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1119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1119U
CN208861119U CN201821409345.2U CN201821409345U CN208861119U CN 208861119 U CN208861119 U CN 208861119U CN 201821409345 U CN201821409345 U CN 201821409345U CN 208861119 U CN208861119 U CN 208861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cooling fin
lamp bar
backboard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93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怡兴
张义荣
邬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US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US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US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US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93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1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1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1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灯条、散热片以及底板;其中,所述灯条位于所述散热片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灯,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散热片接触连接;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导光板,所述LED灯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设置;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底板连接构成容纳背板,所述容纳背板为无盖的盒装结构,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容纳背板的容置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灯条接触连接的散热片,使得背光模组工作过程中灯条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片以及与散热片连接的底板输出,进而提升了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无法自发光,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包括盒装结构的背板,以及位于背板容置空间内的灯条、光学膜片组和胶框,其中胶框用于固定灯条以及光学膜片组中的各个光学膜片。上述背光模组中,灯条的电路板与背板之间设置有胶框,使得灯条产生的热量没有直接的输出路径,进而导致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提升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光学膜片组、灯条、散热片以及底板;
其中,所述灯条位于所述散热片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灯,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散热片接触连接;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导光板,所述LED灯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设置;
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底板连接构成容纳背板,所述容纳背板为无盖的盒装结构,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容纳背板的容置空间内。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灯条接触连接的散热片,使得背光模组工作过程中灯条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片以及与散热片连接的底板输出,进而提升了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三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光学膜片组、灯条、散热片以及底板;
其中,所述灯条位于所述散热片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灯,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散热片接触连接;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导光板,所述LED灯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设置;
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底板连接构成容纳背板,所述容纳背板为无盖的盒装结构,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容纳背板的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灯条接触连接的散热片,使得背光模组工作过程中灯条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片以及与散热片连接的底板输出,进而提升了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100、灯条200、散热片301以及底板302,其中,所述灯条200位于所述散热片301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灯条200包括电路板202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2上的多个LED灯201,所述电路板202与所述散热片301接触连接,所述光学膜片组100包括导光板102,所述LED灯201与所述导光板102的入光侧相对设置,所述散热片301与所述底板302连接构成容纳背板300,所述容纳背板300为无盖的盒装结构,所述光学膜片组100位于所述容纳背板300的容置空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灯条200的电路板202与散热片301接触连接时,灯条200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散热片301,进而散至外部空气中,因此,散热片301为灯条200产生的热量提供了输出路径,进而避免了这些热量聚集在背光模组内部导致的背光模组性能受损。
此外,散热片301与底板302是连接的,且底板302是金属材料,散热片301上的热量还能够传输至底板302,由于底板302面积较大,热量散发的速度更快。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光学膜片组100包括反射片101、导光板102以及包括扩散片和棱镜片的子膜片组103,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导光板102的入光侧为导光板102的一个侧面,灯条200设置于导光板102的这一侧。值得注意的是,灯条200中电路板202的设置方向不限,可以如图1所示平行于导光板102设置,也可以垂直于导光板102设置,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灯条200接触连接的散热片301,使得背光模组工作过程中灯条200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片301以及与散热片301连接的底板302输出,进而提升了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容纳背板300包括底面和围绕所述底面设置的侧壁,所述散热片301可以包括相连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为所述侧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子部为所述底面的一部分,所述灯条200的所述电路板202与所述第二子部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一侧的表面接触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底面相对于侧壁来说面积更大,上述散热片301的设置方式使得散热片301中的第二子部除去与灯条200电路板202接触连接的区域外能够有足够大的区域与底板302连接,加快散热片301与底板302之间的热传递速度,进而加速灯条200产生热量的散发。
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采用散热片301远离背光模组出光侧的表面与底板302连接。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片301和所述底板302连接的区域内,所述散热片301和所述底板302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导热硅胶能够加速热量从灯条200的电路板202传输至散热片301,进而使得灯条200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出。
示例性的,所述散热片301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具体的,散热片301可以为铝合金材料形成的6063型材。由于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且成本低,使得在提升散热片301散热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散热片301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灯条200和所述散热片301。可选的,灯条200可以如上所述通过导热硅胶与散热片301连接,此时固定件的设置增加了灯条200与散热片301连接的牢固性。灯条200也可以仅与散热片301接触连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起。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10,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10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20。
继续参见图3,显示装置1还包括前框30,所述前框30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的一侧,所述前框30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10侧面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背光模组10中容纳背板300的侧壁之间可以设置有缓冲结构40。
需要说明的是,受工艺限制,前框30侧壁与容纳背板300侧壁之间无法做到完全无缝,因此未设置缓冲结构40时,显示装置1的抗震性能较差。本实施例在前框30侧壁与容纳背板300侧壁之间设置缓冲结构40,缓冲结构40能够对显示装置1受到的外力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增强了显示装置1的抗震性能。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为清楚的示意出缓冲结构40的设置情况,图4仅给出了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结构40为多个分立的硅胶垫片,设置于前框30侧壁与容纳背板300侧壁之间。
示例性的,硅胶垫片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环形以及多边形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结构40也可以为连续结构,如图5所示。
可选的,所述硅胶垫片的厚度取值范围可以为0.5-2mm。需要说明的是,硅胶垫片的厚度过大会导致显示装置的整体尺寸增大,厚度过小又无法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实施例较佳的设置硅胶垫片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5-2mm。
需要说明的是,沿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层叠方向,硅胶垫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容纳背板300侧壁与前框30侧板重叠区域的宽度,示例性的,硅胶垫片的宽度取值范围可以为1-5mm。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结构4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示例性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三维结构图。如图6所示,散热片301与底板302连接,塑料材料形成的固定件303将灯条(未示出)与散热片301固定在一起,散热片301可以为6063型材,具有散热棱结构,以增大散热面积。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膜片组、灯条、散热片以及底板;
其中,所述灯条位于所述散热片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灯,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散热片接触连接;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导光板,所述LED灯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设置;
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底板连接构成容纳背板,所述容纳背板为无盖的盒装结构,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容纳背板的容置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背板包括底面和围绕所述底面设置的侧壁;所述散热片包括相连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为所述侧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子部为所述底面的一部分;所述灯条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子部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一侧的表面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底板连接的区域内,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材料为铝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灯条和所述散热片。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框,所述前框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前框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侧面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中容纳背板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为多个分立的硅胶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片的厚度取值范围为0.5-2mm。
CN201821409345.2U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861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9345.2U CN208861119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9345.2U CN208861119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1119U true CN208861119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6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9345.2U Active CN208861119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11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2131A (zh) * 2019-06-26 2019-09-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2131A (zh) * 2019-06-26 2019-09-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56789U (zh) 显示装置
WO2009122603A1 (ja) 面光源装置
TWI233220B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WO2016185805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0529876C (zh) 背光模组
JP2009245884A (ja) 面光源装置
TWM276149U (en) Back light module
CN202647443U (zh) Led背光模组及led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28838B (zh) 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背光模组
WO2017067101A1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20886111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255800Y (zh)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CN105431768B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4421833A (zh) 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光源模组
WO2017177504A1 (zh)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导光板与背光源
TWI715854B (zh) 光閥散熱裝置及投影機
JP2002244133A (ja) 両面液晶表示装置
TWI406056B (zh) 背光模組結構
JPH0268803A (ja) ライトボックス
TW201341905A (zh)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03244908A (zh) 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
CN106842407B (zh) 具有光源和导光板一体化机构的背光模组
CN102818220A (zh) 一种光导系统
CN210222428U (zh) 一种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JP3129980U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の光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