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2550U - 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2550U
CN208862550U CN201821354261.3U CN201821354261U CN208862550U CN 208862550 U CN208862550 U CN 208862550U CN 201821354261 U CN201821354261 U CN 201821354261U CN 208862550 U CN208862550 U CN 208862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able
shield
shielded layer
cable
coupl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42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震威
杨东合
孔得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wa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onwel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onwel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onwel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42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2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2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2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包括:电磁屏蔽罩以及分线箱;所述电磁屏蔽罩设置在通信电缆的电缆接头位置,作为电缆接头屏蔽层的接续;所述分线箱设置在用户端的通信电缆末端接头位置,通信电缆末端接头接入所述分线箱进行分线。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可以实现对实际铺设的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解决实际过程中接地线和屏蔽层之间的接触并不充分的问题;且接头的存在也导致屏蔽层在整条线路上的不连续,最终导致用户端屏蔽层相对于电信局端的接地电阻很大,无法确保屏蔽层上每个点都能与大地之间有低阻通路,也就无法顺利将屏蔽层吸收的电磁信号导入大地。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电缆在施工部署时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是指用于近距离音频通信和远距离高频载波数字通信及信号传输的电缆,广泛应用于通信线路传输、仪器仪表、电力等重要领域。通信电缆结构中,除了芯线与塑料保护部分之外,关键的两个组成部分是电缆屏蔽层和接地线。其中,屏蔽层即是电缆芯线外部的金属护层,一般是由铝带包裹而成,主要对电缆芯线中传输的电磁信号或者电缆外部的电磁噪声起到屏蔽和吸收作用;接地线是与电缆屏蔽层内侧且紧贴屏蔽层的裸露铜线,其线径一般情况下与电缆芯线的线径相同,主要用于接地。
通常情况下,通信电缆在施工铺设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制作多个电缆接头,在用户端通信电缆末端也需要用跳线与用户端的应用设备相连,这些地方由于屏蔽层被破坏,是最容易发生电磁泄露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发生信息安全事故的地方。在通常的施工工艺中,仅仅将每个接头的接地线相互连接,最终在电信局端的成端接头处仅仅将接地线进行接地。而屏蔽层部分则不进行处理或者仅仅使用导线将其联通。
目前的通信电缆屏蔽层接地工艺中,只使用了0.5mm线径的细铜线接地,在接地点距离电缆屏蔽层较远时会导致电缆屏蔽层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增大,影响屏蔽层的屏蔽及电流泄放效果。
由于电缆在铺设过程中,接地线和屏蔽层之间的接触并不充分,有的地方电接触良好,有的地方电接触不良;且接头的存在也导致屏蔽层在整条线路上的不连续,最终导致用户端屏蔽层相对于电信局端的接地电阻很大,无法确保屏蔽层上每个点都能与大地之间有低阻通路,也就无法顺利将屏蔽层吸收的电磁信号导入大地。另一方面,电缆接头处及电缆末端屏蔽层断开或者没有完全密封会导致破损处的屏蔽层起到天线的作用,容易将电缆线路中传输的电磁信号辐射到空间中,导致信息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通信线路电磁信号的静态全屏蔽,同时确保被屏蔽层吸收的电磁信号全部通过局端接地流入大地,而不是在其他部分进行辐射,尽可能的确保电缆中传输信号的信息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包括:电磁屏蔽罩以及分线箱;所述电磁屏蔽罩设置在通信电缆的电缆接头位置,作为电缆接头屏蔽层的接续;所述分线箱设置在用户端的通信电缆末端接头位置,通信电缆末端接头接入所述分线箱进行分线。
