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9810U -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9810U
CN208859810U CN201821494857.3U CN201821494857U CN208859810U CN 208859810 U CN208859810 U CN 208859810U CN 201821494857 U CN201821494857 U CN 201821494857U CN 208859810 U CN208859810 U CN 208859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sap cavity
vibration damping
hol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948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增强
高智强
高旭
王现林
吴俊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4948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9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9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9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管夹和空调器。该减振管夹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1),管夹本体(1)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2)隔开,间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管夹,能够提高空调管路的减振效果,降低振动噪音。

Description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路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管路系统通常采用管夹来减小管路振动,解决因振动带来的噪音和应力应变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管夹,通常将振动较大的动管通过管夹固定到静管上,减小动管的振动。但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动管的振动会通过管夹传递到静管上,导致动管和静管同时振动,引起噪音和应力的恶化。
现有技术中采用橡胶材料来减小动管传递至静管的振动,然而由于橡胶材料的阻尼较小,减振性能受到了局限,导致减振效果不佳,仍然会引起振动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振管夹和空调器,能够提高空调管路的减振效果,降低振动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管夹,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管夹本体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隔开,间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
优选地,液腔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和第三液腔,第二液腔位于第一液腔和第三液腔之间。
优选地,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之间的间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均匀间隔设置;和/或,第二液腔和第三液腔之间的间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均匀间隔设置。
优选地,第一液腔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挡板将第一液腔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连通;和/或,第三液腔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挡板将第二液腔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连通。
优选地,第一挡板沿第一液腔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和/或,第二挡板沿第二液腔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
优选地,第一液腔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第一挡板的相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第一挡板通过滑杆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和/或,第二液腔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第二挡板的相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第二挡板通过滑杆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
优选地,滑杆上套设有滚轮,滑杆通过滚轮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优选地,管夹本体上设置有阻尼液进管,阻尼液进管与第二液腔连通。
优选地,减振管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
优选地,第一管孔和/或第二管孔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开口16)。
优选地,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和第三液腔沿管夹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管夹本体的外周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固定槽。
优选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
优选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0.3~0.7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动管和静管,还包括上述的减振管夹,动管和静管分别设置在减振管夹的管夹本体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管夹,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管夹本体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隔开,间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由于管夹本体具有弹性,因此当管夹本体受到挤压时,会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液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液腔内的阻尼液可以通过第一通孔相互流动,由于第一通孔增大阻尼液的流动阻力,使得阻尼液流动过程中耗能增加,能够将管体之间的振动能量转化为阻尼液的热能,从而消耗掉振动能量,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减振效果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管夹的立体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管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管夹与管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管夹本体;2、间隔板;3、第一通孔;4、第一液腔;5、第二液腔;6、第三液腔;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二通孔;10、滑槽;11、滑杆;12、滚轮;13、阻尼液进管;14、第一管孔;15、第二管孔;16、安装开口;17、固定槽;18、动管;19、静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8所示,管夹在动管18的作用下主要有3个受力方向,①沿动管18的U弯面方向,管夹受到挤压力;②垂直于动管18的U弯面方向,管夹受到剪切力;③绕管夹自身轴线方向,管夹受到的扭转力。针对以上三个方向的力,设计含有阻尼液的新型管夹,用于消耗振动能量,减小动管18力的传递。
