蛇腹管的第一端口设置为朝自由端渐缩的锥状结构;第一端口由外而内依序定义为一导入段及一插置区间,且插置区间为一朝自由端渐缩的锥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导管之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蛇腹管的第二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
CN201721615293.XU 2017-11-28 2017-11-28 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Active CN208864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5293.XU CN208864976U (zh) 2017-11-28 2017-11-28 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5293.XU CN208864976U (zh) 2017-11-28 2017-11-28 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4976U true CN208864976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0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5293.XU Active CN208864976U (zh) 2017-11-28 2017-11-28 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49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8507A (zh) * 2021-12-27 2022-04-08 周子衣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呼吸道推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8507A (zh) * 2021-12-27 2022-04-08 周子衣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呼吸道推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7621B2 (en) Dual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 device
US8978657B2 (en) Dual-lumen tracheal tube with shaped lumen divider
AU2014343497B2 (en) Airway tube
CN106620997A (zh) 双层复合麻醉导管
CN208864976U (zh) 气管导管及其转接结构
CN211675844U (zh) 一种双j管
CN211434623U (zh) 一种临床麻醉用多囊加强型气管导管
CN212880526U (zh) 无损伤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10873556U (zh) 一种可视可弯曲双腔管插管
CN216091780U (zh) 一种可伸缩导管及特制型气管导管
CN206007745U (zh) 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
CN203609730U (zh) 可视可弯曲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13589487U (zh) 医疗用导管
CN211188671U (zh) 一种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
CN113974753B (zh) 一种支气管封堵器
CN214074620U (zh) 儿童单肺通气气管导管
CN204484043U (zh) 两用式口咽通气道
CN219941496U (zh) 一种无痛超声胃镜诊疗用喉罩
CN219127829U (zh) 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
CN215938670U (zh) 一种带通气功能气管插管引导管的手控喷射通气装置
CN217246042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1584782U (zh) 一种可塑形气管导管
CN214105503U (zh) 硅胶输氧吸痰一体管
CN219271868U (zh) 一种防堵吸氧管
CN218280278U (zh) 一种肺段支气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