进一步地,通信电缆的整个屏蔽层在电信局端进行单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信局端成端接头的屏蔽层采用环压件环压,保证环压件与屏蔽层360°电接触良好,所述环压件通过导线与接地端连接,实现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环压件采用喉箍。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箱选择金属材质外壳的分线箱或者具有屏蔽作用外壳的分线箱。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箱的接地端与分线箱壳体之间设置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电缆末端接头的屏蔽层采用环压件环压,保证环压件与屏蔽层360°电接触良好,所述环压件通过导线与接地端连接,实现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罩与通信电缆的电缆接头屏蔽层之间的缝隙通过电磁屏蔽装置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箱与通信电缆末端接头之间的缝隙通过电磁屏蔽装置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为电磁密封胶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以实现对实际铺设的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解决实际过程中接地线和屏蔽层之间的接触并不充分,有的地方电接触良好,有的地方电接触不良;且接头的存在也导致屏蔽层在整条线路上的不连续,最终导致用户端屏蔽层相对于电信局端的接地电阻很大,无法确保屏蔽层上每个点都能与大地之间有低阻通路,也就无法顺利将屏蔽层吸收的电磁信号导入大地。
另一方面,电缆接头处及电缆末端屏蔽层断开或者没有完全密封会导致破损处的屏蔽层起到天线的作用,容易将电缆线路中传输的电磁信号辐射到空间中,导致信息泄露。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以实现对实际铺设的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最终确保电缆中传输信号的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静态全电磁屏蔽安全传输示意图;
其中,1.电信局端,2.成端接头,3.电缆接头,4.分线箱,5.用户端,6.接地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包括:电磁屏蔽罩以及分线箱4;电磁屏蔽罩设置在通信电缆的电缆接头3位置,电缆接头3的屏蔽层采用高电磁屏蔽效能的电磁屏蔽罩进行全封闭接续。
高屏蔽效能的电磁屏蔽罩,需要根据通信电缆中所传输的信号确定信号的主要频段,然后选择合适型号的屏蔽罩;如:电缆中主要传输话音频段的信号,则需要选择在话音频段300Hz~3.4KHz范围内具有较高屏蔽效能的屏蔽罩。
分线箱4设置在用户端5的通信电缆末端接头位置,通过分线箱4将通信电缆末端接头进行封闭和分线管理。分线箱4是用于管理电缆末端芯线与用户端5设备连接的设备,主要作用是管理芯线和门禁管理,防止非法接线;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法中,应当选择金属材质外壳的分线箱4或者特制具有屏蔽作用外壳的分线箱4。另外,分线箱4内部安装设备的面板应当使用木制或者其他绝缘材质。
另外,通信电缆在电信局端1的成端接头2进行单端接地,并采用360度全方位安全接地。
通过对电缆接头3增加屏蔽罩以及电缆末端使用分线箱4,可以实现通信电缆的整个通信线路的电磁信号的静态全屏蔽,如图1所示,通信线路从电信局端1到用户端5,通过电缆接头3屏蔽罩、分线箱4等关键组件,以及通信电缆的完整屏蔽层实现了对通信线路电磁信号的静态全屏蔽,整个屏蔽层在电信局端1进行单端接地,确保被屏蔽层吸收的电磁信号全部通过局端接地流入大地,而不是在其他部分进行辐射,尽可能的确保了通信的安全。
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如下:
(1)通信电缆接头3部分,首先将接地线正常接续,屏蔽层采用高屏蔽效能的屏蔽罩接续,并用屏蔽胶带将所有缝隙封死,保证接头处的电磁泄露与同样条件下的完整电缆基本一致。
(2)通信电缆用户端5一侧,将电缆末端接入分线箱4,分线箱4与电缆之间的缝隙使用电磁屏蔽胶带封死;电缆末端接头的屏蔽层采用环压件压紧,保持电接触良好,然后通过一条截面积大于6平方毫米的铜制导线接到分线箱4的接地排上;分线箱4的接地排与分线箱4壳体绝缘(二者中间使用木板隔开),保证电缆屏蔽层的单端接地。
环压件可以选用喉箍或者特制工装,特质工装类似金属扎带,但是内侧有细小锯齿,可充分咬合电缆屏蔽层,保证电接触良好;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电缆类型进行专门设计。
(3)电信局端1成端接头2部分,由于该接头一般位于电信局的地下一层,不存在信息安全的问题,因此不必进行全封闭操作,但是接地端6需要采用360度全方位安全接地,具体做法是,使用喉箍将成端接头2的屏蔽层环压,保证360度方向上均保持电接触良好,然后通过一条截面积大于6平方毫米的铜制导线接到局端的接地铜排上,电缆屏蔽层与大地之间采用比较粗的铜线连接,可确保电缆屏蔽层与大地之间的接地电阻保持低阻状态。