结合参见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减振管夹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1,管夹本体1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2隔开,间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3。间隔板2固定设施在液腔内,优选地,间隔板2与管夹本体1一体成型。
由于管夹本体1具有弹性,因此当管夹本体1受到挤压时,会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液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液腔内的阻尼液可以通过第一通孔3相互流动,由于第一通孔3增大阻尼液的流动阻力,使得阻尼液流动过程中耗能增加,能够将管体之间的振动能量转化为阻尼液的热能,从而消耗掉振动能量,减小动管18通过管夹本体1传递到静管19上的振动能量,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减振效果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噪音。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液腔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液腔4、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第二液腔5位于第一液腔4和第三液腔6之间。
在管夹本体1内部设计有三个阻尼液腔体,各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通孔3连通,阻尼液通过第一通孔3可以在不同腔体内流动,从而增加减振管夹的阻尼减振效果,减小因管路振动引起的噪音和应力问题。
第一液腔4和第二液腔5之间的间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均匀间隔设置;和/或,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之间的间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均匀间隔设置。
通过在间隔板2上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3,能够使得阻尼液在第一液腔4和第二液腔5之间流动或者是在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之间流动时,所受到的流动阻力更加均匀,阻尼作用分配更加均匀,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阻尼液的阻尼减振功能,提高阻尼减振效果。
第一液腔4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第一挡板7将第一液腔4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9连通;和/或,第三液腔6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第二挡板8将第二液腔5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9连通。由于第一通孔3是设置在间隔板2上,且沿着第二液腔5的宽度方向延伸,因此主要满足阻尼液在第一液腔4和第二液腔5以及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之间的流动,因此阻尼减振作用主要作用于管夹本体1的宽度方向,在管夹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减振效果相对来说较弱。而通过在第一液腔4和第三液腔6内分别设置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并在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上设置沿第二液腔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9,能够通过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上的第二通孔9向减振管夹提供长度方向上的减震效果,从而使得减振管夹不管是在长度方向还是宽度方向上均具有良好的阻尼减振效果,能够满足各种不同方向振动作用的减振要求,从而提高减振管夹的阻尼减振效果。
优选地,第一挡板7沿第一液腔4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和/或,第二挡板8沿第二液腔5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将两个挡板均可滑动地设置,能够通过挡板将管路的振动能量转化为挡板的动能,从而降低振动能量的传递,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第一液腔4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10,第一挡板7的相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11,第一挡板7通过滑杆11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滑槽10内;和/或,第二液腔5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10,第二挡板8的相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11,第二挡板8通过滑杆11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滑槽10内。滑槽10能够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从而避免挡板在滑动过程中偏离运动方向,保证挡板工作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滑杆11上套设有滚轮12,滑杆11通过滚轮12滑动设置在滑槽10内。滚轮12能够减小滑杆11的滑动阻力,使得挡板能够顺利地沿着滑槽10滑动,避免出现卡死现象,通过也能够通过滚轮12与滑槽10的配合,对滑杆11形成限位,防止滑杆11从滑槽10内脱出,保证运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0例如为T形槽,也可以为燕尾槽。
管夹本体1上设置有阻尼液进管13,阻尼液进管13与第二液腔5连通。管夹内的阻尼液通过阻尼液进管13注射到第二液腔5内,然后分别通过第二液腔5两侧的第一通孔3流动到第一液腔4和第三液腔6内,方便进入阻尼液的注入。阻尼液进管13的进口处还设置有封闭塞,当完成阻尼液的注射之后,可以通过封闭塞封闭阻尼液进管13的进口,防止发生阻尼液泄漏现象。
减振管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孔14和第二管孔15,可以用来安装动管18和静管19。
第一管孔14和/或第二管孔15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开口16,由于管夹本体1本身具有弹性,因此在将动管18装入到第一管孔14或者是将静管19装入到第二管孔15内时,可以利用管夹本体1的弹性变形能力,使得安装开口16打开到能够放入管体的大小,然后将管体卡入到相应的管孔内,之后管孔的侧壁在弹性作用下回复原状,将管体限位在管孔内,完成管体在管孔内的安装。
第一液腔4、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沿管夹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
管夹本体1的外周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固定槽17,管夹本体1可以通过固定槽17方便地固定设置在预设的安装位置。
第二通孔9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3的孔径,由于阻尼液是首先从第二液腔5经第一通孔3流入到第一液腔4和第三液腔6内的,因此将第一通孔3的孔径设置为大于第二通孔9的孔径,能够保证阻尼液首先能够足量进入到与第一通孔3连通的这一部分第一液腔4内,然后在从这一部分经第二通孔9进入到第一液腔4的其它部分,保证阻尼液能够起到有效的阻尼减振作用。
优选地,第一通孔3的孔径为0.3~0.7mm,更优选地,第一通孔3的孔径为0.5mm,能够通过微孔起到更加有效的增大阻尼液流通阻力的作用。
优选地,该减振管夹的管夹本体1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结合参见图8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动管18和静管19,还包括上述的减振管夹,动管18和静管19分别设置在减振管夹的管夹本体1的两端。
在工作过程中,减振管夹主要受到挤压、剪切和扭转力的作用。当减振管夹受到挤压力作用时,管夹会发生变形,同步会导致第一液腔4、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的变形,并且腔体靠近动管18的一侧受挤压变形更大,第一液腔4和第三液腔6位于挡板靠近动管18一侧的阻尼液一方面会推着挡板向远离动管18的一侧运动,另一方面会通过挡板结构上的第二通孔9流到挡板另一侧的腔体内,从而将动管18的振动能量转化为挡板结构的动能和阻尼液的热能,减小振动能量向静管19的传递。
