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1017U - 一种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1017U
CN208821017U CN201821757460.9U CN201821757460U CN208821017U CN 208821017 U CN208821017 U CN 208821017U CN 201821757460 U CN201821757460 U CN 201821757460U CN 208821017 U CN208821017 U CN 208821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connecting shaft
headphone
damped part
elastic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74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中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74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1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1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1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条组件、耳机单元以及连接装置。所述头条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耳机单元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安装孔和阻尼部件。所述连接轴插入安装孔中。所述连接轴和安装孔中的一个设置在头条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耳机单元上。所述阻尼部件包括固定部和弹臂。所述弹臂被配置为在连接轴和安装孔之间形成弹力支撑。能够使耳机单元旋转时产生的阻尼感保持一致,并延长耳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耳机是常用的电子产品之一,头戴耳机通常包括两个耳机单元和连接两个耳机单元的头条。为了方便收纳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两个耳机单元被设计为可以旋转,以便更好的贴合佩戴者的耳朵,提高产品的声学性能。耳机单元在旋转时,要求具有一定的阻尼感。
目前,为了在耳机单元旋转时产生阻尼感,通常采用的技术为:选用硬度一般设计为50~80A的硅胶圈,设置在头条和耳机单元的连接的配合件之间,通过硅胶圈的弹性带来阻尼感。
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有:
硅胶圈尺寸小,加工精度差,不同硅胶圈之间差异很大,如果同一耳机上的两个耳机单元安装的硅胶圈性能差异较大,会导致使用时两个耳机单元旋转手感不一致的问题。
此外,由于硅胶圈的尺寸很小,装配时,若产生翻转,即硅胶圈的里圈变外圈,会改变硅胶圈的弹性,导致耳机单元旋转手感差或两个耳机单元旋转不一致的问题。硅胶圈一旦安装错误,不易调整,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此外,硅胶圈的耐磨性不好,产品在长时间使用旋转摩擦后,硅胶圈容易被磨损甚至损坏,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产品体验。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条组件、耳机单元以及连接装置;所述头条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耳机单元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安装孔和阻尼部件。
所述连接轴插入安装孔中。
所述连接轴和安装孔中的一个设置在头条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耳机单元上。
所述阻尼部件包括固定部和弹臂,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轴或者所述安装孔连接。
所述弹臂被配置为在连接轴和安装孔之间形成弹力支撑。
可选地,所述阻尼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或者安装孔内。
可选地,所述阻尼部件为沿安装轴或安装孔的轴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阻尼部件为沿安装轴或安装孔的周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表面或者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阻尼部件安装在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卡槽内开有卡孔,所述固定部卡接在所述卡孔内。
可选地,所述弹臂进行表面抛光处理,与弹臂相接触位置的表面达到SPI B2的高光效果。
可选地,所述阻尼部件的弹臂的形状可选的为圆弧形或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弹臂的两端被配置为在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安装孔之间形成弹性支撑。
可选地,所述阻尼部件的材质为琴钢线。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包括耳机单元、头条组件以及所述头条组件与耳机单元之间的连接装置。在连接装置安装有琴钢线制成的阻尼部件,使耳机单元旋转时产生的阻尼感保持一致,并延长耳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的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的实施例中阻尼部件与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的实施例中阻尼部件与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的实施例中阻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该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条组件100、耳机单元200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头条组件100和耳机单元。所述耳机单元200能相对于所述头条组件100转动。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10、安装孔41和阻尼部件2。
所述连接轴10插入安装孔41中。
所述连接轴10和安装孔41其中一个设置在头条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耳机单元上。
所述阻尼部件2包括固定部21和弹臂22。
所述弹臂22被设置为在连接轴10和安装孔41之间形成弹力支撑。从而可以实现耳机单元转动时的阻尼感。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阻尼部件包括弹臂和固定部,在安装时,由于固定部21和弹臂22的结构稳定,在安装时不容易出现现有技术中硅胶圈会发生翻转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硅胶圈,其弹力的产生完全是来自于其自身材料的特性,而本方案中,阻尼部件产生弹力和阻尼感,一方面是由于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例如琴钢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弹臂22的弧形或者三角形的特殊结构,使得弹臂22与其连接处的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样的间隙使得弹臂22有被压缩的空间。由这种结构特征带来的弹力和阻尼感,是现有技术中的硅胶圈不可能具有的。由于材质和结构的改进,使得阻尼部件产生的弹力效果更好,也更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阻尼部件2设置在所述连接轴10上,且所述阻尼部件2可沿轴向设置,也可沿周向设置。所述轴向是指连接轴的中心线方向,所述周向是指连接轴的横截面圆周所在方向。
当所述阻尼部件沿轴向设置时,可以在连接轴表面沿轴向设置一个卡槽12,通过将固定部21插入卡槽中将阻尼部件2进行固定。
当阻尼部件沿周向设置时,参考图2、图3,所述连接轴10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卡槽12,所述阻尼部件2安装在卡槽12内。使阻尼部件2的位置被限定,避免其发生移动。
