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0187U - 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0187U
CN208830187U CN201821525174.XU CN201821525174U CN208830187U CN 208830187 U CN208830187 U CN 208830187U CN 201821525174 U CN201821525174 U CN 201821525174U CN 208830187 U CN208830187 U CN 208830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st
shell
protuberant guide
pedestal
novel pa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51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军
林芳燕
王旺
展宏图
钟晓
张利锋
陈小辉
刘新海
陈楚鹏
王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LU TRAFF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Original Assignee
HUALU TRAFF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LU TRAFF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filed Critical HUALU TRAFF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Priority to CN2018215251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0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0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0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包括壳体和基座,所述壳体和基座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长杆螺丝,所述基座内部为部分中空结构,基座内部实体部分设置有螺丝孔,所述壳体通过长杆螺丝与螺丝孔结合,所述壳体底面与基座上面相匹配;本申请提高了突起路标使用的耐久性和抗车辆轮胎碾压、冲击的性能,特别是线形复杂、车流量大的路段,降低了日常更换突起路标而发生的人力、物力成本,可以更好的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大大降低了道路管理者的安全管理风险;突起路标材质可重复利用,当需提升高度时,可加长长杆螺丝,增加备用垫片来实现,有着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背景技术
突起路标主要设置于车道分界标线的间隔中或标线旁,通过其逆反射性能,配合交通标线一起在夜间为道路行车起到警示诱导和信息的作用。
突起路标多为方形,略高出路面约2cm,主要使用的材质有塑料、铝材质和铸铝材质等。突起路标主要是采用工程粘结剂或环氧树脂安装,少数辅以膨胀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市政或地方公路,路面突起路标的完好率均处较低水平,特别是部分路面线形复杂和车流量较大路段,远没达到GB/T 24725-2009中要求突起路标有一年以上的使用寿命或更短。同时突起路标的损坏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可提前预知,使得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本和风险尤为突出。
据调查,突起路标破损主要是由于经常受到车辆轮胎的碾压、冲击造成,突起路标破损的形式主要有三种:(1)整个脱落缺失;(2)压裂破损;(3)反射材料(反光片、反光珠、反光膜、反射器等)损坏。在高等级公路,突起路标的缺失或损坏容易导致夜间行驶车辆不能分清道路的分道标志或车道界线,轻则降低对驾驶员的警醒作用,重则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为防止或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持对驾驶员有足够的警醒。道路管养单位对路面进行定期巡查,安排人员及时对缺失或损坏的突起路标进行完善,从而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另外,当沥青路面需进行薄层加铺时,需铲除路面旧的突起路标后再进行重新安装,势必造成一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道路线形复杂、交通量大等要求的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包括壳体和基座,所述壳体和基座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长杆螺丝,所述基座内部为部分中空结构,基座内部实体部分设置有螺丝孔,所述壳体通过长杆螺丝与螺丝孔结合,所述壳体底面与基座上面相匹配;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反光材料,壳体边缘设置有檐边,檐边与安装有反光材料的位置形成凹槽,壳体上还设置有凸起骨络,所述凸起骨络将凹槽间隔开。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备用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齿状基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面设置有多个扳手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大幅提高了突起路标使用的耐久性和抗车辆轮胎碾压、冲击的性能,特别是线形复杂、车流量大的路段,降低了日常更换突起路标而发生的人力、物力成本,可以更好的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大大降低了道路管理者的安全管理风险;基座拥有较大的中空空间,可以添设磁感应器、电池等电子设备,为日后的无人驾驶车辆或相关自动化设备提供信号源;壳体为圆形,可360°为车辆提供警示诱导,特别是高速公路要进行施工改道行驶时,在夜间可起到警示诱导作用,而不用重新安置突起路标;突起路标材质可重复利用,当需提升高度时,可加长长杆螺丝,增加备用垫片来实现,有着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壳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壳体俯视图;