当减振管夹受到剪切和扭转变形时,减振管夹内的阻尼液受到剪切和扭转力后,同样能够消耗动管18的振动能量,另一方面,阻尼液受到剪切和扭转方向的挤压力后,会在3个阻尼液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通孔3相互流动,第一通孔3增大阻尼液的阻力,耗能增加,同样能够起到减振作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1),所述管夹本体(1)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所述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2)隔开,所述间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腔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液腔(4)、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所述第二液腔(5)位于所述第一液腔(4)和所述第三液腔(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腔(4)和所述第二液腔(5)之间的间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均匀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液腔(5)和所述第三液腔(6)之间的间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均匀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腔(4)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挡板(7)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一挡板(7)将所述第一液腔(4)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9)连通;和/或,所述第三液腔(6)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8),所述第二挡板(8)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挡板(8)将所述第二液腔(5)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7)沿所述第一液腔(4)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挡板(8)沿所述第二液腔(5)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腔(4)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10),所述第一挡板(7)的相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11),所述第一挡板(7)通过所述滑杆(11)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10)内;和/或,所述第二液腔(5)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10),所述第二挡板(8)的相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11),所述第二挡板(8)通过所述滑杆(11)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1)上套设有滚轮(12),所述滑杆(11)通过所述滚轮(1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0) 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本体(1)上设置有阻尼液进管(13),所述阻尼液进管(13)与所述第二液腔(5)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管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孔(14)和第二管孔(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孔(14)和/或所述第二管孔(15)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开口(16)。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腔(4)、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沿所述管夹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本体(1)的外周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固定槽(17)。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9)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3)的孔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的孔径为0.3~0.7mm。
15.一种空调器,包括动管(18)和静管(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管夹,所述动管(18)和所述静管(19)分别设置在所述减振管夹的管夹本体(1)的两端。
CN201821494857.3U 2018-09-12 2018-09-12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Active CN208859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4857.3U CN208859810U (zh) 2018-09-12 2018-09-12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4857.3U CN208859810U (zh) 2018-09-12 2018-09-12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9810U true CN208859810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94857.3U Active CN208859810U (zh) 2018-09-12 2018-09-12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98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9568A (zh) * 2018-09-12 2018-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9568A (zh) * 2018-09-12 2018-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59810U (zh)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CN201753815U (zh) 三通结构
CN103807995B (zh) 一种组合型阵列式阻抗复合消声器
CN203550165U (zh) 一种空调回风道
US10260772B2 (en) Duct mounted sound attenuating baffle with an internally suspended mass layer
CN105390131B (zh) 一种消声装置及机电设备
EP2992242A1 (en) Hydraulic engine mount inertia track with at least two restrictions
CN109099568A (zh)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CN206191152U (zh) 一种管道万向减振隔振器
CN210106139U (zh) 一种用于增压泵的静音结构及反渗透净水机
KR101901174B1 (ko) 고성능 흡음형 소음기
CN202993509U (zh) 空调及其消声器
CN205226483U (zh) 单向阀及空调器
CN110285272A (zh) 一种船用通风管道弹性复合阻振接头
CN202294164U (zh) 一种客车空调回风风机的风道及设置有该风道的客车
CN202473219U (zh) 静音箱
CN214746420U (zh) 一种柔性填充式消声装置
AU2022202843A1 (en) Silencer for mounting in an air duct
CN210425639U (zh) 一种空调及其压缩机组件
DE212020000550U1 (de) Schalldämpfungskanalvorrichtung
CN2092622U (zh) 液压管路减振器
CN114484633B (zh) 大型建筑中央空调空气净化系统
CN210956137U (zh) 一种噪音吸收装置
CN102331062A (zh) 降噪型层流送风装置
CN101832396A (zh) 低振动噪声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