进一步的,参考图3、图4,还可以在环形卡槽上设置两个卡孔11,并将阻尼部件2的固定部21通过卡入卡孔11中进行固定,所述阻尼部件2中弹臂22的最高点超出卡槽12的边缘,当弹臂22安装到安装孔内,会与安装孔41之间形成压缩式装配,利用弹臂22的弹力,带来转动时所需的阻尼感。
所述两个卡孔11的位置位于卡槽12内侧,卡孔11的中心线方向与连接轴的中心线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卡孔11用于固定阻尼部件2,与现有技术中的硅胶圈简单套装在连接部件上不同,此处通过卡孔的设置能更好的定位和固定阻尼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部件2设置在安装孔41的内壁上。进一步的,阻尼部件2可选择沿安装孔41的轴向设置,也可以选择沿安装孔41的周向设置,所述轴向是指安装孔的中心线方向,所述周向是指安装孔的横截面圆周所在方向。
在固定阻尼部件2时,可以通过将阻尼部件的固定部21焊接或粘接在内壁上,也可以在安装孔内壁开一个卡孔或两个卡孔,从而将固定部21进行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阻尼部件的固定部21可选地为设置在弹臂22端部的卡勾,所述卡勾可以设置两个,即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勾。也可以只设置一个,使弹臂2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1也可以为设置在弹臂22端部的固定片,同样,固定片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一个,在进行焊接或者粘接时,将固定片焊接或者粘结在需要固定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可选地,所述阻尼部件2的弹臂22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卡勾21朝向圆弧形的圆心。在这种情况下,卡勾21插入卡孔11中,圆弧状弹臂的弧顶处超出卡槽21的边缘,将连接轴插入安装孔后,所述弹臂的弧顶处与安装孔41的内壁接触,并产生挤压,在弹力的作用下,产生所需的阻尼感。
可选地,所述阻尼部件2中,弹臂22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卡勾21位于三角形的底边位置。此时,当卡勾21插入卡孔11后,弹臂22的最高点对应三角形的顶角,该顶角的位置超出卡槽21的边缘,将连接轴插入安装孔后,所述弹臂的顶角与安装孔内壁接触,并产生挤压,在弹力的作用下,产生所需的阻尼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部件2的材质为琴钢线,琴钢线加工精度高,具有很强的弹性,且琴钢线的抗疲劳、抗蠕变以及韧性很好,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而丧失弹性。琴钢线进行加工成型后,形状稳定,在安装时,也不会出现现有技术的硅胶圈会产生翻转而致使弹力的丧失和不一致。从而解决了产品之间或同一只产品两个耳机单元之间旋转手感不一致问题,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部件2采用的琴钢线,需进行表面抛光处理。同时,所述安装孔41需要达到SPI B2以上的高光效果。对琴钢线进行表面抛光处理,能够减少琴钢线对安装孔的磨损,安装孔41的孔壁光滑度达到SPI B2则降低了安装孔对琴钢线的磨损,从而通过降低磨损保证了弹力的持久稳定,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条组件(100)、耳机单元(200)以及连接装置;所述头条组件(100)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耳机单元(200)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10)、安装孔(41)和阻尼部件(2),
所述连接轴(10)插入安装孔(41)中,
所述连接轴(10)和安装孔(41)中的一个设置在头条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耳机单元(200)上;
所述阻尼部件(2)包括固定部(21)和弹臂(22),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连接轴(10)或者所述安装孔(41)连接;
所述弹臂(22)被配置为在连接轴(10)和安装孔(41)之间形成弹力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2)设置在所述连接轴(10)上或者安装孔(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2)为沿连接轴(10)或安装孔(41)的轴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为沿连接轴(10)或安装孔(41)的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0)表面或者安装孔(41)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12),所述阻尼部件(2)安装在卡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2)内开有卡孔(11),所述固定部(21)卡接在所述卡孔(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22)进行表面抛光处理,与弹臂(22)相接触位置的表面达到SPI B2的高光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2)的弹臂(22)的形状为圆弧形或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22)的两端被配置为在所述连接轴(10)和所述安装孔(41)之间形成弹性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2)的材质为琴钢线。
CN201821757460.9U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08821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7460.9U CN208821017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7460.9U CN208821017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1017U true CN208821017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8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7460.9U Active CN208821017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1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4363A (zh) 耳机装置
JP2017098869A (ja) ヘッドホン
US8098873B2 (en) Headphones
CN208821017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9314007U (zh) 一种头戴设备
TWI695631B (zh) 頭戴耳機及耳罩
KR101999198B1 (ko)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CN207766476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5793171U (zh)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CN207691997U (zh) 降噪型双色硅橡胶耳塞
CN109413534B (zh) 一种头戴耳机
JP4942805B2 (ja) ヘッドセット用マイクロホンアーム回転機構
JP5707285B2 (ja) ヘッドホン
CN208768268U (zh) 一种可调节耳挂角度的耳挂耳机
CN105872885B (zh) 旋转式耳机以及视听设备
CN209184756U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218450455U (zh) 一种使耳机保持初始状态的结构
CN210225703U (zh) 一种固定组件及头戴式耳机
CN205479847U (zh) 一种排气接管的法兰安装组件
CN207399459U (zh) 耳机转轴限位机构
CN210318159U (zh) 万向悬挂装置
CN216057425U (zh) 一种可切换佩戴方式的耳机
CN220985825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US20240163598A1 (en) Anti-Drop Hanging Ring of Earphone
CN215682637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耳挂与受话器外壳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