图4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包括壳体1和基座2,所述壳体1和基座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长杆螺丝3,所述基座2内部为部分中空结构,基座内部实体部分设置有螺丝孔4,所述壳体1通过长杆螺丝3与螺丝孔4结合,所述壳体1底面与基座2上面相匹配;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反光材料5,壳体1边缘设置有檐边6,檐边6与安装有反光材料5的位置形成凹槽7,壳体1上还设置有凸起骨络8,所述凸起骨络8将凹槽7间隔开。为保护好反光材料,将圆形壳体边缘设置有一定宽度(约2mm)的檐边,使安装或粘贴反光材料的位置形成凹槽,并设置凸起一定高度(约2mm)的弧形骨络对凹槽进行间隔。四周的檐边和凸起的骨络可降低轮胎对反光材料的直接碾压和冲击,从而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壳体的长杆螺丝长度和基座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基座2内部设置有备用垫片。当路面进行薄层加铺后,壳体突起路面的高度不能满足时,可不改变基座,仅通过使用加长的长杆螺丝壳体和增加备用垫片来实现,而不必铲除原突起路标,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为了与地面结合,所述基座2底部设置有齿状基底座9。齿状结构可与路面牢固的粘结在一起。
为了方便路标与基座结合,所述壳体1上面设置有多个扳手定位孔10。使用庄永板手,将路标拧进基座,并拧紧,使两者连成一体。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路标,大幅提高了突起路标使用的耐久性和抗车辆轮胎碾压、冲击的性能,特别是线形复杂、车流量大的路段,降低了日常更换突起路标而发生的人力、物力成本,可以更好的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大大降低了道路管理者的安全管理风险;基座拥有较大的中空空间,可以添设磁感应器、电池等电子设备,为日后的无人驾驶车辆或相关自动化设备提供信号源;壳体为圆形,可360°为车辆提供警示诱导,特别是高速公路要进行施工改道行驶时,在夜间可起到警示诱导作用,而不用重新安置突起路标;突起路标材质可重复利用,当需提升高度时,可加长长杆螺丝,增加备用垫片来实现,有着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基座,所述壳体和基座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长杆螺丝,所述基座内部为部分中空结构,基座内部实体部分设置有螺丝孔,所述壳体通过长杆螺丝与螺丝孔结合,所述壳体底面与基座上面相匹配;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反光材料,壳体边缘设置有檐边,檐边与安装有反光材料的位置形成凹槽,壳体上还设置有凸起骨络,所述凸起骨络将凹槽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路面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备用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路面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齿状基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路面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面设置有多个扳手定位孔。
CN201821525174.XU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Active CN208830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5174.XU CN20883018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5174.XU CN20883018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0187U true CN208830187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13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5174.XU Active CN20883018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0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0659U (zh) 一种公路施工标志牌
US20100098488A1 (en) Solar Powered Road Marker Light
CN206070421U (zh) 一种临时市政道路警示牌
CN211621324U (zh)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维护用的安全警示装置
CN107460823A (zh) 一种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CN208830187U (zh) 一种新型路面突起路标
CN207558297U (zh) 一种道口警示牌
CN207109642U (zh) 一种可自由调整角度的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
CN101831880A (zh) 智能型太阳能照明围护栏
CN201714141U (zh) 智能型太阳能照明围护栏
CN204455889U (zh)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牌辅助装置
CN202454177U (zh) 新型警示牌
CN206058810U (zh) 一种太阳能市政道路警示牌
CN202416204U (zh) 新型公路施工警示牌
CN206233148U (zh) 隔离带
CN210857031U (zh) 一种道路施工路桩管
CN203036521U (zh) 一种太阳能路障指示灯系统
CN20668494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交通导流灯
CN201317914Y (zh) 太阳能发光护栏
CN213571646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长方形轮廓标
CN214423225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施工提示牌
CN211446599U (zh) 一种警示防撞型公路桥梁用护栏
CN214656523U (zh) 一种公路夜间道路轮廓引导装置
CN219793712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警示牌
CN2527590Y (zh) 带光电标识的围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