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屏蔽罩以及分线箱;所述电磁屏蔽罩设置在通信电缆的电缆接头位置,作为电缆接头屏蔽层的接续;所述分线箱设置在用户端的通信电缆末端接头位置,通信电缆末端接头接入所述分线箱进行分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通信电缆的整个屏蔽层在电信局端进行单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局端成端接头的屏蔽层采用环压件环压,保证环压件与屏蔽层360°电接触良好,所述环压件通过导线与接地端连接,实现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压件采用喉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箱选择金属材质外壳的分线箱或者具有屏蔽作用外壳的分线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箱的接地端与分线箱壳体之间设置绝缘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缆末端接头的屏蔽层采用环压件环压,保证环压件与屏蔽层360°电接触良好,所述环压件通过导线与接地端连接,实现接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罩与通信电缆的电缆接头屏蔽层之间的缝隙通过电磁屏蔽装置密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箱与通信电缆末端接头之间的缝隙通过电磁屏蔽装置密封。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为电磁密封胶带。
CN201821354261.3U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Active CN208862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4261.3U CN208862550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4261.3U CN208862550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2550U true CN208862550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5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4261.3U Active CN208862550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25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7195A (zh) * 2021-09-13 2022-01-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电缆绝缘诊断装置夹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7195A (zh) * 2021-09-13 2022-01-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电缆绝缘诊断装置夹具
CN113917195B (zh) * 2021-09-13 2022-11-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电缆绝缘诊断装置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7777A (zh) 有加强层的防雷电力电缆
CN208862550U (zh) 一种通信电缆实现静态全屏蔽的系统
CN209343841U (zh) 一种防割裂抗压型电缆
CN101887782B (zh) 防雷光电缆
CN205282155U (zh) 一种保密型光纤复合中压电缆
CN201402678Y (zh) 防雷光电缆
CN101887780B (zh) 多组防雷光电缆
CN201689732U (zh) 一种高屏蔽性五芯电缆
CN109801744B (zh) 一种抗干扰信号电缆及生产方法
CN209641511U (zh) 一种防止产生悬浮电压的电流互感器
CN208622462U (zh) 一种防咬抗拉阻燃型电缆
RU2707385C1 (ru) Способ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й защиты элемента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й случайной антенны
CN206976663U (zh) 一种绝缘密封式电缆连接器
CN206489898U (zh) 一种直流隔断电缆组件
CN201435263Y (zh) 一种光电复合传输光缆
CN2938337Y (zh) 综合布线中5类和6类屏蔽线缆
CN217544217U (zh) 一种具有防潮效果的电缆
CN219917801U (zh) 一种防静电数据线
CN212061938U (zh) 一种高铁用高屏蔽电缆
CN210136744U (zh) 一种新型光纤复合控制电缆
JP6925290B2 (ja)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CN212751240U (zh) 一种电缆用对接装置
CN217740227U (zh) 一种生产线视觉系统用的聚四氟乙烯绝缘射频电缆
CN213753177U (zh) 一种能够减少串扰中继器
CN216353480U (zh) 一种改进式复合绝缘柔性防火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0101 f1-a203, Qilu Software Park, Jinan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onwa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101 f1-a203, Qilu Software Park, Jinan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KANG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